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骗子听后,说:“我们听到你的话,非常高兴。”接着,两个骗子又向大臣对自己所织布料的花纹和色彩进行一番描述。大臣一字不漏地全部记录下来,向皇帝交差时,就把骗子的话向皇帝背一遍。
第一位大臣回来后不久,骗子向皇帝要更多的金子和生丝,理由自然是织布,其实他俩把这些东西全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过了一段时间后,皇帝派第二位大臣来查看织布进度。第二位大臣最初感受和第一位大臣一样,什么也没有看到,为了让皇帝知道自己不是不称职的人或不是愚蠢的人,他和第一位大臣一样,相信了两个骗子的话。回来向皇帝做汇报时,比第一位大臣说的还漂亮。
全城的人都在谈论美丽的布料。皇帝实在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前往目睹布料的风采。他选择的随行人员中,就有前期观看的两位大臣。
“陛下,您看这布料多么的精美呀。”两位大臣指着空织布机对皇帝说。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在场的人都能看到织布机上华丽的布料。
“怎么回事儿,我怎么看不到,难道我是愚蠢的人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皇帝吗?”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心里发怵,为了向随行的人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而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他便开口说道:“是啊,美极了,我非常满意。”随行的人员其实什么也没有看到,听皇帝这么说,大家也就纷纷附和皇帝的话。
布料很快就织好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游行大典,两个骗子装作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然后又拿起剪刀在高空挥舞一阵子,接着又用没有穿线的针,乱缝一通。就这样,他们整整折腾了一夜。
第二天,两个骗子把皇帝的衣服全部脱光,把刚刚做好的衣服,一件件给皇帝穿上,然后让皇帝来到镜子前看穿上新衣服的样子。皇帝对着镜子说:“上帝啊,这衣服非常合身,裁剪非常到位,我穿着非常舒服。”大家也在一旁说:“这么贵重的衣服,只能陛下才配得上穿。”
接着,皇帝在大臣的簇拥下,开始游行庆典。满城的人无不赞赏皇帝的新装。其中一个小孩却说:“皇帝赤裸着身体,什么也没有穿呀。”
很快,小孩的话在人群中传开了,大家都认为小孩是一个天真诚实的人,皇帝的确什么都没有穿。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他认为老百姓讲的话是对的。不过,自己却这么想:“必须把这场盛大的游行庆典举行完毕。”心里有了这种想法后,他重新趾高气扬起来,跟在他后面的随从,手里依然托着一个不存在的后裾。
这个故事中,骗子为何能够行骗成功呢?皇帝、大臣们分明什么都没有看到,嘴里却说“新衣”很漂亮呢?因为骗子事先给他们下了一个套,这个套就是“愚蠢的人和不称职的人,都看不到这件奇异的新衣服的”。从皇帝到大臣,为了证明自己是聪明的称职的,只好自己欺骗自己,而真正不愚蠢的人,则是说出皇帝什么都没有穿的孩子。事实上,骗子在这场骗局中使用了错误的假言命题,因为前提和结论没有必然联系,即为“不称职或愚蠢的人”不是“看不到衣服”的重要条件。在这场骗局中,无论是否称职、无论是否愚蠢,都不会看到新衣服。骗子之所以能够得逞,关键在于把非条件关系说成条件关系,从而导致皇帝和大臣出尽洋相,起到了绝佳的讽刺效果。
【如果你有6座城堡,给不给我】
“如果……那么……”句型是很常用的一种句型,在逻辑上,这种句型所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是有A就有B。
两位苏格兰人在交谈:
A:“我俩是好朋友吗?”
B:“是的。”
A:“那么,如果你有6座城堡,肯给我一座吗?”
B:“当然给!”
A:“如果你有6辆汽车。”
B:“同样给!”
A:“你真够朋友!那么,如果你有6件衬衫,也能给我一件啦?”
B:“哦,那可不行。”
A:“为什么呢?”
