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上)
22642300000095

第95章 与下属座谈,听群众心声(1)

1.座谈是领导者调查研究的好形式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者离不开的一种好的领导方法。调查研究的途径和形式很多,如个别访谈、实地考察、对照比较、书面问卷等,召开座谈会则是其中的一种。

座谈,就是召集若干人,就某一专题或某几个专题进行讨论,以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为领导者的决策和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座谈,人数可多可少。就是说,可以召开只有三五个人、十来个人的小型座谈会,也可以召开数十人、上百人的大型座谈会。当然,召开大型座谈会,可以大中套小,先分别举行若干小型座谈会,然后适当集中,召开大型座谈会,听取各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见。

座谈,可以分层次、分类别举行。就是根据需要,从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类别的调查对象中选取若干代表性人物,分别召开座谈会。比如,青少年座谈会、妇女座谈会、老年座谈会、劳模座谈会,等等。

座谈,可以是临时会议,也可以先出“告示”,早做准备。临时性的座谈会,可能因为突然,或不太复杂,所以临时召开,听取与会者的意见。但是对于一些重大问题、复杂问题,则应预先打上招呼,让与会人员早做准备为好,那样能够听到大家更为成熟、更为广泛的意见。

召开各种座谈会,都是领导者为了某一问题或某几个问题,需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帮助领导决策而采取的一种调查研究形式和手段。因此,座谈一般都由领导者出面组织,并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当然要以“谈”为主。被邀请与会者要谈;领导者要听,也要谈。“宾主”都要谈,要通过语言表达意见和心声。领导者因为是座谈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对座谈会的成败负有重要责任,所以讲话时更需要讲究艺术性。因此,领导者有必要重视研究与下属座谈时的语言艺术。

2.座谈会应发扬民主,畅所欲言

领导者同下属座谈,从工作关系上讲,是上下属、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但用共产党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要求;则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所以,领导者尽管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召集座谈会,也应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哪怕是少数人的意见、不大中听的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应该耐心听下去,并认真吸取其中确有价值、能有所启发的部分。切忌高高在上,以高明者自居,漠视群众呼声,不走群众路线,或者自认为事情已经成竹在胸,召开座谈会听听下属意见,只不过是迫不得已,甚至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能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同下属座谈发扬一下民主,是自己宽宏大度、高姿态、“恩赐”给下属的。如果从神色、表情上,或者从语言表述上,流露出上述不健康的思想情绪,就不会达到座谈的真正目的,势必引起下属的反感,最终也不可能帮助领导者正确决策。

领导者与下属座谈,是个发扬民主,听取下属批评、建议和意见的过程。应该有听取下属批评的思想准备,并且从内心深处欢迎下属的批评。对待下属的批评,谭震林同志认为要听下去,要当下属干部的“出气筒”。淮海决战中,一次战斗间隙,谭震林召集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兵团卫生部李部长讲了不少意见,而且很尖锐。谭震林耐心听,认真记。事后有人为谭震林抱不平,谭震林说:放几炮没关系。你们想想,这些日子他(指李部长)有多苦多累,他有了火朝谁去发?朝下面的同志去发?叫他朝着领导都讲出来,心里就痛快了!有人抱怨李部长,他哈哈大笑说:这几个月我真累死了。有牢骚也没法朝下面发。到了上级面前,我要讲个够,把苦诉个够。不让讲话,还开个什么会!领导者不怕当“出气筒”,可见谭震林同志的胸怀宽阔,气度宏大。

3.倡导座谈会中讲实话,讲真话

讲实话,讲真话,是对领导者同下属座谈时的语言的又一基本要求。下属在同上级领导者面对面座谈的时候,把它看成是一次了解领导意图、反映自己心声的机会,希望通过座谈领会领导机关的决策意图和工作部署,盼望排忧解难,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求运用民主权利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监督;因此,领导者在座谈中必须讲真话、讲实话,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对成绩不夸大渲染,对问题不隐瞒回避。实际情况怎么样,就说成怎么样,一是一,二是二。只有这样,才能言重如山,取信于民。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要说真话,做到“不偷、不装、不吹”。领导者对群众就是要实事求是,推心置腹,以达到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强团结、改进工作的目的。领导者要善于用可信语言创造一个和谐、平等、信任的座谈气氛,用语言使群众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感到领导可亲可信,这样就会愿意打开心灵的窗户,让自己的真话、实话、心里话涌流出来。

要做到实事求是,讲真话、实话,需要领导者有几方面的素质条件。一是领导者要有与群众共商大事的民主愿望;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三是要有不怕揭短、欢迎批评的勇气和力量;四是要有改进工作的决心和行动。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从心理上挣脱种种束缚,襟怀坦诚,对群众讲真话,取得座谈的良好效果。这里试看一段原天津市市长李瑞环与人民代表座谈时的对话;人民代表:有些地区煤气压力不足,做饭困难;有些地区检修停气,事先不通知,造成居民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有的用户煤气表质量不好,不走字,收费人员就不合理地收费,居民很有意见。

李瑞环:先请市公安局局长答人民代表问。

公安局长;(做了一番解释,却没有从自身工作上找原因。)

李瑞环:局长同志讲了这么多,却没说清楚问题。我可以得出结论:是你们的领导班子不行。(鼓掌)

人民代表:市民想听听市长对如何解决煤气问题的意见。

李瑞环:市政府接受人民代表的意见。过去,天津市煤气几乎等于零,现在气化率在全国居第一位。由于没有经验,又抓得不实不紧,出了些问题,我正式郑重向全市人民检讨。煤气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现代化的东西搞不好,还不如原始的。飞机出了问题,不如自行车安全;有了煤气搞不好,不如没煤气。老太太不管你公安局长有这原因、那原因,只知道点火就得着,不着就是有问题。我要求市建委、公安局、煤气公司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居民用气。我向代表宣布:不会很长时间,在煤气供应上一定给大家一个可靠的感觉。不然,就换班子,直到换好。(热烈鼓掌)李瑞环的答问求实求真,赢得了阵阵掌声。群众代表所提出的问题,在一个月内都得到了解决。可见,领导者讲实话,讲真话,办实事,确实是座谈会成功的关键。

4.座谈的语言要区分对象,简洁明了

语言,是领导者打开对方心扉的钥匙。因此,领导者使用的语言合理与否,与座谈成败关系极大。怎样使用语言才算合理?条件之一就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方法之二就是语言要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