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与自己博弈也与他人博弈。博弈的输赢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一个人要想成就自我,就必须有上佳的洞察他人心理的能力,并能熟练地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生舞台勇敢的战士,并最终赢得胜利。
【路西法效应:失控的角色扮演】
1971年的一天,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津巴多教授准备开展一次大胆的心理学实验。他把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改装成监狱,并以每天15美元的酬劳请来了24名学生参与实验。这些学生已经通过测试,证明他们是“心理健康、没有疾病的正常人”。学生以随机的方式被分成了两组角色:其中九名学生担任监狱中的“囚犯”,另外九名学生则以三人一组轮班担任“狱卒”的角色(没有被选为狱卒和囚犯的学生则作为他们的替补,随时准备替换退出实验的学生)。津巴多教授本人担任监狱长的角色。
为了使实验更真实地模拟现实,担任囚犯的学生都被按数字进行编号;他们每个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脚镣和手铐;担任“狱卒”角色的学生则穿看管服,并戴上黑色的墨镜以增加权威感。在囚犯进牢时,他们按照监狱的正式程序,被脱光衣服,撒上除虱药粉,然后用水管冲洗。监狱方之所以会这么做,其实就是在暗示:来到这里,你的尊严、隐私将一文不值,你必须受我们的支配。
实验的一切准备是相当充分又具有“真实性”的,这也使得参与者们很快对自己的角色有一种定位并迅速地融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
其实,对于实验的主持人津巴多来说,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大的意外,这些“狱卒”实在太业余了,他一再告诉“狱卒”们:你们拥有处置这些“犯人”的权力。渐渐地,情况发生了变化,“狱卒”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拥有某种权力的人,他们开始对“囚犯”们行使这种权力。他们对“囚犯”进行数个小时的禁闭,强迫“囚犯”用手清洗马桶,剥夺“囚犯”的睡眠时间等各种屈辱性活动。在实验进行了仅仅24个小时之后,实验人员发现,“狱卒”们已经对虐待“犯人”产生了兴趣。更可怕的是,他们开始以此为乐。
这个实验当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名编号为8612的“囚犯”心理已经崩溃,他向津巴多提出要退出实验。按照最初的规定,参与实验的人随时都可以退出。可是津巴多却认为8612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才开始一天怎么就能要求退出呢?于是他驳回了8612的请求。后来,一个叫克莱格·哈尼的实验负责人在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后,私自放走了8612,这让津巴多大为恼火。最后,替补人员填补了8612的空缺。
事实上,津巴多作为这个实验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他也开始沉迷于自己所扮演的“监狱长”的角色,从而失去了客观性和同情心,似乎一切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如果不是被邀请来采访津巴多的女友克里斯蒂娜看到这一切感到极度震惊,并坚决要求津巴多立即停止这个实验,津巴多还要将整个实验继续下去。实验进入第六天时,在克里斯蒂娜看来,津巴多如同换了一个人,他是如此冷漠、绝情,甚至有些丧失人性。直到实验结束,津巴多才感到恍若隔世,他意识到这些天所发生的事情是疯狂而违反人道的。他们是中了魔咒吗?否则该如何解释一个模拟的实验就这样变成一个“人间地狱”了呢?
