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问道新闻
22671600000003

第3章 唠叨(3)

《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都登了姚明生了一个女孩的新闻,解释了读者的很多问题:孩子叫什么?为什么只有七斤二两重?专家从医学角度做了回答:遗传对身高有影响,但对体重没影响,还对有多少商机作了预测。很活,值得学习。

《钱江晚报》对于印度飞机失事的报道:一个印度人痛失16名亲人。很有角度,太悲惨了,一下子使人有了感觉:这个人以后怎么过与亲人有关的节日?同样,《宁波晚报》今天报道慈善义拍,引题“林萍的一个纪念封拍得3500元”,也立竿见影地把宁波人的爱心凸显出来了。稿子就要有人,有人的故事,有细节。

《宁波晚报》的“四明镜像”选图很有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很有人情味,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值得关注。

《钱江晚报》的《宁波城事》头版大图用了一个光头眯眼的小学生照片,一下子也吸引了读者。摄影当然要美,有时候也不怕丑,大丑大美,以奇制胜。

5月25日

《都市快报》头版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想去美联储工作的小姑娘。照片看上去很简单,但这小姑娘很阳光,获奖学金200万。这样用照片能给我们以启发,头版用图片要创新,版面要有变化。

《宁波晚报》选登了《重庆晚报》的《孩子提早上学好还是晚点上学好?》,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这是新闻。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会不会导致本该在9月生而为了能赶上8月31日新学年开学的剖腹产小孩多了?可去做个调查。

《宁波晚报》还登了《南方都市报》《江南晚报》的一个报道:《“80后”夫妻不愿当“房奴”签下10年租房协议》。小夫妻的行为遭到双方父母的指责,引发到底是租房好还是买房好的问题。围绕买房、租房的问题,可以做得很细,可以把账一笔一笔地算得很清楚。举一反三。我们也应当有类似这种算细账的稿件。

5月26日

今天“前童八角楼”的稿子做得不错。《工伤保险基金每年支出近2亿》也不错,有点思考的东西。干了十年八年的记者应该有意识地去写些有分量的稿子。

今天的《钱江晚报》报道了参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宁波专家的访谈,还有关于杭州市的,做得很好。做落地新闻就是要不断创新,要有敏感,要从读者普遍关注或者饶有兴味的地方切入。

《都市快报》的告别新闻《妈,他说他爱我》,很好。国外社区新闻的概念与我们有些不同,如人去世了,就把这人的过去细细挖掘,把人们对这个人的印象都说出来,细微而真实。《都市快报》的这则报道比较接近社区新闻,耐读,平常而亲近,不知不觉中就打动了读者。

今天《都市快报》做了紫砂煲的新闻,好像迟了一步,但内容上进了一步,比如还把什么叫紫砂解释了一下,链接这点很小的知识,体现了细致入微的服务性。

5月27日

宁波市卫生局调查第一医院医生“回扣门”事件,《钱江晚报》又做了一个版,还借“外滩18号”之口说“应把姓名马赛克一下”,给自己圆了场,也给声明未开过“回扣药”的医生以发声的平台。新闻报道应该让各个方面都有表达的机会,不可情绪化。尤其是纠纷性报道的平衡把握,有很多经验教训,也有操作技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厂车与工程车相撞事故,我们只是简单地报道发生了撞车事件,《钱江晚报》的报道采访了厂车车厢副驾驶座的人:一眨眼4位同事没了。这就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凸显了报道的人文情怀,采访很到位。如果我们记者稿子里有这些细节,编辑删了,那编辑应该学习;如果记者没写到,就应该反思,为什么老是没写到,是采访不够深入,还是尚需注意学习提高。

富士康昨晚出现了第十二跳。我们能不能把这第十二跳做三个版?把前面十一跳做个链接,一个人一个人地各具特质地去报道,深度分析第一跳、第十二跳,可以挖得很深,挖到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当然还可探讨媒体如何保持负责任的克制。做出有分量的报道,就能显出一份报纸的眼光、分量。

5月31日

时政部可不可以搞个策划,报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今天报道了网上可选车牌,看看明天第一个选出的车牌是否可以写个稿子。

《钱江晚报》做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稿件,请专家来解读,里面有些新的内容,值得关注。

