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可怕的数据就像在矿坑里死亡的金丝雀,显示氧气已不足,除了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外,日常生活其实有很多尚未酿成大灾难的小问题,在显示这一代孩子的处境。其中有一份资料可做为EQ普遍降低的直接指标,该研究到样自全美八到十七岁的孩子,比较他们在前70年代中及80年代未的情感状态。依据老师与家长的评估,情况一直在恶化,而且不是单独某个问题较严重,每一项指标都呈现恶化的趋势,具体而言可列出下列问题:
退缩或社会性问题:喜欢独处,保有秘密,演唱烦躁,没有精神,不快乐,过度依赖。
焦虑与沮丧:孤单,常怀恐惧与忧虑,要求完美,缺少爱,常觉紧张、悲伤或沮丧。
专注与思考的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或静坐,常做白日梦,莽撞行事,因紧张而无法专注,课业不佳,无法丢开不愿想的事。
打架滋事:常与问题孩子混在一起,说谎欺骗,好争论,对人态度不佳,需要别人注意,破坏别人的东西,叛逆,顽固而情绪化,话太多,恶作剧,脾气坏。
这些问题单独来看似乎都没什么,综合起来却代表一个巨大的转变,显示一种新的毒素正渗入许多人的童年,代表EQ的普遍低落。这种情感病症似乎是现代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人常担心社会问题比其他国家严重,研究却显示多数地区不是与美国不相上下就是更糟糕。举例来说,1980年代荷兰、中共、德国的老师与家长评估本国的儿童问题,发现与一九七六年的美国相当。有些国家比美国还不如,例如澳州、法国、泰国。不过,美国人EQ往下滑落的速度太过惊人,恐怕不久又要迎头赶上。
这些问题是普遍性的,不论穷人富人任何种族都未能免疫。尽管穷人小孩在各项EQ的指标皆表现最差,过去数十年来其恶化速度与中产阶级或富人的孩子并无二致。同时,曾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人数成长了三倍,也许这是个好现象,表示心理辅导愈趋普遍。但应接受辅导而未接受辅导的人安息也增加了一倍:从一九七六年的9%提高到一九八九年的18%。康乃炙大学发展心理学家乌利·布兰芬布雷诺做过全球孩子富祉的比较,他指出:“由于缺乏周全的支撑系统,环境的沉重压力甚至使得健全的家庭也摇摇欲坠。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忙碌、紧张与混乱,连高教育水准及高收入的家庭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受影响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离婚、贫穷、失业等问题的影响。美国家庭与儿童的境况和以前一样极待改善……无数的孩子逐渐丧失各种能力与道德意识,我们要负起最大的责任。”
这不是美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举世皆然。各国竞相压低劳工成本,付出的经济代价却由家庭来负担。这个年代多的是经济困穷的家庭,父母长工时间工作,小孩必须自求多福或当电视儿童。愈来愈多的孩子在贫穷中成长,单亲家庭渐成常态,许许多多的婴幼儿被寄放在环境恶劣照顾不周的托儿中心。这一切都表示亲子之间赖以建立EQ的无数次情感交流质量巨减,即使是用心的父母也不能幸免。
如果家庭不再能为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我们应该怎么做?的确,EQ的低落将造成更严重的问题,但也可从中想出预防孩子步入歧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