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焦虑风暴
22671800000014

第14章 探秘焦虑——化繁为简(10)

神经症,从情感上而言我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词汇,尽管该词汇在学术上使用有一定的便利性,而且在临床上一些常见的慢性焦虑障碍都属于它的范围。在我国有许多这方面症状的“患者”都是农村的中老年人,他们去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或神经科寻求治疗时,由于医生每天工作量大,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对每一个就诊者给予基本的常识性讲解或开导,“患者”的就诊时间平均下来只有15分钟左右,而后医生往往只是机械性地下诊断,“患者”也就欲言又止地拿着处方单去排队取药了。这其中有一些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甚至没有念过书的中老年患者,看到自己是去“精神科”开药,而且还从医生那里第一次听说了神经症(神经官能症)这个词,心里就没底了,有些人就因为这个词,受到了不小刺激。“神经症、精神科、神经病”,这三个词在一些“初诊者”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漂浮着,然后一些原本心理就高度敏感的患者突然发觉:神经症是不是神经病的症状,简称神经症呢?

您不要笑,农村里有很多病人在发病期间就有过这样的思维误区。

几年前,笔者曾经在农村亲眼看见过:一位焦虑症患者躺在一个用小竹排搭起来的简陋的床上,已经有几年了。她不再下地干活,不再有任何茶余饭后的消遣活动,每天充满沮丧地躺在床上。我从她的老伴那里得知,几年前因为一些生活小事上的纠结与应激性压力,她觉得心慌、心跳很快,自觉很不对劲,就去了省里一所综合性医院的神经科门诊,然而并没有从医生那里听到具体的诊断,但她只记得医生说,“回去后好好吃药,必须吃药,不要停,不要到户外剧烈运动,注意静养一段时间……”她回家后,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着诸如“本药品适用于……精神障碍”的文字时,就彻底懵了,觉得自己就是得了神经病,而后全身提不起劲,处于极度恐惧与瘫软状态。而这一躺就是数年。躺多了以后,整个人不生病也得生病,后来真的是想起都爬不起来了,因为极度的消沉与恐惧,真正诱发了严重的心脏病与糖尿病。她的老伴也70多岁了,因为她的病,也失去了所有的老年人应有的乐趣与活动。为了照顾她,每个月一半的退休工资都用来买药了,包括不少温补的中药。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再等两年吧,再熬两年吧……”,他的潜意识似乎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那辆开往坟场的车。

这是一个真实、令人心酸的故事。笔者当年是被一个老熟人硬拉着坐了2个小时的车过去的,说让我给点建议。然而已经到了这个份上,的确是迟了,该患者听不懂普通话与心理学建议,也拒绝去心理卫生疗养院住院休养,整个人完全处于木讷的状态中,恐怕当时有再好的建议也是多余的空话。后来更多的是为她的老伴疏导了一下常年郁结的压抑。

这就是传统精神卫生诊治中的一些弊端与局限性,但这并不怪有处方权的精神科医生,因为任何一所地区心理专科医院的大夫们每周都要接待数不清的患者,他们也非常辛苦,常年下来,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充满负面情绪与能量场十分匮乏的患者,他们也会感觉到压抑与苦恼。

许多有良知的精神科医生(也称心理治疗师)心底深处也深知心病、心结、创伤、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认知模式与性格陶冶问题最终还需心药来医。只是各大医院的精神科医师受制于传统政策以及一些惯性思维,并没能腾出足够的资源与时间对广大就诊者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灵干预与系统疏导,通常情况下只能相对机械地开设处方建议。

我们从来不反对药物治疗的手段,有些症状顽固的患者如果对药物比较敏感,也会获得积极的缓解效果。只是当下也有很多苦痛心灵对各式安定类药物与抗焦虑类药物并不敏感,不少人服用多年的控制性药物后并没有获得稳定的转机,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依赖与消极暗示。那么针对此类对药物不敏感的群体,我们这些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则有责任与义务尽己所能传播一些科学的心灵辅助技巧,以使得更多身陷在焦虑泥潭中的痛苦心灵多一份积极的参考资讯或自助工具。也希望谨以此书的一些助缘,能够引起更多社会人士对广大“患者”的关注与关爱。因为在这些总数量超过乙肝与糖尿病患者的群体中,不知道有多少禀性善良、道德偏高、天性聪慧、有爱心的杰出人士或潜在的英雄豪杰,其无穷的才华与潜能正在被无情的“炼狱之火”所吞噬。其实,这些“弱势群体”并不喜欢被人们称之为弱势群体,他们极力给身边的亲友以坚强的印象,他们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强忍着心中的苦楚与泪滴。

