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上)
22641600000009

第9章 开创天地的故事(8)

【所罗门的富有】

所罗门不仅是最智慧的王,也是最富有的王。所罗门在位之日,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都向他进贡。所罗门每日所用的食物有:细面30歌珥,粗面60歌珥,肥牛10只,草场的牛20只,羊100只,还有鹿、羚羊、狍子等。所罗门有套车的马四万,还有马兵一万二千。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犹太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

当时,示巴女王仰慕所罗门的名声,就来见所罗门,用许多难解的问题试问所罗门,所罗门一一解答她的问题,没有一句不明白。示巴女王见所罗门大有智慧,又见他所建造的宫室,席上的珍馐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等等,这一切豪华气派,就诧异得神不守舍。女王对所罗门说:“我在本国里所听见的论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实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话,乃至我来亲眼见了,才知道人所告诉我的其实还不到一半。”

于是,示巴女王将120他连得金子和宝石,还有许多香料,送给所罗门。而示巴女王所求的一切,所罗门也都送给她,另外还照自己的厚意馈送她。女王满载着礼物,回到本国。

所罗门王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660他连得。所罗门用金子打成挡牌200面,每面用金子600舍客勒,又用金子打成盾牌300面,每面用金子3弥那,都放在黎巴嫩宫里。还用象牙制造了一个宝座,用精金包裹。宝座有6层台阶,座的后背是圆的,两旁有扶手,靠近扶手有两个狮子站立着。6层台阶上有12个狮子右两边站立。所罗门所选的一切器具,都是用金,那时候,银子算不了什么。

【约拿在鱼腹中】

一日,耶和华差遣先知约拿前往尼尼微城,向那里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罪恶太重,为耶和华所憎恶。可是约拿不听从耶和华的命令,反而逃避耶和华。他登上一条开往他施地方去的船,准备到那里去躲避起来。

船行到中途,海上突然狂风大作,船差一点被击沉。水手们非常害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为减轻船的重量,把船上的货物都抛到海中。只有约拿一个人还躺在底舱,安然入睡。船主人把他叫醒,惊奇地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许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有人建议用抽签的办法来确定究竟是谁得罪了神,才招来这场灾祸的。结果抽出约拿。众人问他是哪里人,约拿回答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然后,约拿告诉他们,他是为躲避耶和华才上这船的。众人十分害怕,问道:“我们应该拿你怎么办,才能使海浪平静呢?”

这时,海浪越发翻腾,船马上就要被打翻了。约拿对众人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这场风暴全是由我引起的。”众人不忍心这样做,都竭尽全力荡桨,想把船划到岸上去,可是海浪越来越凶猛,船根本无法靠岸。于是众人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哪,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人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然后,他们把约拿抬起,抛入海中,海浪果然平息下来。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把约拿吞入腹中。约拿在鱼腹里呆了三天三夜。他向耶和华祷告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救恩出于耶和华。”这样过了三天,耶和华吩咐大鱼把约拿吐在旱地上。耶和华再次命令约拿去尼尼微,约拿便遵照耶和华的话去做。

约拿走了三天,来到尼尼微城,约拿进城走了一天,宣告说:“再等40日,尼尼微必倾覆!”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老老少少全都穿上麻衣。就连尼尼微王也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王还通告全城说:“人和牲畜都不准吃什么,也不准喝什么,都要披上麻布,求告上帝。各人都要回心转意,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许上帝不再向我们发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

上帝看见尼尼微人诚心悔改,就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约拿为此大生耶和华的气,因为耶和华使他的预言落空。他向耶和华祷告说:“耶和华啊,我在未到尼尼微之前就知道会是这样,因为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一定会后悔而不降灾与尼尼微人,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活着不如死去。”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道理吗?”约拿来到城东郊外,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荫下,要看看尼尼微城究竟会怎样。耶和华让那里长出一棵蓖麻树,树比约拿人还高,树影给约拿带来了阴凉,使约拿免受日晒的苦楚。第二天黎明,耶和华又让一条虫子来咬这蓖麻树,以致枯槁。太阳出来的时候,耶和华让热风从东边吹来,太阳晒得约拿昏昏沉沉。约拿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耶和华对他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是合乎道理的吗?”约拿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道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婴儿就有12万之多,还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约拿心悦诚服,不再与上帝争辩。

