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智慧故事荟萃(上)
22640300000045

第45章 权宜应变故事(6)

【偷茄案】

明朝时候,鄞县有个农民,种菜为生。一天,他园子里的茄子刚开始长熟,就被邻人偷偷摘了去,挑到市上出卖。这农民发觉,立即追上他,说:“你偷了我的茄子,不能走!”说罢,伸手去抢他的担子。邻人反咬他一口,大声说:“光天化日,拦路抢劫,你还有王法吗?”

两人争执不下,便扭到县衙告官。县令李亨听了他们的诉说后,命令手下将茄子全倒在庭上。李亨细心地看了看茄子,指着那邻人说:“茄子是你偷的,还不认罪?”

邻人还想抵赖,李亨冷笑道:“茄子刚刚长熟,如果这是你的,你怎么舍得连小茄子也摘下去卖呢?就是因为你做贼,慌里慌张,才不管大小生熟一起摘了下来!”

邻人哑口无言,只好供认。

【发配乾隆】

乾隆钦定的大清律,规定掘坟盗墓者死罪。条文公布不久,乾隆想仿照明成祖的长陵的样式,用金丝楠木营造自己的陵墓。当时各地的金丝楠木,几乎砍光伐净。乾隆便借口重修长陵,把楠木拆下运到东陵去。

老百姓议论纷纷,都说当今天子掘坟盗墓,大臣们谁也不敢当面说皇帝一句不是。中堂刘墉是个三朝元老,铁面无私,谁都敢参。这天早朝,他奏禀乾隆:“微臣有一事不明,请圣上赐教。掘坟盗墓者,该当何罪?”乾隆脱口而出:“大清律上已写分明,应该杀头嘛!”刘墉跟着问:“大清律管不管皇上?”乾隆这时才明白,刘罗锅子是要追问拆长陵的事,便强词夺理地说:“难道朕重修前朝陵墓,能同掘坟盗墓相提并论吗?”刘墉答道:“但皇上移花接木,以小材换大材,这总该是事实吧!”乾隆软了下来:“刘爱卿,天下有杀寡人的刀吗?”刘墉说:“皇上自己拿主意吧!”于是,乾隆便提出发配江南服罪。就这样,乾隆三下江南,到处游山玩水啦!

【逃】

一天,有个农夫挑柴到市上卖,不小心碰落一个秀才的眼镜,摔碎了。农夫慌忙赔礼,说卖了柴立即赔偿。秀才不肯,扭他到承德府告官。

知府夏煦问秀才要多少钱。秀才乘机说:“我这眼镜是祖传的无价之宝,最少也要1000两银子。”农夫吓坏了,对着夏煦不住地磕头,说:“求老爷作主,小人实在无法赔得起呀!”夏煦见秀才是个狡诈之徒,不捞一大把绝不会罢休的,便拍响惊堂木,对农夫喝道:“大胆刁民,敢在公堂狡辩?左右,给我重重地打!”衙役将农夫按倒,抡起棍正要打。夏煦见农夫大呼冤枉,连忙叫衙役停手,对秀才说:“看他如此虚弱,恐怕一棍就要了他的命,你我也有牵连哩。如今本府只好花1000两,买下他的柴啦!”说罢,立刻写了几个字,交给农夫,说:“你把柴送到后院,拿这公文到钱庄领1000两银子,回来偿还秀才。”

农夫把柴挑到后院,立即跑到钱庄。谁知打开公文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逃”字,下面还注上“越快越好”4个小字。农夫明白知府的用意,一转身就溜跑了。

【巧断盐田案】

清末宣统年间,徐闻县有兄弟两人分家,为一块盐田争得不可开交,告到知县王辅之那里。兄弟俩都说父亲临终时,嘱咐盐田分给自己,当时妻子在场,可作证人。王辅之听了,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刁民,竟敢捏造事实,哄骗本官,老婆能作自己的证人吗?来人,先将他俩关起来,听候审理!”兄弟俩被押进牢房里,一齐锁在大铁锁上。大铁锁很重,一个人无法搬动,要两人合力才抬得起。他们起初互不理睬,不一会,一个要拉屎,一个要撒尿,不得不合力把铁锁抬到便桶旁边。开饭时,狱卒又故意把饭放得远远的,两人又得再将铁锁搬过去。就这样,铁锁每天都要左搬右搬,渐渐地两人有了言语。不出一个月,两人便良心发现,和好如初。

王辅之见两人有悔改之意,就传他们到公堂,说:“你们各有两个儿子,盐田断给哪一家,以后还是要争夺的,你们说怎么办?”两人一听,声泪俱下,互相推让起来。这时,王辅之判道:“盐田暂且不断,你们回去同心合力经营好,倘再有争端,没收为官产。”兄弟俩这才明白知县用心良苦,从此两家相处得很和睦。

【斤鸡斗米】

有个农民一早进城请医生,不小心踩死了米店老板一只小鸡。老板揪住他,要他赔900文钱。这时,知县段广清正好路过,说:“一只小鸡,怎么值这么多钱?”老板答道:“我这鸡品种极好,喂养3个月,就长9斤肉。现市价鸡每斤100文,不是900文么?”

