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中)
22640400000016

第16章 恭维得体,缩短距离(3)

道谢者应当首先赞美帮助自己的人有助人为乐的美德。谚语说:“赞美之辞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失去它,便会失去生机。”称赞给生活带来温暖和愉快,能使世间嘈杂的声响化为优美的乐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自己“能为一句赞美之辞而不吃东西。”因为赞美首先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但是,称赞不是拍马讨好,不是阿谀奉承,最好不露痕迹,恰到好处。道谢时当面称赞对方,更要避免评价失实、措辞过火。你可以用热诚、具体的语言称赞对方为帮助自己不惜耗费许多精力、浪费不少时间,称赞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称赞对方的热心和慷慨,称赞对方考虑问题的周到,称赞对方助人为乐的友情等等。恰当的赞语如:“有您这么一位朋友我感到真荣幸”、“这次为我花了这么大力气,您却连一点小小的礼物都不肯收,如此助人为乐,叫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您对我太关心了,我知道,您本人这方面也有很多困难,却先想到照顾我,真是先人后己了”等等。

我们得助于人,受惠于人,无论大小,都要向帮助自己的人致以真诚谢意。生活中,还常常有这种情况,别人无意中给了自己一点并不太大的帮助。你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忘道谢,别人心里一定会非常高兴。或者当别人帮助了自己之后,你道谢时连细微之处,甚至连其本人都尚未觉察之处都无一疏忽,那么,被道谢者一定会因为得到意料之外的感谢而今后更乐于助人。道谢时,在对主要问题表示过谢意后,你可以这么说:“真没想到,连……您都为我考虑了”、“唉,这一点我自己也疏忽了,您却为我办好,太周到啦”等等。

为别人帮忙、办事,不但要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不得不辗转求人或托情,欠下别人一笔“人情债”。对此,我们道谢时,一般只能用含有歉意的语言来表示不安之心。“真对不起”、“烦您……”、“劳您……”、“实在不好意思”、“真令人过意不去”……,诸如此类的话多少可以传递一点表示歉意的信息,使对方下次更乐于助你。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道谢者为求心理平衡,在口头表示谢意的同时,往往还要赠以礼物,聊表寸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礼物一般不宜过重,千里送鹅毛,能表达心意即可。送上礼物时,你只要随口说一句:“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或者说“随便买了点小东西,不知道您喜欢不喜欢”尽量轻描淡写。许多人都习惯于在告辞时这么说,目的在于不事宣扬,也便于对方接受。这么做是为了避免物品冲淡了人情。如果礼物过重,甚至有意张扬,反复提及,就有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降为金钱关系之嫌,陷助人者于“施恩图报”。至于礼品的价格,即使受礼人问及,一般还是秘而不宣为好。

中国有句老话:知恩必报。对道谢者来说,除了语言上口头致谢或送点礼物之外,有机会的时候在行动上给对方以回报,也是需要的。这种心愿,可能时要适当表露。你可以说:“今后,能给我一个回报的机会吗?”,“我很想投桃报李,需要时可不要把我忘了”,“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为您出点力,以表示一份小小的心意”、“不能赏个脸吗?让我为您奔波一次,以免心中不安”,等等。但是,有很多人不愿做“施恩图报”的事情,所以,表示自己的回报心愿,一定要谨慎,要了解对方的个性特点,要考虑自己与对方关系的密切程度,选择合适的语言,一般最好以顺水推舟的方式道出。有些人很讲情义,又很要面子,对这种性格的人,你就干脆不说,不然往往适得其反,弄得人家心里反而很不痛快,增加了彼此之间的隔膜。

不论是言语道谢还是礼物,都是为了表达感激、感谢的心意,如果使施惠者反而因此窘迫,便违背了本意。为了不致使人窘迫,道谢要考虑道谢的时间、地点和对方的特点。比如,被道谢者不希望局外人知道自己帮助了你,你就应尊重对方的意愿。如果恰巧在大庭广众遇见对方,就要含蓄地表示谢意,或者小声地耳语,甚至可借握手之机,用热情有力的动作,加上含笑的眼神来表示。否则,就说上一句:“××,我有一点小事想同您单独说几句”,借此离开人群,找合适处再坦诚相谢或赠以礼物。

施助者对他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在措辞上可注意几点:

第一,乐于助人是应尽之责不足为奇,不足称谢:“老兄,为你出点力是应该的,有什么可谢呢?”“我们同事之间,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这是很正常的事嘛!”“我跟你还要谢?你可不要见外。”

第二,表示帮助别人并未为自己增添多少麻烦:“一点小事,又不要我花多少时间”,“我自己也需要,不过捎带一下而已”,“我这是顺路,您别放在心上”,“是花了点时间,但我觉得并不麻烦”,“干这事,我乐意,心里很愉快,对自己也有不少帮助”,这样使被帮助的人易于心安。

第三,必要时表示不安的心情:“您快别这么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瞧,我被你说得快脸红了。”“这么重的礼,我受之有愧啊!”“我已经坐立不安了,咱们换个话题说说吧!”

