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344

第344章 血流长安

太子派俱乐部会员无且带着他的符节深夜进入未央宫长秋门,把事情对皇后说了。

同时,调动仓库里的兵器,发动长乐宫的警卫,声明皇帝被奸臣控制,要进行反击。

汉代皇帝的符节是红色的,太子也有符节,上面多了一些黄毛,以示区别。

半夜三更,长安城骚动不安,有人高声叫道:太子反啦,太子反啦!

苏文早听说太子把江充砍了,连忙逃出长安,往甘泉宫奔去。

天明,见到刘彻,说太子竟然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刘彻倒不担心,一切尽在他预料之中:太子肯定害怕了,江充做得太过分了嘛!

刘彻派人去把太子叫过来,不料这使者贪生怕死,不敢去长安,走了一半,又回来了,而且还编了段谎言:老大,太子真的反了,想杀了我,幸亏我逃回来了。

这样一说,刘彻暴怒了。

怒气还没消,突然听说丞相刘屈氂竟然丢了印绶逃了,派去询问状况的使者回来报告:丞相竟然躲起来了,不敢发兵对付太子!

这回,火上浇油,刘彻勃然大怒:事情都到这种地步了,这缩头乌龟、怂货、孬种,还好意思做丞相!?

关键时刻,刘屈氂让刘彻很失望,后果也很严重。

刘彻让使者再去一趟:告诉丞相,立即捕杀造反者,有赏有罚,不要短兵相接硬拼,死很多士兵,只要把城门关了,不要让造反的人出去就可以了!

这一边,太子一再声明:皇帝在甘泉宫生病被困,可能有政变,有奸臣想要作乱!

信息不对称,害死人。

刘彻坐不住了,挺着病躯离开甘泉宫,回长安来,到了城西的建章宫,下令征发附近三县的士兵,交给丞相统领。

长安城中,太子又派使者假冒皇帝命令释放长安城中的囚徒,师父石德和会员张光等率领这些囚徒,又派囚徒如侯让长水和宣曲两地的投降匈奴骑兵起兵汇合。

这如侯到达匈奴骑兵处,正要率领骑兵,侍郎马通奉皇帝之命也到了这里:如侯在使诈!给我拿下!

如侯被斩。

马通带着匈奴骑兵往长安进发。

太子这时候已经到了京师警卫部队北军的南门外,给护北军使者任安符节,去调动北军,任安拿了符节去了,却大门一闭,不出来了。

我靠!太子大怒,你搞什么名堂!?

太子只好带兵离开,数万人到了长乐宫西阙下,正好遇到丞相带来的军队,双方正面交锋。

硬碰硬!

干了足足五天,死了几万人!

任安在北军里,依然闭着大门,没有动静,看样子他是在观望形势。

这是汉代建国以来,自吕氏企图政变后最大的宫廷危机。

谁也不知道谁胜谁败,长安城中的人以为,太子要反,但看看皇帝已经差不多快挂了,不知道结局会怎样。

在这关键的时候,一步走错,那可是全家性命都要玩完了。

所以,观望,是最好的办法。

此时,太子的粉丝数量大跌,连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太子是要造反,太过分了。

你说的有奸臣当道,谁信哪?哪个造反的会说自己造反?

打了多日,太子挡不住了,往南逃,逃出覆盎城门,管城门的田仁把门一关,不开了。

等于把太子放走了,后边丞相的军队出不来了,要从其他门出,得绕一绕,那就耽搁相当长的时间。

田仁的理由很充分:他们父子打架,今天打,说不定明天就和了,我们不要逼得太急,否则秋后算账吃不消。

丞相火大了,你田仁什么意思?站在反贼这一边,应该砍了。

此时做了御史大夫的暴胜之对刘屈氂说,田仁是司直了,要杀也要皇帝批准啊!

丞相只好先放了他,立即报告刘彻。

刘彻一听这事,又勃然大怒,派一个监狱长去责备御史大夫:田仁放了反贼,丞相杀他,是合理合法的,你为何要制止?

暴胜之一看,派来的是一个监狱长,又是自己的下属,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了,不是真来问话的,而是要把他关进去。

说不定,还认为暴胜之也是太子一党的呢。

这事,说也说不清,暴胜之清楚刘彻的脾气,只好很自觉地自我了断了。

刘彻一怒之下,又派宗正刘长、执金吾刘敢去收皇后玺绶,这两个官员,都是管后宫宗族的,卫皇后一见老公要废了她,没有办法,交出玺绶后,也只好含泪饮恨自杀。

刘彻想到了任安,这个老家伙,竟然在北军没有任何动作,看来是想坐观成败了,见到哪方胜了,就靠向哪边!不忠,有二心!

下令:任安与田仁,都腰斩!

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刘彻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下面的人都小心谨慎,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了他,性命不保。

总得有个人让他消消气吧,生气的人,脑子容易钻牛角尖,何况是生杀予夺的皇帝,非常可怕。

这时,有个德高望重的壶关三老令狐茂给刘彻写了一封信。

令狐茂说,自古以来,父慈、母爱,孩子才孝顺,现在皇太子身为汉大统继承者,承担子孙后代万世的责任,也是老大你的亲生儿子。江充,就是一个平民百姓,挑拨赵王父子的小人。老大你却重用他,让他耀武扬威地去胁迫太子,结果江充奸诈,做假证据陷害太子,所以你们父子间沟通的渠道断绝了,太子见不到你,又被江充这个乱臣围困,受了冤枉无处申告,所以才忍不住杀了江充,害怕被抓,只好盗用老大你的卫兵自保,我认为他没有邪念。

当年江充进谗言,以致杀了赵太子,天下谁不知道?老大你没有仔细考量这个人的品行,却深责太子,暴怒之下派兵去与太子干架,都出动三公带兵了。

你盛怒之下,谁都不敢反对你,希望老大你能够宽心,细细想想你们父子的感情,不要追究太子的过错了,最好立即罢兵,不要让太子在外逃亡时间太长。

老头我舍命劝你,如果要杀,我就在建章宫外等候!

这令狐茂,已经退休多年,没有什么企图,刘彻知道他说的是肺腑之言,况且冒着生命危险来维和他们父子关系,刘彻看了也甚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