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兴趣学习法
22641200000022

第22章 学生提高理科能力故事推荐(13)

82.神秘的古格王朝

大约公元9世纪时,在我国西藏地区的西部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王国,叫做古格。这个王国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其历史却不短,约有八百多年。古格王朝的经济、文化都较发达,特别是佛学,非常繁荣,很多佛学经典都是通过古格逐步传到周边地区的。但是,大约在17世纪,这个偏安一隅的神秘王国在繁荣了几百年后,突然消失了。

由于绝大多数关于古格的史料都被埋在曾经灿烂辉煌的废墟中了,所以,关于古格王朝究竟为何突然之间灰飞烟灭了,还在不断地考古发掘之中。

不过,古格王朝的消失有很多让人疑惑的神秘之处。首先,导致一个王朝灭亡最可能的直接因素——强敌入侵,在古格王朝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雪域高原阻挡了中原王朝的大军,也阻挡了其他民族强权的入侵。其次,可能导致王朝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内部冲突,似乎也无法解释古格王朝的消失,因为内部冲突只会导致政权的更替或者王位的转移,而不会使一个王朝突然消亡。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古格王朝的突然灭亡呢?

难道是自然灾害?发生了火山爆发?发生了地震?发生了雪灾?出现了瘟疫?都有可能,但是也都还无法证实。

或许我们忽视了一点,古格王朝是吐蕃王朝之后建立的地方政权,会不会是西藏地区的其他政权消灭了古格?可是,古格王朝的力量并不弱,它毕竟在西藏高原屹立了800多年啊。有历史学家怀疑是古格王朝内部发生了内讧,同时,又有人引外军入城,内忧外患最终动摇了古格八百年的根基。这是历史学家从西藏的历史记录中能稍微找到点证据的说法。不过,这一说法还没有得到充分证明。

要揭开古格王朝的神秘面具,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83.东南亚的神秘古国——占婆

在今天的越南南部地区,曾经有一个神秘的古国叫占婆。占婆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著名的“占城稻”就是从占婆国传过来的。不过这个活跃在东南亚的南少林国在大约三百年前却突然覆灭了。小国的消亡或许并不引人注意,但是占婆的消失却多少带有点神秘色彩。

占婆虽然处于东南亚,并多次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却有着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明显的不同之处。东南亚国家大多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处处带有中华文化的印记,而占婆在中华文明的包围圈中却神秘地保持着印度文化的传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把湿婆神作为主要的崇拜对象。或许正是这种特立独行,使它处于一种孤立地位,而最终走向了灭亡。

是什么原因让占婆人如此坚持地保持着印度文化的传统,我们无法考证,但是这确实阻碍了它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融合,并且给它带来了不断的战争。而战争最终毁灭了占婆,或者说占婆固守独特的文化,最终使它无法在东南亚生存下来。

虽然在与周边国家的交战中占婆似乎并没有落什么下风,但是在安南黎朝的皇帝黎圣宗率领的几十万大军的强攻之下,小小的占婆再也抵抗不住,最终国破人亡。但是占婆作为一个小国为何非要与安南国相抗衡呢?安南国为什么非要消灭占婆呢?建立一种藩属关系对双方不是都有好处吗?我们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只是隐隐地感觉到,这还是与占婆固守的独特文化有关系。

被安南大军攻破之后,占婆人也可以委曲求全,可是他们没有。在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后,占婆人开始逃亡,最终占婆国彻底消失。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愿意忍辱负重,伺机复国呢?又是什么原因让安南人赶尽杀绝呢?这当中还隐藏着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

84.难觅其踪的南少林

河南嵩山少林寺如今名闻天下,每年到寺里烧香,旅游的人达上百万,香火非常旺盛。事实上,这个少林寺又称北少林,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南少林,曾与其遥相呼应。但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南少林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确认当年南少林具体的地址。

南少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考古学者从一本天地会的“会册”中获得了一丝关于南少林的秘密:当年西鲁国入侵,官兵抵挡不住,康熙招募天下英雄阻击,并承诺给予封赏。南少林弟子主动请缨,并大胜而归。谁料康熙不但不履行承诺,还火烧南少林,屠杀南少林弟子。南少林弟子只有五人逃脱,为复仇,他们组织起了天地会,一直不断地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

这个故事几乎为所有人相信,但是考古学者却从中发现了疑点:为什么“会册”中从来都没有提到南少林的具体地址呢?是不是这当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为此,考古学者们继续在大山中搜寻。

