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就是下一个有钱人
2266200000008

第8章 .转变理财思维(2)

很多人都有“会理财不如会赚”这种想法,尤其八零后一族一般都会这样想:我收入高,不会理财也无所谓。当然,如果你有足够高的收入,你确实不用担心没钱买房、结婚、买车,也不用担心意外风险的出现。你就真的不需要理财了么?要知道理财能力跟挣钱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着高收入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财方法来打理自己的财产,为进一步提高你的生活水平而积蓄力量。

英国著名的电视新闻记者、主播艾德·米切尔由于负债累累于2007年12月17日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在英国新闻界曾经红极一时的艾德·米切尔,主持过英国独立电视公司晚间的新闻联播,那时,他拥有着让人眼红的10万英镑的年薪、价值50万英镑的房子、每年两次的海外度假,拥有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儿女以及奢侈的生活……总之,现代生活中能享受到的,他几乎都享受到了。

然而,艾德·米切尔却被迫“下岗”了,他的噩梦便开始了。在失业前,他累积的几万英镑的信用债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为了还清旧债,他不得不申请新的信用卡。于是在几年时间里,他总共欠下了近25万英镑的债务。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变卖了房子。妻子与他离婚。最终他无家可归,只好在布莱顿街头露宿。

艾德·米切尔的遭遇被曝光后,很多记者都去采访他,而他也希望以自己的经历给世人一个警示:无论你收入有多高,如果你无度地去消费,你都会变成没钱人,沦落街头,无家可归。

事实上,很多城市都有无数的“高薪一族”,他们领着高薪,却每个月都把薪水花得精光,甚至还要透支信用卡。所以,虽然表面看上去衣装光鲜靓丽,过着让人艳羡的生活,但事实上,他们却是名副其实的没钱人。任何一位领着高薪的人都必须明白一件重要的事实:要成为有钱人,只靠高收入是不够的。

在年轻人当中,也不乏艾德·米切尔这样的人,他们学历高,所学的又是热门专业,所以工作好工资高。这其中就有一部分人觉得会理财不如会赚,节流不如开源。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许多白领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很少顾及理财。常常是把钱往银行一存,就以为是最安全的了。实际上,这种把钱放在银行里任其生灭的方式,在理财产品和理财渠道如此丰富的今天,其实是十分错误和愚蠢的。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客户经理的王林,年薪加分红在二十万以上。这在同龄人中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看着银行里的存款一个月比一个月高,王林很是得意,觉得周围的同事今天聊保险、明天又选基金,真是有点瞎折腾。自己的收入那么高,存在银行里,又安全又省心,有什么不好呢?所以王林从来不会听公司组织的理财咨询课,同事们纷纷购买商业保险,他也从来不参与。

然而,人有旦夕之祸福,一次驾车游玩时,王林不小心把车开翻了,需要手术治疗,并卧床几个月,光是手术费、住院费、生活费就要十几万。而王林的所有存款也不过七八万而已,好歹公司还有医保,但是也才一万多。没有办法,王林只好去借,东拼西凑总算把救命钱给拿出来了,算是救了急。

此时的王林是追悔莫及,他恨自己没有未雨绸缪,本来只花几千块钱办个保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现在倒好,不但自己从前的积蓄被一笔勾销,还成了“负翁”。他从这件事上长了记性,开始学习保险及各种理财手段,为自己规划一个稳定的未来。

我们也经常见到与王林相类似的境遇,比如,年收入几十万的白领因为一场重病而倾家荡产,被打入社会底层的故事屡见不鲜。也许,这样的事情不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是谁也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的。

说来说去,我们都是在讲这样一个道理:对一些高收入的年轻人而言,理财是同样重要的。即使在目前,你的工资已经远远高出同龄人,暂时不必担心生计问题,但是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面临买房、结婚的事情,甚至以后养育子女的问题,面对这一大笔即将到来的支出,如果不及早作打算,到用钱时怎么办?和父母要?找朋友借?

