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三)
22639900000006

第6章 攻坚战:破釜沉舟,以少战多(1)

1.破釜沉舟,给暴秦统治的致命一击——秦朝钜鹿之战中的军事谋略

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祖先世为楚将,楚亡后,随叔父项梁居吴中(太湖地区)。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受到其叔项梁的怒责,项羽分辩说:“书是所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改教兵法,项羽大喜,但亦只浅学即止,未能深入。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会稽(江苏东部浙江西部),过吴(江苏苏州)时,项羽随项梁观看皇帝仪仗时,竟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急掩其口说:“毋妄言,(灭)族矣!”这时项羽22岁,身材魁梧,力能举鼎,吴中子弟都很惧惮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项梁,项羽亦杀会稽守殷通,聚众响应,得精兵8000人,项羽被任为裨将。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陈胜部将召平,以陈王名义封项梁为楚上柱国,要求他“急引兵西击秦。”项梁遂率8000人渡江西上,在东阳(安徽天长西北)接纳了陈婴所部2万人,渡淮后又汇合英布、蒲将军所部,到达下邳(江苏睢宁西北)时,已发展到6、7万人。

广陵人秦嘉,立景驹为楚王,据彭城(江苏徐州),欲拒项梁。项梁将其击败,杀于胡陵(山东鱼台),收降其众。不久刘邦亦率军来会,此时兵力,已逾十万。

项梁闻陈王已死,召刘邦等诸将计议今后动向。谋士范增建议说:“今君起江东,楚蠭午(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遂立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仍称怀王,都盱台(江苏盱眙东北)。项梁自称武信君。

七月,项羽与刘邦攻占城阳(山东鄄城东南)。八月,项羽与刘邦大破秦军于雍丘(河南杞县),斩秦三川守李由,项梁率主力进至定陶(山东定陶西北),再破秦军。形势对项梁极为有利,但项梁“益轻秦,有骄色”。放松了警惕。秦二世悉调秦军来援,章邯以主力夜袭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战死。项羽、刘邦闻项梁战死,率军返回彭城。章邯破项梁军后,率军渡河北上击赵,大破赵军,围赵王歇及张耳于巨鹿。

闰九月,楚怀王自盱台至彭城,部署诸将,分军二路,一路西进入关击秦,一路北上救赵。

对于入关击秦的任务由谁担当,怀王诸老将都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楚怀王乃遣刘邦西伐秦,并与诸将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救赵的任务则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救赵。

宋义率军行至安阳(河南安阳西南),逗留46日不进,项羽建议说:“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认为“不如先斗秦赵(令秦赵先斗),”尔后“我承其敝”。没有采纳项羽的建议,并为送子去齐国而饮酒高会。这时正值天寒大雨,士卒既冻又饥,项羽对此异常气愤,认为宋义“不恤士卒而循其私,非社稷之臣。”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项羽斩宋义,告军中说:“宋义与齐谋反策,楚王阴令羽诛之。”诸将都说:“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共立项羽为假(代理)上将军,并命桓楚去报告楚怀王。楚怀王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章邯以王离、涉间部围巨鹿,自率主力屯巨鹿南;并筑甬道(两侧有墙的通道)由漳水向王离军运送军粮。巨鹿城中赵军,兵少食尽。齐、燕、代等兵均来救赵,但又畏秦而不敢进击,皆据垒观望。巨鹿情势危急。

项羽杀宋义后,立即派英布等率军二万为前锋,渡漳水飞驰救巨鹿。英布首先切断秦军甬道,使王离军乏食。随后项羽亦率主力前来,渡漳水后“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迅速包围了王离,九战九捷,大破章邯军。章邯被迫退走。诸侯兵原作壁上观,见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震天动地,亦出壁投入战斗,俘获王离。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皆心怀恐惧,入辕门即膝行而前,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威震诸侯,成为诸侯上将军,统一指挥所有军队。

章邯在巨鹿战败后,撤至棘原(河北平乡南),陈余写信劝降,指出白起、蒙恬很有功劳,都遭杀害。秦廷“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不如联合诸侯“约兵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章邯犹豫之际,项羽已派蒲将军率一部兵力,渡过三户津(河北滋县西南),切断章邯退路。项羽率主力再破章邯于汀水上(漳水支流,今河北临漳西)。章邯屡败,派人求降。项羽亦以军粮不足,允其所请。秦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率20多万秦军在殷墟(河南安阳西)投降。项羽在这次战役中,全歼秦军主力,彻底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是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次战略性战役。后世人评论这次战役时说:“首难者虽陈涉(胜),灭秦者项王也;入关者虽沛公,灭秦者项王也。”的确反映了巨鹿之战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

