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精选成语故事(下)
22641700000052

第52章 自然的故事(12)

◆盘根错节

【释义】盘:盘旋;错:交错。树木的根条枝节盘屈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或比喻势力根深蒂固,不易消除。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

虞诩是东汉时的读书人,从小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是祖母把他一手拉扯成人,为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直到等祖母去世后,才去太尉府李修处任职。

这时,西羌和匈奴突然入侵,北方的并州和西方的凉州同时受到严重的威胁,大将军邓骘认为与其兵分两地驻守,分散实力,还不如把兵力集中防守并州而弃凉州,朝廷中不少大臣也附和邓骘的意见。只有虞诩独排众议,他对太尉李修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凉州的百姓不但熟习军事,而且个个英勇善战;西羌之所以不敢入侵关中,也是因为畏惧凉州的百姓,而凉州百姓一向认为自己是大汉的一脉,才义无反顾地牺牲一切来捍卫国家。今天如果照邓将军建议,舍弃凉州,那对整个局势恐怕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吧!”

邓骘听到了虞诩的意见,认为虞诩是故意和自己作对,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进行报复。

时隔不久,朝歌县发生农民起义,老百姓纷纷武装起来与地主官府对抗,常常有地方官被杀的事情发生,朝廷虽然一再领兵去镇压,却始终没法平息。

邓骘看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复机会,便找了个理由,把虞诩调去当朝歌的县令,虞诩的亲朋好友知道后,都很为他担心,认为这次去一定凶多吉少,没有一个不替他打不平的。可是虞诩却很有信心地笑着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去找容易的事来做。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就显不出斧头的锋利一样。我去出任朝歌县令,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虞诩到了朝歌后,他出色的政治才能立即显露出来,不久就平息动乱。此事得到朝廷的赞赏,把他升任武都太守。后又带兵平反羌,因多次立下大功,官升尚书仆射。

◆累见不鲜

这个典故比喻事物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和“屡”、“累”都是表示次数之多,所以“数见不鲜”、“屡见不鲜”意思一样,可以通用。

此典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天久慁,公为也。”

楚汉相争时,有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叫陆贾,经常跟随在刘邦手下,担负着出使诸侯做说客的使命。刘邦死后,陆贾辞官回家,居住在富裕的雍州县。陆贾有五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陆贾便将自己的财产分给他们,让他们成家立业。他自己则经常坐着车子,带着十几名歌舞弹琴的侍者,还带着一把十分贵重的宝剑到处游玩。他和他的儿子们约定,经过他们其中的任何一家时,那一家必须供应他和他的随从足够的酒食,十天轮流一次。如果他死在哪一家,宝剑、车骑和随从就全部归哪一家所有。陆贾对儿子们说:“我一年中常来常往,你们每次都要准备新鲜的食物招待我,不要以为常见就觉得厌烦。”

◆绿树成荫

“绿树成荫”用以比喻女子年华已逝;也用来形容树木枝叶繁茂。“绿树成荫”亦作“绿叶成荫”。今多用来指树木成林。

此典出自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方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荫子满枝。”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次去湖州游历。在那里他看到一位相貌非凡的少女,于是就以重礼为聘,和她定下了婚约。临别时,杜牧对少女的母亲:“如果十年之后我不来迎娶,她便可改嫁。”十四年后,杜牧做了湖州刺史,便去寻访那位少女。这时少女已经出嫁,并已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杜牧为此非常伤感,因吟诗一首道: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帐怨方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树成荫子满枝。

◆脱胎换骨

【释义】比喻思想作风的根本转变,像脱了胎、换了骨一般。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从前许多文人,借用古诗文中的意思,而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们叫“夺胎换骨”。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说过:借用古诗的原意,而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它,这可以叫做“换骨法”;深入探究和体会古诗的诗意,进一步加以刻画形容,这可以叫做“夺胎法”。还有其他人曾说:“文章虽不要蹈古人一言一句,然自有夺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点,点铁成金也。”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语言,他们认为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就可以成仙。“夺胎换骨”,现在一般用作“脱胎换骨。”

