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霸智能学习法
22640700000003

第3章 学生提高学习智能理论指导(2)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图片处理、绘画、多媒体作品创作等,使其空间智力、音乐智力等多种智能得以发展;学生还可利用网上交流工具,比如BBS、聊天室、E-mail等,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对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而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

(2)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发展需要有关这一智力领域的媒介或材料辅助。即多元智能的发展需要丰富、适当的学习资源作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这门课中,关于硬件方面的知识,应尽量提供实物进行教学,如讲解扫描仪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时,可提供扫描仪实物及其图片、文字说明等。另外,由于这门课程会涉及到让学生动手去学、去做,这样可以尽量为学生提供带有网络通讯及其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正好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信息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交互性等特点,其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均采用超文本链接技术,以网状的结构非线性地组织和管理学习内容。

借助Internet提供的各类搜索引擎,我们可以迅速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料。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和设计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特征提供适应性的学习内容,将多元智能与学科课程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运用其优势智能发展弱势智能,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

(3)针对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这样的一门课程,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智能,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创设各种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的视听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组合,使学生可以利用各自的智力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

(4)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提供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

加德纳将评估定义为“为获得个体技能和潜力等信息的过程”。这种评估过程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另一个目的则是为除学生以外的其他人提供有用的资料。

加德纳认为,评估应是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学年学习结束时强制“外加”的内容。评估应该是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简单、自然、轻松地进行。在终结性评估中,可以采取统一考试的形式。

最终的评价应综合考虑情境化评估、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最后得出一个对所有学生都合理的评价结果,并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的档案资料返还于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智能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去努力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1)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好评,并成为众多国家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比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

(2)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仅在美国就有上百所“多元智能学校”或“加德纳学校”。这些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学校也报告了激动人心的结果。

比如,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学习困难学生有了更积极的表现等。在我国以此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已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3)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多元智能持续被众多学术著作、论文、教科书、网站等载体提及。在我国教育图书市场上贯以“多元智能(力)”字样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仅翻译作品或诠释性作品就不下几十部。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

(1)积极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顺应时代要求,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挑战,冲破了当时传统单一的智力模式;它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人道的评估体系,为进一步认识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有力的理论依据。

同时,它为学校教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多元智能理论与课程整合,建立多元智能学习中心等;它利于营造一种激活个人潜能的文化环境,如创造一个视觉化的学习环境、适当改变座位安排,以激活学生空间智能。

(2)消极评价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多元智能理论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充分的实证研究;有些学者认为加德纳混淆了才能、能力和智能等概念,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记忆没有进行解释。

同时,它与某些智力理论在本质上极为相似而不具创新;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质疑,包括多元智能理论从人类到其他物种甚至人工智能领域的推广、多元智能理论当前及未来的理论价值、研究方向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于实践易产生忽视基础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表面化、评价难以操作等问题。

3.新世纪多元智能的教育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它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呢?简而言之,它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理论上说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的心理品质。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创新的品格。多元智能理论从科学上证明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强烈要求教育突破工业时代培养“标准件”的教育模式。

加德纳追求的现代学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他不是在提倡“个人中心主义”,而是“向一元化的思维挑战”,希望学校能够学会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具创新品格。

实践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新型智能观,它指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尤为可贵的是,特别强调了这种智能观的社会实践性,明确地说:“在特定社会中,个人如何运用他的智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肃而重要的道德课题”。

显然,这种智能观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多将智力视为人的抽象思维的局限,将智能与社会实践能力相融。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多元智能理论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那就是突出了“问题解决”的教育功能。使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不致仅仅是一个教育理想,而能成为有科学依据的教育行为。

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既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是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多元智能”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这就沟通了人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对开发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源,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十分切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普遍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十分肯定地指出,它公开反对“精英主义”,认为“人才”绝不仅指少数的精英,“能够成功地解决复杂问题的人”都是人才。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要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非常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像“多元智能”这样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

深化对“全面发展”的理解

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即指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教育内容的全面发展,它是近两百年前欧洲在创立近代教育制度时提出来的。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不应有所偏废。

