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序列号
22672700000024

第24章 下午茶

坐在花跳鱼家的院子里,可以看见前方高高的佛头山。山下是一片海塘,养着种种小海鲜。塘水平静,清晰地看见有浅褐斑纹的小螃蟹趴在同色系的泥底。那里还有山峰留下的巨大倒影,其余为天空、云朵。活泼的小鲵鱼喜欢沿着明暗交界处游动,啸聚着穿云过坡。

院子左边的路,通向不远处的码头,简称高花渡。站在经常水漫了一部分的斜伸码头,与对面的金高椅山隔海相望。今日小水潮,微风天气,海水清,海面整体现出经典的蔚蓝色,仿佛天空平铺下来一片。涂成靛蓝色的几艘小机轮沿着各自的航道走着走着,相互呼应组成各种几何图案。有那么一会儿,形成一条直线,斜斜的一道,划在平顺的海面。

这道海峡的宽度恰到好处,无论阳光多么灿烂,空气多么澄澈,站在一岸看另一岸,总是发现对岸很美——由距离隐去缺陷,放大了美感。尽管十多分钟前,我站在对岸望向这岸也是这么想的。

况且,两岸就是青山与原野,确有本色美。

院子右边不远,是盐场留下的一长溜老平房,仍有盐民住在里面。但盐业已经式微,大片由滩涂围垦而成的海塘,都作为滨海湿地而存在。里面长满了芦苇、海米草,各种耐盐碱植物。大群的鸥鹭,栖息在里面,经常成群结队地升空、盘旋、下降,使盐场看上去像一座繁忙的机场。

湿地的前方和后方,还有大片的滩涂,活跃着各种贝壳类和随潮水进出的鱼类。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我已经到达了某些人的远方:无尽山海,葱郁原野,安详村庄,勤劳诚恳的劳动者……

我描述这些,就是为了尽量显出天涯海角的诗意,也尽量具体而微,免得有人存着大片想象空间而慌不择路地跑来。

吃过午饭以后,我们一直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在屋檐的影子里。小木桌上有花跳鱼亲手端上来的花式咖啡和花茶,还有一碟桂花饼,一盘切好的西瓜,陪我们消磨光阴。

的确,此时的我们,各方面闲适至极,全然有着守得花开的情致,坐等时间过去,太阳西斜,潮水退后,为我们露出新鲜的滩涂。

这座小岛并非花跳鱼的老家——也不是我们的。在座的都是坐在别人的岛上。

背后房子的所有权更不属花跳鱼,她用一纸合约整租下来五年,我们则打算仅仅占据某个房间一晚。

花式咖啡里加了奶油与方糖,但我仍喝出了基础的苦味。我喝的是咖啡,而不是奶油与糖。

说起来,这幢大房子,拥有三十来间房,还有大小餐厅、院子各类配套建筑和设施。算上外面的风景,理想当中的一切,它都有。原先就是个渔家乐,当地人所开,因管理不善导致亏空,去年转给花跳鱼继续经营。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理解为别人的苟且生活,就是我们向往的远方和诗意。

反之亦然。

对于远方和诗意的向往之情,在花跳鱼身上如此浓烈,恐怕与她的血统有关。祖上闯过关东,父母则是南下干部,至东海岸后,在半岛小县城里安了家。花跳鱼在县城出生与长大,出外念完医科大学后又回到城里。

她在城里的医院里待了不满三年时间,自作主张放弃专业出门去远方:先做导游,后开旅行社,一直是户外运动的铁杆拥趸。频繁地上高山、草原、大漠。也曾在途中死里逃生,其中一次,她们几个女孩手头与求生有用的只剩一根火柴。

听上去,有多少轻描淡写,就有多少决绝。从二十出头至三十挂零,十年金子般的光阴,哪怕沿途都是别人的苟且日子,也没消磨尽她关于远方与诗意的情怀。

有些人,生下来就为这些东西活着,至少在生命的新鲜阶段。

父母早已不提远方与诗意了,他们已经到达或到达过,现在享受着安逸,然而这东西潜伏了多年以后再次发作在女儿年轻的血液里,让他们始料未及又无能为力。不管是否真正了解女儿,独生子女一旦长大成人,做父母的只有倒过来跟着她,就像两道航迹只能跟在船只的后面展开。

现在,已经退休的二老,与她一同打理这家规模不小的渔家乐。在我们身后,一个在厨房整理碗筷,一个在餐厅里扫地。听我们高谈阔论远方与诗意,没说好歹,仅露出几丝高深莫测的笑意。

