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古代典型冤案
2283500000002

第2章 矢志变法

乱箭加身的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曾先后为官于鲁国、魏国、楚国,屡立战功,并着有《吴子》-书。吴起具有一心报效国家的品格,百折不挠的意志,身体力行的精神以及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是战国初期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尤其是他在军事上的成就深受后人的称赞,其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且深远。梁启超称赞吴起是“我国第一流名将”。

人们还常常把吴起与历史上另两位军事家——孙武、孙膑相提并论,合称为“孙吴”。

吴起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化的时期。当时,秦、齐、楚、魏、赵、韩、燕等诸侯国都在酝酿着变法革新、富国强兵,进而争夺天下霸权,实现全国的统一。每个诸侯国都竭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相互间无休止地攻城略地,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出现了弱肉强食、七雄争立的局面。

吴起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由于时代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并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报效国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发展,吴起曾经四处奔走,广散钱财,游仕立业。他在交游中极为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一丝不苟。一次,他出门遇到一位朋友,约好晚上到他家吃饭,不料那位朋友因有事未来,吴起竟连晚饭都没吃,直到第二天找来朋友,才与朋友一道进餐。

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的封地,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吴起到鲁国后,便投在曾申(孔子学生曾子的儿子)的门下,刻苦研读儒家经典。有个叫田居的齐国大夫来到鲁国,发现吴起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做了妻子。事隔不久,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信守誓言,始终没有回国奔丧。曾申见吴起如此不孝,无法容忍他的这种行为,便和吴起断绝了来往。从此,吴起离开曾申,索性弃文习武,苦读兵书,军事知识大为长进。三年之后,在鲁穆公的相国公仪休的推荐下,吴起当上了鲁国的大夫。

周威烈王十六年(公元前410年),强大的齐国出兵攻打弱小的鲁国。在这危急时刻,鲁穆公很想任用吴起做将军,相国公仪休也赞同。但是,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大夫田居的女儿,鲁穆公对此颇存戒心,怕吴起临战不坚,因而犹豫不决。吴起得知缘由,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不贰,狠下心来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借此表明自己与齐国之间无任何牵连。鲁穆公解除了疑虑,立即拜吴起为将军,命他率兵去抵抗齐国的进攻。吴起面对强敌,施展谋略。他摆出一副软弱怯战的样子,提议愿意同齐国谈判议和,然后把老弱病卒置于中军,将精锐部队埋伏在两翼,乘齐军松懈无备之时突然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鲁军大获全胜,吴起得胜而还。

吴起初战告捷,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然而,他非但没有因此而得到重用,反而招致齐国的离间和鲁国大臣们的诽谤。这些人攻击吴起猜忌残忍,为求取功名而倾家荡产;为成就功名不惜杀妻拜将,私欲极强;其母逝而不奔丧,不重孝道。这些人还借吴起大破齐军而谗陷吴起,“即使吴起打败齐国,也未必对鲁国有利。鲁国弱小,却因此有战胜大国的威名,这样必会引起列国的不安,那么它们便会联合起来对付鲁国。再者,鲁国和卫国本是同出一系的兄弟之国,若大王重用卫国的杀人犯,无异于抛弃了友好的卫国,这实在是太不值得了”。鲁穆公听信了流言,对吴起逐渐疏远,并最终解除了吴起的兵权。吴起认识到自己在鲁国不可能有所作为,又听说魏国的国君魏文侯礼贤下士,于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鲁国,投奔到了魏国。

魏国在战国初期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魏文侯任用李悝、西门豹等人,最先实行变法革新,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在此基础上积极向外扩张,极力谋求中原地区的霸权。吴起到魏国后,魏文侯特意到大臣李克的府邸,向他打听:“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克答道:

“吴起贪名而好色,虽然这是他的缺点,但是若论他的军事才能,即使是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大将)也无法胜过他。”魏文侯求贤若渴,听了这话,便任用吴起为大将,委以重任。公元前409年,魏文侯命吴起率军攻打秦国,连下秦国五城,战绩辉煌。

在以后的两年中,吴起奉命出征,占领了秦国的全部西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公元前406年,吴起与其他将领一起平灭了中山国。接着,吴起又率军与韩、赵联军配合伐齐,打到灵丘(今山东滕县东),取得出战的胜利。

