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22655300000022

第22章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1]压城城欲摧[2],甲光[3]向日金鳞开。

角[4]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5]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6],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7]上意,提携玉龙[8]为君死。

◎注释

[1]黑云:出兵时起的尘土,状如黑云。此处形容敌军压境,形势危急。

[2]摧:毁。

[3]甲光:铠甲的反光。

[4]角:军中所吹的号角。

[5]燕脂:即胭脂,深红色。一说长城附近的泥土多为紫色,边塞称为“紫塞”。

[6]易水:指北易水,出自今河北省易县以北。此处并非实指其地,而是借助荆轲在易水边辞别一去不返的典故来营造悲凉的气氛。

[7]黄金台:传说中战国时的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的高台,上面放置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8]玉龙:宝剑的名称。相传晋代雷焕在丰城得到玉匣,内藏两把剑,后入水变成龙。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城池危在旦夕。在阳光的照射下,铠甲如金色的鱼鳞般熠熠生辉。凄厉的号角声响彻秋日的天空,塞上的泥土好似胭脂凝成,在夜色中浓艳得近乎紫色。红旗半卷,援兵悄悄地接近易水。天寒霜浓,战鼓闷响,声音传不出去。为报答君王的赏识和重用,手持宝剑愿意为君战死。

◎赏析

本诗借乐府旧题,描绘守边将士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歌颂了将士们高昂的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描绘了两个场景。

前四句描绘了日落前边关将士守城的场景。“黑云压城城欲摧”,既写了日落前乌云密布的景色,又暗示了兵临城下的严峻事实,成功地渲染了敌军逼近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敌军人多势众、来势凶猛的意思,体现出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处境艰难的局势特征。“甲光向日金鳞开”,在日光下,将士们的铠甲金光耀眼,说明将士们正严阵以待。“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将士们雄姿英发、士气旺盛的状态。“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刻画凄凉肃杀的战地气氛。凄厉的角声渲染了战争的惨烈,而满天的角声则显示出战争规模之大。“塞上燕脂凝夜紫”,诗人运用点染的手法,通过写地上胭脂般鲜红的血迹凝固成紫色,衬托出战斗时间之漫长、场面之悲壮,营造了黯然凝重的氛围,为下句写援军的到来做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援军救援的战斗场景。“半卷”写援军偃旗息鼓,悄然进军,显示出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争智慧。“临易水”一语双关,既交代了交战的地点,更暗示了将士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豪情。“霜重鼓寒声不起”,写救援部队击鼓进军、奋力征战,但无奈天寒霜重,鼓声不响,暗示了将士们面临的重重困难。但将士们并没有士气低落,而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此句引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体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十分独特。一般来说,悲壮的战斗场面都会笼罩上昏暗低沉的冷色调,不宜使用明亮的色彩,但李贺这首诗大量运用鲜明的色彩,如金色、红色、胭脂色、紫色等,与战场上的黑色、白色以及“秋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体现出诗人独到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更加高明的是,诗人能通过色彩表现出自己所蕴藏的情感,如“黑云”和“金鳞”的对比色的运用,表现出敌人嚣张的气焰和我军将士的雄姿英发,鲜明的对比中喻示着强烈的爱憎之情。李贺另辟蹊径,用词奇诡,但不得不说,这些看似离奇的色彩,能生动形象地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因此又显得十分妥帖。正是这奇诡妥帖,构建了雄伟壮丽的意境,构成李贺独特的诗风。

◎易混辨析

1.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下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交代敌我双方状态,表示战争一触即发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刻画凄凉肃杀的战地气氛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4.运用双关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援军到来的场景,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精神的句子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5.写出夜袭时残酷的环境,暗示战争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6.运用典故,体现出将士们誓死报国、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