人性,是心理学研究永恒的话题,斯坦福监狱实验作为心理学实验中的经典案例,向人们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好人真的会变成恶魔吗?这个实验证明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这种人的性格的变化被津巴多教授称之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第一位堕落天使,被赶出天堂。路西法曾经是侍奉于神右侧的天使,他有着巨大的、闪耀着银色光辉的一对翅膀,并且十分被上帝看重。而后来,由于他不肯跪拜圣子,不承认圣子的地位比天使高,率领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举起反旗,因失败而堕落成撒旦。
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起初是为了研究实验者的角色认知理论,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发生了诸多变异。本来“善”的“狱卒”在实验中暴露了“恶”的本性,使他们在实验中与实验外成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而“囚犯”在集体反抗被镇压后逐渐成为任由“狱卒”摆布的“玩偶”,失去了对自我角色的认识,更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甚至连实验设计者“监狱长”津巴多教授都因过分地投入实验而不能自拔。这其中不可缺少的是监狱情境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处于监狱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使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一体系当中,并影响到个体的生存意志。
【皮格马利翁效应:要想使唤人就得学这个】
皮格马利翁效应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个美丽的传说。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性情孤僻,常年一个人生活。他非常喜欢雕刻,在雕刻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某天,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心目中女神的形象。雕刻出来的女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连他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雕像。于是,皮格马利翁每天都要对着雕像倾诉爱慕之情,和雕像谈起了恋爱。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爱神阿佛洛狄忒被皮格马利翁的真情感动,赋予了雕像生命。最后,皮格马利翁就为这位活过来的雕像取名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后,心理学家将通过赞美、信任、期许等积极情绪使愿望成真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了验证这个效应的真实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找了一所小学进行实验。他们随机抽出了300名学生进行智力测试,接着又在这300名学生中随机抽出50名学生,并在私下请校长转告这些学生,他们是测试中智力最出色的学生。
三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又来到学校为这300名学生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发现,受到暗示、肯定、鼓舞的50名学生的智力提升幅度远远大于另外250名学生。此外,这50名学生在生活上还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他们变得积极乐观,善于和人交往,甚至变得更加自信。
15年后,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又对这300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受到肯定暗示的250名学生里有三位担任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而受到肯定暗示的50名学生里却有三位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五位成为高级管理人员。
为此,人们还私下采访了当年一位智力排名靠后却当上了知名企业家的学生。当心理学家告诉这位学生,当年他的智力测试排名其实靠后的事实,这位学生感到不可思议。他说:“这怎么可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出色。即使面试遭到拒绝,工作出错,我都相信我的智力很出色,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甚至我走起路来都能感觉到有一阵风。”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神奇功效。当你对一个人投入了期许和赞美,那么人们就会因为受到鼓舞而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老公,麻烦你去拖地。”“老公,我觉得你的力气非常大,由你来拖地肯定能把地拖得很干净。你看那里好脏,我总是没办法把污渍去除掉。”
这是两句不同的话,表达同样的目的——希望丈夫能帮忙干家务。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省“口水”选择说第一句话。我们会习惯地、简短地要求对方去做某件事。结果,我们会发现对方常常不情愿地帮我们干某件事或者直接拒绝。
有一个男人结了两次婚。某天,他的前妻和现任妻子坐到了一起聊天。前妻关切地问:“你累坏了吧,那男人可是条大懒虫。”现任妻子疑惑地说:“不会啊。”前妻不相信她的话,认为她是在为前夫做掩饰,便说:“怎么可能,我就是因为干家务这事跟他争吵不休才离婚的。对于他的懒惰,我实在忍无可忍。”但现任妻子表示男人是个勤快的男人。
前妻还是不相信,提出要秘密观察的要求,现任妻子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于是前妻躲在房间的衣柜里秘密观察男人下班后究竟有没有干家务活。
结果,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男人拎着大袋小包的菜回到家里。刚进门,男人就对妻子说:“宝贝,你快来看,我买了很多特价菜。”这个时候,男人的妻子也翻开袋子,对男人说:“天哪,亲爱的,你太厉害了。怎么能买到这么便宜的食物呢!”
男人非常得意,就对妻子说:“你赶快到厨房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吧,我来拖地。我要让你瞧瞧什么叫作能照镜子的地面。”于是,男人的妻子乐呵呵地跑到厨房里准备晚餐,男人就挽起袖子开始拖地。
这时,躲在柜子里的前妻泪流满面地走出来,说:“天哪,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么勤快的一面。”临行前,这位前妻还向男人的妻子请教了“驭夫术”,并表示一定会经营好现在的婚姻。
