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22629200000006

第6章 广大观众

有一个朋友在电视台当记者,常见他在屏幕里侃侃而谈。一天,他又在本埠新闻里评说某市小吃一条街的小吃,用词是“美味可口,余香不绝。”

那里的小吃我是吃过的,实在不敢恭维。于是再见他的时候我便问:“你真觉得好吃么?那你的口味也太个性了吧。”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你也上过当了?价钱杀人,东西杀胃。”

“那你干吗鼓吹说好吃?难道那些摊贩给了你广告费?”

他嘿嘿笑了:“在电视屏幕上说那些东西难吃,总是觉得开不了口。画面还是不错的。”

“画面不错又不能代替口味。”我不依不饶。

“可是,怎么说呢?”他寻觅着词语,“如果真的是好吃,我肯定会说好吃。如果不好吃,也只能说好吃。在镜头前,我只能那么说。说好吃了,谁都没意见。说不好吃的话,肯定会惹麻烦的。所以即使我忍无可忍,也不会说不好吃,最多用一些中性词,比如说味道独特之类的。”

“你怕得罪那些摊贩,”我笑,“那你就不怕得罪广大电视观众?这么让人家上当。”

“摊贩们多具体哪。就在那条街上,他们有名有姓有店面。”他耸了耸肩,嘴角吊着一丝微笑,沉吟着,“……可广大观众么?”

他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我却似乎有些明白了。广大观众是茫然而不可指的。因此他在这种小事上也是不必负什么具体的责任的。而广大观众对这些小事也是一向是不怎么上心的。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很多事情且不论性质如何,心理平衡的首个要素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肉价上涨,房价下跌,皆如是。

——细细品来,“广大观众”这个被用得烂熟的词组确实是结构得好,这样辽阔的称谓如一口大锅,很容易就会使人把自己扔进去,获得一种融入集体的安全感。想到那么多人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确实就很少有人再去认真计较。因此即使知道是被蒙蔽了,只要想到被蒙蔽的不止一个,也就会释然。

作为“广大观众”的一分子,我深知“广大观众”里的人几乎都如此。那也难怪人家会钻空子了。

于是,现在每看电视,一听到有人说“广大观众”,我就会忍不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