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兴趣学习法
22641200000020

第20章 学生提高理科能力故事推荐(11)

67.大石墓中邛人的秘密

在中国早期历史上,西南地区有一些独特的民族群体,邛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神秘的部族。正是因为这个部族神秘,所以历史上对邛人的事迹少有记载。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四川安宁河沿岸发现的大石包,逐步揭开了邛人的神秘面纱。这些大石包实际上是邛人的二次合葬的墓穴,每个墓穴几十人到200多人不等,这样的墓穴共有200多个。据此推论,邛人的规模至少在20000人以上,正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部族了。如此大的一个部族是如何突然消失掉的呢?

据史书上的一些零星记载:邛人主要集中在邛都地区,他们豪爽尚武,民风剽悍。跟其他民族一样,邛人亦曾醉心于拓植疆土。他们与笮人交过战,与实力相当的夜郎、滇人也有过摩擦,与秦朝也曾兵刃相见。到了汉代,邛人空前孤立,随之而来的则是连绵不断的征战。面对同样强大的笮人,邛人占不到任何便宜,开拓疆土成为一个遥个可及的梦想;与大汉王朝,邛人也是一直交恶,汉军大举压境,邛人节节败退;其他西南少数民族在此时趁机强占了邛人的地盘。内外交困之下,在留下200多座大石墓后,邛人忽然从历史上神秘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举族迁徙到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世外桃源了呢,还是在无休止的征战中已不剩一兵一卒?

邛人消失了,他们把所有的秘密都埋藏在大石墓里了。在当时战争不断、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邛人仍然不断修建大石墓,这说明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他们对大石墓异常着迷。难道他们预见到灾难即将到来,想在大石墓中躲过一劫,还是想在大石墓中逃避现实中的战争困苦?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68.消失的尼雅

据《汉书》记载,西域小国精绝国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居民的生活富足而和平,后来突然就消失了。有人推测,它就是传说中的尼雅。

1906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了消失已久的尼雅古城。

1995年,经过一个月的挖掘,中日考察队在尼雅挖掘出大量的珍贵文物:依然矗立的大木柱子,有汉字的木简,工艺精湛的金银器皿,佛寺,墓地,等等。这些不仅证实了这座古城就是人们猜想中的尼雅,也在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和高度的文明。

这样一个辉煌的城市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有人说,这可能与沙漠的干旱气候和流沙的袭击有关。由于尼雅地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常年干旱,饮用水缺失,致使人口逐渐减少,再加上流沙的不断侵袭,于是就渐渐地沉没了。

可是,斯坦因在尼雅发现的一个玉碑,似乎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更为离奇的答案。这个玉碑上雕有三幅内容相关的图:第一幅是三个巨大的椭圆形漂浮物,正向地面上四散而跑的人射出奇怪的光线;第二幅是这些漂浮物已停在地面,而人们正排队走向它上面开的圆形洞里;第三幅是两个样子不像地球人的小矮人,正向椭圆形物体走去,他们戴有圆形的透明帽子,手里拿着一件闪闪发光的东西。

这三个椭圆形物是不是极像飞碟?那两个小矮人是不是外星人呢?难道这与尼雅国的消失有关?美国考古学家昂斯纳认为,这是尼雅人记载下来的外星人采矿图。这些外星人不但带走了地球上的矿物,还带走了大量的尼雅人,这也许真的是这个古城最终消失的原因。

无论如何,这些都仅仅只是猜测,而造成尼雅国消失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69.边陲的古夜郎国

著名成语“夜郎自大”饱含嘲讽,让秦汉时期屹立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古夜郎国,至今仍然能够妇孺皆知。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夜郎国的了解,可能也只限于这个夜郎自大的故事。事实上,夜郎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地方政权。它从战国时期就存在,直到西汉末年才衰弱,延续了300多年的历史,一度曾拥有10万大军。司马迁也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不过这个雄踞西南的古国在西汉末年却神秘消失了,史书上对它的记载只是寥寥数语,这给它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奉行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体制?为什么在建国300多年后突然消失了?它的遗民到哪里去了?现在对西南地区的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人们希望能够发现更多的资料,以揭开这个神秘古国的面纱。但是,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对夜郎国的突然消失提出种种猜想。

根据历史资料,夜郎国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被强大的汉王朝消灭了,但是这种解释也带来了很多疑问。汉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过大规模的征服,而夜郎国在秦汉两个庞大王朝时期生存了300多年,自然有它的生存之道,不会突然间就灰飞烟灭了。

还有一种可能:夜郎国周围除了汉之外,还有古滇人、邛人等少数民族政权,力量也很强大,会不会是这些民族的入侵,毁灭、同化了夜郎人?

而以上两种猜测都不会使夜郎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能够达到这种结果的似乎只有自然灾害。西南山区,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难时常发生,夜郎人是不是被这些无法抵抗的灾难埋在了大山底下?