此役最突出之点是项羽不破秦军决不生还、压倒一切的必胜气概。“破釜沉舟”、九战九捷、诸侯兵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这种壮烈的情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破釜沉舟”已成为常用成语,成为必死决心的同义词。起义军有进无退的必死决心是这次战役取得全胜的决定性因素。

项羽的战役指导也很出色。在安阳救赵的决策上,宋义“先斗秦赵”、“我承其敝”的主张无疑是错误的,秦强赵弱,并非两虎相斗,赵“食尽、兵少”,命在旦夕,观望不前。秦破赵后,“胜敌益强”,乘胜击楚,楚亦难以自保,这正是章邯所企求的各个击破战机。项羽所坚持的“与赵并力攻秦”是惟一可行的方案,这时巨鹿未下,秦军王离攻城,章邯防外,成分离状态,正是起义军各个击破秦军的有利战机,也只有奋力进攻,才能调动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的积极性,为赵军开城合击创造条件,把几股力量拧成一股,战胜秦军。项羽高瞻远瞩,从全局、从战略角度提出“并力攻秦”,当然是正确的。

项羽把主要突击方向指向王离军及其补给甬道也非常恰当,王离军的任务是攻城,是对内正面,从背后打它正是攻其要害,切断甬道不仅断了王离军的军食,还分割了王离军与章邯主力的联系,有利于各个击破。

此外,连续作战、不获全胜决不休兵,命蒲将军直插三户津,切断章邯军退路,形成前后夹击等战役指导,对全歼章邯军也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无所往则固,不得已则斗——汉朝井陉之战中的军事谋略

公元前206年,盛极一时的秦帝国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这场历时近5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辉煌战例中的精粹。

汉二年(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以3万兵力大破刘邦56万大军,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

韩信针对这些割据势力只图据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点,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翼侧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的作战计划。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

同年闰九月,韩信率军平定代地,活捉代国的相国夏说。

汉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越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馀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当时赵军主帅陈馀手下有一位名叫李左车的谋士,向陈馀认真地分析了敌情和地形:韩信越过黄河,实施外线作战,前段时间俘虏了魏王豹、夏说,并乘胜进攻赵国,士气旺盛,“其锋不可挡”,所以赵军必须暂时避开汉军的锋芒。但是汉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弱点。这主要表现为,汉军的军粮必须从千里以外运送,补给困难。井陉口道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行,因此汉军粮秣输送一定滞后不济。鉴于这一分析,李左车进而向陈馀建议:由他带领奇兵3万人马从小道出击,去夺取汉军的辎重,切断韩信的粮道;而由陈馀本人统率赵军主力深沟高垒,坚壁不战,与韩信军周旋相持。李左车认为只要运用这一战法,就能使得韩信求战不得,后退无路,不出10天,就可以彻底消灭汉军,否则,赵军是一定会被汉军打败的。

然而,刚愎自用的陈馀却认为韩信兵少且疲,不应避而不击,断然拒绝采纳李左车的正确作战方案。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馀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随后,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出大将旗仗,向井陉口进发。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馀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传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

陈馀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20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馀,生擒赵王歇。井陉之战以韩信大获全胜,一举灭赵而降下帷幕。

3.决定唐朝命运的一场内战——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军事谋略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是唐中叶朝廷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分权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斗争。这场战争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到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兵败,前后长达8年之久,中经洛阳之战、常山之战、太原之战、睢阳之战、河阳之战等重大战役,最后以唐朝平定叛乱结束。

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度破坏,募兵制逐渐产生,驻守边防城镇的节度使大量招募军队,在其防地内逐渐取得了政权、财权和兵权,势力渐渐壮大。朝廷权力被藩镇割据势力分割,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天宝元年(742年),唐全国有55万军队,其中49万驻守边境,归各地节度使掌握。河北边防重镇平卢(今河北卢龙县)、范阳(今北京市)节度使更是兵精将广,势力强大。在藩镇统治地区连年征战,攘夺不休,这种局面使藩镇节度使争夺最高统治权力的野心不断膨胀,终于酿成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