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效应:为什么酒吧里的灯光都很昏暗】
要找一家光线昏暗的酒吧非常容易,要找一家宽敞明亮的酒吧估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为什么酒吧的灯光都是昏暗的?为什么情调咖啡厅、西餐厅的灯光也都是昏暗的?
英国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找来了约100名喜欢酒吧夜生活的志愿者参加实验。首先,心理学家让这些志愿者在宽敞、明亮的酒吧里饮酒,这些志愿者的饮酒量均低于以前。他们喝了几瓶啤酒后,都表现出浑身不适、如坐针毡的现象。一周后,心理学家又让这些志愿者和其他客人在同一间酒吧里饮酒。这一次,酒吧里灯光昏暗,人潮拥挤,这些志愿者保持了以前饮酒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之前的饮酒纪录。
同一间酒吧,同一群志愿者,第二次试验中志愿者的饮酒量超过第一次的40%。换句话说,昏暗拥挤的酒吧环境能让顾客喝更多酒。
心理学家将人在昏暗的环境里减少戒备,提升安全感和亲密度的现象称为黑暗效应。
当一个人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他会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可当人处在昏暗、能视物的环境里,则会卸下恐惧感,提升安全感。因为昏暗的环境让人免去了暴露在光明中的尴尬。在明亮的环境中,人们会顾忌形象,不敢喝太多酒。再加上宽敞的空间容易让人产生疏远感,从而降低和“不亲密”人喝酒的欲望。当人处于昏暗的环境里,就不会有这些担心。人们不用担心喝酒使脸变得通红,甚至是失态。拥挤的酒吧让人们有身体上的接触,这就会使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亲密”的误解,从而卸下心防,喝下更多的酒。这也是为什么昏暗的、拥挤的酒吧更受欢迎的原因。
昏暗的环境不仅能给人带来安全感,还能增加情趣。同样一顿晚餐,在烛光下吃和在日光灯下吃是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能比烛光晚餐更能制造浪漫的环境了。
美国的餐饮研究中心曾经在街上随意找了十对不认识的陌生男女,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烛光晚餐。晚餐结束后,十位女士中有八位表示愿意考虑和共餐的男士有进一步的发展,十位男士中有五位表示可以和共餐的女士考虑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研究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女士比男士更容易受到黑暗效应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通常环境下,女性比较容易陷入主观情绪,而男性则显得比较理性。
这个研究也告诉我们,漂亮的女性千万不要在昏暗的酒吧里寻找伴侣。因为昏暗的酒吧环境和肢体上的亲密接触容易让人产生暧昧的情绪,甚至产生爱情的误会。当离开酒吧后,女性则多数会延续这种误会,而多数男性的理智则让他们战胜主观情感。这也是为什么酒吧被称为爱情墓地的原因。
【安慰剂效应:安慰不只是安慰】
人们常常引用“安慰剂效应”。其实,安慰剂效应本质上是个科学问题或者说是医学问题,到目前仍是个谜题。只不过它被认为与心理状态的关系非常之大,且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安慰剂效应的现象存在,因而也被引入了心理学,用来说明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
安慰剂效应是由毕阙博士在1955年提出的。所谓安慰剂效应,是指虽然病人得到的治疗药物在实际上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他们却“预料”或者说“相信”药物有疗效,从而使病症减轻的现象。注意,这种病症减轻不是假象,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轻,这也正是此效应令科学界和医学界百思不得其解,而令心理学界颇感兴趣的原因所在。
当然,安慰剂效应实际上无法达到长期、普遍、有效的治疗。通常安慰剂效应只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有作用,这些病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而且,即使对“安慰剂反应者”,安慰剂也无法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毕竟存在安慰剂效应,且从各个角度来看,这种效应显然与心理反应脱离不了关系。因而它也就有了被研究并被应用的价值。
