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之童
【释义】幼年的孩童。古时的五尺约为现在的三尺。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战国时,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国风清明。楚国的学者许行带领弟子来到滕国,希望成为滕国百姓,他宁愿和弟子穿着粗布衣服,织席贩履为生。滕文公宽厚地给了他们一处宅院。
过了一阵子,许行对滕文公开始不满意了。他说:“滕文公还不算贤明,贤明的君主应该和百姓一道耕田种地……”另一位学者陈相,很赞成许行的话,便去对孟子说了。
孟子却反问陈相说:“许行的饭锅是自己造的吗?他的农具是自己做的吗?他的衣帽是自己缝的吗?”
陈相说:“都不是自己做的,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百姓有百姓的事,国君有国君的事,如果一件件东西都要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才能使用,国君就得率领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我看许行讲的是邪说,不应该相信他……”
陈相辩解说:“不过依照许行的话去做,市场上就不会有欺假的行为,价钱公平一致,即使是打发五尺之童去买东西,也没有卖主欺他;布匹、丝绸长短一样,价钱便一样;麻线、丝绵轻重一样,价钱也一样;鞋子大小一样,价钱也一样。”
孟子开导陈相说:“你说的不对呀,价钱一样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各种物品的质地不同,有好有次,所以价钱就应该有高有低,假若不分优劣一律划为同样价钱,那样会使天下发生混乱的。你想一想,好鞋和坏鞋卖同样价钱,谁能高兴呢?许行的话是虚伪的,照他的办法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从天而降
【释义】比喻出人意料地突然来临或出现。
【出处】汉·班固《汉书·周勃传》。
在汉文帝执政时期,边境很不安宁,经常有敌来侵,在这一年,匈奴来扰,周亚夫受命文帝,带兵在细柳对抗匈奴。
汉文帝带领大臣们去慰劳军队。到了细柳周亚夫的驻军营地,见军士全部铠甲在身,手执兵刃,严阵以待。皇帝的侍骑先驰到军营,守卫营门的士兵说:“将军有令,不能随便进入军营!”侍骑重新拿着皇帝的令牌来到营门,守门兵士才放他们进营。但军吏又拦挡车骑,说:“军内有规定,营内骑马不得奔驰!”汉文帝只好按辔缓行,皇帝一行人来到中营,周亚夫将军才出来,他向皇帝作了一个揖说:“铠甲在身,不能叩拜,请允许我以军礼拜见!”皇帝离营后,大臣们就议论纷纷说:“周亚夫太傲慢了,对陛下也不恭敬……”汉文帝却赞扬周亚夫说:“他是真正的将军。”不久汉文帝便提升周亚夫为中尉。
汉文帝生了重病,临终前告诫太子说:“记住,国家有了危险要任用周亚夫,这个人可以安定朝廷的。”
汉景帝即位后,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汉景帝执政才三年,吴王和楚王就开始谋反。周亚夫受命带兵去平叛。
周亚夫领兵出征,走到霸上,赵涉拦住他诚恳地说:“你这次去平叛吴王和楚王,事关重大呀!吴王刘濞很强,他养了许多勇士,组成了敢死队。他知道你率兵去打他。他预先必有伏兵,你最好走右边的路线,过蓝田,出武关,到雒阳,迟不过一二日,可以直入武库,击鼓鸣金,诸侯听见了会以为将军从天而下,必然惊慌失措……”
周亚夫在听了赵涉的忠肯意见之后,沉思了一会儿认为说得很有道理,便采纳了,派兵断了吴、楚的粮道,周亚夫利用吴、楚军队缺粮食而军心动摇的机会轻松击败吴军。
吴王刘濞逃跑到江南,一月后被越人斩首了。
此成语出自《汉书·周勃传》,原文是:“涉曰:‘……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金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从天而下”后演变为成语“从天而降”。
◆分崩离析
【释义】“分崩离析”用来形容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不可收拾。
【出处】此典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冉求、季路在鲁国大夫季孙氏手下任家臣。季孙氏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准备去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于是冉求、季路为此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冉求,你知道颛臾是我们鲁国生死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求辩论道:“颛臾城池牢固,而且离季孙的封地费地非常近,如果现在不把它攻打下来,将来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祸害。”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最讨厌的是不说自己贪得无厌的人,却一定要找借口去侵犯别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孔子又告诫冉求道:“像你们这样做,其结果必然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冉求、季路听了孔子的这番话,纷纷点头称是。