◆骑虎难下

【释义】骑在老虎身上,很难下来。比喻做事遇到未曾估计到的困难,但停顿会造成更大损失,不得不做下去。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温峤传》。

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和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以诛杀辅佐成帝的中书令庾亮为名,率军攻入都城建康,专擅朝政。

在这危急时刻,担任江州刺史的温峤挺身而出,和逃到他那里的棱亮共推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叛军。由于叛军势众,再加上挟持了成帝,陶侃接连打了几个败仗。不久,军粮也发生了困难。

由于战争一再失利,陶侃产生了畏惧心理,他责备温峤说:

“起兵时,您说要将有将,要粮有粮,只要我出来当盟主就行了。可是现在将在哪里了?粮在何方?如果粮食再接济不上,我只能带领本部人马回老家去了,待到以后条件具备后再干。”

温峤反驳说:

“您的看法不对。战胜叛军最要紧的是靠队伍自身的团结。当年刘秀、曹操所以能以寡敌众,因为他们是正义之师。苏峻、祖约这帮家伙欺世盗名,有勇无谋,我们定能战胜他们。现在皇上蒙难,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我们仗义讨伐逆贼,决不能改弦易辙。就好比骑在猛兽身上,不把它打死,怎么能半途下来呢!如您违背大众意愿,独自带兵回老家,必然会影响士气,使讨伐失败。这个罪责您是推卸不了的!”

陶侃听了温峤的话,很受感动,只好打消回老家的念头。接着,温峤和他仔细商讨了作战计划,从水陆两路进攻叛军。温峤又亲自率领一支精壮的骑兵,突然袭击叛军。最后苏峻、祖约两叛贼首领先后被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强弩之末

【释义】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强弩所发的箭,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起作用。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安国是西汉时梁王刘武的中大夫。后来触犯国法。本来应该杀头,可考虑到他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有功,就革职为民。他就一直在家闲居。

直到汉武帝做了皇帝,知道韩安国很有才能,便起用他担任北地都尉的职务,不久又升迁为大司农。

后来,由于韩安国平定战乱有功,汉武帝又让他作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而交战,时而议和。一次,匈奴方面突然派了一位使者来议和,武帝一时之间也难以决定,便召集朝廷的文武大官,共同来讨论这件事。

大臣中有个叫王恢的,过去曾在边疆做过几年官,对于匈奴的情况相当了解,他认为凭汉朝的军事实力,一定能扫平匈奴,因此他反对和匈奴议和;而且建议汉武帝立即采取行动,发兵到边疆去征伐匈奴。

在场的官员听了,大都保持沉默,只有韩安国站出来大声反对说:“现在匈奴的兵力日益壮大,而且又神出鬼没,流窜不定,如果我们要出兵千里去围剿他,那不但很难成功而且人马到那就疲惫不堪,会给匈奴以逸待劳、得以致胜的机会。这情形就像是射出的箭矢飞行到最后没有力量的时候,连最薄的绸缎也无法穿破;狂风的尾巴,连很轻的羽毛也无法吹动一样。这并不是因为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因为到了最后,力量哀竭,起不了什么作用了。(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我们现在如果发兵征讨匈奴,实在是不智之举。依我的看法,倒不如和他们缔约谈和。”

大家都觉得他的见解很有道理,汉武帝便采纳了韩安国的意见,同意和匈奴议和。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就此冰消瓦解。

◆短兵相接

【释义】“短兵相接”用以形容敌我逼近,战斗激烈。

【出处】此典出自《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汉相争初期,有一次刘邦攻占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从山东回军南下彭城,刘邦大败;项羽部将丁公率军紧追不舍。追到彭城西,两军展开大战,刘邦看情形估计自己很难脱身,便对丁公说:“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呢?”丁公听了刘邦的这句话,就顺水推舟,引兵退去,刘邦得以脱身。