此后,吴起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即魏国西河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担负着同秦、韩两国作战的任务。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仍然重用吴起镇守西河,一直到公元前383年吴起离开魏国时为止。

吴起在魏国的二十七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先后领兵与各诸侯国打过大仗七十六次,其中有六十四次是大获全胜,其余十二次也是胜负未分,从来没有损兵折将打败仗。这期间,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子》),吴起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吴起不仅战功赫赫,在镇守西河期间,还把自己的作战经验写成一部兵书,即着名的《吴子》。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起》共有四十八篇,可惜今已全部失佚,仅存的六篇也是后人假托吴起之名而作的。

吴起在诸多战役里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体力行,与士卒共劳苦。“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在等级观念极其强烈的情况下,对于在外指挥作战的将领吴起来说,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

吴起之所以战功卓着,还与他严格治军的思想密不可分。根据《吴子》、《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的记载,吴起的治军思想十分精湛且独具卓识。他认为,兵不在多,“以治为胜”(《吴子·治兵》)。所谓“治”,就是要通过严格选拔和刻苦训练,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

吴起曾经引经据典地向魏武侯阐述他的这个思想。他说,从前,齐桓公招募五万勇士就称霸于诸侯;晋文公集中四万精锐士卒就实现了争霸中原的夙愿;秦穆公选出三万敢于冲锋陷阵的猛士就制服了周边的强国。因此,他建议魏国也必须精选士兵和良将。这一建议得到魏武侯的赞同。于是,吴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士兵,根据其不同情况和特长,分别编队。他把有胆量、体质好、力气大的人编为一队;把忠实可靠、乐于为国捐躯效命的人编为一队;把善于登高眺远、能急行快跑的人编为一队;把犯过错误、丢掉官职而想立功受奖的人编为一队;把打过败仗而想报仇雪耻的人编为一队,然后分别施行严格的训练。吴起认为,人们在战场上的失败和牺牲,往往是武艺不精、战术不佳造成的。因此,他强调要先教后战,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吴子·治兵》)的办法,做到人人精通战术,武艺高强。在吴起的苦心经营下,魏国的军队被训练得非常出色:平日居止时,一切行为举动都有规矩准则和礼节;战时发动起来,勇猛威严使敌人望而生畏;攻击时锐不可当,退却时敌不敢追;前进、后撤、左移、右转,都有严明的节制,无不合乎指挥的要求。即使大阵被敌人割断,各部仍能组成小阵作战;即使小阵被敌人冲散,士兵们仍能组成行列进行战斗。因此,魏军的战斗力很强,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有一次,吴起率领经过严格训练的五万精兵,打败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所以有人称赞说,如果让吴起率领七万精兵,必将会无敌于天下。

吴起非常重视信赏明罚,要求士兵必须严格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他镇守西河的时候,秦国的一个烽火亭靠近魏国的边境,吴起很想拔掉它,但又不值得征调大军。于是,吴起把一个车辕放在城的北门外,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城的南门外去,就赏给他上等田宅。开始没人相信,后来有一个人试探着搬了,吴起果然按照命令赏了他。接着,吴起又把一担豆子放在东门外,下令说:有谁把它挑到西门外去,同样赏给他好田宅。这次相信的人多了,人们都争着去挑,吴起又按令行赏了。之后不久,吴起下令说:“明天进攻秦国的烽火亭,谁首先登上烽火亭,不仅赏给他上等田宅,还让他做大夫(官职)。”第二天,士兵们都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去,一个早晨就攻克了秦国的烽火亭。还有一次,吴起带兵与秦国打仗,两军对峙后,还没等吴起下达命令,就有一个士兵非常迅速地冲入秦军队伍,砍了两个秦军士兵的脑袋回来。吴起当即下令斩了这个勇敢杀敌的士兵。他严肃地说:没有我的命令,任意行动非杀不可。据说,吴起制定的军法军纪实行三年后,魏国的士兵一听到秦国军队进犯的消息,立即穿戴盔甲,做好准备,只待一声令下就奋起抗敌,而且视死如归。