◆天下无敌
【释义】“天下无敌”形容战无不胜,没有能抵挡住的。
【出处】此典出自《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有人问孟子:怎样才能做到天下无敌。
孟子说:“现在有些弱小国家想以强国为师,但又以接受别人的命令为耻,就好比学生以接受老师的命令为耻一样,这能行吗?”来访者问:“不以强国为师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孟子沉思了一下回答说:“当然不是说只能以强大的国家为师,因为我们可以文王为师。以文王为师,强大的国家只需五年,较小的国家只需七年,就能够得到统治天下的大权。”“怎样才能做到以文王为师呢?”来访者又问道。孟子说:“这就是要施行仁政。孔子说过:仁德的力量,是不能拿人的多少来计算的。如果君主爱好仁德,则‘天下无敌’。”孟子说完之后,又特意强调一句说:“仁者无敌。”
◆天罗地网
【释义】“罗”是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比喻包围得非常严密,无处可逃。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
《伍员吹萧》是元代李寿卿创作的一个杂剧。说的是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一段曲折经历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楚平王身边有个喜欢拍马屁的人,名叫费无极。一日,他奉命到秦国去给太子建迎接新娘,见新娘非常美丽,便怂恿平王把她留作自己的妃子。昏庸好色的平王居然照办。这件事传开后,成为一大丑闻。
太子建的老师伍著,是个刚正不阿的大臣。费无极生怕他今后帮助太子惩罚自己,便怂恿平王诱杀了他及其长子。这样做还不够,费无极又怂恿平王把太子建送到城外去把守边疆。后来仍不放心,又派人去杀害他。
太子建得到风声,连夜逃跑。他知道伍著的次子伍员在樊城镇守,便跑到那里,告诉了他父兄被杀的情况,并说费无极已派他的儿子费得雄到樊城来骗你回去,杀掉。
伍员听到这些消息,大骂费无极心狠,平王无道,决定采取适当措施对付赶来的费得雄。
过了几天,费得雄果然来到樊城。见了伍员后,他谎称平王因伍员屡立战功,要重赏他,请伍员立刻启程回朝,接受赏赐。
伍员故意问道:
“我已半年没有回朝,不知我家父兄等是否安康?”
费得雄装模作样地说:
“你们伍家人丁兴旺,有哪家能和你家相比!”
伍员听了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费得雄的衣襟,怒骂道:
“你们这伙坏蛋,把我全家杀绝,还无耻地说我伍家兴旺!”
费得雄以为伍员不可能知道这件事的详情,便要求伍员举出证人。
伍员愤怒地说:
“如果不是太子建来到这里说明内情,道破你这个坏蛋的谎言,我险些儿被你骗进天罗地网!”
费得雄哑口无言。伍员狠打了他一顿,弃官而去。后来到了吴国,在街上吹箫时,被吴王知道后请去做大夫,帮助吴国打败楚国,报了父兄之仇。
◆天崩地坼
【释义】坼,裂开。比喻发生了像天子死亡等重大的不幸事件。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攻打越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表面上派将军晋鄙率军救赵,但却让晋鄙停留在荡阴按兵不动,又派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
“当今秦国称雄天下,这次不是为了攻占邯郸,而是谋求称帝。赵国如果宣布拥戴秦昭王称帝,秦兵定会撤离赵国。”
赵王和赵国国相平原君一时不知如何决策。
这时,齐国一位很有气节的高士鲁仲连在赵国游历,正在被围困的邯郸城中。他听说魏国想使赵国拥戴秦昭王称帝,便让平原君介绍他会见魏国使者辛垣衍,辛久闻鲁仲连是一位高士,且能言善辩,便不想见他,平原君说:“我已经把您来此的事情给他说了。”辛垣衍只得勉强同意了。
见面后,鲁仲连一声不吭,辛垣衍搭讪着先开了腔:
“我看如今留在这座围城里的人,大多是对平原君有所求的,而据我观察先生您的神色非凡,不像是有所求于平原君的人,干嘛还留在这里不肯离去呢?”鲁仲连接着说:
“当今人们对坚守节操的人很不了解,错误地认为他的行事是为了他自己。”接着,鲁仲连的谈锋转向了正题:“那秦国,是一个不讲礼仪、鼓励在战争中多杀人的国家,用权诈对待有知识的人,像对待奴隶那样奴役百姓。如果秦王肆无忌惮地当了皇帝,进而统治天下,我只有跳进东海自杀,因为忍受不了受他奴役的滋味啊!我现在会见将军您的目的,是想帮助赵国。”当鲁仲连谈到魏国目前不真心帮助赵国,是因为还未认识到秦王称帝的危害性时,辛垣衍问道:
“秦王称帝的危害将怎么样呢?”
