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上)
22641600000028

第28章 神话传奇的故事(15)

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的旱灾,夺走了地里的庄稼,幸存的人们,把存有的粮食和死去的牲畜都吃完了,眼看就要被饿死,我急忙派人带上城里的珠宝到城外去买食物,谁知城外也同城内一样,山穷水尽。派出去的人都徒劳而归。

此时,我才知道,一切的权力和财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宝贵的生命,但为时已晚,走投无路,我命令关闭城门,所有城中百姓都躺下来,迎接至高无尚的死神到来,这就是你们看到的景象。

我们曾经荣华富贵,

但终归一死。

即使富可敌国,

但仍然挽不回性命。

所有人都惧怕死亡,

都想功名显赫。

因此,造成了连年的战争,

才会有狡诈的小人,

才会为争权夺利勾心斗角,

残害忠良,

明火执仗,

自相残杀。

可悲的是人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

却不曾留有后路。

人们常说,

阎王让你三更死,

你决留不到五更天。

一但死神降临,

权力再大,财富再多,

终逃不脱死神的追逐。

即使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

也得不到死神的怜悯,

将你带走。

纵有万般不舍,

然而,抛妻舍子,再所难免,

于是,告别一切,

然后将黄土埋身。

地府一片漆黑,

阴森冷人。

再也没有以往的高贵,

也没有了一呼百应。

没有了山珍海味,

没有了豪华宫殿,

没有了绫罗绸缎;

有的只是陋屋,

毫无生气,

鬼哭狼嚎。

此时,你才意识到,

主才是世界的主宰。

相信他是最公正的,

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一结局。

生前所做的一切,

都将在死后清算。

到此参观的游人们,不要认为我是在说痴话,在危言耸听。一切都是主事先安排好的,不要执迷不悟,否则就是无知。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就是一个例证。

古代的帝王,哪个不是横征暴虐,但终归一死;翁顿大帝拥有金银城堡,最后也得到报应;乃睦鲁德十恶不慑,也与凡人共命运。千万要记住,没有人能长生不老,永保青春,那都是妄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法老死去了,乃睦鲁德去了,翁顿去了,远古的帝王都去了,只留下了千古不变的教训。

所以,我规劝游人们,放弃勾心斗角,及时修身养性,以我为戒,终有一日,还主一个清白之身。相信游人们能来到铜城,也是主的保佑。那就请你们带回去一些宝物以做记念。注意,千万不可动我身上的宝物;否则,将遭天遣。切记,切记。

想到即使是再有威力的帝国诸侯也不能逃脱命运的安排,沐萨心里不禁一颤,寒上心头。自己此行即使找不到铜质胆瓶,也无怨无悔了,因为得到这么多的警世名言,是最大的财富。不禁心胸开阔,看穿世间一切,想着回去后要虔心奉主,直到归天。

随后,沐萨命令下人把宫中所有值钱的希世珍宝都装箱带走。一时,所有将士都纷纷搬来箱盒把珠宝一一装入,这时,托里补对沐萨说:

“大人,要我看,这里最该取走的就是公主身上的宝物,不如把它拿去献给我主,以表忠心。”沐萨听后大怒:“难道你忘了金碑上的警告了吗?那是古人的遗言,切不可忽视,否则将追悔莫及。”

但是,沐萨的话托里补并没有听进去半句,他趁人不备,爬到侍卫站着的平台上,伸手去拿公主身上的宝物,就在他的手触刚及到公主的一瞬间,金碑上的诫言应验了,只见手握钢锏的侍卫举起手,一锏打在托里补的背上,而另一个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剑结束了他的性命。托里补罪有应得。

托里补的一意孤行验证了金碑上的告诫,骇得沐萨一行人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不禁令人回想起诗文上的警示,真的是不要贪图钱财,终害自己。一切都是主的安排,早有定论,违背他,只有加速自己的毁灭,别无选择。