多元智能理论从脑科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指出,凡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结合而成的有机体,多元智能理论还揭示了全面开发学生各种智能的必要性,因为“一种智力便打开了一种可能性,各种智力的结合便造成了多种可能性。”

素质教育的脑科学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脑是我们的思维器官,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的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我国政府根据素质教育实施的需要,多次强调要重视开发人脑功能,大力倡导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小智力的多元论认为,智力包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种智力,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以及自我反省智力,等等。同时,还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启示”,“重视儿童脑发育关键期”、“脑的可塑性和教育”、“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内容。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既不能幻想所借鉴的理论必须是处在成熟期的,也不能拒绝生成中的新型理论。对待多元智能理论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有借鉴的智慧,更要有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的勇气和志气。

4.教学中智能学习的意义

以智愚来品鉴人类能力的观念自古有之,采用科学方法评定智力高低的历史,迄今也有一百多年,1905年比奈与西蒙受法国政府之委托而编制出的比西量表,是为世界上的第一个智力测验,其目的在预测可能会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随后,智力测验被世界各国广泛地使用,智商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度量人们智能高下之重要标准。虽然,这种传统的智力测验满足了人们行事上的便利,但也由于理论与测量方法的偏失而潜在地制造出更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智力测验通常仅将智力的范围局限在语文与逻辑方面,并假定个体特质能被单一的、标准的、可量化的数据所描述,如此的“IQ式思维”,不仅使得人们近乎被“洗脑”地忽略智能的多元发展,造成许多具有其它方面之天赋与才能的学生受到了贬抑与忽视。

同时也合理化了制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单一的课程、教法,以及“标准化”测验来对待所有学生,而轻忽了个别差异的重要性。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的“心智架构”一书,打破传统智力的偏颇论调,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为人类的心灵教化开启了尘封已久的窗,拓展了更宽广的发展方向,也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意涵。本文以下分别探讨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要点及其在教育上的涵义。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如上所述,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或语文能力(换言之,除了逻辑与语文能力之外,其它的能力都是没有价值的),如此的智力观点虽然可以准确地说明学生在学成绩的高低,但却难以解释大部份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成就与杰出表现。

Gardner亦质疑此种智力观点的适当性,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而非透过“将一个人放在一种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让他做从未做过,而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做的事情”的方式来决定,基于这样的理念,以及相关研究的综合结果,Gardner重新定义智力的概念,他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智能至少有八种,兹摘述如下:

(1)语文智能

指口语及书写文字的运用能力,它包括了对语言文字之意义(语意能力)、规则(语法能力),以及声音、节奏、音调、诗韵(音韵学能力)、不同功能(语言的实用能力)的敏感性。

(2)音乐智能

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

(3)逻辑-数学智能

指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了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其核心成份包括了觉察逻辑或数字之样式的能力,以及进行广泛的推理,或巧妙地处理抽象分析的能力。

(4)空间智能

指对视觉性或空间性的讯息之知觉能力,以及把所知觉到的加以表现出来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精确知觉物体或形状的能力,对知觉到的物体或形状进行操作或在心中进行空间旋转的能力,在脑中形成心像以及转换心像的能力,对图像艺术所感受的视觉与空间之张力、平衡与组成等关系的敏感性。

(5)肢体-运作智能

指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与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巧妙地处理(包括粗略与精致的身体动作)物体的能力,巧妙地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运作或表达的能力,以及自身感受的、触觉的和由触觉引起的能力。

(6)人际智能

指辨识与了解他人的感觉、信念与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份包括了注意并区辨他人的心情、性情、动机与意向,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7)内省智能

指能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动的能力,此种智能也扮演着“智能中枢的角色”,使得个体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了解如何有效发挥这些能力。其核心成份为发展可靠的自我运作模式,以了解自已的欲求、目标、焦虑与优缺点,并藉以引导自己的行为之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

指对周遭环境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及其它事物进行有效辨识及分类的能力。详而言之,自然观察智能不只包括了对动植物的辨识能力,也包括了从引擎声来辨识汽车,在科学实验室中辨识新奇样式,以及艺术风格与生活模式的察觉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