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少年儿童安全读本
2346700000008

第8章 起居防护(4)

白炽灯引发的火灾事故,往往都是由于灯泡产生的热量烘烤附近的可燃物而引起的;也有因电灯泡爆炸而引起的。因此,不应让灯泡挨近、接触可燃物品。按照防火要求,白炽灯泡与可燃物之间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离。有些学生为了看书方便,用电线把电灯泡往板壁、家具上甚至蚊帐内一挂,这样做很容易引起火灾。还有些学生视力不佳,为了看书清楚,在有灯罩的台灯、落地灯、壁灯上换用大功率灯泡,这样容易把灯罩烤焦起火。还有些学生用布料或纸张自制简易“灯罩”,这就更容易引起火灾了。另外,绝对不能把电灯泡拉进被窝里加热取暖。还要防止使用中的电灯泡碰到冷的东西而发生爆炸。

日光灯所引起的火灾,一般都是由于镇流器出了毛病。有的高年级学生自己装日光灯,往往把镇流器安装在木板、梁柱等可燃物上,位置又不通风,这样,镇流器通电工作后,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会使固定在一起的木板、梁柱烤燃起火。

长时间连续使用日光灯,镇流器的“体温”逐渐升高,促使线圈绝缘漆老化,从而出现线圈匝间短路、电阻增大、沥青熔化,这也容易引发火灾。使用镇流器不当,其功率与日光灯管不相匹配,也会导致镇流器“体温”升高而起火。

因此,安装使用日光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不用时即应关闭。

(2)镇流器安装必须规范化,即铁盒底部应朝上安装,而且不装在可燃物上和通风不良、观察不清的地方。

(3)遇到异常情况即停止使用。例如听到镇流器发出异常响声,闻到焦味,均应关闭日光灯,请电工检修。

(4)使用与日光灯功率相同的镇流器。

电线起火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电线超负荷起火;二是电线老化起火。这两种情况在当前居民家中都时有发生,对学生的生命安全直接构成威胁。

为防止电线超负荷起火,在使用大功率家电产品(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器、洗衣机等)时要谨防总用电量超过电源线路的安全电流值。因此,尽可能不要同时使用几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尤其是在公共用电高峰时间,更要注意。另外,要督促家长安装符合规格要求的保险丝(不能用铜丝、铁丝)或电路断开器,万一出现超负荷用电,就能自动切断电源,化险为夷。

为了预防老化电线起火,最根本的当然是更新电线。青少年学生在线路未曾更新的状况下,特别需要注意:不在电线附近玩弄竹竿、木棒之类,以防碰擦老化破旧的电线而引起短路。发现家中电线和电器的电源引出线破旧损坏,或电线接头处胶布松散、脱落,都要提醒家长请电工进行更换、检修,不要自己随便动手。

失 火 以 后 怎 么 办

【少儿内心独白】

经常听说发生火灾,熊熊的烈火毁坏好多东西,建筑呀,森林呀,还死了些人,令人毛骨悚然。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火灾的发生呢?火离我们这么近,真不愿火灾在我身边发生。

【消防叔叔的提示】

小明说得好,火的确可怕,是凶神恶煞!动怒起来,无情烧毁我们的家园,夺走我们的亲人,危害极大。作为一个新时期少年,既要是一个学习知识的高手,也要是一个拥有必要生存技能的强者。

【安全警世录】

烈火金刚

广州某小学4年级学生关杰斌家的楼下失火,他独自一人在家,楼下已冒出滚滚黑烟,这时,他想起了学校消防课上讲的“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及“楼下着火要往上跑”等知识,迅速跑上5楼的厨房,打开水龙头将全身淋湿,一直等到消防队赶来将他救出。在这场大火中,他以镇定、勇敢和自救知识赢得了第二次生命。

六岁童扑灭大火

成都市6岁的小康桥独自一人在家。当发现厨房里的天然气炉起火时,他冷静地端水灭火;当发现水扑不灭火时,他又将被火烧断的塑胶输气管的一头拉到门外,随即把门死死关住,接着又冒着烟雾把余火扑灭,然后给妈妈打电话。当消防队员赶到时,小康桥已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的发生。

流泪的寿烛

小李的母亲过生日,为此,小李特地点燃了一对大红寿烛。可是,这天母亲下班很晚。寿烛渐渐燃尽,最后烧着了桌面。小李一看不妙,奔过去扑救。岂料适得其反,他在慌乱中将旁边的纸头、扫帚、电线全引着了火。于是,一场大火降临,房屋烧毁,人被烧伤。

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将怎么办。这是遇事者首先要想到的。勇敢当然必要,但更要懂得怎样运用灭火安全常识来进行自我救护,冲出险境。懂得消防安全知识的孩子能够在大火中得以新生,这就告诉我们:消防安全知识要学,有备无患,警钟长鸣!

