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现了微博,让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时,媒体的范畴变得宽泛。
不久前,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提出:“每个公司都可以是自媒体。每个公司都应该快速地转型,让自己成为自媒体。”是的,现在,一个人、一家企业都可以是一个媒体,一些有名的人、有心的人更是做成了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受众)的超级媒体。潘石屹现在拥有1698万微博粉丝,马云拥有1557万微博粉丝……他们每发一条微博,就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到数量级可观的粉丝那里;他们的公开演讲、内部讲话,也成为媒体疯狂传播的信息。他们的实践,充分印证了媒介哲学家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和传播学家洛根“人延伸了媒介”的论断。
确实,媒介能够改变社会也改变人的命运,而人,更当仁不让地延伸着媒介的现实走向。人与媒介的互相缠绕,也必将成为决定世界最终走向的要素之一。
当前,除了资本运营外,媒体融合的主要工具就是建设和运营网站、APP、微博、微信。有的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凡的表现,吸引了众多的粉丝,生发出不可低估的影响力。然而,这样的转型是否就预示了成功?未来的媒体形态是否就是如此?可以想见,继网站、户外LED屏、APP、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和介质出现。市场瞬息万变,工具更迭的速度也令人目不暇接,如果片面跟风追求工具,是否会耽搁了作为媒体本质的内容信息?
不管有多少疑虑,不管会怎样跨越空间、瓦解时间、重塑关系,未来我们一定将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里消费信息,媒体的边界一定会嬗变得愈益模糊,媒体的内容一定会供给得更加充分,媒体的形态一定会生长得丰富而多元。
三
时下,《东南商报》的工作重心依然是在纸质媒体上,对自己的新媒体探索未敢有大的投入(惭愧!)。所幸,有探索就会有收获:《东南商报》在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及员工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上来、具体行动上还不时会有“割据”现象存在的情况下,已然先后跻身2013全国报纸移动传播百强评选榜第29位、2014全国报纸移动传播百强评选榜第32位,连续3年被评为浙江省新浪媒体微博十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腾讯微博和媒体微信,《东南商报》公众微信和“妈妈知道”公益平台也获得了2013宁波营销风云榜网络营销案例——年度社媒营销创新奖……我要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清楚地表明了同志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依然在坚守专业和理想,也因此坚定了我对我们一家如此弱小的都市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妨以己任为天下、走出一条“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路子的信心。只要有心栽花,花朵一定会开放。
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作近五年《东南商报》有关探索实践的小结。当然只是小结,因为对行者来说,行走只要开始,就不会轻言结束。唯愿这些操作实务,能够有裨益于当下、诫失误于未来。
四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句:
“只有大河,滔滔滚滚的大河;
只有山岭,在突兀的起伏之中……”
(作于2014年7月28日;本文是为东海岸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7月版《转型全媒体——东南商报的实践》一书所作的序)
敏锐把握变化促推观念更新
——2014年度宁波新闻奖论文作品评选综述
当下,“传”“受”之间“一对众”的高墙开始瓦解,以融合为突出特征的媒介新局面正在形成,社会成员平等、开放、交互、共享的社交化、网络状传播关系在迅速建立中。面对新媒体影响越来越大的现实变局,传统媒体应当如何自处?又如何借助新媒体、携手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在2014年度宁波新闻奖论文作品评选过程中,评委们看到了宁波新闻界同仁一系列积极应对的思考:
第一,嗅觉敏锐,认识到位。一等奖作品《新闻记者到哪里去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竞争力琐议》(作者:袁志坚),尽管讨论的问题不无苦涩,但更多的是感同身受的警醒、求索突围的正能量。讨论问题,往往是从“解剖麻雀”入手:这只“麻雀”是特定的,但是其价值更在于它是一只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麻雀”。作者从容调度一系列现象和数据,对提升内容生产与舆论引导这一核心竞争力做了视野宽阔的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激发起正视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共鸣。
第二,反应迅速,贵在践行。基层地方新闻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当然要努力培育自己具有全国化、全球化的眼光。但是,理论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更在于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不仅要告诉人们“已经”发生了什么,还要告诉人们“将要”发生什么——在充分占有、深入研究、理性分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思路、办法建议。本届评选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电视新闻节目探索主动融合新媒体——以宁波电视台〈看看看〉为例》(作者:丁杨明)、《以数据利器提升财经新闻的影响力》(作者:杨绪忠、朱宇)、《数字传播下平面媒体的公益路径》(作者:陈仲侨、毛雷君)、《汽车时代城市新闻广播的困境和对策》(作者:陶廷龙)等,都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结合点,摸实情,接地气,架起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互通的桥梁。其中一些论题,如从微博、微信视角探讨媒体融合,挖掘关键数据、建立有利于深度分析的数据库,搭建第三方平台做公益,在新收听环境下提升城市新闻广播的影响力等,“宏观辨方位,微观察实务”,既来自实践,又有理性思考。这一系列有关传媒业数据化改造、平台化打造、新闻生产产品化、积极借助外力融合发展的认知,都颇具前沿意识和前瞻意识。
第三,论道习术,把握根本。就全社会范围看,利益主体独立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心态复杂化、思想行为趋利化的趋势蔓延未艾,人们意识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兼之新媒体的突飞猛进,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公民的话语权有了极为广阔的释放空间,传播从“我们听你说”转向“我们都在说”,主流媒体再也不能一统到底、一家独白,其“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舆论空前繁盛而复杂。正因如此,尤其需要主流媒体从业人员,能够高出一筹,辅政亲民,正确引导,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高”的基础,在于能够清醒地体察、把握新闻工作的新变化。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电视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从讲“大白话”做起》(作者:赵兵),直击说教灌输式的宣传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现实,倡导从讲“大白话”做起,学会“解释”“沟通”“讨论”。应当说,这个论题看似平易,却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要求,恰恰是把准了脉搏、与时俱进的。
其他一些获奖篇目,诸如《党管媒体在新形势下的理念转变》(作者:应坚)、《人物专访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作者:包丹虹)、《试论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以“镇海PX项目事件”为例》(作者:亓中进),等等,或抓纲论道,或研技习术,都有独到之处。
综观本届参评的37篇论文,值得肯定的是普遍能够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着力解决问题。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创新意识以及理论研究的学术性、深入性不足的遗憾。个人以为,在今后的理论探索中,有两个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从宏观上来说,我们目前舆论引导的传统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切实发挥社会影响力,主流媒体应当通过公信力建构社会认同,为社会文化传播提供基本的规则框架。除继续做好主流舆论的引领之外,主流媒体还要寻求增强对新媒介舆论的控制力,努力在影响力、公信力上占优势。
二是就操作层面而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受众在今天已经是新闻的采集者、加工者、评论者、传播者,新闻传播的范式正在从“守门”转向“守护”。理论界还有一种见解:“对传统媒体而言,发表通常意味着报道的完结,但对于新媒体,发表则是新闻报道生命的开始。”(2014年《纽约时报》内部报告)我们且不去争论这种新闻是产品也是过程的观点正确与否,媒介不断融合的趋向、媒介越来越智能化地类人般地与用户交流的趋向、媒体报道的人性化与人本主义趋向,无疑是媒介发展的总的方向。具体如何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传播机制,这里面,就有多少或大或小值得研究的课题哪!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