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上)
22641600000019

第19章 神话传奇的故事(6)

【灶神的耳朵被打聋了】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仡佬族的人到天上去找玉皇要求给人间降福,于是,玉皇便派了一位灶神帮助他们看家,并管理火。

但是,事与愿违,灶神是一位“挑眼儿”的神,有事没事喜欢找岔子。他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还不时地找人们的小不丁点的“毛病”去向玉皇汇报。玉皇听了灶神的汇报,动不动就派雷公来惩罚人们,要么就是让火神来烧,要么就是让风伯来扰,搅得仡佬人没有半点安生。灶神对妇女尤其不好,稍有不如意就去玉皇那里栽赃诬告,使她们不断地遭受雷劈。

有一位媳妇,成天提心吊胆地怕灶神诬害她。她除每天细心办事外,总要在吃饭之前偷偷地供老天一次,乞求保佑。久而久之,老天被她的真诚感动了,他想:“灶神这家伙实在太胡作非为,应该向玉皇把他的事情讲清楚。”

恰恰就在第二天的上午,这个媳妇的婆婆没有到外面去做活。饭熟了,她要照常敬献老天,又害怕婆婆怀疑她偷嘴,先吃白米饭。她为了不让婆婆怀疑,就急忙忙地舀饭供上,这一慌可闯了大祸,她把几颗饭粒掉在了水缸的旁边。灶神早知道她在求天保佑,一直在找她的错处,这回可被抓住小辫子了。于是,灶神起了个大早,鸡刚叫,他就上天面见玉皇去了。

灶神对玉皇报告说:“这个媳妇抛撒五谷六粮,不是头一回了,现在水缸边还丢有半水缸白米饭呢!”玉皇一听,大怒,立刻叫雷公去劈那个媳妇。这时,老天对玉皇说:“现在下界怨气冲天,弄得人神不宁,你是玉皇,办事要慎重一些才好。还是叫雷公先了解一下,不要冤枉了好人。”玉皇说:“雷神,老天讲得有理,今天你去要好好地处理这件事。”

老天马上给那个媳妇托梦说:“午时三刻雷神要来劈你了,你为供献我撒在水缸旁边的那几粒饭,快拾起来用油炒了吃掉,然后去捡几颗亮米石丢在那里,你就平安无事了。”

雷公和灶神一起来到那媳妇家,他们在水缸旁边看到的是小石子,而不是米粒。灶神一看就急了,立即催雷公劈死那媳妇。雷公被灶神逼急了,就说:“屋子里太黑,我也没有看清是什么,让我来尝尝吧!”说着他拾起几颗亮米石放在嘴里,只听“格崩”一声,他的大牙被硌掉了,痛得他眼泪直流。

雷公不禁火冒三丈,一转身就左右开弓,狠狠地扇了灶神两个大耳光。这一下把灶神打愣了。雷公将嘴里的亮米石和硌掉的牙连血带水吐到灶神的脸上,说道:“从今以后,只准你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一次,不要天天去瞎报告了。”

雷公的那两个耳光打得可真不轻啊,灶神的耳朵从此就被打聋了。打这以后,人们都可以放开胆子说话了。再不怕灶神上天诬告了。

【韩愈蓝关赋诗】

过了没有几年,又到了迎法门寺佛骨入京的时候了。以往迎佛骨都是进到长安后,放在相国寺内,供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而已。此时的皇帝唐宪宗是个信佛求长生的人,这次他要把佛骨迎到皇宫里供奉瞻仰。

韩愈身为刑部侍郎,觉得皇帝这样做必将给国家带来灾难,便冒着杀身之祸上了一篇《论佛骨表》。于是触怒了宪宗皇帝,几乎被杀头。多亏宰相裴度和许多大臣说情,才被免去一死,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广东的东部,距离京城长安有八千余里之遥。韩愈骑马出了京城,晓行夜宿,这一日他来到蓝关,正值阴云密布,大雪飞扬,大路上雪深数尺,马不能前。

此时,道路难辨,又无人可询问,真到了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地步。韩愈心想,自己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着想,冒死上书,不想落得如此下场。正在走投无路之时,忽见前面有一人顶风冒雪而来。来到近前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侄儿韩湘子。

韩湘子来到马前对叔叔说:“您还记得几年前那日席间花瓣上的那两句诗吗?”韩愈一听,忙问:“此地为何处?”韩湘子说:“这里就是蓝关。”韩愈说:“我们现在且到驿站暂歇,让我把那两句诗补成一律吧!”

