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2351800000002

第2章 一、就医知识55问(2)

高血压病病人发生腔隙性脑梗死从解剖及病理方面分析,由于脑内细小的深部穿通动脉直接自较大的脑动脉成直角分出,本身承受压力较高,当血压过高时,由于承受过高压力,使这些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缩小,血管变性,因而发生小血栓,使血管闭塞,最终形成微小梗死灶(即腔隙性脑梗死)。长期血压升高还会使这些小动脉移位、扭曲和变形,致使血流减慢而发生栓塞。由此可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腔隙性脑梗死及其复发的最重要措施。

13.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应注意什么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病人感到突然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失明;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或潮红;两手抖动、烦躁不安;严重的可出现暂时性瘫痪、失语、心绞痛、尿混浊;更重的则抽搐、昏迷。

此时不要在病人面前惊慌失措,让病人安静休息,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病人若神志清醒,可立即服用双氢克尿噻2片、安定2片;或复方降压片2片,少饮水,并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救治。在去医院的路上,行车尽量平稳,以免因过度颠簸而造成脑出血。头痛严重可针刺百会穴(两耳尖连线在头顶正中点)使之出血,以缓解头痛。如果发生抽搐,可手掐合谷、人中穴。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畅,让其侧卧,将下颌拉前,以利呼吸。

14.高血压病对心脏有何影响

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使得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早期可见心室肥厚,后期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另外,高血压病患者本身容易并发冠心病。因此,得了高血压病应该全面检查,了解心脏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减少高血压病对心脏的影响。

为了了解心脏的情况,最常用的方法是做心电图检查。心脏活动的情形会在心电图中显示出来,以此来观察心脏的状况。如果心电图的波动很有规则,表示心肌的收缩很有规律。反之,如果心电图的波动很不规则,就表示心肌的收缩和传递很不规则,当然脉搏的跳动也会忽快忽慢,此时,观察分析心电图就可知道什么部位发生了问题,从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15.高血压与心肌梗死有何关系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发生后,病人主要表现出剧烈胸痛,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弱、不规则等典型症状。但约有1/3~1/4的病人胸痛不明显,症状不突出,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这一类型的心肌梗死并不能说明患者病情轻、预后好,而是埋在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病情更凶险,要高度重视。此外,在临床上,有些病人主要表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呃逆等胃肠道症状;有的好似肋间神经痛;有的则好像神经官能症等等,所以临症要仔细观察,细致检查,加以鉴别诊断,防止误诊和误治。

那么,高血压病人怎样预防心肌梗死呢?

1.要坚持正规服药: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并坚持长期服用,不可服服停停,使血压稳定在安全水平。家庭中应备有血压计,让家属学会使用,正确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数值,调整降压药剂量。一般情况下,应将血压控制在137/88毫米汞柱以下,注意血压不要降得太低太快。

2.要定期到医院检查:高血压病人每年至少做1~2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冠心病。如有冠心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美多心安等),或其他中西药物,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3.加强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患了高血压冠心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除了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外,要切实做到有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弛张有度。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等不良精神刺激,膳食结构要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的摄入,低盐,适当补充维生素,戒烟忌酒。肥胖者要科学减肥,保持正常体重,适度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对预防心肌梗死是大有裨益的。

16.高血压病对肾脏有何影响

在高血压病早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引起明显的肾脏病变,只是表现为对高钠或血容量扩张的适应能力减弱。如饮食过咸和饮水过多时易发生水肿,血压上升。以后逐渐出现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下降,表现为夜尿增多;肾小球内压力增加造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5年以后可出现轻度到中度肾内小动脉硬化,继而肾实质缺血、萎缩、纤维化,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上升,同时伴血尿素氮及血尿酸上升。肾脏缺血后,肾血管内皮受损,引起一系列由肾脏释放的缩血管及扩血管物质的平衡失调,升压物质产生增加,促使已经升高的血压更高,因此高血压病与肾脏之间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手术。