《都市快报》推出了快抱网,建议网络部留意一下它的内容及开展的活动。

2010年6月

6月1日

今天《宁波晚报》报道的宁波姑娘严意娜甘肃造桥的新闻值得关注。晚报的一些报道开始时看起来很小,但坚持不懈地做,就有成果。晚报报道的典型有三次评上“浙江骄傲”,另外,坚持与中央电视台联系,这样,就容易产生大的社会反响。我们也有贵州支教的孙连芳,应该在开学时、放假时坚持联系报道一下,有枣没枣,先打它三竿再说。比如那位当上人大代表的新宁波人,坚持报道她十年,有变化最好,没变化也有新闻、也是新闻。

今天报道的《“鼎旺佳”7个门店突然停业》很好,可再做调查,应该有故事。这种充值消费的现象现在比较普遍,比如美容美发店、比如送水站、比如一些健身场所等,可汇总一下,有一天发力做得更大一点,后发制人,或许能挖到更深层的东西。

《都市快报》推出《新市井故事》值得看看,这与我们的《社区记事本》类似,但《社区记事本》大量的是表扬稿,要不断改造更新。

汽、柴油价格今日下调的新闻我们做了,是好的。但《钱江晚报》做得出彩。首先标题好,“涨涨自来水跌跌眼药水”,很上口,很形象;其次,信息量大,开头“盼了大半年,汽柴油价格终于降了”,一句话就有丰富的内涵。

6月2日

今天“鼎旺佳”的稿子是好的。《现代金报》也在做,内容还不限于“鼎旺佳”。挖新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开,就能够深一层。能不能由一个“鼎旺佳”展开,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做,做大,做深,做成年度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佳作!

今天《都市快报》头版头条是《名医家里的私房菜》,加封面共有6个版,很有创意。如果按以前的眼光看,这算什么新闻?这恰恰就是都市报取胜的秘籍,和大有潜力的用武之地。把《名医家里的私房菜》放头版头条,这个总编有独到的眼光和气概。

梅山岛的报道各报都有,但《都市快报》做得与众不同。说“梅山岛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计划,把浑浊海水拦起来过滤成蓝海”,智慧一下子在这里显现出来。

《钱江晚报》报道江北湾头一戏台要拆掉建绿化带,我们应该跟进,起码可以写个言论,角度可不可这样:有文化的专业人专干没文化的事?

6月3日

《宁波晚报》及时刊登组稿,把昨天日湖救人者的身份关系改正过来了,不是父子,而是爷孙关系,又增加了网友的相关评价。这事告诉我们,采访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都市快报》在报道宁波培养、储备轨道交通所需人才时列了表格,一目了然,又进一步做了如何报名等内容,服务十分到位。

《都市快报》的《关于孩子的两个调查》,表述很有特色,值得有关记者看看。

《都市快报》今天又推出两个版的《国家级中药师推荐家常食材》,这说明昨天的报道反响比较好,才接着做。我们也可搞个名中医私房菜,还可搞些小方子,当然小方子一定要准。

《都市快报》报道了义乌一家网店3个月前就办理了工商登记。国家刚要求网店要登记,他们就有了落地报道。

《钱江晚报》头条报道杭州首例退房案,宁波有没有,可关注。

世界杯6月11日开战。我们近期拿出两个彩色版,把赛程用一个版的篇幅以表格形式列出,可供收藏、张贴。

6月4日

今天《宁波日报》头条《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批》,这对宁波来说是件大事,我们要做个策划,把方案解读成很有可读性的东西,得动点脑筋,相关内容可做得大一点。

《都市快报》关于第一医院“回扣门”的报道《“氨曲南事件”只是捅破了窗户纸?》,很有分量。我们发的是通稿,但是,就算允许我们放开手脚做,能否做到这一层,深入、扩大到这个层面?

《钱江晚报》的《慈溪千年古塔两层被盗》值得关注。几年前杭州吹泡泡的雕塑铜少女作品“幻”被盗,媒体发动群众找线索,做了很多新闻,很热闹,提高了公众的素质,也体现了导向。

6月8日

今天《宁波晚报》A06版《小区私搭乱建风常刮不止》,是综合了一些近期读者反响强烈的小区乱建现象而成的稿子,不失为一种方法。

《宁波晚报》A09版《现阶段是房产税改革的“可操作时机”》,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充分利用专家来宁波的机会,时机抓得准,问题抓得准,比较有权威性。

《宁波晚报》头版大图是浙洽会、消博会开幕,但不是那种剪彩啊什么的,不错。

《都市快报》头条《上周五前未审批的二套房贷一律暂停》,说的是杭州的情况,宁波有无相关的情况?

