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高效学习法
22640900000005

第5章 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理论指导(4)

达尔文学习数学呆头呆脑,学习生物时却比别人更容易接受。柯南道尔行医并不出色,写侦探小说却名扬四海……我可以举出很多这种例子。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往往发现自己的优势比发现别人的优势要困难。要认识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关键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

文学家高尔基就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失败,才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开始,他爱戏剧,但此路不通。后来想去当马戏团演员,别人说:“你岁数太大,骨头硬了。”他只得去学写诗,写了厚厚的一本,诗人看后说:“你的诗很糟糕。”最后,他碰到一位流放的革命家,高尔基讲了自己的流浪生活,革命家叫他写下来,寄到《高加索报》,一位编辑看了,连声叫好。

从此,一颗文坛明星升起了,光芒照耀全球。实际上,有不少人一辈子也不想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格拉宁说:“这种状况在科学界是最可悲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其实,智力一般的人,只要善于选定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有所成就。只读过中学的26岁的英国姑娘珍妮?古多尔,并没有过人的才智,却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她没有去读数理化,而是进入非洲丛林里十年,去考察黑猩猩,写出《黑猩猩在召唤》一书,填补了灵长类动物行为学上的空白,成为一个有贡献的科学家。

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由各自最初的学习方向造成的。”

假定一个人的知识为零,那么他的有效知识的百分比是多少呢?他实际需要的知识就是他的有效知识。现实中,人的知识面总是大于实际需要的知识,大多数人的有效知识大约相当于他总知识的10%,多么可惜呀!假如他们能把学习哪些实际不需要的知识的时间用在正确的方向上,他的成就是没有人敢估量的。

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学习的方向,这样学到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把握现在,不要拖延

凡事都习惯推到明天再干的人,将永远没有明天。有一艘海轮途中触礁,船体进水。乘客有的急忙找救生圈,有的找自己的行李,但更多的人在发牢骚:有的责怪船长,说其驾驶技术太差;有的骂造船厂,说其生产伪劣产品。这时,一位乘客高声喊道:“我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我们的嘴上,而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快堵住漏洞!”

经过众人的努力,漏洞被堵住了,海轮安全地驶向彼岸。看了这个故事,可能很多同学都会欣赏号召堵漏洞的那位乘客。毕竟,百怨不如一干,百说不如一做,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那么,你能做到这一点吗?有一个美国人一直想到中国旅游,于是制定了一个旅行计划。他花了几个月阅读搜集来的资料,包括中国的艺术、历史、哲学、文化。他研究了中国各省地图,订了飞机票,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日程表。他标出要去观光的每一个地点,每个小时去哪里都定好了。

有个朋友知道他翘首以待这次旅游,在预测他已经回国后的一天,到他家做客,问他:“中国怎么样?”这人答道:“我猜想中国是不错的,可我没去。”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什么!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做准备,却没有去,出什么事啦?”他回答道:“我喜欢制定旅行计划,但我不愿去飞机场,所以待在家没去。”可以看出,不管你的梦想多么美妙,计划多么周详,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梦想只能是空想。

有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从这里。”禅师边说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那人大惑不解地问:“这里是哪里?”禅师当头棒喝道:“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地!”禅师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禅师的意思是说,不管你想学什么,你都应该马上行动起来。

许多同学有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并且还要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是你知道吗?要想有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每天虚度。向往明天、等待明天而放弃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结果还是一事无成。而把握今天的秘诀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无一例外地不是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立足“今天”、运筹“今天”。

只争朝夕,抓住今日,兼程而进,这就是非凡成功者的用时精神,也是他们的成功所在!每个中学生都应该牢记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话:时间给勤奋者以智慧,给懒汉以悔恨。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中学生应该避免这种不幸。

李洋在老师和家长眼里,绝对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本来他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学生,但是最近他总是愁眉苦脸的,满怀心事,而且老说一些使自己泄气的话,比如“唉,我怎么这么没用啊”“累死了,真不想学习了,没意思!”

班主任林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便把李洋叫到办公室,仔细询问。李洋一副苦恼的样子,他说:“我一直很爱学习的,我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学期开始,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各门功课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在班上争取什么样的位置。

为了实现这些,每天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我还分科独立制定目标,一门功课一张表。但是令我苦恼的是,这个计划仅仅执行了一周。第二周便不能执行了。有时是忘记了这个时间该做的事情,干脆下面的也不想做了;有时候感觉很累,什么也不想做,就对自己说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又没做……我应该怎么办呢?”

