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半夜三点醒来开始啼哭,母亲赶快将他抱起来,小宝贝满足地躺在母亲怀里吃奶,母亲慈爱和眼神仿佛在告诉他,即是三更半夜被吵醒,母亲看到他还是满怀喜悦。半个钟头后,婴儿满足地沉入梦乡。
再假想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也是半夜三更起来啼哭,碰到的却是个心烦气躁的母亲,因为她刚和先生吵完架,才睡了一个钟头。母亲匆匆抱起小孩说:“你给我安静点,我已经快受不了了。拜托,赶快睡行不行?”小婴儿必然立刻感受到气氛的异样。婴儿吃奶时,母亲根本不看他,只是木然望着前方,脑中还在反思先前吵架的情节,愈想愈气。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僵硬,跟着崩紧起来,吸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母亲说:“只吃这么一点点?不吃就别吃。”接着便匆匆把婴儿放到床上,自顾去睡觉,任婴儿啼哭到疲乏才睡去。
提出这两个例子的美国临床婴儿中心指出,如果父母一再以同一方式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极不同的感受。第一个婴儿学到的是:当他有需求时有人会注意到并帮助他,他的求助调号是有效的。第二个学到的是:没有人关心他,别人是不可信的,他想要寻求慰藉但失败了。当然,多数小孩多少都尝过两种经验。但如果其中一种成为常态,将影响小孩基本的安全感、掌控感与对人的信赖感。据艾瑞克生的说法,小孩将养成对世界的基本信赖或怀疑。
这种子情感态度的养成开始得很早,进面在整个童年期逐渐烦恼形。亲子之间每一次沟通都暗含情感的交流,无数次的交流便奠立了孩子EQ的核心。譬如说一个小女孩在玩拼图,半天老是拼不起来,便拿去问妈妈。妈妈的态度可能是欣然相助,也可能是简短一句“我在忙,别烦我!”,小孩得到的便是完全不同讯息。同样的调息经不定期一再强化,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预期便会定型,进而影响生命的其他层面。
若碰到不成熟、吸毒、沮丧、经常发怒、生活漫无目标的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尤其大。这类父母根本无法给孩子适当的照顾,更无论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进而取得情感的调和。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苛待的孩子中,被忽略的一群问题最多,总是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淡漠、有时太具侵略性,有时又很畏缩,有65%升不上二年级。
小孩到四、五岁时脑部会长到成人型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学习。这时候如遭受巨大的压力,将损伤脑部的学习中枢以及智力。这种伤害稍长后中可稍微弥补过来,但影响仍是很深远的。五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小孩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常感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未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将很难掌握机会发挥潜力,根本可以说又轮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