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新疆捡棉花
23342400000006

第6章 云起、车窗外见到的风土人情

去新疆的火车是在快要天黑时才开动的。

当天晚上,在火车上,由于有很多还是第一次出省,有的人甚至还是第一次坐火车,所以很兴奋。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很多人都没有睡意。

这次到新疆捡棉花的行程中,在出川的时候,经过了四川的屏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火车已经到达秦岭山脉。

在秦岭山脉,我看到了高山、峡谷、小溪、真是风景如画,甚至可以说画还没有车窗外看到的风景美。什么叫天也美,地也美,算是被我亲身体会到了吧!

到达秦岭山脉后,虽然在火车上没有听到秦腔的歌声,但是可以想象到,秦腔的粗犷豪放。肯定是这粗犷的风土人情养育了这方的歌声。

电影《英雄》能够吸引那么多外国观众,没少了优美的画面做陪衬。而优美的画面,其实就是取景于秦岭山脉的自然风光。

去新疆的时候虽然已是秋季,但也算得上是一年中第二美的季节。第一美的季节是百花盛开的春季。不过从金秋上说,也可能有些方面的风景比春季还美。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金色的橘子和通红的苹果。还有沉甸甸的稻谷,还有笑弯了腰的高粱,还有“枫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为证。

秦岭山脉有一种壮士的风骨。难怪能够孕育出中国的盛世秦朝、汉朝和唐王朝来。

我是最喜欢欣赏这种风景的,并认为这是去新疆的第一大见识。

正当我对旅途的见闻产生无限遐想的时候,开早饭了。列车广播在向旅客通报了餐车车厢正在供应的饭菜,有盒饭、有炒菜、有米饭、有面条。

可能是为了促进旅客的食欲,接着列车广播放起了音乐。

放的音乐是当时很流行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等歌曲。

道不尽红尘舍恋

诉不完人间恩怨

世世代代都是缘

留着相同的血

喝着相同的水

这条路漫漫又长远

红花当然配绿叶

这一辈子谁来陪

渺渺茫茫来又回

往日情景再浮现

藕虽断了丝还连

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爱江山更爱美人

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好儿郎浑身是胆

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啊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

音乐美景,多么和谐啊!只是车厢里缺少养眼的美女。所以,我把更多的眼光都投入到车窗外去了。

我看到车窗外壮丽的风景,又听了优美的歌曲后,不知在我的身上增长了多少气势啊!看来我不仅是个见景生情的人,而且还是个见雄伟而长气势的闯荡江湖的男子汉。

如果说,在人员拥挤的车厢内是一种折磨,座几天火车要掉一身肉的话,那么在空气新鲜的车窗外,看风景如画的美景,就是一种享受了。

我在火车上听到了到宝鸡要吃鸡的说法。这可能是客商为了推销产品而故意找出来的理由吧!

进入宝鸡车站后,就有客商在窗外兜售苹果。

而在路途中,火车停下来等过往车辆的时候。有些客商还爬进了车厢来兜售ta们自产自销的商品。

口里喊着,橘子、苹果、小辣椒、花生米、南瓜子、葵花籽、小白酒。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缺德的事,就是从车窗外放进来的一包东西被同车厢的人给藏了起来,后来送东西进车厢卖的人进车窗后,见东西没了急得大哭起来。

本来掉包的商贩想纠结同路的商贩对车厢来个大搜查,陈普富就假装向队员们问了一句,你们拿人家的东西没有,有很多人都说没拿。

那个丢掉了一包东西的小商贩一看这匹车厢是一个集体,惹不起,只好吃个哑巴亏,骂骂咧咧地下车了。

我认为出门人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是不道德的事。很遗憾,我当时没有能力主持公道,更何况干那种坏事的人还是同去新疆捡棉花的队友,也不好得罪。看来要维持社会的良好次序,不能靠个别人的努力,必须要有集体的行动。

干那种坏事的人后来在分赃时,也给我拿了一个苹果,被我拒绝了。

要预防这种掉包的事发生,小商贩应该联起手来做生意。至少要两个人一对,先爬进一个人来,然后再传递东西进来。

从停车的路上爬进车窗贩卖东西的小商贩很会忽悠人,一边叫着卖的东西,一边提醒着客人,防火防盗。如果是在半夜,不时还会来一句,乌鲁木齐车站到了。把睡觉的人忽悠醒来无非是想卖东西。

中途有列车员干扰在火车上卖东西的商贩,卖苹果的就会说一句,大姐来一个。买熟猪蹄子的也会说,大姐来一个。商贩是想用行贿的方式制止列车服务员的干扰。

卖熟猪蹄子的开始价钱卖得贵,后来越来越便宜。比如先是喊五元钱一只,后来又喊四元钱一只,最后则只喊三元钱一只了。

有先买的不服,要卖猪蹄子的退钱。卖猪蹄子的商贩,没有说赔,也没有说不赔。而是说,我的个头与你的个头比一下,我的个头比我的个头小好多。言外之意就是你先买虽然给了大价钱,但买的都是大个猪蹄子。

坐过长途列车的,都知道旅途的劳累。

火车越往前面开,车站与车站的距离就越远。要走上很久的时间才能从这个小站走到另一个小站。

从CD到乌鲁木齐火车站的旅途时间,即使是直快也要三天三夜才能到达(普快就更慢了,不过坐慢车更有利于欣赏路边的风景,所以,也叫旅游车),如果晚点,还要推辞。胖子都要坐成瘦子。

