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业沙崩
23537300000004

第4章 李密(1)

巨大的宫殿就在眼前,他们却得呆在军帐中,在泥泞中打滚。李密将手里盛泔水的木桶丢到行军锅边。

“每个人都得干活儿!谁不干,我就让他知道军棍抽到身上的滋味!”队正每天早上的训话几近咆哮。“没人在乎你是谁,更别提你的祖宗是谁!这里是军营,在老子的地盘,老子说了算!”

“他是个疯子!跟世家大族有仇!”在排队领午餐时,李密的队友抱怨说。“不知道他怎么混到亲卫中的,据说老爹是个白丁。”

“胡扯!队正祖父是个上大将军,爵位县公。到他父亲时,家里把世传的爵位弄丢了。你们看,队正这辈算完了,都这把年纪才是个从九品亲卫队长,就算到死也恢复不了爵位。真倒霉,我们成了出气筒!”旁听者一边反驳一边用饭缸敲打大铁锅。铁锅里煮满了金灿灿的小米饭,里面漂着白菜叶、苤蓝和不知名的块茎。

“敲你个头啊,好好排队!”盛饭的老兵大声呵斥道。

“猪吃的东西还不许我敲了!”

“想吃好的,爬回你老娘怀里吃奶去!你这样的娘娘兵,老子见多了。战故一擂,就会尿裤裆、腿肚子转筋!”大厨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用大马勺给每个人盛饭。勺缸碰撞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厨子个头不高,粗短手指象铁棍。

被骂的士兵面红耳赤,扬手将手中的缸子砸向大厨。大厨机敏地躲闪,然后扔下大马勺,一跃而起,窜过大铁锅,猛扑向挑衅者,两人扭打到一处。

李密迅速的闪到一边,冷眼旁观。军营里做杂务已经够烦人的了,他不想被别人的扑腾弄一身泥。

众人费力的将两人拉开,挑衅者已经鼻青脸肿,口中兀自发着狠话。大厨轻松整理好因为厮打而沾了泥水的衣裤,走向大铁锅,准备重新开始盛饭。

突然,挑衅者从军靴中掏出一把匕首,冲向大厨。大厨眼疾手快,躲过扎来的匕首,一拳打在挑衅者的右脸颊,挑衅者登时倒地。

“你们在干什么?!”队正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

一个老兵俯身在挑衅者耳边嘀咕着。

挑衅者厌恶地推开他,一骨碌爬了起来,用手抹了嘴唇的鲜血,大声回答道。“这里没什么事!”

“没事儿?你这浑身泥和脸上的血全是自个儿摔的?告诉你们,不要在我的军营里闹事儿,否则要你们吃军棍!”队正口头警告道。只有没有伤残,他不愿意对军营里的斗殴穷追到底。特别是长期和平,没有战事。士兵们会有各种借口打架斗殴,以发泄他们旺盛的精力。

“兔崽子,你们真幸运!如果在越国公那里,你们都会被斩掉!斩掉!”副队正补充道。

“盛饭!盛饭!”另一个厨师催促着士兵们,秩序重新恢复。

午饭后,李密和一伙同伴被指派去打扫马厩,其中有他的朋友王仲伯。

“清理马厩可当不来将军,哪怕清理的是皇家马厩也不行。马厩就是马厩,马粪都一样臭。”王仲伯一边清理马厩一边抱怨。“我们还不如栓着的猴子,他只伺候马。我们呢,今天清理马厩、明天看守宫门,后天就是给人洗裤子,就差给将军们倒夜壶了。”

马厩里确实有一只猴子。马倌曾经告诉过李密,驯养军马要在马厩里放一只猴子。因为未经训练的马儿特别容易受惊吓,有这么一只猴子在马匹中间上串下跳乱窜,时间一久,马儿习惯了骚扰动静,上阵时就会井井有条。不过,这会儿猴子被栓在柱子上动弹不得,以免影响他们几个清理马厩。

“我们到军营里是个错误了?”正在刷马鬃毛的一个同伴问道。

“你说呢。亲卫军有多少年没上过战场了?你们谁知道?”

“十年?”倒腾马鞍子的同伴回答道。

“不对。再猜猜?”王仲伯摇摇头。

“二十年?”

“不对。李兄,你知道喽?”王伯仲见李密笑而不语,于是问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建德六年以来,亲军卫就没有出过关中。”李密扯开遮蔽马厩呛人气味的围巾说道。

“对了!建德六年!周武帝攻破邺城那次,就是亲军卫最后一次出征。多少年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我们的曾祖们、祖父辈们在亲军卫当差,随着前朝皇帝东征西讨,挣得了国公、县公、郡公的爵位,如今有几个公侯是从亲军卫出头的?”

这个倒是实话。李密的曾祖李弼就是跟随周太祖建功立业,并其他家族号称“八柱国十二将军”。岁月变迁,皇室陵替,“八柱国十二将军”已经风光不再,代之而起的是辅佐当今圣上建立大隋的新贵。虽然,无论新旧,贵族子弟备充皇家侍卫的传统依旧,但是,从亲军卫脱颖而出荣登高位的人却在减少,因为皇帝不再亲征。

“要发迹,就得换地方!史万岁你们知道吧?不知道?那我就给你们讲讲,讲完了,你们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