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外推理故事精选(下)
22641900000005

第5章 破获奇案的故事(4)

【蜡像捉贼】

美国纽约,有一枚价值10万美元的钻石被盗走了。

私家侦探摩根负责追回钻石,据他调查知道窃贼是摩尔和拳击手西尔,但对于这一切,他却没有确凿的证据。

中午,摩根正在休息,仆人忽然进来报告,说有一个叫摩尔的客人来访。摩尔?摩根冷笑两声,他叫仆人先把摩尔领进客厅,一个钟头后再把警察带来。

半分钟后,摩尔进来了,他关上门,环视了一圈屋子,他发现窗前安乐椅上方的头和睡衣领子时,大吃一惊。

接着摩尔咬紧牙齿,面露凶光,举起手杖,准备一拐杖砸下去。

“不要打坏它,摩尔。”摩根的声音出现了。

摩尔的手一抖,拐杖落在地上。

“这个玩意儿不错。”摩根从卧室走了出来,将安乐椅转了一圈,“瞧,这是一位英国雕塑家为我做的蜡人,同我一模一样呢!”

摩尔拾起了地上的拐杖。

“我不管什么蜡人,我来是想跟你谈一谈。”

“我们之间仿佛没什么共同语言。”

摩尔满脸怒容:“昨天一个老头子,今天一个老太婆。摩根,你可真会化装,我问你,你凭什么要跟踪我。”

摩根给自己倒了杯酒,抿了一口。

“摩尔,你不是个好演员,别装蒜了。你应该知道我的职责是什么。”

摩尔冷笑两声:“你以为我会告诉你钻石在哪儿?别做梦了。”

摩根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日记本,扔给了摩尔。“这里面记录了你犯罪的资料。”摩根吸了一口烟,慢条斯埋地说,“我找过钻石加工商艾奇,他已经告诉警方你找过他,但他不肯为你分割。摩尔,你的事已经败露了。”

摩尔的青筋暴涨,浑身冒汗。

“所以,我只要把本子交到警察手上,你就得做20年牢。摩尔,那可是20年牢呀。你尝过坐牢的滋味吗?那真是另一番滋味!”

摩尔沉默无语。

“摩尔,我知道你和同伙西尔一块来的。要不要请他进来,一块儿商量商量。”

摩尔攥着拐杖,目光中充满了敌意。

摩根拍拍睡衣口袋,口袋里有一个鼓鼓的东西。

“摩尔,如果你们不老实点,我口袋里的枪可不是吃素的。”

摩尔叹了口气,便趴在窗口喊起了西尔的名字。片刻功夫,西尔也进了屋。摩根根本不正眼看西尔,只是丢下了一句话。

“你们好好谈,谈好了再喊我,我在卧室拉小提琴。”

说完,摩根退出房间,带上了门。

摩根刚带上门,西尔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你刚才怎么不杀了他,现在动手还来得及。”

西尔边说边检查着房间,他看到帘子后的蜡像时,叫了起来:“这蜡像做的太像真人了!”

“别管这些,我们的时间有限。我刚才是想杀了他,但这家伙有枪,如果打起来,等于暴露了我们的身份,警察听见枪声,肯定会跑过来。”

“你是不是有什么对策?”

摩尔拍拍后脑勺,思索了一会儿。

“我们只能跟他拼命了。其实钻石就在我的口袋里,今晚就将它送出美国,在星期天以前可以在古巴把它切成4块。”

“哦。”

“西尔,你先带着钻石走,我告诉摩根一个假的藏钻石地点,等他发现上当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古巴。”

西尔焦急地说:“你快把钻石拿出来,先给我看看。”

“看什么看,等到了古巴,你打算怎么弄就怎么弄。”西尔取出了装宝石的袋子。

突然,摩根的蜡像跳了起来,一把抢过宝石。

摩根一手拿着宝石,另一只手用枪顶住摩尔。

两个盗贼下了一大跳,不知所措,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蜡……蜡像,怎么变活了!”

摩根把钻石收好,说:“你们太马虎了,我的卧室还有一个门直通这帘子后面,我让留声机帮助演奏小提琴,然后我就装成蜡人坐在那儿了。你们根本没想到吧!”

西尔听完这话,气急败坏地扑了过来。

“西尔,举起手来。”说时迟,那时快,警察已经赶到了。

西尔一见,无可奈何地举起了双手。

【泥菩萨讲话】

五代后晋时期,太原冠氏县的华村,有一座尼姑庵。拜神求佛的人络绎不绝。

这庙早年宏大雄伟,香火旺盛,也着实风光过一阵子。不过到后晋的时候,战火纷乱,民不聊生,于是便破落下来,到处是荒草颓垣,残破不堪。寺里就剩几个没能耐的尼姑没走,其余早另觅高枝或还俗回家了。别说没有了进香人,就是孤魂野鬼也少来光顾。

一个夏天的午后,几个农夫在尼姑庵附近割稻子。蓦地,天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铜钱般大小的雨点劈里啪啦地洒落下来。吓得这几个农家汉子丢下农活,一溜烟逃进这破尼姑庵里来躲雨。

只见大雄宝殿正中不知何时平添了一尊高大的菩萨像。

众人席地坐下,其中两个就坐在菩萨对面。

忽然响起一个低沉的女人的声音:“哪里来的无知野夫,见了本座也不跪拜敬礼!”

