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缕霞光
22672400000006

第6章 老兵

这段时间,单位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重点任务是坚持问题导向,反对“四风”。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对于此次活动我肯定是持欢迎态度的。活动关键在于取得成效,在于持之以恒。

前些天,单位组织观看影片《******》。观后,确实是挺受教育的。这样子的领导干部,在当前,确实是太难得了,太稀有了。人民总是深深怀念之!

看完影片,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生活中的几个老人,他们都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们如同一面面镜子,照出了有些领导干部的“本来面目”。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记得村里住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他是国民党部队退役返乡的老兵。行伍生涯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台湾,老人没有跟去,而是选择留在故乡的农村务农,自食其力。我十来岁时,老人家年事已高,腿脚也不灵便,就休养在下沈村简陋的家中。七十年代末,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好,唯独老人家里有台小小的电视机,据说是为了看时事新闻他特意购买的。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聚在他家里蹭电视看。每当电视里播放国歌,或出现国家领导人的画面时,老人就从座位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对着电视机致敬,嘴里还念念有词。身体不好的时候,他一定要家人把他扶起来,他站立,肃穆,一脸的恭敬,一身的虔诚。这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儿时的脑海中。在老人的眼里,国家的荣誉是至高的,是无上的,他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从他颤颤巍巍的身躯上看到的却是高大、伟岸。试问,当今的共产党员有如此赤诚之心、有如此高尚纯朴的爱国情怀的还有多少?纵观四周,在很多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计较,在权衡,在掂量,在比较,患得患失。那种高尚的情操、那种单纯的信仰变得越来越稀缺了。

简单纯真的情怀,总是令人动容,总是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