【雅亿杀死西西拉】

西西拉在耶斯列平原上把铁甲战车一字排开,只等犹太军队从山上下来后就进攻。然而,耶和华站在犹太人一边。耶宾的军队勉力苦战,但是他们注定要遭灭顶之灾。只有少数残兵逃生,连不可一世的西西拉也被迫丢下铁甲车,徒步逃命。

他向西逃跑,但因为不适应如此剧烈的运动,一会儿便筋疲力尽,只好走进路边的一间房子去讨些吃的。

这间房子是基尼人希百的家。

希百外出了,他妻子雅亿在家。

她听说了打仗的事,认定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西西拉。他样子像个外国人,头戴金盔,指使雅亿干这干那,一看就是惯于发号施令的人。于是,雅亿让这位不速之客吃饱喝足。见他已疲惫不堪,就告诉他可以在地毯上休息,还许诺会替他把风,如果犹太士兵来了,她会叫醒他,好让他逃跑。

西西拉完全相信了雅亿的话,一会儿便睡得死死的。

这时,雅亿拿起一颗钉帐篷用的铁钉,扎进了西西拉的眼睛,把敌人杀死在自家的地板上。之后,她跑到巴拉的士兵那里,骄傲地告诉他们自己的壮举。

这个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对于耶宾来说,失去了可以信赖的将军,不得不求和。犹太人再次获得了自由,他们为雅亿和底波拉的贡献而自豪不已,并给予她们很高的荣誉。

【参孙之死】

人们叫嚷道:“把他带过来!带到这儿来!多有趣的游戏!我们可以嘲笑这老头,朝他扔泥巴。他以前杀了我们几百人,现在力气全没啦,像小猫一样没用!快把他带来!”

参孙被带到神庙,好让所有非利士人都看到他,并让他们肆意辱骂。

从这片喧闹声中,参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恳求耶和华准许他作最后一次祈祷,祈求让他恢复力量,哪怕只有一小会儿。

他们把参孙领到一把放在神庙中央的椅子跟前,让他坐在两根顶梁石柱的中间。

他的手指慢慢地触到了冰冷的石柱。

当人群围着他发出疯狂的欢叫声时,他双手抓住花岗岩石柱。只见他宽阔的肩膀猛力一举,就把石柱推倒了。

石柱立即摔得粉碎。

屋顶轰然倒塌。

神庙里和屋顶上的人全都死了。废墟之下,躺着一位英雄的残躯,他用死赎清了自己年轻时代犯下的那些愚蠢错误。

【先知撒母耳】

四分五裂的犹太部落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国家。犹太人民仍不愿称统治者为国王。但是,士师的权力在不断膨胀。如果真有那么一个人,具有和摩西或约书亚一样的人格魅力,犹太人一定乐于请他做自己的君王。

可是,参孙的继承者以利,是个软弱的人。至于他的两个儿子,非尼哈和何弗尼,则更是卑劣无耻。他们从来不把耶和华放在心上,只知沉溺于世俗享乐,倚仗父亲的权位做尽了坏事。

已经是时候找一位完全不同的领袖了。这时,真有个人应运而生,他就是著名的先知撒母耳。

撒母耳出生在一个叫拉玛的小祠,父亲是以利加拿,母亲叫哈拿。

哈拿多年没有生育。她每年都到示罗的神庙去祈求神赐给她孩子。当孩子生下后,她欣喜万分,给他取名叫撒母耳(意为“喜悦”)。等到儿子会走路了,她便带他到示罗,请求以利给他在神庙找个差事,好让孩子永远陪伴在耶和华左右。

撒母耳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利很喜欢他。因为他已经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什么出息,所以就开始训练小撒母耳,把他当自己的继承人看待。

一天夜里,以利关上了圣殿的大门。这时,他听到有人叫撒母耳的名字。撒母耳正在睡觉,被惊醒了,就问:“主人,我在这里,有什么吩咐?”

以利说没什么吩咐,自己刚才没叫他。

男孩又躺下了,一会儿又听到声音:“撒母耳!”