到了驿站,韩愈补写了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早晨把一封奏折呈到皇帝的面前,晚上便被发配到足有八千里远的潮州去了。本来想为英明的主上革除弊政,岂敢只想着自己晚年的仕途平安!悠悠的白云啊,你横停在秦岭上,我的家乡在何方呢?茫茫的大雪啊,你拥塞住蓝关的道路,使我的马儿踌躇不前,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充满了骨肉的情意;你是来收殓我的尸骨吧,不使它抛落在瘴气浓重的大江之畔。

当晚,韩愈和韩湘子在驿站中彻夜长谈,许多亲情之语,肺腑之言温暖着韩愈的心。第二天清晨,韩湘子向韩愈辞行。临行时,韩湘子赠给韩愈几丸药,并对韩愈说:“在路上,你吃上一丸,就可以不受寒暑的侵袭。”接着又安慰韩愈说:“不必忧伤,我想,你不久就会回到朝中。”

果然不出韩湘子所料,不久,韩愈又被皇帝调回了朝中。

【灶王爷救百姓】

传说,从前人们身上有一个人眼看不见、通灵性的坏东西三尸神附着。这三尸神,一天到晚就是搬弄人间是非,说人的坏话。三尸神每个月要到天宫去一次,向玉皇报告人在世上的种种情况。

可是,这三尸神从来都不如实向玉皇禀报,每次都说坏话。不是“张三懒惰”,就是“李四奸刁”;不是“王五偷盗”,就是“铁六抢劫……”从没在玉皇面前说过人的一句好话。

日久天长,玉皇便对人产生了坏印象,很想惩罚人。但惩罚什么人?怎样去惩罚?玉皇总是拿不定主意。他想,如果完全相信三尸神禀报的情况,那么,世上竟连一个好人也没有了。

这一年,玉皇又听三尸神接连报告说,人又在不断地咒骂天庭,甚至对玉皇也有许多不敬之辞。他这一说,玉皇十分生气,觉得如果再不惩罚人们,就显得天庭太软弱无力了。于是,他对三尸神和手执钢鞭的王灵官说:“三尸神,你立即下凡,挨家挨户进行巡查,凡是不敬天庭、不奉公守法的坏人,把他们的名字都给我写在墙上。等到大年的晚上,王灵官执钢鞭下凡,只要墙上写了名字的坏人,统统杀掉,一个也不留。”

玉皇的圣旨一下,可乐坏了三尸神。他兴冲冲地回到人间,不问青红皂白,便挨家挨户地往墙上写名字。

这骇人听闻的坏消息,被各家的灶王爷知道了。灶王爷们秉性善良,为人忠厚,是老百姓家的主事神。于是灶王爷们焦急万分地聚到一起,商议怎样解除这场就要降临到百姓头上的灾难。

议论来,商量去,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既然保全百姓,又能惩治三尸神的非常巧妙的办法:“腊月二十三送灶王这天,每户百姓家的灶王爷,都十分郑重地关照家里的人,一定要他们在大年三十的白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直至檐梁墙壁上的陈年垢污,彻底清扫,掸掸干净,迎接新年。老百姓们都听了灶王爷的话,高高兴兴地把家里彻底打扫干净了。

到了大年夜晚上,王灵官果然手执钢鞭来到人间。他怒目圆睁,凶神恶煞般地挨家挨户地寻找写在墙上的人名字,以便动手。可是,王灵官一路查找过去,家家户户的墙壁上干干净净,不要说人名,就连一点蛛丝灰尘都找不到,他哪里知道,三尸神写下的人名,连同灰尘早就统统被扫掉了。

王灵官本来就是个脾气很暴的神,他一看一无所获,非常气愤,便回到天庭狠狠地告了三尸神一状:“三尸神无事生非,毁谤世人。百姓家墙上,没有一家写名字的。”

玉皇闻报大为震怒,立即传旨:“将三尸神绑送前庭,痛打三百大板,再关进天牢,永不释放。”

【天门再也不开了】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老天爷为了使天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的晚上,他都要把天门打开,将天宫宝库中的金银财宝、珍珠玛瑙等等无数的宝贝撒往人间。到了那个时辰,只见人间遍地金灿灿、银闪闪,所有的砖头、瓦块、石头蛋子都变成了金银。但是,有一条天宫的规矩人们必须遵守,那就是,谁都不许贪心。捡到的金银还一定得放在屋里,等到天光大亮才能开门。