段广清听了,立即板起面孔叫农民赔偿。农民见县老爷生气,吓出一身冷汗,慌忙把钱全掏了出来,又脱下衣服去典卖。凑来凑去,还差300文,急得他如热锅上的蚂蚁。段太爷见他太可怜,叫手下回去拿钱,凑足数赔给老板。老板接过钱,连忙叩头谢恩。他正想进店,不想被段广清喝住。“这件案,我还未判完呢。”段太爷说,“你说你的鸡喂养3个月就有9斤重,他已经赔偿你900文了。俗话说‘斤鸡斗米’,鸡重1斤,喂米1斗。现在鸡已经死了,你把省下来的9斗米还给他才公平呀!”

老板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只好忍痛如数赔给农民。

【智断盗银案】

有个商人在一家客店投宿。他怕银子夜里被人偷去,便全部包起来,对店主说,里面是砖头,暂放在店里。第二天商人上路,取出包裹打开,里面真的是块砖头,银子连影儿也没有。他无路可走,只好到县衙击鼓鸣冤。

一无人证,二无物证,店主一口咬定不是他偷。县官想了一下,命人在他手心里写个“银”字,叫他到太阳下面晒,说:“如果字晒没了,银子就是你偷去!”店主暗暗好笑,立即照办。

县官又把老板娘传来,对她说:“你丈夫已经招了供,你还不招?”跟着,他又隔窗问店主:“银子(字)还在吗?”店主连忙答道:“在,在呀!”老板娘一听,以为丈夫真的招了,慌忙将藏银子的地方说了出来。县官马上派人押她去取回银子,断回原主。

【老捕一眼识凶犯】

有个跑码头的商人,在外面被强盗杀死了,凶犯却没有捉到。于是,县令便严厉责令捕役,限期要他们破案。他们没法可想,便请一位退役老捕帮助侦查。

一天,捕役们在河边茶馆喝茶。这时,河上有一只船经过,船尾晒着一床新洗过的绸面被子,上面叮满着苍蝇。老捕见了,立即对众人说:“杀人凶犯就在这只船上,你们快去拿下来!”不出老捕所料,船上的人果然是杀害商人的强盗。

众捕役很奇怪,问老捕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来。老捕笑了笑,说:“是船尾那床被子告诉我的。人的血渍可以洗掉,但血腥味却很难消除,如果这床被子不是布满血腥味,怎么会引来这么多苍蝇呢?其次,一般来说,再有钱的船夫,也不会拿丝绸做被面的;三是被面没有拆下,连同被子一起洗。这些都是明显的杀人迹象呀!”

【神钳】

缅甸蒲甘有个宝塔,传说里面有一把大神钳。每逢审案,与案件有关的人都要把两手伸到神钳中间,才开始说话。谁要是说了假话,神钳便夹断他的手。因此,人们都不敢做坏事。

有个商人要外出,把金子交给一个寺院的道人保管。道人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既能欺骗商人,又能欺骗神钳的办法。他把手杖挖空,将金子熔化灌进里面去。商人回来要取回金子,道人一口咬定金子已经交还了他。商人无法,只好告官。

法官带商人和道人到宝塔里去。商人伸手到神钳中间,把告道人的话说了,神钳一动也不动。轮到道人说话,他不慌不忙地对商人说:“施主,请替我拿着手杖,好让我把手伸去。”商人不知是计,老老实实替他拿着。这时,道人说:“我已把金子还给他了!”人们瞪大眼睛看着神钳,但神钳还是丝毫不动,于是便叫嚷起来,说神钳不灵。法官起先也给弄糊涂啦,但他思考一下就完全明白过来。于是,他拿过商人手里的手杖,叫道人再说一遍。这下可把道人吓坏了,他怕两手被钳掉,只好跪下来认罪。

【太阳作证】

一天夜里,国王拉伊·德斯尔微服夜访,见一个农民在路口痛哭,便问他有什么伤心事。农民申诉:“我向财主借了1000个钱,连本带息我全还清给他。可他却硬说我没有还!”国王问他有没有证据。农民说:“借钱时我写了张借据给他,还钱时我亲手把借据划掉啦!”

