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233

第233章 英年早逝

转眼,刘恒当皇帝已经十年了。

第十二年,太聪明的贾谊,走了。

只活了三十三岁。

这个年纪,许多人才刚刚学习政治,或者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而贾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做人家三四十岁做的事了。

成熟得太早,是否会早夭?

贾谊短暂的一生,最担心的,就是汉王朝的诸侯王问题,这个问题,果然在他死后不久显山露水。

贾谊,是有公卿之才的,这点从他几封上书中,就可以窥见一斑,只可惜,庸碌之辈还是大多数,贾谊的才能终究被这些庸碌之辈淹没,确实可惜。可是放在现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突然有天发现自己的才能能够当******总理,那又怎样,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吗?或者,即使他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能不受人嫉妒和怀疑吗?

很难。

在他死之前,这位英才给刘恒上了最后一书。

还是关于诸侯王的。

这次,贾谊抱怨不多,而是为刘恒谋划了长远之计。

六月,梁王挂了,关键是,这位老兄没有儿子。

这是个机会!

贾谊最后的上书,就是在梁王死翘翘后写的:

如今,诸侯传了一代两代,已经有些失控了,老大你的掌控能力不如以前强了,如果再不定下制度,他们都不听中央的了。

现在,老大你可以仰仗的,主要是淮阳、代两个诸侯王,他们都是你的亲儿子,但是,代国,你也知道,处在遥远的北方,又与匈奴接壤,能够抵御住匈奴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淮阳比起那些大诸侯国,是小巫见大巫,一旦战事起来,实力不够。

现在,老大你还手握权力,但是自己儿子的封地实力却都不如别人,我的看法是,把淮南那块地方都给淮阳王,然后立一个梁王,把淮阳北面二三城池与东郡都并入梁。如果不妥,索性就把代王封为梁王,让他从边远的代地到中原来,这样,梁国封地的面积就大大增加,北面直达黄河;淮阳的封地也囊括了原来陈国的全境并且南部直达长江,这两个封地一起,实力就大大增加,梁可以对付齐、赵,淮阳则可以面对吴、楚,都成为长安之东的屏障了。其他大诸侯国即使二心,也不敢轻易造反了。这样,至少可以保两世的平安。

现在虽然没什么事,那是因为这些诸侯王年纪还小呢,过些年,老大你就看吧(肯定有叛乱)。

当年秦千方百计要除掉六国,现在老大你掌权,如果反倒出现了六国之祸,就难说你是个明主了。

就算你现在一辈子平平安安,看似没事,但如果留下隐患,万年之后,一旦是一个婴儿皇帝即位,国家就可能变乱,老大你还是要多为后世考虑啊。

这最后一封上书,说得很诚恳,刘恒同意了。

不过,没有完全按照贾谊说的做,而是将淮阳王刘武动了动,让他做了梁王,地盘比以前大了许多。

一年多后,贾谊终于尽了自己最后的力量,如愿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