医务人员可以激发出病人的安慰剂效应,生活中同样有许多诱因,可以激发出安慰剂效应。比如,几个“宅人”终于走出家门,到野外郊游。当他们挥汗如雨到达山腰时,被眼前难得一见的碧水、清泉、草甸、繁花深深吸引,不禁感到胸中积郁的浊气随着呼吸消失殆尽。休息时,一个人递给同伴水壶,同伴喝了两口后,立即感慨道:“这山上的泉水就是甘甜,都甜到我心里去了。咱在家里啥时候喝过这么好喝的水呀。”这个人不禁笑道:“什么泉水,这是我在家灌的凉白开水呀!”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不过他自己喝了两口,也觉得这水格外甘甜,完全不似在家时喝的水。
水其实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他们身处一个格外舒适的环境里,身心都处于一种极度愉悦的状态中,此时安慰剂效应最容易发挥作用。因此,白开水变成了可口的山泉,即使后来知道那原本就是普通的水,也觉得格外可口。
在医学中,安慰剂必不能为受试者所知,否则,就会失去安慰剂效用;而且,据研究,医学上的“安慰剂反应者”通常是具有容易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等人格特点的人。
比如之前案例中的几位“宅人”,因为环境变化,进入美好环境中,使他们容易产生身心愉悦的感觉。此时,其实环境本身已经给了他们一剂“安慰剂”,使他们在城市里和家里感受到的郁闷痛苦被释放出来,仿佛吃了仙丹妙药。很多难题也被搁置一旁,好像已经处理掉了一样。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愉悦不仅仅是暂时的、一闪而逝的。实际上这种感觉会在人的心中留下痕迹,使人即使回到旧有环境中,也不会立刻回到原来的不好的状态,而会以比原来更为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这也是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看起来会比“宅人”更健康,精神状态更好的原因所在。因为“安慰剂”不只用于安慰,而是真正起着愉悦身心、调节心理健康的作用。
【维特效应:揭秘自杀岛的传说】
维特效应是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发表的小说,名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当时,这部小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小说主人公维特的精神和性格以及他对时代的思考,都非常深入人心。最后,小说的主人公维特在经历种种人生的阅历后自杀身亡。
小说发表后,一时间在整个欧洲引起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后来,心理学家就将这种自杀情绪的迁移和模仿称为维特效应。
在澳大利亚北部,有两座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双子岛屿,名为巴瑟斯特岛和梅尔维尔岛。它们距达尔文港仅26英里。岛的面积差不多只有一所普通学校那么大,人口也从未超过2000人。但是,就在这两个巴掌大的岛上,平均四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有过自杀的欲望,并有1个自杀身亡。根据近十年来的统计,这个岛上的居民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
不仅巴瑟斯特岛和梅尔维尔岛的自杀率之高让人咋舌,这里还流传着诡异的传说。年轻的小伙子埃尔博塔有个漂亮的女朋友美茵,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为了庆祝两人交往一周年,两人相约来到镇上的酒吧喝酒。
在当地,酒吧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传统——白天开放,夜晚打烊,所有的酒吧都在傍晚六点的时候就打烊。这天,埃尔博塔和美茵是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到达酒吧的。两人在欢快的音乐和迷幻的灯光中越喝越多,并在诡异的干冰制造出来的白烟中陷入了飘飘欲仙的境界。到了傍晚酒吧打烊的时候,埃尔博塔和美茵还是不肯离去。酒吧的工作人员开始驱赶埃尔博塔和美茵,可两人还是不愿意离开。就在酒吧的大钟敲打了六下的时候,埃尔博塔突然发疯似的冲出酒吧,爬上附近医院的楼顶,然后纵身跳了下来,自杀身亡。
在这个镇上,像埃尔博塔离奇地死亡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这两座岛屿上演。更令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埃尔博塔自杀身亡后,他的家族成员和朋友还会相继自杀。
就在埃尔博塔葬礼举行的那一天,埃尔博塔的女友美茵指责埃尔博塔的姑姑是恶灵,然后杀死了她,并自杀。不久,埃尔博塔的弟弟和校友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医院的楼顶结束了生命。
