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在龙年第一个工作日谈版会上,我提出龙年长精神。2013年,我们提出蛇年增智慧。有专家考证,早在1.3亿年前,蛇就生存在地球上了。直到今天,除了少数的岛屿和南北极之外,高山、平原、海洋、河湖,到处都有蛇的踪迹。中国的祖先是很推崇蛇的,伏羲和女娲的标准像就是人面蛇身。老百姓也管蛇叫“小龙”。蛇能在农历十二生肖中排有座次,估计是古人对图腾尊敬有加的成分居多。古人以为,蛇每蜕一次皮便获得一次再生,从此生生不息,以至于永远,因此它是吉祥长寿的。蛇是动物中对身体控制得最出色的:蛇体型细长没有四肢,却能迅速游动、攀高、穿缝、入洞,灵巧无比。它修长的身体有180~400个脊椎,每个脊椎连接一对肋骨,借助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联动脊椎骨、肋骨和宽大的腹鳞,从而行动自如。蛇猎取食物永远是悄悄地接近目标,稳准狠地予以致命的一击。这种神奇的肌肉与神经的操控,这种从静止到闪电般的运动的转换,是无与伦比的。而且,蛇的猎物往往会比蛇的头大好几倍,人们以此而认为蛇是一种贪婪的家伙,并且用“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贬义来形容它。实际上,这并不是蛇不惜生命的贪吃,而是“本事”。没有腿的蛇必须珍惜每一次捕猎的机会,一次性吃的食物越多越好,它们有一个非常富有弹性的吞咽器官,它的嘴就是两片带齿的夹板,能吃很大的东西,而不像哺乳动物的嘴均衡在五官的整体配置当中,蛇的胃也具有极大的伸缩潜力,在消化食物的时候,能够比它的身体膨胀出几倍的直径。一次“暴饮暴食”,就能让蛇几个月不吃不喝。蛇在生殖方面也是奇妙的卵胎生,这也是它进化上的一个优势:蛇是爬行动物,是卵生,然而它们又能直接孵出小蛇,这就使得蛇既能拥有后代的产量,又能保证它们的存活质量,作为在哺乳动物的夹缝中生存的爬行动物,蛇能成功,和这种改进的繁殖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蛇把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繁殖行为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把闪电般地爆发力和等待猎物的坚忍不拔的忍耐组合在一起,构造出了地球上的一个藐视腿和脚的庞大种群。古代中国把蛇和社稷、国家联系在一起——让皇帝穿上蛇的飞翔的形态——龙的服装,称之为龙袍,使用黄色;而文武大臣们则穿同样的图案但颜色上比皇帝层次低一些,称之为蟒袍。在以往的几千年中,中国的行政管理一直使用蛇的主体包装,并且把这种包装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识,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蛇是一种非常灵性的动物,生肖属蛇的人大多浪漫,与之相处,别有情趣。
著名画家黄永玉画过一幅题为《蛇》的作品,以浓墨画头、嘴、眼及蛇背,以淡墨画蛇信子及蛇腹,弯曲盘绕,从容前行,旁边写了一句话:“据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圣经》里面也有“灵巧像蛇”的说法。在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努力地把《东南商报》办得和别的报纸不一样。这就需要有精神的灵性,再困难,也要不断发掘、培养、滋长我们的灵气。所谓蛇年增智慧,有这种使自己更聪明更机灵的想望、追求,智慧就能够生长出来。
这些年里,《东南商报》不断创新——内容创新、版式创新、活动创新、技术创新……生生不息的创新力,正在造就《东南商报》的个性、风格。衷心希望我们的报纸既有现实还有理想、既有社会洞察力还富于人文关怀,热情服务,理性引导,务求实效,形成特色;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能够有这样一种认识:以每一篇报道、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广告、每一块版面的成功,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不断积累实力,在市场竞争中,以每天的成功赢得一年的成功,赢得连续多年的成功,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志们,前景不明,前路多艰,如果我们不想被淘汰,或者还想取得成功、更大的成功,那就得快点迈步。即便前路漫漫,再长的路,再艰难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达到目标。希望大家鼓起必胜的信念,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最后,衷心祝愿东南商报社全体员工及家人,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万事顺意、美满快乐!
谢谢大家!