李家庄有兄弟两个,两人性格完全相反。老大叫狗崽,为人尖酸刻薄,而且更是爱财如命。谁要想从他那借到一个小钱,真比登天还难。他的弟弟老二叫五子,这人可是个心地善良,勤劳忠诚的好人。

这一年的三十晚上,兄弟俩都坐在屋子里等着天门开。可是,等啊,等啊,时间过去了很久,仍没见到天门开。狗崽想:我现在得想个法,等天门一开就能毫不费力地多弄一点金银财宝。于是,他将一大堆大石头、大石磙、大磨盘都搬到了自己的门口,准备等天门一开就把这些东西搬进屋里去。老实厚道的五子却什么也没干,只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望着蜡烛,耐心地等待着。

等啊,等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三更时分,天门终于开了。院子里的砖头瓦块,果然都变成了金银财宝。五子把金银财宝收进筐里,搬到屋内,关上了屋门。此时的狗崽却拼上了命,他搬完大块金子,再搬大块银子,捡完珍珠,又拾玛瑙,他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到屋里去。他看着满屋的金银财宝,像吃了蜜糖一样甜透了心。

狗崽坐在屋子里想,从今以后自己可就是天底下最有钱的人了。他着急地等待着天明,可是盼啊,盼啊,天却总是不肯亮。他实在耐不住了,便推开屋门来到院子里看天,竟忘了“不到天亮不开门”的这条规矩。

在院子里站了一会,他又不耐烦地回到屋子里。进屋一看,他顿时就傻眼了,搬进屋子里的大块金银,此时都变成了大块石头、大石磙、大磨盘。他气得嚎啕大哭起来。

五子呢,他只拾了点金银便回到屋子里,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一直到大天亮,他才打开了屋门。他一看,哎呀,那一筐里的金银财宝把人的眼睛都快照花了。五子可真高兴坏了,围着那筐金银财宝跳个没完。

一年一年的过去了。每年天门还开,老天爷还撒财宝,但渐渐地老天爷发现,像狗崽那样的人越来越多了。老天爷一生气,从此就再也不开天门了。

但人们为了希望能过富裕的生活,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每年三十夜里痴心地等待着。虽然过了一年又一年,天门却再也不见开了。

【月唐传的形成】

唐明皇,非常敬重中八仙,中八仙一看唐明皇这样敬重他们,便决定带唐明皇到月寒宫玩一玩。唐明皇到了月寒宫看中了嫦娥,于是便写了一首调戏嫦娥的诗。嫦娥由于先喝了几盅酒,先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后来醒酒了一看,唐明皇写了一首诗调戏她,非常生气,就拿了这首诗奏明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一看唐明皇身为人主,竟敢这样污辱天神,勃然大怒,于是派了青龙,脱生成为安禄山消灭唐朝,另建朝纲。

再说巡天御使太白金星路过大唐上空;一看下面兵荒马乱乌烟瘴气,立即回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向太白金星说明了原因,太白金星说:“玉帝息怒!玉帝息怒!唐明皇写诗污辱天神不对,您因为这点小事就派人消灭他的朝代,以后如果世人知道了,岂不谈笑您?再说大唐江山规定四百年,现在才坐了不足二百年,还有二百年。您因为这点小事就派人下凡乱世,未免小题大作了罢。”玉帝一听,觉得太白金星说得有理,就对太白金星说:“我御旨已下,青龙已经下凡,还有再收回御旨的道理?”太白金星听了说:“您的御旨已下,不可再收,但我给您想了一个两全齐美的主意,不知您意下如何?”玉帝便说:“卿家请讲。”太白金星说:“叫嫦娥下凡,转换成杨贵妃,先叫她跟唐王,青龙现在不是下世了吗?就叫青龙暂时搅乱大唐的朝纲,让大唐时时失败。等大唐天数已尽,再行灭唐之事也不迟。这样,嫦娥即报了仇,同时也处罚了唐明皇无视天神的罪行,您降的青龙乱世的御旨也实行了,岂不是两全齐美。”玉皇听了欣喜非常。这便是月唐传形成的经过。

后来,玉帝降旨,白虎星不听。原因是白虎星先前两次落凡,第一次脱生罗成只活了二十三岁,第二次脱生成薛礼也活了二十三岁。这次玉帝派他下凡,他说什么也不接旨。太白金星当着玉帝的面与他作保,让他活到终生。这样他才愿意下凡,脱生成郭子仪活到了七十八岁,老死在床灵上。

【观音送画】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最高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