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往事细雨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22629400000018

第18章 哨所的书柜

一般来说,作家都有“恋书癖”,见书就买,甚至喜欢的书会买多个版本,无论家居面积大小,都会让书占据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我不算严重的,我们家的书至今就那么两三千册。但还是有个毛病,只要一看到书店就走不动路,哪怕是路边很小的报刊亭,也要停下来看几眼。一旦看到那些我喜欢的书还摆在那儿还没人买,心里就难受,就痒痒。本来家里已经有了,仍忍不住买下来,然后,送人。

我觉得送书比送什么都好。衣服会旧,食物会吃掉,只有书能留下。就我能记住的,我送过的书有《万历十五年》《世纪晚钟》《往事并不如烟》《论语别裁》《现代化的陷阱》《草房子》《一个人的村庄》《佛泽》,还有卜劳恩的《父与子》,张爱玲的小说散文,俄罗斯风景画画册,乃至《绘图儿童植物词典》等等。其中送得比较多的,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不下五本吧。顺带还送过他的《中国大历史》。有一回我将《万历十五年》送给一位爱读书的朋友,这位朋友开玩笑说,你不在上面签个字吗?我说签就签。我就在扉页上写着:代黄仁宇先生赠某某先生。

因为喜欢书,爱买书,每次下部队的时候,也会要求参观连队的图书室。现在每个连队都有图书室,图书室里有书,有期刊,还有电脑,比我当战士的时候像样多了。

如果去的这个连队图书室办得很好,甚至还订阅了我们《西南军事文学》,我就对他们刮目相看,满面笑容,表扬有加。如果图书室很凑合,摆样子,心里就暗暗嘀咕,大概脸上也能看出来。

我会追问,战士们来借书的多吗?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不知为何,连长指导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总不如回答其他问题那么快速。偶尔也会碰上喜欢看书的连长指导员,希望我能送他们书。

无论是开口要的,还是没有开口要的,我每次下部队回来,都会给到过的连队寄书,我们创作室同仁的书,加上我们刊物。我总觉得除了给他们送书,我们真为他们做不了什么事。有两次,我还特意从网上给部队选了一些书发过去。恨不能每个连队图书室,都有满满当当的书。

但有一次,我却被意外击中。

那是在西藏采访,我们要去一个高海拔哨所。去之前先去镇上买慰问品,在买了食品罐头水果饮料之后,我提出买些书和碟,以丰富一下战士们的精神生活。大家当然赞同。

我们满城找书店。所幸在中国,无论多贫穷多边远的小城,总会有一家新华书店。统一的店名,统一的字体,让我一见之下倍感亲切。可以说,我们是在新华书店的陪伴下成长的。

我们冲进去,直奔文学柜台,却发现书很少,尤其没有我想要的文学名著,中外都很少。我很失望,勉强找了几本,心想这书店也太不与时俱进了,现在那么多好书都不知道进。

我抱着书想去缴费时,被我们工作组的一位大校制止了。他说,不要买这些书,战士们没法看。

我很惊讶,问为什么?

他说,哨所海边那么高,又冷又缺氧,战士们经常头痛,看大厚书很困难。加上常年孤独寂寞,需要一些轻松愉快的读物。

我一听愣住了,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羞愧。一直以为很关心一线官兵的我,实际上却对他们缺乏了解。

于是我放下大部头,重新去选了一些人生小故事,精短散文,相声笑话,中外幽默等等。但那家书店的书实在是少,能买的差不多都被我们买了,也没有多少。

我们上山,汽车开到没有路的地方,就下来徒步。哨所的战士们看到我们了,冲下来迎接。三条狗狗跟在后面,兴奋不已。

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哨所后,我仍习惯地想看看哨所的图书室。回答说哨所没有图书室,只有个书柜。

我走进战士们简陋的宿舍,看到墙边靠着一个很旧很旧的绿色铁皮文件柜,那就是他们的书柜。里面放了大概二三十本书,每本书都卷边了,发黄了,破损了,膨胀得像面包一样。

这是我见过的最最简陋的书柜,却是让我最最不敢轻视的书柜。

本来我想问他们,我们今天新买的这些书你们喜欢吗?或者,你们想要看什么样的书呢?但是抬眼,看到战士们有些木讷的目光,干裂的发紫的嘴唇,还有他们敬礼时,那一排凹陷的白指甲,我一句话也问不出来了。

我第一次觉得,书没那么重要。

我转身去了炊事班,想看看他们吃什么。

站在炊事班时我想,只要他们好好的,安全度过这两年,安全下山回家,比什么都重要。

二〇一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