70.寻找圣杯

基督教的圣物“圣杯”据说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过的酒杯,也是门徒约瑟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用来接耶稣鲜血的杯子。英国的亚瑟王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寻找圣杯的行动,无数基督教的信徒也在不断地寻找圣杯,不过至今没有找到关于圣杯的关键线索。

圣杯到底在哪里,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耶稣死后,圣杯曾被辗转运送到过很多地方,这或许能给寻找它的人提供一丝启发。

据说,约瑟在耶稣死后,携带着圣杯经过罗马到达法兰西,并最终在英国的格拉斯顿伯里城定居。也就是说,圣杯最终被藏在了格拉斯顿伯里城的某处,这也是绝大多数基督教徒所认为的。但是,圣杯被带到格拉斯顿伯里城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永远地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处据说流淌着红色泉水的地方,传说那是耶稣的血染红的。

但是,还有很多传说,说明圣杯在罗马、法兰西不仅路过,还停留过,甚至,罗马教廷的执事——圣劳伦斯僧侣还企图把圣杯运回他的家乡,但是最终他遭遇了悲惨的结局。圣杯是否真的被其运回家乡,或者途中丢失,后人不得而知。

也有人说,圣杯现在还保存在西班牙瓦兰西亚大教堂的一所附设礼拜堂里,并且还有人能准确地描述出杯子上面镶嵌的宝石和杯子的形状及大小。但是,耶稣的杯子应该不会镶嵌有宝石,这个杯子的真假值得怀疑。重要的是,据说为了避免战争的毁坏,西班牙国王曾两度转移过圣杯,这当中是否发生过意外,也是一个疑点。

似假似真的关于圣杯的传说,使圣杯的最终去向变得神秘起来,寻找圣杯的道路也变得更加艰难。

71.重新发现的古滇国

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风和日丽,人们欢聚在王国的首都,享受着难得的热闹时光;有几个穿着不同时装的“外国人”穿行在热闹的人群中,特别显眼,他们是远方来的外国使节,此行是要向滇王进贡;有四个人抬着一顶肩舆从广场经过,肩舆上坐着一个贵族妇人,周围的人纷纷向她行礼。

在这热闹集市的一角,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景象:有个男子被绑在广场的巨柱上,看样子她将被斩首;还有一个受刑者,手脚被缚,伏卧在两段木板之上,像是即将要被腰斩。不远处,还有一些巨蟒正在将一个活人吞入口中……

这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古滇国的一幕逼真的画面。这些景象并非凭空想象,它们刻画在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上。从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窥见古滇国人的真实生活。

上个世纪50年代,这些青铜器在滇池附近被研究人员发现,后来在这里又发现了一枚金印“滇王之印”。《史记》对这枚金印有过记载,那是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赐予滇王的。司马迁在《史记》里曾说,云南有个被称为“滇”的国家。但此后,除了《后汉书》和《华阳国志》引述了司马迁的记载外,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个国家。

研究人员为找到这个神秘的古老王国感到非常兴奋,但同时,他们也非常困惑,这个古滇国为什么会突然销声匿迹?一群伟大的创造者,怎么会突然就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没留下任何线索?如果不是偶然在滇池附近发现了这些青铜器,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知晓,在两千多年前,云南昆明附近还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发达的古代文明。

这个古老王国像是突然之间出现的,又在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72.中东“玫瑰红”的陨落

佩特拉城曾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在希腊语中是“岩石”的意思,因为它所有的建筑都是在玫瑰色的山岩上开凿而成的,所以又被叫做“玫瑰红”。

佩特拉城一度是纳巴泰人的商业枢纽。公元106年,古罗马人接管并统治了它,佩特拉在罗马人的统治下也兴旺了一段时间。但在佩特拉后期,古罗马的统治者们把注意力都投到了铺筑商道上,他们不断地改进交通设施,越来越多的货物开始通过亚历山大港运输。同时,佩特拉的陆地运输也因为新线路的开通而逐渐衰退。就这样,佩特拉逐渐失去了对运货通道的控制权。而正因为如此,使得佩特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经济实力大大减弱,到了公元3世纪,整个城市开始衰弱。

可就算是失去了对运货通道的控制权,它也可以生存的啊,许多并不如它繁华的城市都生存下来了,它又为什么会消失呢?

有科学家分析,可能是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佩特拉的衰亡。佩特拉兴旺时期,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人们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住房需求和燃料需求,砍伐了大量的森林,使这里慢慢变成了沙漠地带,而周围环境,也无法再为日趋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燃料,迫使人们不得不离开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

还有史学家分析,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原因可能是天灾。因为在公元363年,佩特拉城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地震。震后,许多建筑物变成了废墟,同时由于这里繁华已不再,许多屋主便放弃了修葺而改为背井离乡。公元551年,有一次严重地震袭击了佩特拉城,给本就苦不堪言的居民们雪上加霜。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背井离乡,由于人们的放弃使整个城市彻底衰亡了。但这一说法也还没有被证实。

73.梦回楼兰

很多人听说过“楼兰古国”,可楼兰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它在哪里?又是怎样消失的呢?

其实,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对楼兰做过较全面的描述,他把楼兰描述成一个风景迷人,美丽富饶的国度。由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该地区贸易发达,楼兰古城也因此变得繁荣昌盛。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楼兰古城的确曾经存在过,可是在一次次的寻访中,人们却始终没有发现它。直到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等人,在塔里木河东侧的孔雀河下游无意中看见了一个废弃的城市,有城墙、街道、房屋、烽火台……随后的数十年间,人们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楼兰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贵妇,向我们呈现了她昔日的面貌。

可是如此繁荣的城市,不知什么原因,只存在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公元4世纪左右,也就是从我国史上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之后,再也没有了有关楼兰古城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

从第一次发现楼兰古城至今,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楼兰古城的消失还只是停留在猜测的阶段。

有的说与我国古代的战乱频繁有关。楼兰地处沙漠,又是军事要地,战争不仅洗劫了楼兰,还破坏了它的植被、交通和商贸地位。如果自然环境和对外交通被破坏,楼兰就有毁灭的可能。

有的说与饮用淡水有关系。由于楼兰的唯一淡水源——孔雀河干涸,楼兰人失去了生命的依托,于是人们为了活命而大批转移,这座古城终因人去楼空而消失。

还有的说是因为罗布泊是个游移湖,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物,而楼兰是依水而建的,如果罗布泊游移不定,人们就会渐渐离散,于是楼兰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