第四,对道谢者的礼物表示谢意,请对方下不为例:“谢谢您为我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非常高兴。”“愧领了,劳您破费,不好意思。”“恭敬不如从命,这份礼我就收了,咱们下不为例吧!”“您送什么我都喜欢,不过,下回千万不要再破费。”

道歉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交流活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你错了,就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批评、指责,还不如主动认错、道歉,更易于获得谅解和宽恕。

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从不认错、道歉的人,根本交不到朋友,或易交难处,没有知心朋友。

真心实意的认错、道歉,就不必推客观原因,做过多的辩解。就是确有非解释不可的客观原因,也须在诚恳的道歉之后再略为解释,而不宜一开口就辩解不休。否则,这种道歉,不但不利于弥合裂痕,反而会扩大裂痕,加深隔阂。

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话歹话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当面道歉。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

我们自己说自己错,岂不比由别人口里说出我们的错要好得多。在你知道别人要说出你所有不对之处之前,你赶快找机会自己先说出来,使他无话可说,你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得到他的仁慈宽恕态度,以减轻你的错误。一般人对于那些主动承认错误的人也是不会进一步责备的。王君是一位商业艺术家,他曾用这种主动承认错误的方法得到一个极易动怒的雇主的信任,王君在讲他这段故事时说:

作广告图时,最要紧的是简明正确,有时不免发生些小错。我就知道有一位广告社主任,专喜欢在小地方挑毛病,我时常是不愉快地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不是因为他的批评,而是他攻击的地方不当。最近我于百忙中替他赶完一幅画,他来电话叫我去看他,到那儿果不出所料的,他显得非常愤怒,已经准备好了要批评我一顿。我却想到要用责备自己的方法,因此我便说:“先生,你所说的话不假,一定是我错了,而且是不可原谅的。我替你画画多年,应该知道如何才对,我觉得很惭愧。”

他立刻替我分辩说:“是的,你说得对,不过这并非大错,仅只——”‘我马上插嘴说:“不论错的大小,都有很大的关系,会给别人看了不高兴。”

他打算插嘴说话,但我却不容他。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批评自己,我很愿意这样做。我继续说道:“我实在应该小心,你给我的工作很多,你理应得到满意的东西,所以我想把这幅画重新画一张。”

“不!不!”他坚决地说:“我不打算太麻烦你。”他夸奖我所作的画,说只须稍加修改就可以了,而且这一点小错,亦不会使公司受损失,仅是一点小节不必太过虑了。

我急于批评自己,使他的怒气全消。最后他邀我一起吃点心,在告别之前他开给我一张支票,并又委托我画另一幅新的广告。

王君说,我承认自己错了,以显示主任的正确,抬高了他的地位,他高兴之余也不会再苛责我了。当由于自己的过错而给别人造成了损失时,应当致以诚心的歉意。诚心的道歉,应语气温和,心诚而不谦卑,目光友好地凝视对方,并多用“包涵”、“打扰”、“得罪”、“指教”等礼貌词语。道歉的语言简洁为佳,只要基本态度表明,对方也已通情达理地表示谅解,就行了。切忌啰嗦,重复。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也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夫妻吵架后,一束鲜花能冰释前嫌;把一件小礼物藏在餐碟旁或枕头下,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大家不交谈,握手也可以传情达意,“尽在不言中”也可用于道歉。

有时,也可以给对方写封信,表白歉意。这种不见面的交谈既可达到道歉的目的,又可免去一些难堪的场面。

有些过失需要口头表示歉意才能弥补的;还有些过失不但需要口头表示歉意,而且需要改正过失的行动。不管是哪种情况,改正过失的行动,可以说是最真诚、最有力、最实际的道歉。

当然,如果你没有错,也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向人家道歉。这种没有骨气的道歉,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两者的区别。比如你是主管,某一位部属不称职,势必将其革职不可,对这种事,你可以觉得遗憾,但不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