林老师听了点点头,说:“别着急,老师帮你分析分析。”李洋的计划是制定好了,但执行不到一周就出毛病了:今天打了半天篮球,特别累,休息一下明天晚上学习;到了明天晚上,有足球赛,算了,明天晚上吧……这样不知道过了几个“明天晚上”,结果是计划一点都没执行。

我们每一个同学的脑海里可能都藏着一个或数个早就应该付诸行动的想法。你的想法,也许是写一篇文章,或是早起锻炼身体,或是成绩提高10分等。每一个人总想追求完美,怀有不断改进自我的希望,可是像李洋一样的同学也是不少的。

我们来看一下李洋的计划究竟有什么问题:

第一,计划太完善了。计划完善了也不好吗?是的,如果你的计划太完善,内容、时间都规定得很具体,一环扣一环,那么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所有的行动就全部实现不了了。所以定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要有能够机动的时间。

第二,造成计划实行不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制订计划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没有考虑到环境的要求。李洋的计划中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把目标定得太高了,而且根本不考虑每天上课的时间和安排。

除了前面两点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主观方面的问题。这些主观问题是:

第一,懒惰而贪于安逸。他们根本不在乎能否实现一个想法,只要享受今生,一直到“老大徒伤悲”时,才会感叹自己“少壮不努力”。

第二,做事犹豫不决,迟迟未见行动,一再拖延。他们老是说:“等一等,等我准备好了就一定开始。”但是,准备又准备,从未就绪。时不我待,失去时机,你就永远无法成功。

第三,意志薄弱者时时受到玩乐的干扰,为了一时快乐,而放弃已经确立的目标。他们常常为自己的耽误时间而后悔,又不能及时约束自己,到头来一事无成。

第四,安慰自己,寻找借口。“这种方法不错,可不适合我。”“我已发誓早起多次了,可就是做不到,看来我的天性不适合早起。”“我一看书就困,试过多次了,看来,我与别人不同。不适合晚上看书。”这些理由看似合理,实则都是自欺欺人。

其实,像李洋同学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十分简单:采取行动,而且现在就开始。任何借口都是多余的,都是心不诚的表现。成功之计在于立刻采取行动。

古诗《明日歌》这样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是啊,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推脱到明日,那么就永远没有完成的一天,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潦倒终身。

方法总结

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要学会选择,把握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内容。

重点确定以后,必要时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系统性,将重点内容再细分为几个专题,在兼顾其他各学科学习的同时,集中一个月或几周的课余时间去攻一个专题,解决一个专题以后,再集中一段时间专攻第二个专题、第三个专题……这种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学习方式,无论对于补差或是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你要下决心告诉自己今天是行动的大好日子,今天的行动塑造着你的未来。若要及时行动,不妨从以下几条做起:抛掉过去的烦恼。无论过去损失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多少次失败,都要统统忘记,心中仅存一个念头,那就是:“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情永不会再来,不要让它们干扰你的现在。

清除所有阻碍行动的理由。如果你决定今晚就行动,就不要在乎是否停电,是否有其他诱人的事情,是否中午没息好,等等。这些今晚的理由同样会在明天出现,要想立刻行动就必须剔除这些理由。

【在睡眠方面改善学习效率的技巧】

为了使同学们可以拥有更加高效的学习效率,我们小组对于学生睡眠时间以及最佳睡眠时间段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此,我们小组用了调查法(问卷调查、文献调查、采访)和文献资料法的探究方法进行了调查,又运用实践法,组内成员亲身实践得到研究成果,我们最终得到结论,即只有我们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要提高睡眠的质量。

背景分析与目的

现在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也呈直线下降趋势。但有些同学在夜里“奋斗”,在白天时的效率会随之降低,导致第二天的上课的内容无法有效吸收,晚上又需要“奋斗”来消化今天上课的东西,无法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有些同学拼得是时间战,身体战。认为晚上的时间可以多用来学习,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来努力学习,这样以“勤”取胜,然而这样往往忽视了效率,因此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也是有损害的。

所以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调查给海淀区中学生一个更加有科学性的睡眠计划,保证睡眠质量,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更高,不毁坏身体的情况下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对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采访的分析

通过我们对一些在同学们眼中学习效率高的同学的采访,以及进行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习效率高的同学虽然都有着自己不同睡眠习惯,但都有一定的睡眠规律。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相等。一般不会打乱这个规律。

我们建议: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在7至8个小时,时间段在10:30到6:30。

(2)对问卷的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从经我们处理的数据中可以反映出,现我校学生普遍睡眠时间在6到7个小时,共占了总数的67%,还有25%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这个时间段。另外8%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在4、5、9小时不等。

在调查的240名学生之中,有196人认为现在的睡眠时间不够,仅有44人认为睡眠时间充足。由此可见,学生普遍睡眠时间不够,还应该尽可能加强晚上的学习效率,使睡眠时间充足。

从统计结果上看,有21%的人上课经常走神,多达72%的学生上课偶尔走神,仅仅有7%的学生上课从不走神。由此可见,同学们的上课效率并不高,并没有100%的把上课内容吸收。这就有可能使同学回家后面临一些如:上课内容不明白,需要重新学习等问题,这就需要浪费比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来理解知识点,压缩了一部份睡眠时间。

由此数据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睡眠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在假期时,同学们都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240名学生中有123名学生认为当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时,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有104名同学觉得有一些提高,但不太明显,只有13名学生认为睡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效率没有影响。由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出,当睡眠时间充足时,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

在同学们当中,有41%的同学认为应当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有29%的同学认为应当睡9个小时,有20%的同学认为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把此数据与同学们的平均睡眠时间相比,实际的睡眠时间比自己认为的最佳睡眠时间要少很多。可见我们的确应当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的睡眠时间得到提高。

我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在同学们的眼中,睡眠时声音、自己的情绪、光亮度、温度、和自己的身体因素等都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改变我们睡眠的质量,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睡眠时间里得到有效地休息,才能在第二天有更高效的学习效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