终于,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一本手抄的经文揭露了关于南少林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年南少林的僧人与南明势力联手,进行反清活动,但是后来双方关系破裂,南少林的僧人便投靠了清政府,可清政府对待南少林僧人也很一般,以至于南少林弟子处于孤立的境地。为了掩饰这两次变故,他们编造厂“会册”中的故事,建立天地会,独自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

“会册”中的疑问解决了,但是既然康熙没有火烧南少林,那南少林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原来,康熙在收复台湾前,曾多次让沿海地区民众向内地迁徙,南少林也被迫迁离。在不断迁徙中,僧众和财产不断散失,加上自身不受清朝和反清势力双方的善待,南少林逐步消亡了。

85.凭空消失的部落

二战即将爆发之前,在阿拉伯半岛的亚丁港发生过一起集体失踪事件,至今仍是个谜团。这个部落的名字叫“拉达”,是一个沙漠部落。在它失踪时,附近一直都有英军驻守,而在其南北两方都有其他部落,这些部落之间只有一条非常危险的通道可以穿行。在这个部落消失后,英军发现屋内的家具摆放整齐,餐桌上还留着没有动用的饭菜,村里也没有被炮火袭击的痕迹,敌人入侵的可能被排除了。英国飞行员也没有发现有人群迁移的痕迹,而其南北两方的部落也没有发现“拉达”部落的人。这个部落的整群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还有一个集体消失的部落,那就是住在北寒带的爱斯基摩人部落。

这个小部落坐落在加拿大的安吉克尼湖附近,大约有三十几个人。它的失踪是北一个叫约翰·拉斐尔的猎人发现的。

这个猎人是爱斯基摩人的老朋友,因为他们曾经救了他的命,所以拉斐尔只要出来打猎,必会来看望一下恩人。

可是1940年12月初的一天,拉斐尔却再也找不到他的朋友们了。他们集体失踪了。拉斐尔在一间屋里发现,锅里已被煮熟的食物冻得都拿不出来了,而另一间屋里则有一件正缝制的皮衣,针还在上面刺着呢。这些爱斯基摩人到哪儿去了呢?

警察们通过清查,发现爱斯基摩人最重视的枪仍放在原地,而他们的狗却被饿死在距部落100米的灌木林中,各个小屋内外都井然有序,丝毫没有被侵犯的痕迹。那么,爱斯基摩人是因为什么消失的呢?

正当人们疑惑不解时,一个新的情况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拉达部落和爱斯基摩人部落消失的时候,都发现了不明飞行物,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86.战争中遗失的祖先遗骨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市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后来,这个头盖骨化石被保存在北京协和医学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可因为当时协和医学院是美国的驻华机构,日军一时不敢随便搜略,“北京人”化石在这里还比较安全。但是,到了1941年,日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军抢走,有关单位决定把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按原计划,“北京人”化石将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珍珠港事件爆发了,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北京、天津等地的机构,“北京人”头盖骨在转移中神秘失踪了!

1942年8月,在发现化石不见了之后,日本方面曾大肆宣扬化石“被窃”,还找过相关人员逼问其下落,裴文中教授也遭到了非难。

过了两个月,突然有消息传来,说在天津发现了“北京人”化石。日军还专门找了一个研究员前去辨认,但研究员刚到天津就被赶了回来,并被告知在天津找到的东西跟化石无关。不久裴文中教授被释放,同时,日军对“北京人”化石的搜索也停止了。

抗日战争结束后,曾有过报道说,在东京发现了“北京人”化石,说是东京帝国大学交给盟军总部的,准备送回中国。报上虽如此报道,但中国政府从盟军总部所接受的东西中,并没有“北京人”化石。为此,当时国民党政府驻日代表团顾问李济博士,在东京曾先后五次寻找过“北京人”化石的下落,均无任何结果。美军总部也曾动员在华美军寻找“北京人”化石的下落,还是一无所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京人”化石的失踪直到现在还是个悬而未解的谜。

