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江儿女
22649500000001

第1章 开篇语

滔滔金江水,巍峨玉墟山;金江环绕,玉墟帐幔;南北辉映,美在其间。

会理很美丽。

金江水暖鸭最知,玉墟林深鹤栖息。

春夏秋冬都是春,一年之中无四季。

山山水水似仙境,沟壑盆丘是宝地。

天上地下两相比,我愿弃天会理栖。

会理很神奇。

我沿着会理悠久的历史文化跋涉、寻觅、思索、探求。

在会理这块神秘、奇特的土地上,曾产生过无数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具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打通了从成都经会理、羊苴咩(云南大理)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路。

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首战会理,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谋略,“七擒七纵”孟获,统一了蜀汉南夷政权。

南诏国第十二代国王景庄王、景庄王妃建行宫,修景庄,长眠于会理县。

大理国第十九世国王段智兴能征善战,改革朝政,励精图治,增强国力。因其坐骑为一匹白马,所以被人们称作“白马将军”,会理百姓为纪念他,建庙一座,命名为“白马庙”。

蒙古王族耶鲁帖木儿在会理耶鲁山屯兵垦荒。

意大利旅行家的《马可.波罗辞海》让会理扬名海外,闻名天下。

会理土地肥沃,出产丰富,商贾云集,成为重要商贸物资集散地;全国十大商会会馆汇聚会理,促进了会理县经济的极大繁荣。

明清时期,会理县被誉为“清宁古郡”、“会同名邦”,迁客骚人云集于此,会理文风响彻大江南北。杨升庵、徐霞客、翁同龢以及近代的艾芜、黄炎培、张大千、郭沫若等著名文人,写诗作赋,吟咏酬唱,挥毫泼墨,讴歌会理,为会理人民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文墨宝。

石达开、杜秀文金戈铁马,谱写出威武雄壮的慷慨悲歌。

朱德总司令为寻求真理,离滇北上,足迹遍布会理县。

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挥师北上,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辉豪诗篇。

会理的历史奇迹感天动地,会理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了碧血丹心。

清明节,我以敬仰的心情走进会理县烈士陵园。

我站在烈士墓前,向那些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献出宝贵生命而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三鞠躬。

灵感有了。

烈士们激发了我写《金江儿女》小说的强烈愿望。

有感而发,落笔沉重。

面对会理县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多民族聚集地区的复杂条件,令人眼花缭乱的美丽山川景色,我迟疑了,犹豫了,担心因我墨浅笔秃,孕育不出见识卓绝、独具一格、饶有心意、臻于完善的文学作品。

在同学、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大起胆子做一次尝试,经过三年多的创作,《金江儿女》终于问世了。

放下笔,我并不轻松,我有着强烈的压抑感:我知道,虚构作品免不了会有许多阴差阳错、虚张声势、不如人愿、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

谨以此书献给为解放会理殉难的烈士和活着的英雄们。

献给民风淳朴、礼让谦和、勤劳智慧、好学创新的会理县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