【救火安全须知】

(一)如果楼里着火了,但自己家里还没有着火,要沉着镇静,赶快关闭通向燃烧区的门窗

因为关闭门窗使空气不流通,新鲜空气不会进入起火的地方,火势不会凶猛发展,也不会很快地窜到你的屋里来。同时,你可发出求救的信号,如果是晚上,可以打手电筒或扔出东西发出声音,向邻居求救。

(二)楼内着火不能开门

如果发现自家房间里着了火,不要随便去开门窗。因为着火屋里的门窗关闭时,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若打开门窗,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不能随便开门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门呢?屋里只有烟雾而未见火苗时,说明刚起火,可以稍稍开门,进去查看,尽快灭火。如果屋内已出现火光,说明火势已发展了,不能随便开门,而是要先准备好灭火器、水桶、沙箱等灭火工具,然后再轻轻开门,立即灭火。如果火势已经很凶猛,空手不能进去。

屋里着火了,你开门时要站在门外的侧面,不要站在正面,防止火焰突然从屋里窜出来而造成烧伤。

(三)只有烟雾未见火苗可以开门

如果是一般可燃物,如木头、纸、布所引起的小火,可以用水浇灭火,使火不致于蔓延烧伤人。

为什么水能灭火呢?因为水是比热很高的物质,它被浇到燃烧物上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大大降低。水浇上去后能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它的燃点以下,火就熄灭了。不过,有几种可燃物起火,水是扑灭不了的。如:汽油、煤油、食油等可燃液体,它们都比水轻,而且油水不易混合,水浇上去后,油仍会飘浮在水面上燃烧,这样水不但不能灭火,反而会使液面升高,甚至从容器内溢出使燃烧的范围扩大。钾、钠、电石等遇水燃烧的物品,也不能用水扑救。炽热的金属、熔融的盐类,遇水会急剧气化,发生爆炸,所以也不能用水灭火。精密仪表、档案、古籍和贵重文物也不宜用水扑救,因为用水一浇,它们就成废品了。带电的电线、电气设备起火,也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可导电。

(四)可使用灭火器灭火

目前我国常用的灭火器有四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的初起火灾。使用时将灭火器桶盖朝下,使瓶胆内的药液和筒体内的药液混合,泡沫便从喷嘴喷出。

2.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高压电气和可燃固体等小面积初起火灾。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的距离,选择好风向,一手握喷嘴对准火源,另一只手向上提拉钢瓶上的提环,干粉即可从喷嘴射出。使用前最好将灭火器颠倒过来上下晃动几下,使沉积的干粉松动。喷粉时对准火源水平喷射、左右晃动、快速推进。

有的供家庭使用的干粉灭火剂是用手撒的,较简便。

3.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不能用于扑救水物质和可燃液体的火灾。使用时先选择好距离和方向,一只手握住喷筒对准火源,另一只手向左拧开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如果是鸭嘴式开关,可用手拔去保险销,握住喷筒,另一只手将鸭嘴向下压。

4.“1211”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类、可燃液体、可燃气体、高压电气、精密仪器、档案资料和贵重设备的小面积初起火灾。“1211”灭火器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使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将喷嘴对准火源,选择好风向和距离,用手紧握压把,阀门即开,气体喷出。如果阀门有安全销,先将安全销拔出。

同学们如果发现着火了,附近有灭火器、干粉灭火剂,就可以用它灭火。但是,人身上如果着了火,千万不能用灭火器往人身上喷干粉灭火剂,以防止感染。

(五)如果发生了大火,首先要报警

拨通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如实报告着火的地点、火势、起火原因。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家,要大声呼喊邻居救火。

(六)如果你被火围困了,可向窗外呼救

可挥动白衣服作信号求救。

(七)如果在宽敞的楼层内起火,浓烟滚滚看不见人,你可趴下呼救

因为火势是随着空气上升的,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烧尽或没有燃烧,声音容易穿过空隙传出去,所以卧着呼救效果好。

(八)如果火蔓延到房门,要及时用水泼身上

衣服湿透不致于着火,再用湿毛巾捂着鼻子、嘴冲出门外。如果火起烟雾大,你也可以趴在地面匍伏前进,赶快离开火场。

(九)楼内起火后,不要乘电梯

若电梯出故障,人进去出不来。

(十)如果楼梯已起火,楼房不高,可以用绳子或撕床单连结成长布条系在窗框上,慢慢下楼

也可以顺水管慢慢爬下来。千万不要盲目乱逃,更不能跳楼,这样更容易造成伤亡。

(十一)如果你身上着火了,千万不要奔跑,要赶快把衣服脱下,或躺在地上打滚把火苗压熄

身上着火了,如果奔跑,身上的火就会越大,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身上,就像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你身上着了火还乱跑,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燃别的东西,所以,身上着火后,一定不要乱跑。首先要把衣服脱掉,身上的火就灭了。如果让衣服在身上燃烧,不仅会将人烧伤,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抢救治疗增加困难。因为衣服尤其是化纤衣服,受高温熔化后会与皮肉粘连,还有一定的毒性,会使伤势恶化。治疗时要先去除烧剩的布片,这样受伤者会更痛苦。如果来不及脱衣服,也要尽快卧倒在地上打滚,把火苗压灭或者往身上浇水。