再比如,假如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家人像上面的王林一样,不幸得了重病或受了外伤,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制下,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自己承担,需要很多钱来医治时,你又该怎么办?其实,所有这一切不可预期的意外,只要你在平时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遇到问题时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周伟一毕业就进入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大客户经理拿着同龄人都羡慕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工作四年,年收入能达到十五万元以上。自己买了一辆大众POLO,每天开车上下班,平时消费很高,也从来不在家做饭,穿戴的基本都是名牌,晚上还经常去KTV或酒吧消费。不可谓不潇洒。而且他一直也认为,像他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需要理财。对于公司业余组织的理财咨询课他也从来不听。工作几年下来享受了不少,可“银库”里没存下什么“银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家突然来了电话说他母亲得肺癌,要做手术,手术费一下子就要十几万。家里认为周伟的收入这么高,应该能承担这笔费用。这下周伟傻眼了,平常花钱如流水,真到急用的时候,没钱了。怎么办,没钱母亲的病也得治啊,只好去借。还好周伟周围有些好朋友还有一些积蓄,东拼西凑总算把救命钱给拿出来了。周伟急忙把钱汇给家里,算是救了急。而这些借钱给周伟的朋友们都很奇怪,周伟这么高的收入,工作都四年了,怎么连十几万都拿不出来。他的钱都哪去了?而周伟自己也很惭愧,他从这件事上长了记性,以后也不那么乱消费了,慢慢开始学习理财。

按理说,像周伟这种收入水平,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的话,一般经济问题都难不倒自己。可是偏偏遇到了母亲大病的特殊情况,他的“马其诺防线”一下子就崩溃了。其实,如果周伟之前稍微有一点理财意识,以他的收入水平完全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而他的生活风险抵御能力也应该是很强的。正由于他认为自己收入高,不需要理财,才导致这样的情况。所以,不但收入低的人应该理财,收入高的人更需要理财,因为你的收入越高,如果不科学理财,甚至是懒得理财,那么所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享有经济上的保障和富足,都应该尽早成为有钱人,而其中理财的理念和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无论你现在的经济状况多么糟糕,如果你真想做的话,你就能扭转这种状况。是的,财富是无法复制的,但获得财富的理念是可以学习的,而理念也许就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年轻的工薪族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收入高的就多做一些安全的投资,收入低的就少做一点,但不能不做。只要能慢慢坚持理财,总有一天你会收获丰硕的果实,或者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之举。

有钱后再理财

人们通常以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就是他能否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在同样条件下,为什么有些人越来越富有,而有些人却衣食难保呢?这就关乎有没有理财观念的问题了。

你在突然间发现,周围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一会儿这个买了套别墅,一会儿那个开上了奔驰,有钱人如雨后的竹笋一般一下冒出来了。英国人胡润这样评论:“30年前,人们觉得万元户是很了不起的,而现在亿万富翁已经成了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确实如此,有钱人的队伍在日益壮大,可是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回头看看自己,还是跟从前一样拆了东墙补西墙地过日子。有钱人似乎从来都是别人的角色,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陪衬, 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人,有人那么富有、出色、成功?而自己却如此 穷困、平庸、失败?”你开始怨天尤人,抱怨命运的不公,埋怨自己的无能。

事实上,时间是公平的,他分给每一个人的都一样多,关键是你会不会使用这些时间,以及会不会利用这些时间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有钱人,而且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有钱人人,其实,富翁离你并不遥远。有钱人也是人,他们生下来跟我们一样是光着屁股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后来他们会穿得那么阔气呢?这里当然是有区别的,而这个区别就在于后来他们处事的方式不一样,他们善于使用现有的资源,并善于利用它们去创造更多的资源,于是他们拥有得比我们多;而一般人不善于甚至不懂得怎么去使用这些资源,更不用说去创造更多的资源了,于是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在某个角落里艳羡不已,却依旧束手无策。

但是不要灰心失望,既然知道自己应该早日理财,问题就好解决了。富翁离你并不遥远,而有钱人和没钱人之间只有一步之差,那就是——理财。

“等我有了钱再理财”这个观点其实是“我没钱可理”观点的衍生观点,实际上都是说自己现在没有财可理。不要说等自己真的有了足够的闲钱后再开始理财,要从现在开始,越早开始,受益越早。

同村的周扬和田福有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各自开垦了一亩地。周扬心想这一亩地的粮食已经足够他吃饱。于是,农忙后剩下的时间,就索性舒舒服服地晒太阳。田福有除了耕种自己的一亩地,还继续不停地开垦周边荒地,拓荒了一亩又一亩。自然,他是没有时间晒太阳的,因为开垦土地后,他还要不停地翻耕、除草、浇水……待在树荫下悠闲喝茶的周扬,看着一年到头忙个不停的田福有说:“福有兄弟,你歇会吧,人生苦短,享乐为先!睡不过一张床,吃不过一张嘴,你忙来忙去又是为何呢?”