这种喊声连续出现了3次。以利这才明白过来,那是耶和华的召唤。于是,他让撒母耳单独留下。耶和华随即告诉撒母耳:以利的儿子们必须处死,否则他们的恶行将毁掉所有以色列人。

第二天早上,撒母耳把头天晚上耶和华给他的启示告诉了以利。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尽人皆知。此后,人们对撒母耳毕恭毕敬,都说这孩子长大后肯定是个伟大的先知,还可能会成为犹太国的统治者。

然而,这一天为时尚早。目前,以利仍是士师。不久,非利士人再次来犯。

犹太人形成了一个习惯,每逢打仗,一定抬上约柜。

以利当时身兼士师和大祭司两职,他命令儿子非尼哈和何弗尼运约柜到犹太营地去。

于是两人遵令而行,哪里知道由于自己触犯了犹太人的每一条律法,早已令耶和华大为不快。

【路得的故事】

伯利恒住着一个男子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子叫拿俄米。他们有两个儿子,基连和玛伦。以利米勒家境殷实,但是伯利恒一带一闹饥荒,他就变得一无所有了。

以利米勒有个富裕的堂兄弟叫波阿斯。不过,以利米勒太爱面子,不肯去向他的堂兄弟求助,宁愿带着妻子儿女搬到摩押重建家园。

刚搬到那儿他就开始拼命干活,可是不久便猝然死去,丢下妻子一个人来抚养两个孩子。

以利米勒的两个儿子都是很正派的年轻人,他们帮母亲在地里干活。长大成人后,兄弟俩就娶了附近摩押人村庄的女子为妻。好心的异乡人接纳了他们,他们也希望就在那里度过余生。

但是,基连和玛伦看来是继承了父亲的虚弱体质,两个人都病倒了,而且很快就相继死去。他们的母亲痛不欲生,决定回到故乡安度晚年。那里有她从儿时就相熟的亲友,还有她熟悉的乡亲。

她虽然非常喜欢两个儿媳,但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叫媳妇跟她一起回去。她就这么跟两个儿媳说了。基连的遗孀叫俄珥巴,她觉得离开娘家不是明智之举,于是就同婆婆依依话别,自己仍留在摩押。

然而,玛伦的遗孀路得,却不肯离开现在已是举目无亲的老人。她已经嫁到了以利米勒家,那就得为了丈夫家而放弃娘家人。她决定和拿俄米在一起,并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她表示什么也不能把自己和死去丈夫的母亲分开,还温柔地拥抱婆婆。

于是,两个女人一同来到了伯利恒。

她们那个时候穷到了极点,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幸好若干年以前,睿智的立法者摩西考虑到可能穷会挨饿,于是就规定收割后落在地上的麦粒,必须归赤贫者所有。田里收获的所有粮食,都归农夫所有,而收割时掉在地里的那一点麦穗,根据上帝赐予的权利,应该属于那些没有土地的人。

拿俄米和路得到达伯利恒的时候,正好赶上收获季节。

以利米勒的堂兄弟波阿斯带着自己的人在田里干活。路得就跟着那些拾麦穗的人,好给拿俄米弄点面包。

就这样,她拾了好几天麦穗。

路得在伯利恒的犹太女人中是个陌生人,所以人们都来打听她的情况。不久,她的故事就谁都知道了,最后也传到了波阿斯的耳中。他感到好奇,就想看看这个犹太女人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借检查自己田里的活,过来和她谈谈。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他邀请路得跟自己和其他干活的人一起坐下来吃饭,而且她要多少面包就给她多少。

路得只吃了一点点,把其余的带回了家给拿俄米吃。拿俄米太老了,已经干不了活了。

第二天早晨,她又到田里去。波阿斯不愿意伤害路得的感情,但又想让她干轻一点的活,于是就吩咐收割麦子的人不要干得太仔细,一定要多留些麦穗在田里。

路得整天都在干活。到了晚上,等她收拾麦穗准备回家的时候,才发现白天捡得太多,自己都拿不动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拿俄米,自己怎么遇见的波阿斯,又是怎么一个上午捡的麦穗比以前一个星期捡的还多。

这让拿俄米非常高兴。她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希望波阿斯能娶路得为妻。她知道这样路得的后半辈子就会有个幸福的家了。是的,路得是个外乡人,但是,她和波阿斯的远亲玛伦结了婚,就差不多已经使她成为整个犹太大家庭的一员,更何况大家还都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