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
22655300000011

第11章 使[1]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2],属国[3]过居延[4]。

征蓬[5]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6]直,长河[7]落日圆。

萧关[8]逢候骑[9],都护[10]在燕然[11]。

◎注释

[1]使:出使。

[2]问边:视察、慰问边疆。

[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使者的代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4]居延:汉置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

[5]征蓬:被风卷起的蓬草,此处代指出塞的使者。

[6]烟:烽烟,边塞报警时点的烟火。

[7]长河:黄河。

[8]萧关:唐代防御重地。

[9]候骑:担任通信、侦查的骑兵。

[10]都护:汉代官名。

[11]燕然: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此处指边防前线。

◎译文

轻车简从到边塞去查看,沿途经过居延国。飘起的蓬草被风吹过了汉地的边塞,北归的大雁飞到了胡地的上空。在茫茫的沙漠中一缕孤烟扶摇直上,滚滚的黄河,落日依水而下。在萧关遇到侦察兵,说长官正在燕然山前线。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早期边塞诗的代表作,体现了其早期诗歌雄浑豪放的特点。这首诗写于王维奉命前往边塞宣慰的途中。

首联交代创作背景,即出使边塞的经过。诗人奉命出使,担当重任,到边塞查看,途经居延国。

颔联对仗工整,描写了边塞的情势。因为和胡地距离很近,故被风吹起的蓬草和北归的大雁很容易就飞过了边境。可见诗人已经到了边关的前沿。

颈联是本诗的名句,写日落时分大漠的壮丽景象。此联用词十分精当:“大”突出了沙漠的浩瀚无边,奠定了空旷荒凉的基调;在这空旷的沙漠上,烽火台的一缕狼烟显得格外醒目,“孤”突显出景物的单调;在这荒凉的沙漠上,有横贯其间、邈无尽头的黄河,一个“长”字表达了视觉印象;“圆”字勾勒出落日的形态,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邈远的感觉。一“长”,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之间,大气磅礴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尾联照应诗歌的题目和首联,写出使的结果。诗人是奉旨慰边,但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但是边关的将士们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在前线护卫,诗句流露出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叹与敬佩。

王维的这首诗,写边塞之景,虽荒凉但不凄惨;写边塞之情,虽孤寂但并不悲伤,勾勒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歌颂,体现出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易混辨析

1.诗人将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描写雄奇、壮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