(2013年1月21日在东南商报社全体员工学习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自强不息,立志创新,尽心尽责做好工作
刚才我们听了一堂很好的关于报业发展现状的讲座,许雄辉同志又对2014年的报纸发行工作做了部署。下面,我谨对今年1至8月份东南商报社几项比较有特点的工作做一简单回顾。
业务、队伍建设有引人注目的创新点
首先,创新采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特稿记者制度。
今年,在努力完成好各项宣传报道任务的同时,《东南商报》尝试创新采编人才培养机制:从3月份起,推出两个特稿记者岗位,竞聘上岗。与过去不同的是,特稿机制是鼓励部分记者腾出手来采写有分量的深度新闻,重在让记者静下心来,选准主题,以扎实的调查、典型的个案、精到的论述,揭示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发挥导向作用。对特稿记者实行特殊的考核制度:不受条线限制,可以在各个领域选题采访;报道内容、报道体裁不拘一格,更加注重人物故事和人情味;大幅度降低原来的月度发稿考核定额,两个月一考核,考核量只是原来的四分之一,甚至允许一个月只做一篇有深度的特稿。半年来,两位记者采写的几乎每篇特稿都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比如今年4月份,经过长达数周的实地暗访,推出了特稿《打不死的电镀黑作坊》,从暗访三个县市区电镀黑作坊入手,反映一些地方环保意识缺乏、监管失控的现状,并对解决这一难题提出合理建议。稿件发表后,宁波环保部门据此开展了一场取缔黑电镀企业的执法行动。
看起来只起用了两位特稿记者,但是他们发挥了极大的鲇鱼效应,推动了商报其他记者深入采访,采写有分量、有深度的独家报道,商报的这一举措也更有力地提供了造就品牌记者、名记者的条件。
其次是,糅合杂志模式,推出《周日读本》。
根据差异化办报的要求,《东南商报》借鉴杂志周刊的模式,从今年起,推出了全新的《周日读本》。《周日读本》的版式设计区别于其他6天的报纸,形成独立的视觉识别体系;稿件选取上,要求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突出可读性。目前,《周日读本》在差异化实践上已经有了口碑,越来越多的读者对它形成了阅读期待。
在全媒体发展方面,《东南商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
一是社区全媒体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属于《东南商报》和万里学院文传学院校媒合作项目,秉持打造全媒体供应商理念,向市民提供渠道丰富、形态全面的资讯服务。目前,工作室已建立起3个全媒体项目集群:1.连续两次获得浙江省报业自主创新大奖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集群,其中“宁波志愿服务大篷车”,在坚持了6年的基础上,今年开始和市文明办合作,成为宁波市志愿服务的新亮点;2.本地生活服务项目集群,自主品牌有《生活学会》全媒体、《宁波好姻缘》全媒体、“最宁波月月评”活动等;3.母婴亲子服务项目集群,包括妈妈知道(0到3岁)、妈妈赶集(3到6岁)、宁波亲子汇(6到14岁)、妈妈大学(年龄不限,互助互益型)等,其中妈妈知道还自主拓展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上半年组织参加知识巡回讲座的网上公益专家就有500多名。
二是开发各类新媒体,提供全媒体传播服务。今年3月,《东南商报》公众微信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内测的媒体微信。商报微信推出了微电台、微新闻、微活动等自定义菜单内容,其中微电台还开辟了宁波老话、天气预报等真人播报节目,推出当天就获得1000多位微友的关注。《东南商报》的新浪和腾讯微博也颇具特色,比如新浪微博坚持每周一次推出“宁波民生微访谈”,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在微博上和网友互动,在政务微博和媒体微博、个人微博之间架建起桥梁。
三是成立宁波市妈妈大学公益俱乐部。今年上半年,《东南商报》成立了经宁波市民政局批准的社会组织——宁波妈妈大学公益俱乐部。这一公益组织的宗旨,是培养妈妈们的公益意识,提高公益素养,提升妈妈们的公益活动参与度和组织水平,推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建立规范的组织,也可以助力提升《东南商报》公益品牌,为公益行为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积极开拓报业经营新阵地
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东南商报》在竭力做好传统经营项目的同时,虚心学习外地、外报的经验,努力开拓新的经营阵地:
一是独资成立了天一生水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作为经营模式的一个创新点,将打造成为东南商报社开展电子商务经营的新平台,开展广告代理、团购促销、展览展示等经营活动的新载体。今年7月成立以来,开展了数例电商销售业务,效益已显。以后我们还将参与房地产项目在各类媒体上的全方位推广和促销,探索盈利模式。
二是合资成立了宁波江东东海灯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东南商报社作为控股方、与宁波精瑞华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7月份成立的,主要开展杂志编辑、展览展示、文化活动策划等文化经营活动。合作的初期阶段,公司运营以DM印刷品《NEW宁波》杂志为主。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拓展经营领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接下来,还有一两个创新项目,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进实施。
压力空前需要大家凝心聚力立志创新
上面说的是我们工作的几个亮点。其实,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形势十分严峻。今年的广告形势非常不好,1~8月,《东南商报》实现广告收入4726.8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51.05万元;实现利润1121.57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74.70万元。
当然,确也有两点情况必须要说明:
一是全国的大环境。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日前发布的《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1~6月累计传统媒体广告增长了7.9%。其中,电视增长11.3%,广播增长2.7%,户外下降1.5%,报纸和杂志则双双下降,报纸下降6.1%,降幅比1~5月显著扩大,杂志下降8.3%,降幅也有所扩大。在传统媒体广告中,电视广告成为拉动整体增长的唯一动力,广播广告自2月以来增速大幅下降,6月甚至出现负增长,杂志也是自2月转为负增长以来继续降幅最大的媒体,报纸不仅毫无逆转下降趋势的迹象,降幅还在扩大。《报告》分析认为,上半年,在报纸广告的20个行业中增长的只有房地产、酒类、饮料和活动类4个行业,其他行业都是下降趋势。
另有一个CTR媒介智讯的数据,2012年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幅度达7.5%,但这仅仅是刊例价,主要是都市报;从2012全国都市报总编辑年会透露的信息看,很多都市报的广告实际降幅达到20%以上。如此大的降幅历史上还未有过。
这些数字反映出:报纸广告持续下降的趋势、降幅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在加剧。报纸广告是全方位衰退,而不是个别行业的问题。
二是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内部比较,到8月份,也就是对前8个月的统计,《东南商报》第一次实现广告实际到款和广告财务收入超过《宁波日报》;第一次实现广告应收款、实际到款、财务收入同比降幅低于《宁波晚报》。
上述两点说明,是想让大家能够对我们所处的严峻的环境有所警醒,也想告诉大家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效的。但是,这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由不得我们的是,传统传播媒介的发展正面临空前的挑战,“不日新者必日退”。曾经有人把全球最有竞争力企业的经验高度概括为: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如此。这些年来,同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内容创新不断,从《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到《中国好声音》,回头再看看都市报,这些年来,都市报在做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新闻策划,是否有变化、有深化、有大力度的创新呢?现在,是否需要一场内容的“范式革命”?否则,多少次所谓的改版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