吴起为了带出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还非常重视对士兵的政治教育和搞好内部团结。他反对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严刑厚赏来管理士兵,主张“明耻教战”,对士兵“教之以礼,励之以义”,做到“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他提出“四和”的重要原则,即“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吴子·图国》),把协调一致,同仇敌忾,团结对敌,作为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为了增强内部团结和做好政治工作,吴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吴起爱护每一个士卒,赢得了士卒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他见到士兵背的粮食太重,就分出一些自己背上。有一次,一个士兵皮肤肿烂,吴起看到后,毫不犹豫地用嘴为士兵吸出脓水。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却难过得失声痛哭起来。旁人见状,劝慰她说:“你的儿子只是一个士兵,而吴起贵为将军,他为了你的儿子这样做,你应该感激他才对,为何却哭呢?”士兵的母亲解释说:“你们有所不知,吴起以前曾为我的丈夫吸过脓疮,孩子他爹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勇猛杀敌,不久就战死在沙场上。而今,吴起又为我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哪天也会像他父亲一样战死沙场啊。”吴起关心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从而激发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这正是他带兵打仗能够克敌制胜的重要原因。

在作战指挥方面,吴起非常重视知彼知己,因敌制胜,掌握战机,坚决果断,并总结积累了大量具体经验。他说,凡是敌人出现队形混乱、松懈麻痹、疲劳饥饿、人马疾疫、涉水半渡、险道狭路、精神恐惧等情况,都是虚弱和不利的表现,要大胆进攻,急击勿疑。对于不同的敌人,吴起主张灵活用兵,采取不同的谋略:可诈者则诈,可贿者则贿,可困者则困,可离间者则离间,可恐吓者则恐吓,可截击者则截者,可诱前者则诱前,可进攻者则进攻,可水淹者则水淹,可火烧者则火烧,可偷袭者则偷袭。吴起对战机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他要求指挥员要善于掌握“气机”,即恰当地掌握士气,在关键时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部队具有压倒敌人的气概;要善于掌握“地机”,即正确地利用地形,使之有利于己,不利于敌;要善于掌握“事机”,即通过使用间谍、采取佯动和巧妙伪装等各种办法迷惑、破坏敌人,夺取主动,陷敌于被动;要善于掌握“刀机”,即充分发挥武器、技术、装备和战术的作用,把人和物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战胜敌人。吴起还特别强调指挥作战要机智、果敢,“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吴子·励士》)。同时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吴子·励士》)。这些吴起在作战指挥上的主要理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军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军事和政治的辩证关系以及政治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吴起也有很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初见魏文侯时就曾援引古代的历史教训说:从前,承桑氏(远古时代的部落)的首领只讲文德,废弃武备,结果灭亡了;有扈氏的国君(处于夏禹时代)依仗兵多而好战,结果也灭亡了。英明的国君有鉴于此,就必须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有一次,魏武侯西巡,与吴起共同乘船顺黄河而下。武侯眺望着两岸如铜墙铁壁般险峻的壮丽河山,不禁由衷地感叹:“这真是我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却答说:“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并不在于山河的险要,主要是看一国之君能否以德治理,遍施德政。上古部落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鄱阳湖,自恃山河的险要而不知讲修德义,结果最终被大禹平灭了。还有夏朝国君桀,其国左有黄河和济水的天险,右有泰山和华山为屏障,南有龙门山牢固,北有羊肠坂险要,可夏桀自恃险峻的山川形势,只知暴虐百姓而不修仁政,结果被商汤放逐了。还有商朝国君纣王,其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北有恒山,南有黄河,四面依山傍水,国土险要无比,也是因为残暴无比,结果与周武王战败自杀。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主要在于国君讲修德政,而并非系于山河的险峻。倘若大王您不修德政,那么即使现在在同一条船上的人都会背叛您。那样的话,纵有再险固的山河又有什么用呢?”武侯听了深受启发,对吴起大加赞赏。还有一次,魏武侯问吴起,要想使军队作战时阵势稳固,防御时牢不可破,进攻时克敌制胜,应该怎么办?吴起回答说:如果能使德才好的人处于上位,德才差的人处于下位,军队的阵势就自然稳固了;如果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并同各级政府的官员很亲善,军队的防守就自然牢不可破了;如果能使老百姓都赞美自己的国君,讨厌邻国的国君,战争的胜利就肯定无疑了。这就是吴起重视德政、重视民心向背的思想。吴起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先进性,是吴起能够取得辉煌业绩的前提条件。

