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20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作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南部施瓦本,1904年移居瑞士,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战火连绵,难返故乡,迄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面临着两个分裂的德国,这位经常缅怀祖国的游子才不得不毕生客居异乡。黑塞虽然很喜欢瑞士,并且在1923年加入瑞士籍,还戏称她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可是毕竟只是“第二”而已。这正是这位感情真挚、富于幻想的诗人终生忧郁的根源。
黑塞降生时正值炎热的7月,他那虔信宗教的母亲便预言黑塞将是一个具有东方式热情的孩子。黑塞的父亲、外祖父都是传教士,曾长期在印度传教,黑塞的母亲甚至出生在印度,因而他们虽然是基督教牧师,却对东方的佛教和印度教修养颇深。黑塞出生后,父母亲、外祖父母都已定居在德国南部的卡尔夫,黑塞在一幢充满了异国情调和世界色彩的古老住宅里度过了自己多彩多姿的童年,对此,作者在他的作品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这幢屋子里交错着许多世界的光芒。人们在这屋里祈祷和读《圣经》,研究和学习印度哲学,还演奏许多优美的音乐。这里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来自许多不同角度的客人,有外国的衣服和异国的香气,有皮和藤做的奇妙箱子,有外国语言的音调。这里给穷苦人供应吃食,节日常常举行庆祝,学问和童话同时并存。”正如黑塞母亲所预言,黑塞成长为一个热爱自然、富于幻想的孩子,他爱自己色彩丰富、旋律多变的家庭,但是他脑子里梦想的世界更美,他期望于世界的也更多,“现实是从来不充足的,魔术是必要的。”因此这个小男孩不同于一般的男孩子,他从来不曾想望成为任何种类的大人物,而是希望成为一个魔术师,可以躲藏在隐身帽下替人们做好事,可以“使死人复活”,“让苹果在冬天生长”。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再加上黑塞整个青少年时代所汲取的精神文化,使黑塞逐渐形成了他那独特的美学世界观。黑塞从十五岁时逃离毛尔布仑神学院在家自修,1892年至1899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歌德、诺伐利斯、让·保尔、梯克、荷尔德林和艾沁多夫等作家,叔本华、尼采和吉尔克郭德等哲学家,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都是黑塞崇拜的圣人。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课堂学习收获更大”。西方一些黑塞研究家认为黑塞一生总是越来越深地沉浸于远离生活的梦幻王国之中,这和黑塞这一时期所汲取的精神文化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一系列精神偶像逐渐帮助黑塞构成了他的美学世界观,这种美学观点就是黑塞日后许多著作的思想背景。后来人们称黑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原因即在于此。
黑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十六岁时,他那间小屋的书桌抽屉里就塞满了他创作的诗歌、幻想故事和形形色色小文章,当然这大都是幼稚的习作。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能获得公众承认。直至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德·卡门青特》于1904年问世,加上作品所表现的又恰好符合当时读者的需要,作品才一下子轰动德国,作者本人因此而跻身于新进作家的行列。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城市,最后又回返故乡的“自然之子”,体现了作者厌恶资产阶级文明,试图从宗教上获得精神平衡的思想。
1904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专事写作。1904—1914年是黑塞创作鼎盛时期,写了大量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克诺尔普》(1915年)以及多种短篇小说集都是作者早期的重要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经常赴伯尔尼参加和平运动,呼吁“人道和理性”,这种反战活动触怒了德国统治者,他们动员许多御用报刊诬蔑黑塞“叛国”,在当时强大的政治压力下,黑塞面临“孤立”的处境,又恰逢家庭失和,夫妇分居,使这位一贯安于恬静生活的诗人精神上大受打击,几乎精神失常。但是他终于克服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特别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危机,不仅度过战争年代的难关,而且在战后立即恢复了写作能力,短期内写了许多作品,其中《德米安》(1919年)、《克林格梭尔的最后一个夏天》(1920年)、《席特哈尔塔》(1922年)、《荒原狼》(1927年)和《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1930年)等,都是公认的成功之作。黑塞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弥漫着心灵分裂的苦恼和迷茫、彷徨的气息,尤其是《德米安》和《荒原狼》几乎就像直接叙述作者这些年代的思想感情,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富于探索精神的知识分子,受到当时种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限制,因而虽然有善良的愿望,却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走投无路,以至精神上痛苦万分,只能从音乐中寻求安慰,或者从妇女身上获得力量。相形之下,《纳尔齐斯和哥尔德蒙》却比前两者明朗得多。小说的两个主人公象征作者的两种理想,一个代表感觉,一个代表精神,黑塞通过这一对相辅相成的人物说明世上一切矛盾着的万物只有互相补充才能完美无缺,达到不朽的境界。
