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学概论
2342300000003

第3章 绪论

古印度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从部派佛教发展至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由佛塔信仰之菩萨团而始,至有大乘中观、瑜伽等学派次第衍出。佛塔信仰之菩萨团,除礼拜佛塔外,更进一步编辑属于他们的经典,首先有完成于公元前后的《般若经》,其次有《法华经》、《维摩诘经》、《无量寿经》等,分别为菩萨团所辑成。此种大同团结和谐之精神,成为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大乘佛教之思想立场为“空”(梵文s′ūnyatā)。所谓“空”,原指“什么都没有”或“什么都没有之状态”,亦即认为于此现象世界中,没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所以除非抓住能生存之东西,否则就不能说是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须透过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此外别无他途。故《般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理。初期大乘佛教学说之集大成者龙树,于其《中论》一书中,彻底阐述了“空”之理论,成为以后大乘佛教之理论基础。

“空”,就信仰实践而言,指空、无我之行,例如布施,为“三轮体空”之布施。就此观点而言,初期大乘佛教,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可说颇能回归佛教本来之纯粹立场。然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亦与原始佛教经典相同,缺乏教理之组织、整理。发展到中期大乘佛教时期,初期的大乘思想得到发展,并着重于学术性、哲学性之研究。即除初期大乘思想外,另加入中期独特之新思想,并受部派佛教教理及外教哲学思想之影响,发展成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即常说的空、有二宗。

中观学派系以龙树之《中论》为基础,宣传空观的学派。为何称“中观学派”呢?因为中乃不偏不正之义,指离二边之偏邪。中观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曰观点、方法。龙树是发扬一切皆空的,以他的代表作《中论》来说,不名为“空”而名之为“中”,可知龙树在揭示缘起、空、中道的同时,更以不落两边的中道为终极。在《中论》里,每一品都称之为“观”,如《观因缘品》、《观邪见品》等。观,就是观察,正确的观察缘起、空、中道,从论证的观察到体证的现观。所以,后来都称以《中论》为基础的龙树学系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称中观的学者为中观师。

中观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于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超常现观,方能证得诸法之实相,则称为真谛。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从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即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在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即所谓假有性空,不著有、无二边之观点,此即是中观。

“空”为佛法的特质所在,缺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佛法的目的,主要是转迷启悟,转染还净。佛教从现实的人生出发,使人觉悟到人生之所以有重重的痛苦不自由,由于所行的不正;行为之所以不能合乎正道,由于知见的不正,对于人生真相缺乏正确的悟解。佛法针对此点,勘破虚妄以见真实,远离边邪而归正道;而表示遮妄离邪的否定,但最适当的名称则就是“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依相缘的关系存在的,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称为“缘起”。凡是缘起的,无不受着种种关系与决定;受种种关系条件而决定其形态与作用的缘起法,即不能不是无自性;无自性的,即名之为“空”。也就是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缘起即空,是中观学最基本最扼要的论题。

如前所说,中观学派以龙树《中论》为根柢,宣扬般若空观。《中论》之说法为觉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缘起性(互相依存之关系),不主张“无”,亦不主张“有”,而主张真空中道之正观。龙树之门人提婆著《百论》等书,以破斥外道及小乘教义,罗睺罗跋陀罗则注释《中论》中“八不”之意义。笈多王朝时代初期,则有梵志青目所撰《中论本颂注释》、婆薮开士撰有《百论本颂注释》。其后,四至五世纪出现之佛护之系统,称为具缘派;清辨之系统称为依自起派,此即中观学派分出之两大派系。此二人皆为僧护之弟子,此外又研习龙树之学。佛护主张缘起诸法之毕竟空,清辨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若自真谛门看,则主张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佛护的具缘派系中,于七世纪顷有月称论师出,著《中论注释》,中观学派得以大发展。月称论师曾对清辨之《中论注释》予以激烈抨击,其思想传入我国西藏并广泛流传;佛护的具缘派则观誓等论师为代表而被发扬。七至八世纪之际,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学派有交互流通之趋势,终于形成寂护、莲华戒等为代表的中观瑜伽派,与密教同时流传,直至印度佛教衰落为止。

在我国汉地,中观学派由鸠摩罗什开始系统地介绍至中国后,发生极大之影响,隋唐时之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等诸大宗派,均以中观学派之创始者龙树及其经典为立宗之重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