沐萨一行人感叹之余决定将托里补留在此处,用来提醒后来人。然后他们沿着海岸线来到了依海的大山附近。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人类,他们是一些黑人,黑人们见到沐萨一行人,马上跑进了山洞里,只留下妇女和儿童。

沐萨在奥补顿那里得知,这些黑人知道铜质胆瓶的下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为的就是找到这些人。立即,沐萨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先行休息,待从长计议。

正当沐萨一行人忙于安营时,黑人的首领听到报告后亲自下山来寻问缘由。他是这里惟一懂得阿拉伯语的人。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来到这里要做什么?”

“首领,我们是阿拉伯人,从遥远的额尔彼来,来到这里为我主找所罗门时代的铜质胆瓶。”

“我们也不是什么仙人,是诺亚之子哈姆的后代,因此,我们拥有非常高大矫健的身材。”

“原来是这样,可是这里与世隔绝,是什么支撑你们活下来的呢?”

“就在克尔克海里,也就是面前的这个海里住着一个浑身发光的阿巴斯,他是主的信使,他就是我们的信仰,也给了我们智慧。”

“他给了你们一些什么教化呢?”

“他教化我们,主是世界的主宰,是他创造了宇宙,人的生与死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自那以后,阿巴斯每周五晚上都会露出海面,高声赞美主的智慧,万能仁慈的主,每到这时,他的周围就会被一片光明环绕着。因此,我们就放弃了物教信奉万能的主。”

沐萨知道了黑人与自己的信仰相同,消除了戒心,继续说:

“黑人朋友,现在我们都是主的信徒,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我主找到在所罗门时期,里面装有有罪的妖魔、邪神的铜质胆瓶。因我主在史料中看到了此事,所以特派我们前来寻找带回去的。如果你们能帮我们找到铜质胆瓶的话,我主奥补督将不胜感激。”

这位哈姆的后代了解了沐萨一行人的来意之后,也表示自己愿意帮助他们寻找。然后设宴款待了他们,并同时令人去海底找到了几个铜质胆瓶交与了沐萨。

看着这来之不易的几个铜质胆瓶,沐萨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一是为一行人历尽了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终于如愿以偿;二是为进入铜城时那12个勇士。他们在这里又呆了几天,听黑人朋友讲了些稀奇古怪的事后,沐萨决定启程回国。于是,他们把许多财宝献给了黑人朋友,又带上了黑人朋友的礼物和一些海里的特产和最最重要的几个铜质胆瓶告别了黑人朋友,踏上了归程。这支胜利之师又经历了艰难的长途跋涉,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终于到达了故土。国王听说沐萨一行人已经凯旋而归,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了他们。大摆宴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然后,国王奥补督命人一一打开了几个铜质胆瓶,只见一股清烟从瓶中慢慢地冒出来升上天空,随后一声声地“伟大的主的使者哟!我忏悔了!”的大声喊叫在空中逐渐形成了几个面目狰狞的巨大的魔鬼,但转眼,他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此情此景与托里补先前讲述的一模一样。令国王和文武百官惊叹不已。

随后,沐萨向国王讲述了他们此行的详细经过,当然也包括托里补的死因,国王为托里补的冒失感到惋惜,但因他是为孝敬自己而亡,所以给了他的家人很多财宝。接着,沐萨又向国王讲述了他们在途中所见的警世箴言,并把记录给国王看,国王看了受益非浅。决定从此广施仁政,开仓济民,减免官税。并且很快付出了行动,所以深受民众的拥戴,国家也日益昌盛。

此时,沐萨也向国王提出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儿子,自己隐退,虔心侍主。国王再三劝阻,无奈沐萨心意已决,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的儿子接替了他的职位,沐萨千恩万谢后辞别了国王奥补督。然后孤身一人到耶路撒冷做了一名隐士,从此虔心侍主,修身养性,直到死去。这也实现了他在公主的宫殿里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