第二天,国王把农民和财主传来。财主将那张借据递给国王,国王见上面没有任何划过的痕迹,他相信农民的话,却找不到实据,心里很苦闷。突然,他见到借据写着“太阳为证”四个字,想起了什么,立即拿去对着太阳看看,果然借据显露出划过的痕迹。

国王大喜,回到大殿对财主说:“太阳证实,这农民已将钱还清了你,不信就拿这张借据对着太阳看看吧!”财主一听,脸上顿时变了色。原来他将白糖溶在墨水里,让农民蘸着划掉借据,等蚂蚁把糖吃净,纸上不见了划的痕迹,他才拿去诈这农民。他哪里知道借据上留下了蚂蚁的齿痕,将他的罪行揭露出来。事后,老百姓齐声赞颂国王伸张正义、明察秋毫。国王说:“伸张正义、明察秋毫的是太阳,不是我呀!”

【审石头】

吉纳克是个穷孩子,靠打柴糊口,这天,有人乘他打柴,把他放在石头上的布袋偷走。布袋里装着饭菜和这几天打柴挣来的钱,当他发觉布袋不见了,便伤心地哭着。

这时,有个法官经过这里,吉纳克向他诉说自己的遭遇。法官环顾一下四周,说:“附近连个人影也没有,看来作案的是那块石头啦!”法官嘱咐吉纳克明天出庭,立即叫警士把石头押回去审问。

这宗奇案很快就传开来,人们都想到法庭旁听。等大家坐定之后,法官郑重其事地宣布:石头因犯盗窃罪判处3年徒刑。人们听了,哄堂大笑起来。不想法官却严肃地说:“各位对庄严的法律,如此不尊重,该罚你们每人一个钱。大家从右门依次出去,将钱放到水盆里。”人们只得排着长队,一个个从水盆边走过,把钱放进去。最后一个旁听者投下钱后,水面立即浮起了油星儿。法官一口咬定,钱是他偷的。

那人想起钱原来是同饭菜放在一起的,沾过油,便不得不招认了。

【法和情】

有个妇人向国王告发,说宫里有人偷偷摸摸进她家,跟女仆鬼混,请求严惩这个罪犯。国王执法一向严明公正。他吩咐妇人:“那坏蛋如果再闯进你家,马上赶来报告!”

第二夜,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国王听了报告,马上跟女主人回去,冲进女仆的房间,将蜡烛吹灭,一剑将罪犯刺死。之后,他叫人点着蜡烛,一照尸体,不禁连声大呼:“感谢真主!”于是,他立即叫女主人把能找到的食物都拿来给他。食物送来了,他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嘿嘿笑着。

女主人感到很奇怪,想问又不敢问。国王吃饱了,解释道:“本来我以为,在我的王国里绝不会有人这样胆大妄为,除非是我的儿子。我担心见到亲生骨肉的面心会软起来,所以把蜡烛吹熄,然后下手。杀后点烛一看,原来不是我的儿子,这怎么能不感谢真主呢?自从你向我告发,我就一直吃不下饭,肚子饿扁了,所以才叫你把吃的都拿来呀!”

【大树为证】

有个小伙子远游,将100金币交给一个老头保管,谁知外出归来,老头拒不认账。小伙子告到公堂,老头还是矢口抵赖。

法官问小伙子有没有证人,小伙子回答没有,他是在一棵大树下把金币交给老头的。法官说:“那棵树就是你的证人,你去把它传来!”

“树会听你的传令跑来吗?”小伙子懵了。

法官将自己的印章戒指脱下给小伙子,说:“你拿这个前去,大树见了一定会来的!”

小伙子走后,法官叫老头估计一下,小伙子走到那棵大树跟前没有。

“哦,差不多该走到了!”老头答道。

等小伙子垂头丧气回来,法官说:“你没法把大树传来,这不打紧,我已经知道你确实在那棵树下,把金币交给老头的!”

老头还想抵赖。法官冷笑道:“如果你没有在大树下接取小伙子的金币,刚才决不会说小伙子差不多该走到了,一定会反问我是哪棵树,离这儿有多远。你的回答正好证明原告说的是实话!”

老头无话可辩,只好将金币如数归还小伙子。

【法官和富商】

有个人向法官申诉,说他出远门,将一大笔钱存在富商那里。归来向富商要回存款,不料富商矢口否认。法官想了一想,吩咐他说:“你暂时不要对任何人讲起这件事,我自有办法帮你把原款追回!”

第二天,法官把富商叫来。富商做贼心虚,暗暗捏一把汗,谁知法官却对他说:“我公务繁忙,积压不少案件,想请你来当副手,协助我办案。”富商一听,喜出望外,便一口答应。富商走后,法官把原告找来,叫他再找富商,讨回那笔款。

富商一见那人到来,满脸堆笑地对他说:“真对不起,你存款的事,我一时忘记了,刚刚想起来,正想找你哩!”说罢,当即把存款如数归还给他。

他心里美美的,等那人一走,就去拜访法官,巴不得早日上任。不想法官这样对他说:“刚才我去向国王报告,国王很赏识你,说当我的副手大材小用,准备委任你担当更重要的职务。副手我只好另行物色啦,祝你高升!”法官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