此处的苏格兰人A在发问时,连用了三个“如果……那么……”句型。而苏格兰人B为什么能够豪爽地答应送给好朋友一座城堡、一辆汽车,却不敢答应送好朋友一件衬衣呢?这是因为他“没有6座城堡”、“没有6辆汽车”,但他却“有6件衬衣”,关系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了。
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我们似乎都明白它的含义,但果真如此吗?请分析下面的例句:
要是你做完了作业,你就可以出去玩。
这是中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假设你的孩子是小学生,到了周六在家里做作业,当他请求出去玩时,你对他说了上面这句话。可是后来发现孩子的作业太多了,他做了两个小时后,已经没有了学习的兴致,学习效率也很差。这时你可能觉得让孩子出去玩一会儿,回来后学习效率会很高,于是就让孩子出去玩半小时。那么你的行为是不是跟你前面说的“要是你做完了作业,你就可以出去玩”相矛盾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错了。因为对于“要是你做完了作业,你就可以出去玩”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它只有一种情况为假,那就是前件真后件假。也就是只有当“孩子做完了作业,但没出去玩”为真时,这个命题才是假的。如果孩子没做完作业,也就是前件为假,那么不管后件如何,也就是不管他出去玩了还是没出去玩,你说的那句话都是真的。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反映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复合命题,它的典型句型就是“如果……那么……”。我们把“如果”后面的支命题叫作前件,用P来表示;“那么”后面的支命题叫作后件,用q来表示,这样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就是:
如果P,那么q
“如果……那么……”的数理逻辑符号是“→”(读着“蕴涵”),因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般符号化为:
P→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P和后件q都可真可假,它们的真假组合情况就有P真q真、P真q假、P假q真、P假q假四种。在这四种情况下,只有P真q假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是假的。以“如果她是你姐姐,那么她就比你大”为例,以上四种情况就是:
P真q真:她是你姐姐,并且比你大。(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P真q假:她是你姐姐,但是没有你大。(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
P假q真:她不是你姐姐,不过她比你大。(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P假q假:她不是你姐姐,也不比你大。(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以上四种情况中,只有第二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它才是假的,其他所有的情况都是真的。
【只有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
有一天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一边走路一边专心致志地抬头观望夜空中的星辰,不小心一脚踩空,掉到一个坑里。
这件事传出去以后,有人嘲笑他虽然能认识天上发生的事情,却看不到自己脚下的东西。后来,黑格尔评论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黑格尔所说的“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常用逻辑连接词。如果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是“有A就有B”,那么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就是“没有A就没有B”。
例如:
只有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
在这个例句中,“有了充足的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如果把它的前件“有了充足的水分”用P来表示,后件“种子发芽”用q来表示,那么上面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就是:
只有P,才q
“只有……才……”在逻辑中一般用符号“←”(读作“逆蕴涵”)表示,因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符号表达式是:
P←q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P和后件q都可真可假,它们的真假组合情况就有P真q真、P真q假、P假q真、P假q假四种。在这四种情况下,只有P假q真时,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是假的。以“只有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为例,以上四种情况就是:
P真q真:有了充足的水分,并且种子发芽了。(这种情况存在)
P真q假:有了充足的水分,但是种子没有发芽。(这种情况存在)
P假q真:没有充足的水分,种子也发芽了。(这种情况不存在)
P假q假:没有充足的水分,并且种子没有发芽。(这种情况存在)
以上四种情况中,只有第三种情况不存在。也就是说,对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前件为假后件为真时,它才是假的,其他所有的情况都是真的。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日常语言中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只有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这一命题还可以有以下表达方式:
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
除非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才发芽。
除非有了充足的水分,不然种子不发芽。
除非有了充足的水分,否则种子不发芽。
除非有了充足的水分,种子不发芽。
种子不会发芽,除非有了充足的水分。
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不发芽。
没有充足的水分,种子就不发芽。
上8个句子中,最后的两个其实是“如果不……那么”的形式。很多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用这种双否定的充分条件的形式来表示的,当然在这些充分条件中不一定出现“如果”、“那么”、“就”这些连接词。例如下面这些句子虽然都是充分条件的句式,但都可以理解为必要条件:
如果认识不到落后,就不会改变落后。
不破不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你不来,我就不去。
在下面的这段对话中,孔子就用了一连串的“如果不……那么不……”的句式来表明他的理论: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