“以前齐威王讲求仁义,当时周朝又穷又弱,各国诸侯都不去朝拜周天子,齐国却独自去朝拜。一年多以后,周烈王死了,诸侯都去吊丧,齐国去得迟了,继位的周显王大发脾气,向齐国报表说:‘天崩地坼,继位天子睡在草席上守丧,齐国迟迟才来吊唁,该杀!’气得齐威王骂遣:‘呸!你娘是个贱丫头。’终于遭到天下人的讥笑。周烈王活着时他去朝拜,死了他却大骂,这实在是因为齐威王忍受不了天子的苛求。天子总是那样苛刻的,这倒也不足为怪。”
在双方继续展开的辩论中,鲁仲连生动深刻地论说了若让秦称帝,包括魏国在内,将沦为秦王的臣仆而落个任人宰割的可悲下场。一席话,说得辛垣衍无言对答,终于站起来,对鲁仲连拜了两拜,道:“我这就离开赵国,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了。”
秦军得知此事后,立即撤离邯郸50里,此时,魏公子信陵君设计夺得晋鄙兵权,率兵授越,秦军不战而退。
◆天涯海角
【释义】形容彼此之间相隔太远,也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大文学家,幼年就成了孤儿,全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抚养。韩会有一个嗣子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韩会42岁时,因官场失利被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11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却都很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韩家基业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虽孤苦伶仃,但他俩一直守着父辈家业生活。
韩愈9岁时自宣城前往京城,在以后的10年里,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在一起生活时,不幸十二郎死去,韩愈悲痛欲绝,于是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遥祭他。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读了这篇祭文,不禁使人心酸落泪。
◆方寸之地
【释义】方寸,指心脏。比喻地方很小。
【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仲尼》。
某件事很难处理的现象称为“闹心”。所谓闹心,就是不能冷静地思索。
古人与今人不同,他们将“闹心”说成“方寸乱矣”。《三国演义》有一回叫:“徐元直走马荐诸葛”,大意是:徐庶(字元直)辅佐刘备创立基业,几次给曹兵以重创。
曹操得知实情后,知道是徐庶为刘备谋划,当下扣留徐母,并以徐母的名义,写信给徐庶,让徐庶火速离开刘备,归附曹操。
刘备实在不愿让徐庶这样一个得力谋士离开,劝徐庶留下来。徐庶以手指指心口窝说:“这里乱透了,留下来毫无用处。(方寸乱矣,徒留无益。)”
这里的“方寸”指的就是“心”。
古文中,将“心”说成“方寸”。语源很古,溯本求源,是出自2000余年前的《列子·仲尼》篇中,成语“方寸之地”即源出此书。
不难想象,这种人在生活中一定很古怪,令人讨厌,甚至与亲友也很难融洽相处。
龙叔是个心灵剔透的聪明人,觉察到自己与世人格格不入,但他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他自以为不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因为他从不与人争名夺利,更不会伤害任何人。他听说文挚学问博深,洞明世事,故而向文挚当面请教,他问:“久闻先生是一代名医,有手到病除的本领,可否为我诊治一番?解除我的痛苦。”
文挚很熟悉龙叔的人品,对他分外敬重,便很客气地说:“很高兴能为先生效劳,只是不知道先生病状如何,请先生见告才行,以便对症开方。”
龙叔说:“我的病有些奇怪,这可能与我的为人性格有些关系。例如,人们很看重的事情我却毫无兴趣。人们都以家乡的声名在外而感到骄傲,可我却毫不在意;又如,我曾意外得到一件宝物,但我绝不为此高兴得忘乎所以,后来又丢了一件很珍贵的物件,我仍然泰然处之,不以为意。您是否觉得我这个人很愚蠢?”
文挚摇摇头说:“哪里,哪里,先生还有其他病状吗?”
龙叔叹口气说:“当然不止这些,仅仅这样,亲友们也不会觉得我难与相处。我把生与死的大事都看成一回事,既不为生而欢喜,也不为死而悲哀。在我看来,穷与富,贵与贱没什么不同,人与兽都在为生存而挣扎,其实本质没有多少差别。利害得失难以让我动心,荣华富贵对我毫无诱惑力。所以,连妻子和奴仆都用奇怪的目光来看我,问题够严重吧?”
文挚站起来说:“我来看看您的心吧。”
文挚注目看了一会儿,兴奋地说:“阁下一寸见方的心脏已经空灵了(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简直是掌握了长生不死的诀窍,可喜可贺呀,哪有什么病,您这种人简直就是神仙,怎么会生病呢?”
龙叔听了文挚的话,感觉很有道理,从此更加淡泊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