前台,一个云南来的姑娘在掌管,两名服务员,一名来自湖北,一名来自重庆。当初招兵买马时来的,属于路上结识的驴友,所以并非单纯的老板与下属关系,志同道合者更贴切。

在此,可以观察到一种现象:人们恐怕不仅是互为远方,如果一个人来到了远方,回首望向来时路,尽头的来处又成了远方。发生在花跳鱼身上的就是这回事情,她回到了县内,找了这么个小岛,决定无固定期限地驻扎下去。

就我看来,她算是来对了地方,很配。人与岛,互相懂得,互为映衬。她还没有成家,大概只有脚力足能走在她前头的,或能沉稳地守在原地等她回来的男人才是适合她的对象,这也要有足够的机缘巧合才成。我暂将这个岛看成她的爱人,她为它不计晨昏,守候记录推广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而它静静相守,为她呈现自古以来的美丽容颜、鲜甜之味,包括神秘的历史。

夏天还未真正发威,花跳鱼身上凡是露在外面的已经晒得黢黑,衣袖一挽起,就成为一个PS过的人,两色分明。她剪着现在女孩子中不太常见的齐耳短发,二八分,多的一侧用一个花发卡卡住。

生得其实矮小,却绝对结实,同时玲珑有致。像一颗完成发射的火箭,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之前,一直在向上飞。

刚才,她在厨房、餐厅、院子里,像一个糟糕的将领指挥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沿路乒乒乓乓。我们由此判断,她还没有将这家渔家乐完全理顺。果然,客人不算多,她们忙得满头大汗,我们的菜上得很慢,而且,清蒸鱼蒸过了头,肉质发呆发紧。

现在,混乱过去,留父母在打扫战场。花跳鱼坐下来陪我们安稳喝茶之前,抽空将车子开到岛的另一头,送送约她去捡螺的老阿婆。

很快的。她说。

她与老阿婆的关系,不单是主顾之间的关系,还是闺蜜,虽然年纪差一大把。我们判断她有六十多岁,实际上快要八十了。没有出过远门、没有停止下海的老阿婆,头面、手臂、腿脚部分阳光和海风形成的深色沉积比花跳鱼浑厚得多,不但皱纹里面都有,甚至渗进了肌肉。性格当中更有与她相通的部分,特别体现在行事风格上,大胆、爽脆,有容、有信。

老阿婆提着早上的收获,约她下海。一结好账,就听见两人为零头喧哗:

零头不要,只花自己的力气,不要本钱!

一定要,老人家的力气平白享用,罪过。

接着为出去喧哗:

三口两咽,甭见功夫相见,赶潮水,等不牢你了。老阿婆向外疾步走去。

外面太阳很大,你坐我车去,一脚油门的事情。花跳鱼在后面追喊。

……

看来不惜力气的人身上,力气就是不要本钱的。好比睡过一夜,潮水一般又涨满了,随便花花。

果然不到十分钟,花跳鱼一个人回来。从车子上提了一个小桶给我们看:沙蛤、蛏子、芝麻螺……是收了其他拾小海人的活货。

我们非花跳鱼家的主流客人,只能从头到尾做个旁观者。来她这里的人大多通过网络,普遍年轻、好动,走过不少地方。

到这里后,花跳鱼领着他们爬遍岛上的山峰,顺着山脊走完岛上所有隆起的地方。留下的影像都是居高临下,看上去阔大悠远,时间选择在朝霞初起及落日时分。

在她那儿,我才得以了解这座岛的全貌,它幽深之处未被发现的风景,它从全新角度呈现出来的各种表情。

都走遍了,她说。很多次。

从高处到低处,滩涂和湿地更是她反复探秘的对象。要跟随潮水,所以出门的时间不定。像今晚潮水泽定是在上半夜,一群人晚餐毕才真正兴奋起来。他们在讨论防蚊油的涂法,准备照明用具,给手机加防水套。

如果花跳鱼作为实战将领不合格,作为训练教官则绰绰有余。她免费提供所有的装备,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