如果有别人在场,可请他用湿麻袋或湿毯子把着火的身体包裹起来,就能把火扑灭。

(十二)在野外,如果发生火灾,可用树枝扑打,及时用沙土压火苗

如果火势大了,要立即离开火场,呼叫大人带灭火器来灭火。千万不要往树林里跑,也不要顺风跑。因为树林最容易着火,如果火势蔓延到树林,引起森林大火,那就更危险了。火势是顺着风向蔓延的,你如果顺风跑,更容易被火烧着。

如果发生森林火灾要赶快报警。同学们要尽快离开火场。一时走不开,也要选择近处土坑、河滩或河沟,把衣服用水浸湿,蒙在头上卧倒避火。也可以用湿衣服把头包好,选择好走的地方,一口气冲出火场。

烧 伤 以 后 怎 么 办

【少儿内心独白】

爸爸妈妈常没完没了叮嘱,不要玩火柴;倒开水要小心,以免烫伤。妈妈小心翼翼地做饭,有时也被油火给灼伤,起了大大的泡泡。走在街上,也看到过孩子烫伤后落下疤疤的样子,真是好可怕。遇到这种事,我该怎么做呢?

【消防叔叔的提示】

小朋友一定要小心,千万别被烫伤。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火能烫伤人,如加热食用油、开水、打湿的石灰、浓硫酸、硝酸等都能够烫伤或烧伤人,但这些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遭遇后,能够沉着和正确处置,在家里准备个卫生箱,做个生活的主动者,懂得保护自己,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安全警世录】

浴盆里发出惨叫声

有一位母亲,孩子两岁时,冬天洗澡,她把热水倒进浴盆后,转身去厨房提冷水。这位母亲一转身,孩子就跨进了浴盆,被热水一烫,痛得大哭。母亲赶紧把他抱起来,脚上烫得通红,孩子的烫伤处脱了一层皮。经过精心照料,幸好没留下后遗症。

火锅前吞眼泪

一天,舅舅带表哥来我家做客。中午,妈妈做了很多菜,有我爱吃的豆腐火锅。我与表哥比赛谁吃得快,结果,比赛中,我的舌头上被一块烫豆腐烫得起了几个泡,热泪直流。

上学路上孩子的尖叫

1996年9月,新学年伊始,一位父亲推着自行车准备送孩子去上学。突然听到孩子一声尖叫,原来,就在那位父亲弯腰的那一刻,含在嘴上的烟烫着了孩子右眼,烟灰塞进了眼眶,疼痛难忍。那位父亲立即用干净的餐巾纸护住她的右眼,急忙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医治。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何况肌肤呢!人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艰辛的历险记。不管是在吃饭,还是休息,意外事情不时袭扰我们正常的生活。驱赶伤害、危险,是人生永远的游戏。古人说,一足失成千古恨,如果我们因为一时的粗心大意而使孩子受到伤害,我们的心里将会自责终生,甚至遗憾终生。当心,身边时刻都有险情。

【防烫安全须知】

1.一般发生烧烫伤后,首先用自来水冲洗,使皮肤降温,保持伤面清洁。如果起泡了,不要把水泡弄破,以防感染。对轻度伤可以涂上红花油、烫伤膏,不要涂红药水、紫药水等带颜色的药,也不要抹豆油、酱油,以免留下伤疤。

2.如果是化学烧烫伤,例如石灰烧伤,要彻底冲洗创伤面,把石灰清除掉,再及时到医院上药治疗。

3.如果是大面积烧烫伤,要用干净的布或衣服将伤面盖上,以防感染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少儿内心独白】

煤气看不见摸不着,很神秘,为什么人吸了以后会中毒,甚至会死亡?家里的管道煤气,有时能够闻到一股异味,使人不舒服,妈妈说这是煤气没有完全燃烧所致。那么,这个坏蛋暗算我们怎么办?每年都听到煤气中毒的事,真可怕。

【消防叔叔的提示】

是的,煤气泄漏是可怕的,抓不着看不见,吸进人的肺里,使人缺氧、大脑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孩子们,煤气并不神秘,鼻子就能辨别,一旦有异味,迅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只要认真学习有关煤气使用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煤气就不可怕了。

【安全警世录】

十三岁女童煤气中毒

上海有个13岁的女同学中午回家,大人不在家,她先到厨房点煤气烧水,然后离开厨房,当她回到厨房后就晕倒了。原来是壶底的水弄灭了火苗,使煤气散发在厨房里,致使她发生了煤气中毒。幸亏邻居及时抢救,她才脱离了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汲取她的教训,点燃煤气后要仔细检查,不要长时间地离开厨房。

吸足煤气的父子

北京市郊一居民,父子俩中午打开煤气管道开关做饭时,发现没有气,于是,他们没有关开关,便去外面的餐馆吃饭。吃饭归来后,父子俩便躺在沙发上睡着了。下午5时左右,女主人从市里开会回家时,发现父子俩已吸足了煤气管道中出来的煤气,中毒身亡。

公寓里传出一声巨响

1995年2月1日,大年初二。某市一所公寓里,男女主人邀请了10位客人来家里聚会,突然一声巨响,屋室坍塌,血肉横飞。10位客人九死一伤。喜庆的新年佳节,成了9人的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