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22639700000048

第48章 仙人洞

相传,庐山的景色在人间最美,庐山神仙在天下最多。因此连满腹文章,放荡不羁的吕洞宾也从湖南洞庭赶来庐山游山玩水,求仙问道。一天,他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仰望,座座险峰直冲蓝天,峰顶金光四射,山腰白云缭绕,那登山小道活像登天入仙的云梯,丛林中的三百六十座寺庙香烟袅袅。吕洞宾连连赞叹:“好一派仙境,果真名不虚传!”

哪里去寻师?哪里去求仙呢?山中打柴老人指着远峰高处告诉他,翻过九十九个坡,穿过九十九个洼,跨过水清见底的黄龙潭,再往上爬八千八百个石梯,那里便有个黄龙寺,黄龙寺的黄龙真君道教天上第一,法力地下无双。

吕洞宾听了,惊喜万分。他整紧腰带,系好麻鞋,谢过打柴老人,又喝了几捧泉水,便迈开大步朝山中走去。

吕洞宾翻山越岭,揽葛攀藤,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黄龙潭。他正坐在一块青石上歇息,忽然听见风动水响,从深潭里“咕噜咕噜”地钻出一条水桶粗的黄蟒,张开血盆大嘴,瞪着绿绿的圆眼,把吕洞宾吓得汗毛直竖。他急忙拔剑,黄蟒扬尾一扫,长剑当啷落地,他抽身要逃,黄蟒一个回旋,又把他团团围在中心。吕洞宾慌了手脚,浑身透心冰凉,用拳头不断地在蛇身上捶打。不一会儿,黄蟒不知怎么的,竟自动松了身子,对他点点头,便转身又潜入潭底。

吕洞宾感到奇怪,嘘了口长气,又继续赶路。他整整爬了七七四千九百级石梯,隐约望见黄龙寺的龙檐凤角。他的鞋底磨破了,衣服湿透了,想坐下歇口气,谁知“呼”的一声,松林里窜出只吊睛白额黄毛虎,冲着他咆哮。这下他从容拔出宝剑,而黄毛虎却不吼了,摇摇尾巴,转身钻进了松林。

原来,这蟒和虎都是黄龙真君养的,一来巡山护庙,二来也试探那求仙问道的人是否心诚。

吕洞宾来到黄龙寺,见真君正在酣睡,便跪在床前等候。真君一睡就是三天三夜,醒来见床边跪着一人,忙问:“你是何人?为何跪在床前?”吕洞宾忙伏地磕了三个头,说:“本人是河中人吕洞宾,前来求仙问道,拜见师父,望师父收留!”真君又问:“你何时而来?”吕洞宾回答:“已有三天!”

真君见他仪表非凡,求仙心诚,笑了笑,便将他收留下来,指点他在佛手岩下的千年石洞修炼,并约法三章,斋戒沐浴,三年不喝酒,三年不出洞,每天练剑百遍。

平日每天三壶酒,如今三年酒不沾,这对吕洞宾倒是难事,但为了求仙学术,他一切都应承了。

吕洞宾开始在石洞里认真练起功夫来,真正是:练剑,鸡鸣起舞;学法,夜半方休。他千遍万遍地苦练,经受了三次天寒地冻,度过三回春暖花开,求得了长生术,练会了长生剑,就自认为修炼已满。

一天,他辞别师父,要离洞出走了,真君见了,只是笑笑,便问起他日月交替,天地文章,他对答如流,得意洋洋;真君叫他舞舞长生剑,他又虚虚实实,故弄花样。真君见他不求业深,便故意轻身一纵,跃上云端,披头散发地剑指苍天,空中顿时乌云滚滚,雷电交加;他手指江河,江河波涛翻涌,浊浪排空;他一声大喝,飞禽走兽齐伏眼前;他摇身一变,形迹隐去,无影无踪。

吕洞宾见了,目瞪口呆,面红耳赤,才觉得自己道浅术短,惭愧得连忙望天而拜。真君收了法术,笑了笑,答应他再学三年。

从此,吕洞宾洞门不出,点酒不沾,练剑学法,不敢有半点松懈、懒惰。又经过六次花开花落,他才渐渐地领会了师父的真言妙道。

俗话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天,真君亲自把吕洞宾叫到面前,令他舞剑作法。吕洞宾不慌不忙,挥剑闪来击去,如飞龙走蛇;法作得惊天动地,呼风唤雨,倒海翻江。吕洞宾表演完了,又忙跪在师父面前,请求指点。真君见后,满意地笑着说:“有志者事竟成,你现在可以升仙了。”

升仙的那天,师徒点烛焚香,腾云驾雾去天宫朝见玉皇大帝。玉帝见吕洞宾心地纯洁,勤奋好学,功夫练得精深,便给了他一个美名——纯阳子,并把他修仙得道的大石洞称为“仙人洞”。

现在,庐山仙人洞内还有尊吕洞宾全身玉石雕像。那洞壁上叮当作响的“一滴泉”终年不涸,泉水纯净甘甜。凡到此游玩的客人,都要喝上几口这神秘的“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