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定律:忍受平庸,才能拥抱成功】
蘑菇定律最早是由20世纪70年代国外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原意是指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经常是自生自灭的。只有它长到足够高壮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可往往这个时候,这些蘑菇已经可以自己接受阳光和雨露了。后来延伸到初入社会的人常常会不受重视,被放在不起眼的阴暗角落里,做些打杂跑腿的工作。甚至还要像蘑菇培育一样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还要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的过程中。
或许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想经历所谓的“蘑菇时期”,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就像一把宝剑,在成为宝剑之前,它肯定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铁块,只有将铁块放入熔炉里烧红,再用铁锤猛烈地反复击打,然后浇上冷水,冷却之后再放入熔炉,烧得红通通,再击打,再放入冷水,如此反反复复,就成为了一把宝剑!人生也是如此,成功之前,必定要忍受生活的平庸,经历苦难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围,拥抱卓越。
李璐自幼学习成绩就很好,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但是李璐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她一直都是个勤奋、努力的孩子。她长大后考上了著名的政法大学法学院,全家人都觉得她前途无量,当时李璐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大学毕业之后,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声望并没有给李璐带来任何好处,虽然自己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由于当时她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所以并没有找到自己特别中意的工作。
终于,李璐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客服。找这份工作的时候,李璐心里其实并不满意,觉得自己在这里上班是委屈自己了。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既然已经面试成功了,那就好好把它做好吧,说不定自己的才能马上就被领导发现了,到时候就好了。抱着这样的心理,李璐进了这家公司。
李璐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字、复印、收发文件、整理文件、接听客户电话这些杂活儿。半年下来,李璐觉得自己做得比任何人都多,但是没有任何人感觉得到。甚至她还听到其他员工说自己没用,整天闲着白拿工资,而且主管对自己也是不冷不热的。李璐沮丧极了,就跟朋友抱怨说自己怎样怎样,说公司有眼不识泰山,还说父母也不愿意自己干这样的工作等等。朋友听到之后,就说:“你看,很多名人不都是从打杂开始的?你放心,你这么有才华,只要你多做点工作,少抱怨一点,就一定能被领导发现的!”
听了朋友这么说,李璐好像又有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开始忘记自己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上没有任何怨言,十分努力,甚至在工作不忙的时候她还主动向其他同事学习……渐渐地,李璐也觉得工作没有那么枯燥了。
一天,主管突然找到她:“李璐,看你简历说你学的是法律,是吧?而且总经理看你平时工作表现一直不错,刚好咱们公司现在要写一个文稿,需要用到很多法律方面的专业术语,你可以帮忙写一下吗?”李璐欣喜若狂:“真的吗?我可以的!”果然,李璐发挥自己的专长,文稿写得非常不错,公司高层很满意。
也正是因为这次撰写文稿的机会,改变了李璐的命运。公司在杭州的分公司主管看到了李璐的文稿,不但对她的文字功底很满意,而且对李璐的法律知识十分佩服。所以,通过总公司,李璐被调到杭州,专门处理房产纠纷。由于李璐的加入,杭州分公司的业绩迅速攀升,在总公司排名第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李璐的才能在公司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五年之后,李璐顺利地成为分公司的总经理!
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的“蘑菇时期”,不管在这个时期遭受了什么,对生活、对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全力以赴!虽然不容易,但是也要充满激情,受点委屈又有何妨?吃点苦又能怎样?要相信自己早晚会成功,只有抱着这种信念,才会在不好的环境里任劳任怨、踏实认真。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让他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红红火火,一帆风顺;自己在工作中春风得意,步步高升;在事业上飞黄腾达,战无不胜。但是,这只是希望,想要它变成现实,就要做好准备,只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不要做】
不值得定律非常简单直白,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做了不值得做的事情,常会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第一,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其实却像将没有人听过或读过的论文列在履历表上一样,只是白费力气,沾沾自喜罢了。
第二,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你做这些事情所用的资源都可以拿来用在其他有用的事情上。
第三,不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做了,完成还好,假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会招致领导的不满意,还会说你不自量力。
第四,不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做了,可能会让你伤心,因为你废寝忘食地做完了,却没有人领情。
第五,不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做了,你会感觉很尴尬,特别是别人的事情你抢着去做了,那完全就是费力不讨好。
虽然不值得定律很简单,但其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忽。难道不是吗?想想日常生活中会不会这样:事情做了半天,才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发现当天做的许多事对你来说,毫无意义可言。
因此,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清晰定位自己的人生,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只有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去做适合自己个性与气质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好,才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
在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中,微软公司排名130位。1981年底,微软公司控制了PC的操作系统,成为当时IT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时候,比尔·盖茨毅然决然想要进军应用软件领域,他认定微软公司不但能开发软件,还能零售营销。他的这种想法很好,但是没有人去实现他这一思路,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这种想法是空想,白费脑细胞,根本不可能实现。
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不乏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方面人才却少之又少。没有销售方面的人才,不要说占领市场,就连门都进不了。发掘人才是很多缺乏人才的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比尔·盖茨也不例外,经过仔细搜索,他看上了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的营销副总裁罗兰德·汉森。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汉森很不放心,汉森虽然对营销很在行,但是他在软件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
比尔·盖茨看中的是汉森在营销方面的丰富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他坚信让汉森从肥皂转型到软件上来,总比让一个对营销完全不了解的人现学营销来得更快。费尽心思将汉森挖到微软之后,比尔·盖茨让他坐上营销副总裁的位置,并让他全权负责公司的营销工作。
汉森到微软公司任职的第一天,就给软件专家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他要求微软公司统一商标,在营销学上叫作统一品牌形象。在汉森的指导下,微软公司意识到统一商标的重要性。随后公司决定,以后公司所有产品均以“微软”为商标。于是,微软公司生产出的所有产品,都打着“微软”的品牌。
汉森任职后不久,“微软”被美国、欧洲,甚至全世界的人们所熟知,门外汉罗兰德·汉森,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成功地为微软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市场,用铁的事实证明了比尔·盖茨准确用人,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正确的人生定位,让我们觉得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都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只有心里觉得值得,才会用心去做,才有可能做好。
我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价值一步步得以实现的时候,我们的潜能才能逐步激发出来。如何为自己做明确的人生定位?怎样选择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呢?