由于正常血压的人进入老年后,肾内的小动脉也会硬化,而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升高会加速肾脏的衰老,所以凡年龄超过65岁的高血压病患者几乎都有中度以上的肾小动脉硬化。因此,当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小于50毫升时,除降压治疗外应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肾脏,如节制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以摄食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白等)为主。同时还应加强保健,防止在感染、发热、外伤、药物中毒时发生致命性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17.高血压与眼底有何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但只有眼底的血管是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的血管。所以,临床医师用眼底镜透过眼球前部组织,观察眼球后部眼底的血管变化,对高血压的病期、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一般来说,高血压病的早期眼底大多正常,或仅有轻微小动脉缩小。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人眼底小动脉常会有明显缩小或轻度硬化,表现为局限性或普遍性动脉管腔狭窄,中心反射亦变窄。若血压持续升高,病人眼底小动脉硬化往往十分明显,表现为动脉管壁透明度变低,管腔狭窄,中心反射增宽。在动静脉交叉处静脉两端变尖,远端肿胀,称为交叉征。随着高血压病的逐渐加重,视网膜动脉附近可出现少量出血。在高血压病的晚期或高血压急症,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视网膜动脉急剧收缩,常导致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浆和细胞均可渗出,从而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可反映高血压的时间长短、严重程度以及与全身重要器官的关系。而眼底改变的分级,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帮助。目前广泛采用的四级分类为:第一级除视网膜动脉有极轻微变细或硬化外,其他均正常。第二级有中度视网膜病变,小动脉反射增强,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处有压迫现象。第三级为第二级血管改变加上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第四级除第三级的弥漫性视网膜病变外,出现视乳头水肿。临床上视网膜动脉硬化是不可逆的,而且硬化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时间长短成正比,这一点也是诊断高血压的有力依据,当视网膜动脉已有明显硬化,尤其已合并视乳头水肿时,常提示体内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眼底视网膜病变与血压、心脏及肾脏关系密切。眼底视网膜动脉与整个眼底的改变,均与血压水平成正比,其中与舒张压的关系更为密切。舒张压在130毫米汞柱以上时全部有眼底改变,而收缩压在180~210毫米汞柱时,只有85.4%的患者有眼底改变。眼底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几乎全部心脏正常。眼底如有严重出血性改变,左心室扩大的机会较大。如视网膜有渗出、出血或水肿者,有62.5%左心扩大,75%患者心电图有左室肥厚。正常眼底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往往无明显改变,眼底改变越明显,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也越严重。有人认为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重,而肾功能较好者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反之,则为肾性高血压。

18.高血压病人怎样对待鼻出血

高血压病人鼻出血有70%是突然发生的。鼻出血并不可怕,即使大量出血也可以被止住,重要的是不能慌张,用脱脂棉或柔软的餐巾纸蘸上植物油或水将鼻孔塞住,还可以用冷湿毛巾敷在额部或将水袋避开眼睛放在鼻部,使鼻部血管压迫和收缩,数分钟即可止血。如果采取上述措施10分钟仍不见好转,且血液大量涌入喉咙,需要及时找耳鼻喉科医生诊治。

高血压病人鼻大量出血或停止后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尿液,了解眼底及肾脏有否出血,这些病人半年之内有可能发生脑出血的危险,而上述变化对患者来说并没有什么感觉,因此,一定不可对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等闲视之。

19.出现什么征兆时,应注意预防脑血管疾病

当身体出现下列征兆时,预示可能要发生脑血管疾病:

1.眩晕:它类似严重的头晕,有突然发生,视外界景物有转动和晃动感,程度轻重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不一定伴有耳鸣,有时略恶心。如果同时发生视物成双,说话舌根发硬,尤应警惕。

2.短时间语言困难或偏身无力:常突然发生。短至一二十秒即过,长者十几分钟至数小时而自行恢复。恢复后不留任何症候,所以常被忽视。其实是一种前脑缺血的征兆,可能导致半身不遂。

3.突然发生剧烈头痛:老年人原患高血压,如果突然严重头痛,伴呕吐,甚至短时神志不清晰,即使这些症状短时间后自动消失,也应立即测量血压,检查是否有血压骤升现象。血压骤升破坏“自动调节”而引起脑组织缺血。如果原来患有周身动脉硬化,而且头痛越演越烈,不断呕吐神志迷糊,更应及时检查。这很可能已产生脑血管破裂出血。

