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么做才能让人信服
22638200000004

第4章 摸透对方的心理(4)

认为人世间“金钱支配一切”,除现金外一概不信任的人,属于内向性的分裂症人格。如果你不幸跟这种人借一块钱的话,你就得记住,终生记住他的大恩大德,别忘了报恩。

对任何事物必讲求道理方觉放心的人,必定热衷于投资土地买卖、股票、贵重金属,依照预算,切实计划性地应用金钱,这种人可信赖,但却有算计心理和冷漠感。

嗜酒如命,精力过剩

嗜酒如命的人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或者内心秘藏着欲求不满或伤心的往事。

从饮酒方式可看出此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无论喝再多的酒,都能够一如往昔般地冷静,毫不借酒装疯的人,属于自我防卫高的人,醉酒后尽说自己事的人,是心怀不满的人。

不顾他人的反应,自顾自猛灌酒的人,大都想隐藏自己内心的不安,喝过多的酒就烂醉,胡言乱语,沉睡。平日似乎和顺而亲切的人,酒后对你大吼大叫:“好的,你说我什么地方不好嘛!”正是这种人。

内向的人常自斟自饮。爱好独自喝问酒的人,占有欲强烈,小气且自我表现欲强。相反的,外向的人喜欢大伙儿闹哄哄去饮酒作乐的人,则充满活力,精力绝伦。

竞技比赛,干奇百怪

有人以为,比赛不能列入人的嗜好当中,但事实上,不少嗜好是与比赛有关的,不少体育运动,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如球赛、游泳……通过人在体育比赛中的种种表现,往往可以推知其性情和心理。

①比赛中途心清转劣的人,是欲求不满露骨的表现。

②比赛一次即一蹶不振的人,易陷于智谋上的退路。

③比赛进行正激烈时,不愿听他人言的人,是视野狭窄的表现。

④比赛正激烈时,易听人言者,是易受暗示操纵的人。

⑤喜欢说“再来一个”或喜欢喊叫的人,残留着幼儿时撒娇的心理因素。

⑥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技巧不熟练的人,虽见似谦虚,实际上自尊心强。

⑦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的人,具有歇斯底里的性格,虚荣心强。

⑧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的人,自我信念强,对自己相当有自信。

⑨对失败装作若无其事的人,是不愿自我被伤害的自我防卫型。

⑩不愿下围棋、象棋的人,是拙于识大局的人。

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求人办事,心理攻势和说话技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使你更顺利或以更小些的代价来达到目的。人都有觅求同类或知音的倾向,要想使对方将你纳入知音之列,必须投其所好,而千万不能惹人反感,叫人生厌。

对性格外向、喜欢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与他们谈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对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敏感多心的人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此时,就应当换个环境,在室外、院子里随便谈心,才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求人时只一味的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说“请你帮忙,请你帮忙”这类的话,会让人感到万分的嫌恶、不耐烦的。

假如想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就应该先摆出愿意听取对方讲话的姿态来,有倾听别人言谈的诚意,别人也才会愿意听你说话。

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出彼此共通的话题来,才能聊得投机,然后再设法慢慢的把话题引导进自己所要谈论的范围里。

谈话的材料不要总是老生常谈,或是在家长里短和麻将的范围打转;如此不但容易使对方厌倦,同时也是画地自限。无法拓展谈话的范畴,就不能进一步的使对方了解自己,更不必说与对方深切的交往了。

无论谈到什么问题,都要把自己目光所及、脑中所思的传达给对方,对任何问题都能发表独到的见解是最重要的。

但也不要夸夸其谈,显示自己什么都懂。

在日常谈话中,一般人都是说些身边琐事,这或许是想向对方表示亲切。在正式的交谈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儿女当做谈话的资料。有些人习惯性的讲几句正经话后,就把话题扯到老婆、儿女的身上,像这种专门把老婆、儿女挂在嘴边的人,总不免给人娘娘腔和不务正业的感觉。象这样尽说家务事,就不能算是好的谈话内容。

谈话先从政治、经济等比较严肃的题目开始,然后再涉猎到文学、艺术、个人的兴趣方面等比较轻松的话题。总之,将自己的观念见解堂堂正正的公布出来,使得彼此都能有共通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谈话。

谈话的语言要视对方的修养而选择,做到能雅能俗,才不会有格格不入的反感。

一个善于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因为他知道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即使事后想再弥补也来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举止很稳重,态度很温和,言词中肯动听,双方自然就能谈得投机,分别后也会彼此怀念不已。

所以为了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不动脑筋的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引起了别人皱眉头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时要多培养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风,切不可象随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围是何处就脱口而出,那样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既然求人,大多是工作生活出现了困难和危机,比如家人生病、婚姻不睦、事业不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使人心力交瘁,丧失信心,不仅影响情绪,而且影响和周围人的交往。在处于情绪低潮时,请求别人能寄予关怀,伸出援助之手。但千万记住,不要把过渡沮丧的情绪带到别人面前。求人办事,总是一副哭丧脸,会使人感到晦气。

四、攻人莫过关心

事先详细地了解对方的观点、所知晓的材料论据的细节,以及对方可能作出的其他的选择,等等,然后再开始说服对方。对方会认为,既然你想得比他更周全,知道的情况比他更全面,那么,应该是你比他更正确。

一位成功地说服了投资者们,从而获取了一大笔投资的企业家说,他不过是在与他们商谈时,率先把他们可能提出来的责难坦率地全部说了出来。虽然这些责难很有道理,他的解释也未必完美无缺,但投资者们却已在他的诱导下形成一种心理:既然他早已全部考虑过这些问题,那么问题对他来说就不再是问题了。这种意识中的变化,使他的说服具有了真实的力量。

一个善于说服他人的人,往往能够敏锐地发现对方某种内在的需要,并且在这种需要与他希望说服对方的话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在谈话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如果无视对方的存在,只管自己逞口舌之能,就会在双方间形成一种无形的鸿沟,影响合作。如果从对方来考虑,从对方关心的事情入手谈起,就会一下子提起对方的兴趣,使他产生谈话的欲望,营造谈话气氛,使你能够进一步阐述你的主张和建议,诱使对方接受。

北京某厂的张厂长,因为工厂的经济效益上不去,心里非常着急。改革吧,自己又年轻,不能取得其他领导的支持,怎么办呢?张厂长左思右想,灵机一动,于是召开了一个工厂领导班子会,他不从工厂存在的弊端出发,而是首先谈及了人人关心的待遇问题,分析了人们待遇低的原因就在于生产管理不完善,要想提高生活待遇,必须完善生产管理体系,狠抓生产和销售环节。结果,全厂十几个大小领导,一致举手赞成改革。于是张厂长大刀阔斧地在厂里实行改革,当年马上就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全厂工人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受到全厂工人的拥护。

张厂长的成功,就在于他把自己的着眼点建立在人人关心的事情上,取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在社会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可不以张厂长为楷模。

一家银行的信贷员,在向一家习惯于拖欠贷款的企业催收外汇贷款时,巧妙地将一条“重要信息”带给企业: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与日元的比价将可能下跌。而这家企业恰恰是通过收回日元贷款再折成美元偿还贷款的,再拖欠则意味着企业的还贷量要大大增加。于是,根本不必信贷员催促,企业马上设法还清了贷款。其实,这种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变化仅是一种估测而已。这一估测,由银行人员说出来,自然有了权威性。也自然轻而易举地改变了双方的地位,从而不费力气地说服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