众人一怔,四下一看,怪了,一个女子也没有。这声音又响起:

“吾乃南海观音,还不礼拜致敬?”

众人这才听清,原来还是这尊高高大大的菩萨在说话。这一惊不小,直吓得几个农夫战战兢兢,瘫在地上,不敢作声。其中一个胆子大一点的连忙跪倒磕头道:“菩萨就饶过我们这一回。我们实在不是有意冒犯。”

这菩萨道:“你们这些愚昧农夫,实在可恶,近年来一直不来进香,刚才的风雨正是本座唤来的,以示小惩。若再敢无礼,本座可要施展法术,大加惩罚了。”

众农夫一齐跪倒,叩头犹如捣蒜一般,连声说“再不敢了”。

如此的怪事,立刻不胫而走。

不到三天时间,四面八方的村庄城镇,都传得沸沸扬扬,引得各地百姓赶集似地赶来求神拜佛,烧香许愿,布施财物。不出一年,庵也修了,香火也旺了。真是风风光光,一派大家寺院景象。只是弄得当地百姓都不安心生产,早晚只知道烧香拜佛,连官府的话也不听了。

这尊菩萨还时不时地说上几句,只是不常开口。说的话也时灵时不灵。

这事引得一些皇亲国戚也来凑热闹,终于惊动了官府。

当时后晋是石敬塘掌权。他觉得这事古怪,就派了手下尚谦去处理这事。尚谦心里也没有底,先让捕头张格去看看。

张格是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他随即脱下公服,换上了儒服,轻摇折扇,随着众香客,慢慢儿踱进庵来。

这时的尼姑庵已不能与一年前的那个模样同日而语。不仅金碧辉煌、屋宇连绵,且里里外外干干净净,花木扶疏,非常的雅静。

张格谈吐文雅,出手大方,极得周围人的好感,不仅香客个个喜欢他,就连庵里的尼姑也多与他相熟。

他稍一打听,便打听到。一年前,这寺里仅留下了8个老迈无用的尼姑,有一顿没一顿的,难以为继。这时,来了两个云游尼姑,一个叫慧明,一个叫了尘。也不知是哪里募来的钱,塑起了这尊菩萨。谁知,南海观音附在这菩萨像上面,灵验异常。从此,这尼姑庵便香火兴旺,善男信女如云一般。因此,让慧明当上了方丈,让了尘当上了知客。

张格假装对这菩萨信仰异常,时不时去烧香捐钱,与庵里尼姑个个都厮混熟了,还时常送点小东西。他还找机会与方丈和知客谈过几次话,谙熟了她俩的声音。

这天,这尊会说话的菩萨又开口了。

张格跪着恭恭敬敬听了,蓦地心里一动,便有了主意,立即回去作了报告。

三天后,尚谦和属下官员浩浩荡荡上这庵里来。因为是大官亲来上香,所以全庵尼姑一齐跪拜迎接。尚大人则一边好言抚慰,一边慢腾腾地上香祈福,进行了足有一个多时辰。

正当大家集中在大雄宝殿时,这尊菩萨突然说话了:

“你们这群骗取钱财、扰乱民心的贼尼姑,还不快跪下受惩!”

话音未落,一大群公差从庵外一拥而入,将为首的慧明和了尘两个尼姑首先拿下。

只听见“嘭嘭”两声,这尊菩萨的脑袋四分五裂,落了下来。捕头张格手提铁锤从中爬了出来。

至此,这一大骗局已经被戳穿了。

原来,张格在听熟了了尘的说话声音后,蓦地发觉这菩萨说话口音与她十分相似。他便四处寻找进入菩萨肚里的暗道,果然在方丈卧房里找到了入口处。然后他请尚谦出面将这些尼姑叫入殿内,当场戳破了这帮尼姑的骗局。

【诈骗凶杀案中案】

西汉末年的时候,河北有个叫张平的,是个孤寡老头。他只身一人来到山东郓州,开荒种地,已有两年。从家乡经常来看望他的,只有一个远房侄儿张胜,别无他人。张胜每年来二三次,渐渐地与周围邻居也都混熟了。

有一天,邻居们觉得很长时间没见张平,便结伴来找张平聊天。来到屋前喊了几声也没人应声。上去一推门,门虚掩着。大伙儿走进去一看,顿时惊呆了。张平尸体横躺在床上,被人割掉了头,血淋淋一片。大家一看张平被杀,顿时大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倒是有位年纪大的提议说:“人已经死了几天,凶手早就跑了,告官也没有用,反而惹上一身麻烦,不如把他埋了也算积了点德。”于是大家凑了点钱,把张平葬了。

过了几天,张胜来看叔叔张平。见房门紧锁,便找到乡邻打听他叔叔去那了。邻居们怕他难过,就骗他说:“你叔叔得急病死了,我们已经把他安葬了。”张胜一听,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在大家的劝慰下,张胜又买了些纸钱,亲自到坟墓上祭奠了一番。