这一切不可思议的现象都被当地人归结为诅咒。传说,双子岛屿的最早居民普鲁卡帕里和毕马夫妇为了孩子的婚事起了争执。母亲毕马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岛上的姑娘结婚,把儿子活活晒死在太阳下。身为父亲的普鲁卡帕里盛怒之下打死妻子,然后抱着儿子的尸体走向大海。在临死前,普鲁卡帕里发誓要把死亡信息带给整个岛屿。因此,岛上有不少居民相信巴瑟斯特岛和梅尔维尔岛都遭到了诅咒。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诅咒存在吗?心理学家为了揭开这一系列诡异的现象,对这两个岛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心理学家发现,在20世纪初的时候。英联邦殖民者为了统治双子岛,不仅杀死了当地强壮的青年,还扼杀了当地的所有文艺传统。到了1972年,澳大利亚政府重新得到双子岛的自治权,开始为岛上的人们提供经济补助。因此,岛上的人民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文艺活动,整天都是靠参加葬礼和喝酒过日子。当他们喝醉后,就会联想到岛上诡异的“诅咒”,进而产生模仿自杀的想法,陷入了心理学上的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生活某种感悟产生了共鸣,继而产生悲伤、消极、痛苦情绪的迁移,严重者会产生自杀的模仿行为。举个例子,当一位好朋友跟你痛述被男友抛弃,或者被亲人伤害的时候,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悟或者体验,你就会产生共鸣,并且陷入悲伤的情绪。这个时候,好朋友的悲伤情绪就迁移到你的身上。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模仿的潜意识和反模仿结果的欲望。这就好比吸毒,很多想尝试吸毒的人都有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不相信我会上瘾。抱着新鲜的模仿和体验,他们开始吸食第一口毒品,并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的自制力与别人不同,不会上瘾。可惜的是,他们最后还是陷入毒品的旋涡中。当人们抱着模仿、体验和反模仿结果的欲望陷入自杀的想法中,就会引发了维特效应。
也就是说,过度酗酒、没有精神文化传统、没有工作是造成自杀岛居民精神空虚的原因。参加葬礼,见证亲友的自杀过程从而产生维特效应,是导致他们自杀的直接原因。
自杀现象的产生有时候是来自于一种模仿,有时候是来自于一种尝试。当前,美国网络兴起的自杀协会、自杀友人聚会等都是出自于人们对自杀的好奇心理所组织的一种协会。当众人都告诫这些自杀协会的人说:“自杀是一种不可以尝试的行为。”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反尝试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你说不行,我偏偏要去做,并证明给你看,你的想法是错误的。
有个有趣的故事是说一个人看到灯泡盒子上写着“不可吞食”的字样,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在灯泡的盒子上写上这样一句话?你说不可以吞食就不可以吞食吗?我偏要吞食给你看!结果这个人把灯泡放进口中后,取不出来,又不敢打破灯泡,只好坐出租车到医院找医生解决。当这位吞食灯泡的人被医生解救后,他居然看到送他来的出租车司机也口含着灯泡跑进了急症室,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反尝试”心理。
当人们将这种反尝试心理放到负面的事件上,那么就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作为世界三大禁曲之一的《黑色星期天》,就曾引起一波自杀的反尝试浪潮。
《黑色星期天》于1932年诞生于法国,在1945年被欧洲各国联合销毁。该歌的旋律忧伤,能带给人巨大的悲伤情绪,听这首曲子就像在倾听一个亡灵在演奏。在这首歌曲存在的13年里,听过完整版的人纷纷自杀。数以百计的自杀者均留下遗书,声称无法忍受该歌曲的忧伤旋律。
据《纽约时报》记载,听完这首魔鬼之音去自杀的第一人是一位军官,他在无意中听到了这首曲子,然后吞枪自杀。接着,某位女警官为了调查军官的死因,就听了他生前留下来的这盘带子,最后也留下遗书自杀身亡。至此,《黑色星期天》是魔鬼邀请曲的传闻就在人群中传开。不少人抱着反尝试的想法去听这首曲子,结果由于意志力薄弱,受到曲子的暗示效应,纷纷自杀。三个月内,有上百个匈牙利人因为这首曲子自杀身亡。这则新闻被报道后,又引发了全欧洲人争相模仿和反尝试的行为,从而导致一波自杀狂潮。这就是反尝试心理带来的可怕连锁反应。
后来,鉴于《黑色星期天》的可怕感染力,它的原曲均已被销毁。在网络上已经无法寻找到完整的曲子,只能听到一些改编后的片段,心理学家也声称改编后的《黑色星期天》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