4.偏身经常麻木:中老年人如果常左右侧半身发麻,应考虑是否脑内小血管有病变。如果麻木同时伴有一侧上下肢乏力,更应注意。

5.突然对近来发生事情全部遗忘:中老年人,突然对过去数年旧事完全不能记忆,但自我认识仍然良好,意识也清醒。记忆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好转。在记忆遗忘时间里,心情常局促不安。

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前常常出现上述先兆。如对这些先兆有所认识,并及时采取诊治措施,就有可能防止它进一步发展。即使已发生脑血管病,可能获得早期治疗。这类疾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出现脑血管病的先兆也不必紧张,有条件,还可做体格和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0.什么表现预示脑动脉硬化可能发生

脑动脉硬化症多见于50岁以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注意,如发展下去,往往会引起脑中风。

1.头痛和头晕:这种表现较多见,病人常感到头的枕部或额部有轻度钝痛、头晕,并时常伴有耳鸣,疲劳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

2.睡眠障碍: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睡眠时间少、入睡困难,睡不实、易醒、多梦等。有些人需服安眠药才能入睡;有些人可表现为贪睡,总感到睡眠不足。

3.记忆减退:主要是近记忆减退,对人名、数字和最近的事情容易忘记,病人对此深感苦恼,但是对童年、往事却记忆犹新。

4.情感改变:常表现为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减弱,常因小事而忧伤、流泪、发脾气、兴奋激动或焦虑不安。

5.性格改变:原性格特点变得更突出,如原来节俭者变得吝啬、自私;过去稳重变得固执,原来感情较脆弱者易多疑、伤感等。

以上表现若同时出现,易被误认为神经衰弱。与神经衰弱不同之处是发病晚,多在45岁以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同时有眼底动脉硬化改变、血清胆固醇增高等与血管硬化有关的表现。有些人可能只出现上述某种症状或伴有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或血压不稳。

21.为何头痛、呕吐要及时就医

不清楚的自觉症状是高血压病的特征,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状更加不明显。而且在良性的情况下,不少人一生都在无自觉症状的高血压病下度过。由于小孩得了高血压病,结果双亲一检查,发现有高血压病的也不少。

在患高血压病的同时,常常后脑部感到疼痛,且伴有呕吐。可是多数情况下,病人多由于感冒、疲劳、肩酸等其他原因来就诊,头痛、呕吐则很容易被忽视。如果经过一两天左右,疼痛消失,多数人不再坚持检查和治疗。后来,即使头痛,也认为只是疲劳导致的,反而会使病情继续恶化。专家提醒您,在后脑部感到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的时候应当怀疑是否有高血压病,应该接受医生诊断。头痛程度轻,虽说可以立即消失而被忘却,但数年后由于某种原因血压急剧地上升,形成恶性高血压病时,治疗就来不及了。高血压病本身并不是危险的疾病,但高血压病作为诱因形成的合并症,有时往往会夺去人的生命。可是如果了解高血压病发病的特点并且能很好地应对处置的话,高血压病就不是那么令人担心的事情。为此有必要每天详细地掌握自己的血压状况,有必要接受血压的定期测量。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由高血压病导致的头痛就是其中的一种,早期发现,多加注意是必要的。特别是头痛剧烈、频繁地发生时,一般多认为是良性高血压病向恶性高血压病过渡,更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如果患高血压病的人出现头痛、呕吐,要立即接受医生的处置。如果随意地由自己及身边的人作判断,或因工作忙,总是说以后再考虑,往往病情就耽误了。

22.为何耳鸣也要及时就医

在耳鸣中,有传音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传音性耳鸣说的是外耳(从耳朵露出在外的部分到鼓膜的器官)和中耳(在中空的腔中,三个听小骨相互连接,联络着鼓膜和内耳的入口)这个把外部的声音传入内耳的通道出现故障而引起的耳鸣。感音性耳鸣,是感觉声音的内耳或者在从内耳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的通路上出现异常而产生的。

引起耳鸣的原因,除中耳炎、疮等直接病因外,有神经性的,或者由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酗酒等打乱机体正常状态而产生的,以及高血压病、脑病、应激性血压升高时,血液从脑的毛细血管向外渗出产生的脑压升高引起意识障碍等各种各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