第二天,张胜告别乡亲们就回去了。过了半个月,他又来了,带了点钱,办了一桌酒席,邀请当日为张平操办丧事的邻居们。邻居们见张胜知恩图报倒也高兴,却不愿让他破费,因为大家伙都是穷苦人家,何必花这个钱。可是张胜执意邀请,大家只好赴宴。张胜首先感谢大家安葬叔叔的大恩大德,表示将没齿难忘。接着鼻子一酸,眼泪花花地说:“我叔父孤身一人在外多年,如今死在郓州,孤魂野鬼的也没家人扫奠,我想把叔父的尸骨移回家乡安葬,好能有人烧点纸钱,洒点薄酒,还请各位多多帮忙。”

从郓州回张胜的家乡要走近千里山路,大伙儿本想劝说不要移葬,但看张胜满脸的坚定,只得帮忙把棺材挖了出来。张胜又问众人:“不知我叔父临死时穿的是什么衣服?我得亲眼看看,若是不行的话,我就给叔父做一套新衣服。免得回去以后,长辈们骂我不孝。”

大家一看张胜要开棺,心想坏了,如果张胜看到他叔父是被人杀死的,那可就麻烦了。大家纷纷劝说张胜,但张胜执意要开棺检视不可。大家没有办法,只得打开棺材顶盖。

张胜一看叔父的头不在棺里,顿时“哇”地一声哭倒在地。乡邻们觉得瞒不住了,便据实相告。张胜却不相信,非要告官不可。邻居们心想,事情已过去许多天了,凶手是绝对查不到的,在场的众人怕是有口也说不清。邻居们想息事宁人,都愿意凑点钱给张胜,求他别告官府。谁知张胜坐地起价开口就要50两银子,众人哪里凑得出来,不得已,只好让张胜告到县里。

县令叫邻居们来问了半天也问不出结果,一怒之下,大刑伺候。众人受刑不过,被迫招供合谋杀死了张平,县令要他们交出张平的首级,众人却又交不出来。没有首级便没法结案,此案只好拖了下来。

没过多久,原县官离任,新调来一位姓杜的县令。杜县令翻阅往日案卷,觉得此案疑点很多,便决定重新提审。他问众邻居:“你们怎么知道死者是张平呢?”大伙回答说:“我们当时都见死者身上穿的衣服是张平的,就以为是张平。”杜县令又问:“除衣服以外,你们是否还发现了其他特征?”大伙回答说:“没有。”

问到这,县令把脸一沉,“啪”地一拍惊堂木,怒喝道:“现在已经查出眉目,凶手就在堂下,今天若是再不交代,必死无疑!”接着,杜知县朝张胜喝斥道:“大胆刁民,竟敢欺骗本官,欺诈乡里,你一向家贫如洗,哪里有钱请乡邻吃酒?而且还要移葬你叔父!你事先已经知道棺材里盛的是无头尸,你才坚持要开棺,以便敲诈乡邻们钱财。若不从实招来,大刑伺候!”

衙役们答应了一声就要动手,张胜吓得磕头如捣蒜,连声说:“小的交代,小的交代!”

原来,那一天张胜来看望他叔叔张平,傍晚来到郓州家后刚吃完饭躺下,外面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个外地男人路过这里,进来避雨。张胜看见来人囊中颇有钱财,顿时心生歹念,就和张平一起杀了他,并把他的头割下来埋在院里,扒下他的衣服,换上张平的衣服,然后和张平连夜逃走。

过了几天,张胜装着来看望叔父,实际上是来探看动静。当他得知乡邻们已将尸体当作张平安葬后,便回去与张平商量,以移葬为名,坚持要开棺看人,以便再次讹诈钱财。不想,弄巧成拙,败露了阴谋。

【县令的走道钱】

元末明初的时候,胡孝任山东昌邑县知县。一天早上,胡孝升堂问案,这时,王家山的大财主王道明上前递了状子。状告同村的王诚,说他没有“伙巷”(几家共同走的通道或胡同)却硬要强走。随着状子还递上10两银子。

胡孝不动声色,吩咐衙役们传被告王诚到案听审。王诚来到后,胡孝问他王道明所告是否属实。王诚说:“王道明所说纯属诬告,请大人明察!小人世代居住在王家大院,怎能反而没有伙巷?那王道明想强买小人的房子,小人不愿意,他便捏造事实,说家父在世时曾经以80吊钱把走道典给了他,现在要我拿80吊钱来赎走道,否则不让小人走道。这分明是王道明仗势欺人,想借此讹诈小人的房子。请大人替小人作主!”

胡孝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他转身问王道明:“你说他没有伙巷,可有证据?”王道明说:“那年恰逢灾年,王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王诚的父亲便托人求情,把伙巷以80吊钱典给了我。我看他家困难,为人忠厚,仍许可他家行走。谁知他父亲死后,王诚拒不承认,还诬陷说我讹诈他。现有出典契约,还有当初在场的中人,请老爷当堂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