田福有笑笑说:“人生虽然短暂,但毕竟也没有短暂到只有一天、一周、一月甚至一年时间。人生更重要的是将来,你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妻儿的幸福作打算!”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周扬仍吃着自己那一亩地产出的粮食。田福有除了自给自足外,还将很多开垦荒地后产出的粮食卖给别人,同时把他耕种的几十亩地租出去。这样一来,他就拥有了一笔钱。小有积蓄的田福有去跟周扬道别,说是现在有了资本可以去他乡更远的地方闯荡。

十年后,田福有坐着自己豪华的车子,带着妻儿衣锦还乡。见到周扬后对他说:“这十年,我走过了很多地方,做了不少事情,当然也赚了很多钱。我这次回来,打算建立自己的庄园,定居下来。”周扬十分惭愧地说:“我现在有了三亩地,也有了三个孩子,不过常常食不果腹,还需要你的帮助呀……”

田福有望着神情窘迫的周扬,感慨地说:“还记得当初吗?如果当初你也能像我一样少一些安逸,多为将来作打算,那么现在咱们俩可能都会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了!”

周扬与田福有的故事告诉我们:未雨绸缪,才能幸福一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有远见并且懂得用心理财的人,总是会获得不错的回报。一个安于现状、漠视财富的人,必然是一个现实感很差的人。如果你目光短浅、不懂理财,早晚有一天是会受穷的。人不能周扬于现状,应该胸有田福有,努力赢在未来。

有些人的工资并不低,但是得到不菲的收入之后却很快将钱全花光,总以为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理财也不迟。因此,这群人虽然收入不低,却没有多少节余,以至于当个人财务状况发生变动时,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此外,许多不善于理财的人也是不会交际的人,由于不懂得如何科学理财,往往让自己陷于高财务风险的窘境,因而也无法致富。这些都是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能力较差的表现。

善于理财的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理财,在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支出的同时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准。相对于那些开支无度或者过于吝啬的人,高财商者贵在能够开源节流,在支出时使花费发挥最大效用,令现有财富迅速增加或重新创收。

会理财的人通过科学理财可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提高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由租房到买房;由周末闲逛到出国旅游;由搭公车上班到开自己的私家车上班,善于理财者会稳步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并且对未来做好充足准备,储备退休后的养老所需,实现完美幸福的人生梦想。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每个人通过正确的理财方式、方法都能达到的。并不是等到你有了钱以后再理财达到的。

理财不是富翁的专利

理财并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迫切需要的,很多没钱人也应该有理财的意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曾经说过:一定要花些时间学会如何理财。他在威尔逊一所中学发表演讲时对中学生说:“理财不是富翁的专利,虽然财务问题目前可能并不是你们考虑的当务之急,但这一天总会到来。到那时,你们需要为管理你或你家庭的财务状况承担责任;或者你需要考虑如何储蓄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大学教育、一辆新车或自己的房子。”美国人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所以从小就有很强的理财观念。据说,在美国人的收入中,有一半是来自薪水,另一半则是通过理财得到的收益。

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也成为我国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也常出现理财这个词,并特别强调理财不只是有钱人的事情,没钱人更需要理财。随之而来的个人理财、家庭理财也逐渐风行全国。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快乐单身汉张峰月薪5000元左右,尽管每月拿着如此高的薪水,但他手里能存下来的并不多。而张峰的近期目标是买车,因此他很想尽快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

自从张峰有了这个想法后,工作之余开始关注各大银行以及相关机构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在得到银行精心设计的分期付款计划后,张峰下个月就可以开上自己的新车了。另外,专业理财机构还给他推荐了适时和符合个人切身情况的货币基金,获利高过银行利息,且保值系数较高。与此同时,他还选择了定期定额计划,既做到了开源,又进行了节流。张峰个人认为:把钱交给专业理财服务机构,是合理理财的有效方法之一。

理财就是打理自己的钱财。在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头的盈余越积越多之后,便开始对手中的银子如何能够保值和增值变得十分关切。不只是有钱人才进行理财,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手头上有了一定的经济时,就开始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投资持续增加自己的财富而成为经济独立的有产者。但是,刚刚接触理财的人,尤其是缺少耐性的青年人会天真地抱有这么一种想法:指望着理财能够帮自己很快地发家致富。

邓小磊就是这样一个投资者。他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放在股市里冒风险,又想很快地让自己的收入见到很好的回报,思来想去,他在朋友的建议下,买了一只基金。在他看来,基金的低风险与平稳收益对他这种谨慎胆小还想发财的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