吴起镇守西河二十多年,由于他杰出的才能和显赫的战功,很受魏武侯的器重。与此同时,吴起的名利之心也不免滋长,或者说这种思想或多或少一直在吴起的思想里,从吴起在卫国时为求功名而四处游历乃至后来的母逝而不奔丧、杀妻拜将等等,都很清楚地反映了吴起的这种思想。在魏时,每到魏国宰相出缺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到了吴起,吴起自己也因功自居而满望拜相。然而,每次又都出乎吴起的意料而由他人接替了宰相。为此,吴起不免忿忿不平。一次,宰相再次出缺,却由吴起认为才能平平的田文接任了宰相一职。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希望同您比论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当然可以。”

吴起说:“统帅三军,能让士卒乐于争先杀敌,誓死不顾,使敌慑而不敢来侵,在这点上,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亲爱万民,充实府库,在这方面,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当然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军不敢贸然东向,韩、赵也都诺诺服从,在这方面,我俩谁强?”

田文答道:“那我更不如你了。”吴起接着问道:“那为什么您的官位却在我之上呢?”田文回答说:“大王年少即位,国人疑虑不安,大臣未敢归附,百姓也不信赖,在这种时候要找一位能协和内外,巩固中央的宰相人选,我俩谁合适呢?”

吴起听了,沉思良久,说:“还是你合适。”

然而,就在宰相的人选问题上,吴起竞成了一些人排挤、谗陷的对象。田文死后,由魏国的驸马公叔接任了宰相。公叔因事附势,却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志,自知才能和功名都不如吴起,便因此在暗中排挤、谗陷吴起。公叔的仆人为他出主意说:“吴起廉直有节却好名,您不妨对武侯说:’吴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魏国狭小,恐吴起会另有所图。‘武侯必问您何以才能留住吴起,您再对武侯说:t不妨试将公主许配给他以探虚实。’然后,您邀吴起到家中用餐,事先与夫人约好,让她在吴起面前侮慢您,让他知道自己与公主成婚后也会像您一样受到欺凌。像他那样好名又有自尊心的人,一定据此拒亲。这样一来,不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吗。”吴起果然中计,魏武侯也因此而逐渐疏远他。不久,吴起被撤去西河守的职务。吴起深恐这种事态继续下去会危及生命,于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离开魏国,投奔了楚国。临行时,吴起悲痛地说:“倘若国君始终如一地让我施展全部才能,一定会灭掉秦国;现在国君听信谗言,不了解我的一片忠心,西河之地,不久势必被秦国所夺。”不出吴起所料,吴起走后,魏军连吃败仗,不到二十年,全部西河地区就被秦国占领了。

吴起到楚国后,受到楚悼王的器重,被任为令尹(相当于相国)。当时,楚国虽为大国,但尚未革新变法,政治腐败,经济贫困,军事薄弱。吴起虽年事已高,仍老当益壮,雄心勃勃。他不顾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极力推行变法革新、富国强兵的政治路线。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施行“明法审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废除世袭分封、取消贵族特权、奖励耕战之士、严格整顿军队等一系列措施,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南平百越(当时我国南方各族的总称),北吞陈、蔡(今河南东南和安徽西北的两个小诸侯国),并击退魏、赵、韩三国的进犯,西北打败秦军,连战连捷,声威大震。

但是,好景不长。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吴起到楚国仅两年多,楚悼王病死。那些被吴起新法剥夺了权益的旧贵族们早已对新法怀恨在心,悼王还没有下葬,他们就发动了叛乱,并把矛头直指吴起。吴起走投无路,逃到了停放悼王尸体的寝宫。旧贵族们此时已怒不可遏,对趴伏在悼王尸体上以躲避围攻的吴起施放乱箭,吴起中箭身亡。

吴起既死,楚悼王的尸首上也扎满了乱箭。太子肃王即位后,追查此事,将参与或被牵连的旧贵族全部七十余家全部处死。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阻挠甚至对新事物的扼杀。吴起变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楚悼王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愿望。然而,由于旧贵族的疯狂反扑,将代表时代潮流的革新者吴起射杀。

然而,新事物是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的。秦的统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出现,也是对这种新事物的总结和发展。吴起为这种新事物的发展用生命、用血做了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