作为一名普通的心理学工作者,当下谨希望以写作的方式尽可能地给一部分人的漆黑的人生道路上投下一缕阳光。临床中的许多被定义为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症的心灵,请不要执着于这些烦恼名称,它们的共同核心就是无意识焦虑。当我们足够认识自身的焦虑情绪源自何处,并掌握一些调和它们的智慧时,炼狱之火自然会止息。

焦虑背后的气质模式

在写作的过程中,于夜深人静时会时不时忆起弗洛伊德先生在世时所传播的一些论点,总是心存敬仰。虽然笔者在有些论点上缺乏一些实际的数据论证,但纵观天下数十位心理学先驱,我依然认为弗洛伊德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心理学鼻祖,为现代心理学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虽然后人已经在他的学说上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特色的学派,似乎效率更高,更好用,但是若没有弗洛伊德那种破天荒式的理论假说,许多东西恐怕至今都无从谈起。弗洛伊德先生的人格学说“本我、自我、超我”至今依然影响广泛,且尚未出现另外一种比这个学说更能够通俗表达一些内在人格的抽象的理论。

为了更加通俗地领会弗洛伊德先生人格理论的内涵,我们可以先从影响人格陶冶的另外重要一面“气质学说”来了解一些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心领神会的初级概念。

在性格分类与气质学说中,已经发展出了更加严谨的细分概念,但是在教科书上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医学家的四种通俗划分法,它们分别是: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

抑郁质人群的最大软肋之一是容易多愁善感、耐受性相对低、内在情感有时候过度丰富且敏锐,当遇到一些外在重大压力或焦虑事件时,若处理不好则容易钻入牛角尖与完美主义的桎梏中。此类气质类型的心灵往往在早年经历过不少失落性事件抑或未全然经验的事件。抑郁质气质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善于洞察到危机,在某些领域具有极高的细节洞察力,在某种层面而言可能是几种人格形态中智商偏高,道德良知感也相对偏高的一类人。抑郁质气质突出的心灵在自我心性认识与修养方面,如果可以调和“超我”的一些不必要的自寻烦恼以及加强“自我”对压力的耐受力,那么一旦进入人生的正确轨道,这方面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往往是无法估量的。

胆汁质人群最大的软肋之一便是脾气易急躁、专制、渴望掌控感、缺乏一些“体贴入微式”的耐心。多数情况下,在整个漫长的青年时代,胆气都比较旺盛,若缺乏一些社会涵养,一不小心就会口无遮拦、过分自我、易得罪人。我们看到许多公众人物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就是此类特质。他们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对压力与挫折的耐受力较强、直爽热情、情绪容易兴奋、有感染力、精力普遍旺盛。胆汁质心灵如果在脾气与禀性方面可以善加陶冶与修养,往往可以成为一些行业里的领导者或精神领袖,也适合成为独当一面的创业者。

粘液质人群最大的软肋之一便是给人一种不紧不慢的感觉,容易循规蹈矩,不喜欢革新,喜欢有条不紊地做事情。这些外在形象往往会令个体收获不少赞美,但有时候一些人生重大机遇也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就这样与之擦肩而过了。其个人抱负相对不是很高,容易安于某个职位直到退休。此类特质突出的人群不适合独自创业,不过一些事业单位或公务部门就喜欢招聘这样气质类型的人才,因为“稳定”。这一类型的人群,平时说话一般都是感觉型的,其语速不快,不善言谈者居多,这点和多血质完全相反。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性强,对一些东西相对容易适应,情绪不容易出现极端的兴奋或过度的失落,相对平稳居多。外在举止看起来也相对比较平和,普遍适合成为公务员、出纳员、会计师、人民教师或需要极高耐心操作完成的一些工程领域的人才,比如经常坐在实验室的科学家、医药家、物理工程师、航天员等。