司马迁在描写两军相遇时,有“丁公逐窘高帝彭城西,短兵相接”之句,意思是说:丁公追逐刘邦到彭城之西时,两军迫近,用刀剑等短兵器相接战。古时打仗的兵器,弓箭称为“长兵”,刀剑称为“短兵”,近身作战,必须用短兵器,故叫做“短兵相接”。

◆落花流水

【释义】本指残春时的景象,后多用来比喻衰败零落的情形或哀愁无奈的情绪,打败仗后的狼狈状态。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

赵匡胤陈桥兵变称帝建立北宋,几年后灭掉南唐,唐后主李煜被俘后安置在一处冷宫里,亡国后的李煜忧郁消极之余写了一首《浪淘沙》。里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后人根据此名引申出“落花流水”的成语。

后来,一般人都以“落花流水”比喻衰败零落的情形,旧小说中更常用它来形容吃了败仗的狼狈状态,例如《红楼梦》第四回:“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将冯公子打了个落花流水。”

有时,人们把“落花”和“流水”分别比作一个有意,一个无情的双方,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就成了另一个意思、另一句成语了。这句成语,最早见之于文字的,大概要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南柯子》中的两句:“有恨花空萎,无情水自流。”在旧小说和戏曲中,引用这句成语的很多,一般都用它来比喻单相思。有时也用它来表示对不义之人的不可信赖。例如京剧《捉放曹》有这么一段戏:曹操多疑,竟把好意款待他的吕伯奢全家杀害。当他发现错杀了好人的时候,还要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心想:原来这是个“不义之人”,怎能信赖和跟随他。于是他偷偷离去,临走,唱道:

这是我陈宫作事差,悔不该与他走天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源源而来

【释义】“源源而来”表示连续不断地到来。

【出处】此典出自《孟子·万章上》:“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万章去问孟子道:“象每天都想谋杀舜,然而舜做了天子却没有杀他,仅仅把他流放了,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实际上是封他到有庳,不过有人说是流放罢了。”万章听了并不满意,又问道:“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呢?”孟子说:“舜虽以有庳之地封他,但不让象在他的国土上为所欲为,因此又另派官吏去治理这个国家,所以有人说是流放。”万章继续问道:“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孟子想了一想说:“他们到底是弟兄,这是仁人的做法啊!舜想时时能够见到自己的弟弟,象自然也想见到舜并希望舜能够给他一块封地,这样,象便可借朝贡而常常回来,舜也可常常借故有政事而接待象。”万章听到这里,觉得已经明白了,就辞别孟子而去。

◆满城风雨

【释义】原指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很快传开来,人们议论纷纷。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北宋时的诗人谢无逸与潘大临是好朋友。只是家境都非常贫寒。两人都很有才华,又情投意合。但因一个在江西临川,一个位于湖北黄州,所以只好鸿雁往来,以叙友情和诗趣。

有一次,谢无逸惦念潘大临,就去信问候,并问他近来是不是又作了什么新诗,可让他一饱眼福。

对于好友的慰问,潘大临十分感激,立即给他写了回信,信中说:“近来秋高气爽,景物宜人,很能引发作诗的雅兴。可恨的是常有庸俗鄙陋的事情搅乱心绪,败坏诗兴。昨天闲卧床上,耳中听着窗外风涛阵阵,雨打秋林,顿觉诗兴大发,连忙起身,浓墨饱蘸,在白壁上写下‘满城风雨近重阳’的佳句。谁知刚写了这一句,一个催收田租的官吏忽然闯了进来,勃发的诗兴顿时全被打消。所以,现在只能将这一句诗奉寄给你了。”

由于这句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秋天风雨萧索、万物易色的景象,所以它虽未成篇,却同样脍炙人口,备受称颂。

后来,“满城风雨近重阳”演化为成语“满城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