1908年,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通古斯大爆炸,爆炸产生了很多碎片和残骸,其中有一块3吨重的陨石,被认为是无价之宝。这块陨石在2004年被“通古斯太空事件”基金会主席、俄科学家尤里·拉维宾买走,后来一直被放置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通古斯太空事件”基金会门前的广场上。不过跟通古斯爆炸一样离奇的是,2007年8月10日,这块无价之宝突然从被“通古斯太空事件”基金会门前的广场上消失了。这件事引起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警方的高度紧张,该市内务部甚至讨论是否将该案件列为刑事案件。遗憾的是,目前警方对此事的调查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这件神秘消失事件之所以引起各方的高度紧张,还要联系到通古斯爆炸事件。很多人认为通古斯爆炸时间与外星文明有关,爆炸中产生的很多碎片被怀疑是外星飞行器的残骸。所以对于这块陨石的消失,虽然不排除是犯罪分子的盗窃行为,但是使很多人更为担心的是,可能是当年坠落陨石的外星力量取走了陨石。之所以有这样的怀疑,是因为陨石失踪大概是6月份,而发现陨石丢失已经是两个月后了。换句话说,陨石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线索。能弄走一个3吨重的东西,又如此干净利索,可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疑虑不断地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是拉维宾监守自盗,还是……

不过,有一丝希望使人们心理稍安,有人看见6月6日有一伙形迹可疑的人在“通古斯太空事件”基金会门前转悠,并鬼鬼祟祟地把一个非常重的东西运上卡车,匆匆溜走。但愿是这伙窃贼偷走了陨石,因为至少这块神秘的陨石仍留在地球上。

87.是什么谋杀了关岭鱼龙

在我国贵州关岭地区,曾发现了大批远古时期的生物化石,这当中包括比恐龙还要早2500万年的鱼龙。鱼龙当时是海洋里的霸主,体形在2~4米之间,几乎通吃海洋里的一切动物,尤其爱好吃乌贼。关岭是一个山区,鱼龙作为当时海里的强势主体,为什么会在这里大批死亡呢?

根据对关岭地区的化石研究分析,这里原来属于浅海地区,但是鱼龙属于深海生物,怎么会来到这片浅海地区呢?是深海里出现了更凶猛的对手,逼得它们别无选择呢,还是关岭地区有着什么诱惑,让鱼龙甘愿冒险呢?

一些植物化石显示,关岭地区在当时属于亚热带气候,周围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吸引着大量的海洋动物前来觅食。这些海洋动物密集在此,在雄霸海洋的鱼龙看来就是食之不尽的美餐,所以成群的鱼龙尾随而来,聚集到了这里。可是面对如此丰富的食物,鱼龙应该越来越多才对,为什么却大量死亡了呢?是来到浅海地区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呢?还是因为鱼龙太多,相互争夺食物而自相残杀?抑或是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

从关岭地区的化石分布来看,鱼龙曾一度想游回深海,但是好像又遇到了某些东西的阻拦。是有什么凶猛的敌人带来了威胁,将鱼龙包围在关岭区域?那时还没有人类,没有其他生物能够实施如此严密的围猎策略。

一份关岭地区的地壳运动分析揭开了事情的谜底:原来关岭地区因为地壳运动由浅海变成了封闭的死海,众多生物的存在使海水严重缺氧,鱼龙因此想逃回深海,不想却被群山挡住了去路,最终只能困死关岭。

不过,这也只是目前的推论,鱼龙之死也许同恐龙一样,涉及地球之外强大力量的冲击。

88.恐龙突然绝迹

对于恐龙,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它们体形多数比较巨大,分为草食和肉食两种,在地球上存在了1.3亿年后,于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它们的消失,有很多说法,其中最典型的是“陨石撞击说”、“食物链断节说”和“火山爆发说”。

“陨石撞击说”认为,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撞击产生的高温使岩石气化形成了“粒子云”,“粒子云”遮住了太阳且长时间不消散。没有阳光的照射,使地球上的温度骤降,造成了大量动物的死亡,就连恐龙也难逃厄运。

“食物链断节说”认为,由于恐龙的体形巨大,需要的食物很多,长此以往,能够捕食的动物越来越少,能吃的植物也因为大量被食用而遭到严重破坏,恐龙在食物链断节后就灭亡了。

支持“火山爆发说”的专家则认为,当时地球上火山爆发频繁,而且那时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非常大,每次爆发都相当几百颗原子弹在同时爆炸。火山爆发产生的灰尘遮天蔽日,环境被严重污染。在这种环境中,任何体形较大的动物都无法存活,恐龙当然也不能幸免。

另外,有些专家认为不少恐龙化石的头部都有伤口,像是一些高智能生物对其进行捕杀造成的,这种捕杀行为导致了恐龙的灭亡;有些人认为,6500万年前陨石对地球的碰撞,释放出了大量甲烷,而甲烷的燃烧将恐龙“烤死”了。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恐龙并没有消失,只是进化了,它们有可能潜入海底成为深海动物,也有可能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体型变小、变轻,与原来完全不同,成为了新的物种。

总之,恐龙的消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环境的因素,所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保护环境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