隔着不小的年龄差距看过去,旁观者的心境如古井微澜。

于我,此刻,他们也是一种远方,远在多少年以外。但并不妨碍大家一见如故,再见如亲。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其间发生在花跳鱼身上的大事基本罗列如下:生过两次小病,全是咽炎,全力以赴地喊,喊破。重返祁连山、拉萨一次,去北京、上海培训学习共计一个来月,出国体验民宿兼游历一趟……发觉吃旅游饭不容易,无论是当导游、开旅行社,还是办渔家乐客栈。当她远在异国他乡的时候,后院失火过几回——是指客栈运转不顺当,因为在远方而不得远,颇为烦恼。失眠过几夜,沮丧之极过一回。坐过一趟没有其他人的班车,看过一场观众只有自己一人的夜场电影。过程铺张浪费无疑,心态膨胀略带委屈。

经历过一场中等程度的台风,岛上整晚停电,点起蜡烛听风听雨。无须充分的想象力,也知道风雨是如何揪住岛连同她甩转,潮水是如何冲撞着整个海岛,趁机吃掉上面的一大块或几小块。

关注一个有趣的人,也就是充满生机的人,相当于看一场好电影。脉络、情节、悬念、细节,精彩迭出,更主要的是人生韵味寓意,随生活流缓析,赐予人以沉思的欢喜。

其余都是鸡毛蒜皮。日复一日,表面上,将远方暂时搁置的花跳鱼,通常是四五点钟起床,从赶潮回来的人手里收购小海鲜。白天晚上打理客栈事务以外,带团队出去爬山、赶海,游历岛上的所有风景点,加上她自己发掘创造的。晚上如果客人没有需要,有时她会自己去。

戴着头灯,深入黑夜,像深入无尽头的坑井。落夜涂的人特别关注潮声的远近,总是由近到远,又由远到近。越是退到底,喧哗被滤净,潮声一味宏大得低沉,低沉得隐约,从心头上直接滚过。

无人涉足的海涂,一如未被涉足的其他星球,踩上去就留下深深的足迹。光斑洞照着浮出黑夜的无数海中生物,它们在泥涂上不为人知地生活着。这又是另一种远方,为一般人所不能轻易到达。表现出越远离日常,越靠近内心的一面。

像自己在远方的时候一样,花跳鱼在将人聚拢的过程里提供种种新鲜体验:徒步穿越陌生区域,品尝不到原地就不得的美食;黑夜里一遍遍点燃充满激情的篝火,四散的火星璨若头顶的星辰;驱车在无人的堤坝,听海风呼啸着切过车身;芦苇丛里玩皮划艇比赛,与鱼鸟同遨游;在空旷的滩涂里捕捉各类海鲜,她师从老闺蜜,勤加操练,已经是老手,能够掌握潮性,经常留意和提醒大家互相呼喊应和,免得掉队被吞没。

回到了自己的原点,营造了别人的远方的花跳鱼,她觉得已经在远方了吗?

那一晚,受她蛊惑,我们乘着落日余晖,坐她的车来到了湿地深处。她将我们扔下后绝尘回去,还有一拨户外爱好者在客栈等着她。

从湿地游走到大堤,夜色已深浓。海面上渔火遥远,潮声依稀,听得出风从很远处刮过来,一阵一阵地将我们的衣袂与头发吹出浪花翻涌,呼呼作响。堤坝很长,两侧空无人烟,只有海水和植物。我们叫嚣,语意含混;我们歌唱,荒腔走板;我们横冲直撞,失去方向感。天空深邃,大地浑厚,夜色浓到看不清对方和自己,无比轻渺的人,几乎攀到自由不羁的金字塔顶,根本没考虑过如何下去。

那一晚,是很远的夜晚,比我在异乡度过的夜晚还要远,与我在灯火璀璨的街头度过的无数夜晚之间有着不可丈量的距离。

现在,是站在今年的夏天回想去年的夏天,花跳鱼和她的老闺蜜,一个极尽至远方,一个止足于小岛。无数热爱户外的游客,作为旁观者的我,他们来到远方,我想过远方这回事。后来发现远方不远方,纠缠于字面干脆无所立足。

花跳鱼就是一个样本。如果跟着老闺蜜驻足小岛一辈子,将所有来自远方的人构筑成自己的远方,意味着她在原地亦活成远方。这样一来,她的远方无须再论短长。

末了说说真的花跳鱼,弹涂鱼之一种,南方沿海滩涂常见。眼若滚珠视野广阔,体表青苍色带斑点,肌肉发达,背鳍展开若翼,腹鳍短成吸盘状,尾鳍宽大。极具活力,能跳出水面行动,活跃在退潮后的滩涂,上礁石,甚至爬树。身体具有奇异的呼吸功能,长时间离水也能存活。

就鱼类而言,它们才是适宜去远方寻找诗意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