从CD到新疆虽然很远,但车子如果一直开着走,也要不到那么长的时间。之所以要走三天三夜的时间,除了到一个站就要停一会儿上下旅客以外。路上还经常停车等候过往列车,有时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车子停止不走是乘车人最焦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车子好像坏了。

头天晚上都还吵吵闹闹,但是第二天晚上,旅客们就都疲乏了,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躺在座位上,大小不同的呼噜声,各种睡姿,丑态百出。头天晚上越是活跃的人,第二天晚上睡意也就越浓。

靠车窗的旅客可以爬在座位前的茶板上睡觉,虽然比躺着睡差多了,但是比头靠在座位上睡的旅客还是要好点。靠过道座位的人就只能靠着座位睡觉,一些人睡着睡着人就栽倒在过道上了。

由于靠过道座位的人不能趴在茶板睡觉。所以,在对号入座时,买到靠车窗座位号(既能够趴在茶板上睡觉,还便于观看车窗外的风景)的就高兴。买到靠过道座位号的就沮丧。不过比起没有座位的站票又要好点。

虽然靠车窗和过道的票有优劣之分,但是只要是同路人就可以互相照顾,换着爬在茶板上睡觉。

第三天晚上队员们的睡姿更为难看。一些队员竟然在火车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隆隆摩擦声中,睡得像死猪一样。

过了秦岭山脉后,我就没有多少心情看路边的风景了,不是坐车坐疲倦了。而是火车进入甘肃境内后,就越来越荒凉了,植物明显的减少。也没有多少自然风景可看了。

偶尔举目看看车窗外,也只能看到头上包着头巾的孩子在路边放牛、或放羊。据说孩子头上包着头巾是为了防风沙。可见,当地当时的风沙已经很大了。

再往前走,就是半沙漠地带了。虽然在半沙漠地带还长有一些植物,但植物已经是稀缺资源了,可见很多植物不仅不适宜在沙漠中生长,而且还不适宜在半沙漠的地方生长。

看到缺乏植物的路边,一些人就唉声叹气起来。我们这是不是去充军啊!

然而当路过名胜古迹时,又提起了工友们的兴趣。算是给乘客打了一剂强心针吧!

如果说,魏巍秦岭是大自然的造化的话,那么长城和嘉峪关则是人工建造起来的名胜古迹了。

在火车路过万里长城的西部堡垒,嘉峪关的时候,列车员用标准的普通话通报了现在所经过的地方。“各位旅客,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嘉峪关”。

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队员由于从未见过嘉峪关,都站起来从火车窗口睁大了眼睛观看不远处的嘉峪关。虽然看到的只是石头堆砌起来的堡垒,但又像是在看一座宝山。这其中的奥妙可能就在于它的知名度吧!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不仅有万里的路程,而且还有千年的历史。有人把中国的长城评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在去新疆捡棉花的途中竟然能亲眼见到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又算是长见识了吧!

古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由于我从车窗外亲眼看到了长城,从此以后也要算是半条好汉了。

后来,我在捡棉花期间,听大队长王主任说到十三连的一个四川捡花工到达连队时,还写了一篇“西游记”交给连队。不知道写了一些什么内容。可能是旅途见闻和心情感受吧!

无论写得好不好,我认为这些事都只有四川人才做得到,陕西人根本就做不出来。

不是陕西人到新疆的路途要近一些,也不是陕西人少了很多可写的风景,而是陕西人没有四川人这么爱投机取巧。

在去新疆的火车上,可以说,我对四川队都感到很陌生。即使和仁寿的队员最先合队。但也只是比见到别的队友早了一会儿时间。即使小队队友已经给我取了称号,但是对消除陌生的问题,意义也不大。

我在去新疆的旅途中,不但没有引起队友的注意,反而还被同路人瞧不起。

那几位火车票贩子,由于ta们长期在人堆里挣钱,算是在队伍中最有见识,最有胆量的人了。可是ta们在对待我的问题上却以貌取人,对我产生了歧视地态度。由于我没有刮胡子,衣服也很破旧。给人一种穷酸丑陋的样子。虽然古人把长有胡子的男人认为是一种美来赞扬,但是在崇尚小白脸的现代社会。胡子再长得美,也是一种丑。

由于我与冯虎、赵福军、赵福根、四个人坐三个人的位置比较拥挤,于是队长陈普富就把我调到还有空位置的车票贩子哪里,却不被接受。一位车票贩子说,要换个长得帅的聪明点的去。可见我当时的样子,不仅是个笨蛋,而且还是个丑八怪。

不过在我回家的路上,在路途中不断有人下了车以后,就有空位置坐了。本来我是与那几位车票贩子坐在一起,当我要搬到别的地方去坐时。ta们却又舍不得我走了。并且还把我作为骄傲介绍给附近座位上,从其它地方拾棉花回来的人。这其中的奥秘,可能全在于我在新疆捡棉花期间,我从貌不出众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吧!

到乌鲁木齐时,最后见到的风景是天山山脉。天山把新疆一分为二,俗称南疆、北疆。

我从天山的南疆来,马上就要到北疆去捡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