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304

第304章 李广之死

胡人赵信自从投降匈奴后,经常为单于出谋划策,为了显示汉军能够与匈奴决一死战,不是缩头乌龟,刘彻决定与匈奴来一场大决战。

出场阵容异常豪华:

卫青、霍去病各领军五万,再带上备战的马匹四万匹、步兵几十万,其中的敢死队精英,都归霍去病管。

自从当年霍去病孤军深入,抓了不少单于的亲戚,霍去病不仅成了冠军侯,还成为了敢死队的队长。

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都听卫青指挥。

好像少了一个人。

对,李广。

刘彻本来不愿意让李广去,原因很简单,李广老了。李广很不爽,毛遂自荐,在他多次请求下,刘彻勉强答应了,让他做前将军,依旧在老领导卫青手下。

出塞后,卫青分兵两路,自己带着精兵,在俘虏的指引下,去攻单于,令李广和赵食其合并,往东走。

东边是条绕远的路,关键是一路上荒凉,没有水和草,因为这两样东西,是战马需要的,李广一见分给他这么个苦差事,去见卫青:我身为前将军,你却让我往东绕过去,我从小跟匈奴干架干到老,我希望能让我去主攻单于,我敢保证干掉他!

其实李广心里是失落,作为老将,他本该跟着卫青从正面进攻,但这次大战役中李广彻底沦为辅佐的,策应的,不是主力军。

卫青这样安排,其实是刘彻的意思,刘彻认为李广老了,干不过单于,特地吩咐过卫青的。

而且,卫青这样安排,还有另一个目的,他手下的公孙敖,刚刚被削了侯爵,正好趁这次机会立点军功,好搏回那个爵位,所以,两个原因,卫青把李广给调开了。

李广何尝不知,心里不爽,向卫青争取了一番,卫青还是没有听他的,李广恼羞成怒,见卫青一口回绝,连招呼也不打一声,转身就走。

卫青是从定襄要塞北出的,一直走了一千多里的荒漠,终于遇见单于了。

单于早知汉军来,已经严阵以待。

卫青令部队驻扎,外围用战车围成城墙,发五千骑兵去干匈奴,匈奴那边,发出了万余骑兵。

两军对阵,但老天爷突然变了脸。

飞沙走石,天色玄黄,对面的人都看不见,根本打不起来,卫青令两支骑兵从左右包抄过去。

如此恶劣的天气,汉军都能干架,单于慌了,只好先走为上策,突围逃走。

临近黄昏了,汉军趁机追杀匈奴,一边派一支轻骑兵往西北方向追单于。

这边匈奴兵被打散了,卫青起兵往西北追逐单于,到了第二天早晨,一口气走了两百多里路,单于不见了。

广大无垠的荒漠和草原,只要方向稍稍偏离,就有可能丢了目标。

虽然单于逃走了,但这一仗,砍下匈奴首级一万九千级,而且还占领了匈奴堆积粮草的城池,在这里休整了一天,能带走的粮草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个干净。

再说往东边绕过去的苦逼李广和赵食其,因为不认识路,也没有向导,迷路了。走着走着,遇到收兵回来的卫青。

卫青见到这两人才走到这里,开骂:你们两个,怎么回事?

李广一人做事一人当:下面的人无罪,是我迷路了。

出师不利,连路都没走对,李广知道这次追究起来,责任大了,回到自己营中,对着一帮子兄弟感慨:老子从小跟匈奴干到老,打了大小七十多仗,本来想趁这个机会能跟着大将军卫青去干单于,没想到让我走东边小道,我又迷了路。唉,天哪,老夫今年六十多岁了,要追究责任,或者把我关起来,我受不起啊。

唉。大家都纷纷叹息,没想到头一抬,这李广,竟然拿着刀自刎了。

将军啊……

泪奔。

李广为人廉正,有了赏赐从不自己享受,而是分给属下,平时与士兵一起吃饭,二十多年没有升官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李广这人骑射水平响当当,如果觉得射不中就不会轻易射箭。一生带兵,在荒凉的地方见到有水,士兵没有喝饱,他决不去喝一口,士兵不吃饱,他也绝不吃一口,因此,下面的士兵都愿意为他去死。

李广去了,全军悲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