《都市快报》报道慈溪两个丈母娘在婚礼上出了点小争执,结果一家的女婿把另一家的女婿捅死了,真悲惨,捅人的是个教师,被捅的是国税局的公务员。这个信息我们没有,但要让记者看看,这类事情是怎样采访与写作的。

6月9日

今天浙洽会、消博会开幕,我们头版选了四个克罗地亚美女推介产品的图片,有特色,其他各报也都没采用开幕剪彩的照片。是应该多一些求异思维来采编稿件。

今年气温是14年来最低,我们可以就天气,天气影响农业、果林业等做得更细一些。记得去年中考时,杨梅已经上市,今年中考就在本周末,本地杨梅还没上市。

今天《宁波晚报》的报道《6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落户宁波》做得比较出彩,说泰国正大集团要来慈溪种地,有关于正大集团的介绍和为什么来慈溪,很能引起比较多的人的关注。

《环球时报》上说到近期俄罗斯报纸的一些报道,其中有个标题做得动了脑子——“中国用铲子缩小俄罗斯”,很形象。

《都市快报》用8个版介绍“最美徒步之城”,再一次告诉我们对报纸功能的认识要不断调整,要不断扬弃。在服务上要下真功夫,碰到好项目要舍得拿出版面,在不拘一格上要有真动作。

6月10日

今天本报两个版的《名中医营养师讲述养生之道》做得不错,内容上与其他报纸区别开了,同时,强化引导、培养我们的服务意识,使我们学会服务。专家介绍推荐食谱,以后可以不断地推出来,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可以有很多内容。

今天本报8个版的世界杯特刊《追球》,封面、版式等都很好,给人不干则已、一干惊人的感觉。“追球”很好,奔放,一往直前,4年之后世界杯时出专刊、特刊仍然可以叫“追球”。明天世界杯开赛,要有互动,编辑部搞个设想,一波一波把声势造起来。

浙洽会签约19个项目的稿件比较一般。记者一定要转变观念,项目要写,但主要写与百姓生活有关的内容,记者要学会当“翻译”。

《都市快报》报道镇海公布空缺官位,欢迎大家来“荐官”。公布空缺官位,这是个探索,也有关注度、可读性。我们要注意跟踪,努力挖出有厚度的东西来。

《钱江晚报·宁波城事》报道,“浮力森林”两门店关门,这应有提货券啊什么的,不知如何处理,可去追踪一下,要有深层的东西。

6月11日

今天《钱江晚报·宁波城事》的《宁波廉租房门槛再放低》《市二院“护工规范化管理试点”陷入僵局》《宁波人扎堆坐公交到余姚三七市买菜》《宁波老人平衡能力低于水平线》都有记者独到的发现,很有市井味。

《宁波日报》今天推出《关注新生代外来工》连续报道,在打工青年跳楼、自伤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做这个报道,符合党报报性。做报道要研究报性,去做能体现、突出报性的稿件。

《现代金报》头条是报道北仑化解群体性事件矛盾冲突的“灭火”方法,值得关注。《为什么大多数男幼教“来去匆匆”?》,以提出问题的方法展开报道,可贵之处就在于进了一步、深了一步。

《都市快报》的《练过功夫的李师傅今年抓到第6个小偷老婆昨天很生气》一稿,从他老婆关心的角度入手报道,很好。

今天各报都出了世界杯专刊,相比较,我们的《追球》更有动感,版式也出彩。

今天本报《猝死警报》3个版,版式疏朗大方,可读易读,有大量信息,强在服务性上。各部门要多从求异的思维角度策划这样的东西。

6月21日

海曙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相关投诉、提议建议办结率很高,这种模式有望向全国推广。时政部可做个深度调查,或搞连续报道,用两三个版,有五六个故事。

上星期三《都市快报》报道了南非“瓦瓦祖拉”产自浙江,星期日《宁波日报》报道《百万“瓦瓦祖拉”宁海设计制造》。我们可以跟进,到实地做个调查,小企业是如何抓住机遇的。别的报纸是消息,我们眼见为实,可展开介绍,做个深度调查。

《钱江晚报·宁波城事》刊登了昨天宁波大雨的一幅图,一家三口乘一辆电瓶车,打着两把伞,骑过一水滩。这是在报道雨大,其实,应该加上几点提醒:电瓶车乘三人打两把伞,很不安全。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时要眼观六路,要有新奇事,也要有导向。

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