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上)
22639600000003

第3章 走出迷茫心理(2)

3.克服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情绪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焦虑的心情能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适当的警觉性。但是青少年时期的生理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所以,复杂、纷繁的内外刺激时刻影响他们的心情,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产生焦虑,这些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因为学习情绪不良而产生的焦虑。此时,青少年对学习有轻微的焦虑是很正常的。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有适度的焦虑是他们对学习有责任感的反映,它恰恰可以使人自我调整。但是,如果青少年的焦虑程度产生过分的紧张、担心和忧虑,甚至恐惧,这就严重地造成了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焦虑——人生之大敌

有时候焦虑的心情可以使人能够维持精巧、协调的意识转换。例如:从焦虑到睡眠到觉醒再到焦虑等这些循环性的转换;但是有时一个人对外部产生不恰当的或者是过分的不良焦虑反应,这些现象的产生就很有可能患了焦虑性障碍。有些青少年有考试焦虑情绪是因为有坏情绪的不断积压而产生的。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的压力过重,父母的唠叨等等,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的心情产生不断地变化。

王某是某省重点高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高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在其母亲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门诊。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三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高考。心理医生诊断为考试焦虑。

焦虑是可突然性发作的,青少年过度的焦虑是学习和考试的大敌。它会直接分散注意力,还会使记忆力衰减等等,这些不良现象集中在一起会引起自我认知的偏差,还会导致自我怀疑,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多梦、神经性倒胃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青少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焦虑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青少年因为人际交往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是具有生物学色彩。人际交往指在群体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因为青少年没有社交经验无法适应各种人际关系(如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而引起的焦虑。

(2)青少年由于生理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因为自身的生理发展不适应而引起的焦虑。如对“初来月经”、“偶尔遗精”、“有手淫的坏习惯”等而产生的恐惧、羞耻的不良心理。

(3)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具有较高的成人意识,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在各方面不能得到他人(父母、老师、同学)的认可或尊重,从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4)青少年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即由各种考试和竞赛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和考试焦虑”。

(5)来自生活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有些青少年缺乏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他们到了陌生的环境或因条件相差很大而产生的焦虑。例如到外地上学不能适应当地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

(6)由于身体状况而引起的焦虑。有些青少年由于从小身体素质就差或因为其他身体缺陷而产生的焦虑。

战胜焦虑,健康人生

青少年不管产生的哪种焦虑,都要勇敢地面对这些具有威胁性的刺激。要及时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尽早地从焦虑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1)减轻压力,放下包袱。

有效地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教师和家长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考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考生恰当的压力,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2)正确地认知考试。

考试焦虑是考生在想象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青少年们通常过低地看轻自己的能力,而高估了考试的难度,或者以偏概全或糟糕透

顶,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因此,父母和老师当发现他们有考试焦虑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地无意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考试认知。

(3)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原因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青少年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4)忘掉以前的经历。

无论你以前在某一门功课学得很好,还是很差,在学习过程中你不要去想它,专心致志地把所要掌握的东西学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例如:你以前英语四六级考得很高,你也不必要在考研学习中,总想着保持自己的水平,而不把心思用在该学的知识上。如果你以前英语很差,你也不必对自己的英语有任何担心。你可以通过定计划,改变学习方法,苦练把自己的水平真正提高上去,这样你在考试时就不会紧张害怕。

青少年时期有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激励奋发向上的动力,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认识心理不太成熟,对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表现的特别敏感,因此,焦虑的心理就会以情绪障碍的方式出现,此时,青少年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焦虑,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它,用坚强的毅力去击碎它。从而使自己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由于缺乏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临各种焦虑感到惊慌失措,最后却搞得一败涂地、无法收场。其实有焦虑心理的青少年,不要随意去空想事情的缘由,要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事情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样就会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4.克服自卑心理

所谓自卑,是对自己的评价偏低、觉得自己自愧无能,而内心经常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产生的消极心理。这种心理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是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时常缺乏的自信心,在办事时没有胆量,总是畏首畏尾或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一点主见,一旦遇到错误或是有些事情没有做好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而造成的。这种自卑的心理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自卑的表现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是对个人能力和品质的评价过低的表现。产生自卑心理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表现。实践表明那些有强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难坚持学好的,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悲观失望,对生活、前途、学业彻底的失去信心,甚至走向轻生或犯罪的道路。所以青少年战胜自卑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自卑心理——性格的一种缺陷

自卑是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是性格上的一种缺陷。它的表现是对个人的能力评价过低,总觉得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而造成青少年从心理上产生胆怯、忧伤、失望的情绪。

小琳因为在初中时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原学校拒绝收她在本校就读高中,后来经过父母委托关系,转进了别的学校读高中。但在入学考试时她的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因此,她整天愁眉苦脸,思想负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班主任曾多次找她谈话,才了解到小琳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差,而且在以前的学校“名声”又不好,总担心在班上的其他同学看不起,还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如愿的大学而自己却考不上。为此,她整天抬不起头,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发言也不积极,和同学相处也很被动,所以,同学们都很疏远她并认为她不善于交往。小琳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她经常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读书没意思!”这一点非常令家长大伤脑筋。

小琳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卑者,由于她的自卑使她背负了相当重的精神负担,从而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了厌学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时,那么他就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特长,此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而开始自闭。本来有些事情经过努力便可以做到的,但他们总认为“我做不到”而放弃追求。迷惘的他们始终看不到人生的精彩和希望,始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一般引起青少年的自卑心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评估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得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变成了自卑感。

(2)家庭经济因素。

部分青少年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人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太差而感到自卑。目前,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青少年学生有增加的趋势。

(3)与成长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有关。

人的一生不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

(4)个人的性格特点,意志品质。

气质忧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而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的学生在其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是变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成功之路来。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

克服自卑,超越自我

实践证明,那些有强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难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的,个别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破罐破摔,对生活前途、学业失去信心,走上轻生或者犯罪的道路,所以战胜自卑心理对青少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正在困惑的青少年如何战胜自卑呢?

(1)自我满足,消除自卑心理。

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如果一旦遭受挫折,就很容易变的堕落并产生自卑感。因此,青少年做事时不要有过高的要求,要做到善于满足自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过高,这样既容易达到目标又避免了挫折的发生。

(2)提高自我评价,远离自卑心理。

一般自卑的青少年比较注重别人对他的低估评价,不愿接受别人对自己的高估评价。总是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越比越觉得自己差,越比越泄气,自然在心理上就产生了自卑感。其实,每个人都各有优缺点。因此,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要正视自己的优点,经常回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而达到目标的成功的事例;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的学习成绩,来激发自己的自信心。

(3)面对挫折,走出自卑的阴影。

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有一方面是因为防御机制不够健全。因此,当他们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轻视自我,要从生活环境与客观条件来分析原因,这样既可以找到心理平衡,还可以发现有好多的机会在自己的面前。

(4)克服性格孤僻,恢复自信。

青少年要想克服孤僻心理的障碍,关键就是思想上的转变。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要对同学要求太严。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而看不起别人。对于怪僻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从而恢复自己的自信。

总之,青少年在克服自卑时,要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既不为长处沾沾自喜,也不笼罩在自己的短处里而顾影自怜。要积极地发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再次成为生活中的“常胜将军”。

自卑的心理人人都会有,随时可以发生在任何受挫和失败中,然而这种潜隐的意识流却在严重地阻挠着青少年心智的健康发展,因为当青少年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他将不再努力了。因此,自卑心理一定要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