多血质人群最大的软肋之一就是身边最好需要有粘液质与抑郁质的朋友来适当平衡一些“多变”的价值观,他们有时候会陷入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状态中,有时候也会因为过度的自信而极易忽略潜在的风险。给人的印象通常都是性格外向居多,思维比较活跃,属于乐天派。其最大的优势也是四种人格型气质形态中最不容易产生持久烦恼的,心理强度高且灵活,反应果断且不易死板,行动力敏捷且相对高效,对生命也容易看出希望,善交际,天生不易怯生,精神正能量与感染力充足等,这些都是其他气质类型的人群需要向其学习的地方。比如抑郁质气质突出的人群如果可以拥有多血质气质“不容易自寻烦恼”的优点,那么将有可能成为杰出的幕后人才。他们注定会对这个世间的“漏洞”起到很好的补充与完善。不论是在艺术、科学、文学还是政治、法律等领域皆是如此。

此外,关于价值取向,多血质与胆汁质在一些性格属性上比较一致,多半都是“朝阳型”取向,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动力充沛”。具体来说,他们会乐观地设置一个目标,而后不会因为实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阻碍而产生过度的自我怀疑,有时候甚至会越挫越勇。这个特质是任何一颗心灵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坚持到底的有力保障。

那么与之有明显差异的就是抑郁质,抑郁质人群比较突出的是当心灵面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或未知领域时,多半会想办法提前规避一些“不可预测”的状况,抑或有时候非常希望能够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再采取所谓的果断行动。那么,抑郁质气质人群的身边最好有多血质气质类型的良友,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其探索未知的勇气。反之,由于处处要预期式地规避风险,就很容易错过一些良机。抑郁质气质突出的人群过度强调“以防万一”,反而会失去“一万之实”。抑郁质心灵价值取向的核心优点是擅长评估风险、擅长补漏洞;缺点则是过度小心谨慎,不容易尝试新的行为模式或进行更多积极尝试。此外该特质人群若无掌握一定的自我正念觉察与调和情绪的能力,当遇到一些突发压力性事件时,则容易诱发一些恐惧心理以及灾难性消极联想。长此以往,这些消极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有可能成为临床中强迫症、焦虑症的核心症状的导火索。所以,抑郁质人群最需要学习一些东方心理学禅修的智慧或一些积极的阴阳辩证心理学。

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是属于抑郁质特质相对突出的,老师和父母们则应尽量多加关注他们的一些微妙变化,多给予他们正能量肯定与支持是很有必要的。反之,有许多抑郁质孩子因为没有顺利地度过“多事之秋”的青春期,一些恼人的心理症状在初中或高中的时候就已出现苗头,只是家长与老师并不知情,因为不少临床焦虑症状在表面上未必看得出来。

粘液质人群的价值取向普遍比较“专一”,和胆汁质、多血质天性灵活多变的价值观完全不同。比如粘液质心灵如果每年有出去旅游的机会,不会排斥去同一个地方再次度假;他们希望每天走同一条熟悉的路去上班,下班后也喜欢去同一家熟悉的餐厅;去菜市场也往往喜欢购买最熟悉的那几种菜;当他们遇到一些新情况时总是希望回顾过去的经验,以过去的处理方式来应对,所以这类人适合成为公务员、飞行员、火车驾驶员、工程操作员、医院化验员,并不十分适合成为独当一面的创业者。而胆汁质和多血质因为天性外向多一些,他们不喜欢老是去同一家餐厅吃饭,即便去了也希望品尝新的菜肴;若是外出度假旅游,一般很少会选择去过的地方,他们会抓住这样难得的机会去新的地方旅行;他们对机械性的东西很容易感到乏味甚至厌倦,他们的人生注定是丰富多彩的。

气质是人格的重要一部分,在笔者看来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且随着一些生活阅历的丰富以及正能量的陶冶,也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只要没有严重的人格障碍,气质中的一些缺陷也都是可以完善与转识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时,关键是学会扬长避短,经营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劣势有所觉察后依靠一些智慧的书籍或有营养的心灵课程来向上提拉,而不能依靠“超我”的强行压制与批判。

以上关于气质特点的论述仅供了解常识。现实生活中,人格在(包括性格禀性)原则上是很难发生逆转性的改变,但气质是可以陶冶的,只要把气质中的一些软肋调和一下,性情就会改变。所以原则上性格是不需要去强行改变的,因为没有一种性格是绝对好的,只要不断地促进自我认识,积极培育达观的心态,让内在空间的平静多一些,焦虑少一些,那么或许就都已经是最棒的自己。

焦虑背后的人格结构冲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