一般而言,一个自己认为值得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工作本身要符合自己的个性
我们并不能够断言说哪一种工作类型一定是好的,因为人和人的性格本身就有差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同自己性格相符合的工作,这样人们才能够全心全意地做好这份工作。
2.自己“能够”做这份工作
想满足这个条件,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认识,既不能太过高估自己,也不能太过低估自己。过于高估自己的话,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力不从心,难以将工作做好,慢慢地我们就会讨厌自己所做的事情。一旦有了厌倦的心理,工作就难以进行了。如果过于低估自己,我们做事的时候难以完全发挥自己的实力,那么我们当然会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手头的工作是自己不值得做的。
3.自己能够做“好”这份工作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某件事情他能够做,但是想要做好却非常困难。如果将一件事情做得非常含糊,我们内心就难以生出满足感,时间久了,也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我们说,要选择自己能够做“好”的工作,这样才会让我们越做越有激情,越做越想做。
很多人都说人生如棋。其实,人生与棋局除了这一点相似之处之外,还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人是有感情的,棋子则没有。棋子放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人则不一样,一个人如果站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内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倦感和无力感,很多时候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正确的人生定位,把自己放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放在自己想要存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有你想做,你才有可能做好。
【墨菲定律:在错误中成长,直到走向成功】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工程师参加了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l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飞行员对急剧的速度变化的承受能力”。实验准备工作中有这样一项:将监控器装在志愿者的身上,以便研究人员能够获得志愿者们对加速度承受能力的数据。
实验开始之前,工程师们认真检查了所有的环节,确定无误之后实验开始了,然而不知何故研究人员竟然收不到任何监控数据,这让所有的工程师感到困惑。最后墨菲发现他的一位同事“非常认真”地把监控器内的电池装反了!墨菲幽默地说:“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的途径去做一件事情,只要有一种方法是错误的,那么一定会有一个人这么去做。”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心理学上著名的“墨菲定律”。
什么是墨菲定律呢?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一件事有出问题的可能,无论这种可能性多小,它一定会发生。墨菲定律如今是西方世界广为流传的俚语,人们根据墨菲定律为基础演变出了很多变体,比如“如果一件事可能会出错,那么这件事一定会出错”、“东西非常好,但是没有用”、“不要想要教会猪唱歌,这样不仅徒劳,还可能让猪不快乐”,等等。
墨菲定律阐述的并不是错误概率问题,它侧重的是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在现实生活中,墨菲定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意义。比如,我们可能晚上睡觉忘了锁门,无论你是多么谨慎的人,只要这种可能存在,这种事情就会发生;女士们漂亮的高跟鞋可能会折断,只要这种可能存在,你就一定会碰上这么一次;你在挤地铁的时候可能会被挤掉鞋子,只要这种可能存在,你就也会遇到这种倒霉事儿……类似的情况非常多见。总而言之,一件事只要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
墨菲定律提醒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古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存在侥幸心理,思想上就会产生麻痹,很容易产生失误,最终导致失败。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千万不可以有侥幸心理,更不能回避错误,应该正视错误,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让错误成为通向成功的垫脚石。关于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一次,由于一时疏忽,摆放在屋内作为装饰的花瓶被雅各布·博尔碰了一下,花瓶从桌子上掉落下来,应声摔碎。看着自己心爱的花瓶摔成大大小小的碎片,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懊悔不已。他把这些碎片一一捡起,按照碎片的大小进行分类,然后称出重量。结果他发现,这些碎片中,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与此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也有一定的倍数关系,较大碎片的重量是次大碎片重量的16倍,次大碎片的重量是小块碎片重量的16倍,小块碎片的重量是更小碎片重量的16倍……
雅各布·博尔的这一发现被称为“碎花瓶理论”。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理论,进行文物修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雅各布·博尔把花瓶碎片扔掉,可能就不会有“碎花瓶理论”,然而雅各布·博尔是个有心人,爱钻研,从错误中学习,得出了这一伟大理论。
事实上,许多的成功都是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后,成千上万吨的油污染了整个海面及沿岸,于是石油公司才对石油运输的许多安全设施重加考虑。还有,在三里岛核反应堆发生意外后,许多核反应过程和安全设施都改变了。
可见,错误具有冲击性,可以引导人想出更多细节上的事情,只有多犯错,人们才会多进步。假如你工作的例行性极高,你犯的错误就可能很少。但是如果你从未做过此事,或正在做新的尝试,那么发生错误在所难免。发明家不仅不会被成千的错误击倒,而且会从中得到新创意。在创意萌芽阶段,错误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正如耶垂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每当出现错误时,我们通常的反应都是:“真是的,又错了,真是倒霉啊!”这就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可以逃避“倒霉”、“失败”等,总是心存侥幸。殊不知,错误的潜在价值对创造性思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明史上,就有许多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来产生新创意的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间引力的概念,却是偶然间由错误的理由得到的;爱迪生也是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后,才找到了钨丝……
所以,想迎接成功,先放下侥幸心理,加强你的“冒险”力量。遇到失败,从中汲取经验,尝试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