其实,男人的妻子也没有什么出色的“驭夫术”,她只是在无意中巧用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位聪明的妻子通过不断地赞美和期许,让男人变得按照期许的方向去发展。男人每次从事妻子夸奖的事情,都期望能干得比妻子期许的还要好。他会想:“我要让你瞧瞧,我能买到更便宜的食物,我能拖出比昨天更干净的地。”
【群体效应:唤醒心中的怪兽】
历史老师罗恩·琼斯正在给学生们讲述德国在“二战”时期的故事,有不少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纳粹的大屠杀是否意味着德国人真的是生性嗜血残暴?为了解开这个困扰大家的问题,罗恩·琼斯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全班同学参与一个实验——模拟当时的情景,时间为五天。
实验开始了,罗恩·琼斯首先宣布,他将采取一系列与希特勒当年纳粹政权相似的高压控制:严格的课堂纪律,包括绝对地服从,尊称罗恩·琼斯为“琼斯先生”等。很快,整个课堂的气氛都发生了改变,而原本的优等生不再具有优势,反而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显得更能适应环境。
接着,琼斯要求所有人都要喊统一的口号,比如“有纪律才有力量”、“合群才有力量”等,只要一声令下,就必须齐声喊出来。
此外,琼斯还让学生们建立独立的小圈子,创造用于辨识圈内人的秘密暗号或者手势,他们还要负责招募新成员,制作标语、横幅悬挂在学校里。这个小圈子很快就建立起来了,琼斯赋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力,甚至包括监督其他同学的作业和听课情况等。
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琼斯发现,大家的性格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些圈内的人,他们凝聚成了一股力量,对自己圈子以外的人显得非常残暴。
对于琼斯来说,之前所做的这些仅仅是铺垫,关键还在后面。他向这个圈子里的学生透露了一个“秘密信息”,说他们是一个全国性运动的一个分部,运动的目的是要找到那些愿意为政治变革而英勇战斗的学生。马上就要有一位总统候选人来参加他们的集会,他会在电视上宣布,要成立一个青年组织。学生们全都热血沸腾、信以为真了。
集会当天,超过200名学生来到了学校的大礼堂,他们兴奋地穿上了统一的白色制服衬衫,佩戴着亲手缝制的臂章,在礼堂周围还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语。然而,罗恩·琼斯却在这些学生面前,播放了纽伦堡大审判的影片,并对他们说:“每个人都会接受谴责,没有人能宣称自己置身其外。”实验到此结束。
在第一节课上,琼斯曾经向学生们提问:“独裁统治的基础是什么?”当时,学生们都知道包括意识形态、控制、监视、高失业率、社会不公、通货膨胀、政治信用破产、民族主义等。但是,当学生们真正面对的时候,书本上学到的一切,似乎都被他们忘记了。
这股操纵学生行为、使他们忘记自己曾经牢记的一切做事原则的力量正是来自于群体,来自于某个集团。罗恩·琼斯的实验证明了: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纳粹,集体犯罪其实是一个心理问题。
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合群是人类的天性,但当人们毫无原则地盲从、毫无底线地追随时,我们的个性就会被抹杀,理智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心理学中,有个词语叫作群体效应,指的是个体形成群体之后,通过群体对个体约束和指导,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作用就会使群体中的一群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作用会凝聚成一股无形的能量游走在每个成员之间,让每个个体的能量在群体中都得到强化。如果是正能量变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当然都有好处;如果群体滋生了负能量,比如说“犯罪集团”,那么就会危害到社会。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或许不具备改变全体的能力,但是,至少拥有选择群体的自由。所以,当你选择加入某个集体时,一定要想想,这个集体给你带来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浪潮》是根据罗恩·琼斯的心理学实验拍摄的,电影中有个学生叫蒂姆,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缺乏成就感。在学校里,蒂姆经常被别人欺负,因此人送外号“软脚虾”。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蒂姆一直希望自己身边能有几个“兄弟”。
为了结交兄弟,蒂姆经常给其他男生送一些小礼物,并在他人近乎鄙夷的目光中讨好对方说:“是送你的,我们是兄弟。”可事实上,没有人把他这个窝囊废当兄弟。正因如此,在“组织”成立后,蒂姆非常积极地加入。
对于蒂姆来说,组织意味着一种梦寐以求的力量。
组织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带来了生活上的“转机”。所以他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服务,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
组织规定要穿着统一,所以蒂姆就焚毁了家里所有名牌上衣。统一的服饰的确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当他被别人欺负时,他开始敢于反抗,用假手枪吓退了寻衅斗殴者,而且那些和他穿一样服装的组织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
因为组织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懦弱,变得非常强大。在喷涂组织标记时,蒂姆不顾危险,爬上市政府大楼。
组织中的首领叫文格尔,蒂姆自告奋勇地要给他当保镖,弄得文格尔感到莫名其妙。蒂姆一心一意地想维护组织的利益,希望光大它的荣耀。在他看来,组织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而文格尔先生就是引领他未来的领袖。
当我们了解了蒂姆的这种近乎疯狂的心理后,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最后组织要解散时,蒂姆会拔枪威胁解散组织的老师。从中不难发现,极端组织成员加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彼此绑架的过程。它提倡以组织的名义消灭异类,却不允许成员主动退出。因为主动退出,对于组织而言是一种无法控制的行为。
在《浪潮》中,蒂姆更像是一个隐喻,就像是每个人心中被唤醒的怪兽一样,控制着人类的心智。事实上,组织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群体中,一旦独立的自我站不住脚跟,人的行为就会变得难以控制,变得自我而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