1931年,黑塞和奥地利美术史家尼侬·多宾结婚,婚后定居于瑞士蒙太格诺拉村,直至1962年逝世。1933年,希特勒上台,法西斯浪潮席卷欧洲,黑塞这时已逾六十高龄,虽然隐居乡村,闭门不问世事,却也难以避免这股政治浊流的冲击,他对现代文明产生了较之青年时代更为深刻的怀疑和不满,既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便只得从精神上寻求寄托和探索答案。这也正是为了人类有美好的前景而毕生追求和谐统一——不仅是自然和精神的统一,还包括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的统一,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综合、互相联结等——的黑塞必走之路,也正是黑塞人道主义世界观的体现。黑塞晚年两部主要著作:《东方之旅》(1932年)和《玻璃球游戏》(1943年)便都是试图从东方和西方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寻求精神上的理想世界的作品,全都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神秘气息。《东方之旅》是一部精神自传小说,描写主人公H.H.一生对于理想的精神境界的追寻,最后找到的理想人物是一个仆役,他让自己合并到这个理想人物身上,从而在这个自己创造的美学世界中获得了较之人生更为永恒的生存。对于这部引起争论和误解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小说,黑塞曾专门撰文对读者说明创作意图:“《东方之旅》的主题是:艺术家渴望服务,探索共同生活,企图从贫瘠不毛的、孤独的艺术技巧中解放出来。”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和篇幅最大的作品,始写于1931年,1942年才告脱稿。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假设的未来世界,黑塞故意塑造了这个超越时间和现实的“国度”,以便施展他那与时空无关的象征手段。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孤儿,由于聪明和刻苦,成了象征智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这位才能出众的人物不满足于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生活,便走出象牙之塔,企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认为人类将由于教育而获得净化,世界也就能由乱而治,精神和自然也就能达到和谐一致。但是体质柔弱的主人公事业未竟就在一次游泳中淹死了,他的死亡象征他的理想的失败,恰似作者本人毕生孜孜从事于一个知识分子对精神事业的探索和追寻,却始终徘徊于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迷宫,找不到圆满的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黑塞已逾七十高龄,迄至1962年脑溢血去世,黑塞主要从事于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这段时间里他出版了多种诗集、小说集、散文集以及书信集等,创作方面只有数量不大的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等等。
《童年轶事》、《大旋风》和《婚约》陆续作于1907至1914年,最初发表在瑞士出版的文学半月刊《三月》上。这份杂志是黑塞和路德维希·托马、库尔特·阿拉姆共同创办,由阿尔贝特郎根出版的,创刊于190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停刊。1930年黑塞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散文集《今生今世》,内收《童年轶事》和《大旋风》,《婚约》则收于193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世界》。
《童年轶事》以一个儿童的口吻叙述德国南部乡村风光和两个孩子的纯洁友情,虽然只有一万余字,但是黑塞早期作品特有的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以及柔和文雅的旋律,都已获得充分体现。《大旋风》也是用的第一人称,主人公已是一个自谋营生的青年人,作品描写主人公对家乡特殊的阿尔卑斯山燥热风的回忆,尤其在一次特大大旋风中,主人公经历了生平第一场爱情纠纷,这次缺乏共鸣的恋爱虽然失败,却溶入了故乡的小桥、河流、树林和山崖之中,和蓝色的喇叭花、绿色的蜥蜴、古老的栗子树以及一群群深色小鳕鱼一起成为主人公脑海里永不褪色的青年时代的美丽梦境。
《内与外》、《奥古斯托斯》写于1919—1922年间,是黑塞经历了战争灾难和家庭悲剧后的作品。《内与外》和《奥古斯托斯》都属哲理性很强的小说,尤以《内与外》独具匠心,用一个陶土塑像在一个人心中的反映表达了无所谓内、无所谓外的唯心观点。黑塞一直试图将基督教教义和东方哲学相融合以寻求完美的精神理想,《内与外》中对诺斯提派的格言“无物在外,无物在内”的推崇就是黑塞对这个唯心主义理论通过小说创作所作的一次艺术实践。《内与外》经常被收入西方各国出版的名家短篇选集中,也许可以说是20世纪现代派文学中的短篇代表作之一。《奥古斯托斯》写于1913年,1919年才收入《童话集》中和读者见面。这篇以童话形式出现的哲理散文,以一种颇具魅力的讲故事方式潺潺流水般叙说着一个人的一生:出生、成长、成功、厌倦、悔过和死亡,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黑塞所喜爱的“克诺尔普”,不过奥古斯托斯是享尽人间富贵后才醒悟过来,改变自己的腐化生活,他下决心向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和能力,要为寻找人间天堂而流浪世界。这正是黑塞自己的追求。
《我的传略》在黑塞几篇自传作品中写得最晚也最完整。虽则作者自嘲为童话故事,却十分坦率地披露自己的个性特点,是一篇不落俗套的散文佳作,也是研究、了解黑塞的不可缺少的材料。《我的传略》初次发表于1945年瑞士弗雷兹和瓦斯莫特出版社出版的黑塞《新小说和童话选》中。1959年联邦德国苏尔卡普出版社又将它和黑塞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编集成短篇集《梦之旅》。后来就以《梦之旅》收入该出版社出的《黑塞全集》。《纪念品》是一篇悼文,纪念黑塞一贯很敬爱的父亲,初次发表于1937年出版的黑塞散文集《回忆之页》中,内收黑塞1902—1936年所写的各种回忆、随笔等十余篇。1962年时,为庆祝黑塞八十五岁寿辰,又添加黑塞后来几年中所写的各类文章重新出版了一次,仍用旧名《回忆之页》,后来出版的《黑塞全集》中也就沿用了这个书名。《拜访诗人》也初次发表于《回忆之页》中,文章虽短,却可了解黑塞对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看法。《乔迁时的遐想》同样载于《回忆之页》,作者通过对自己一生各个阶段所住过的每一幢房子的回忆,几乎是给每一阶段的生活画了一幅素描,在散文写作上可称别开生面。黑塞写作此文时所迁入的新居,即是黑塞老死之地,因而这篇文章简直就像是作者一生的小小素描。
在黑塞整整七十年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著作很多,种类也很广,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回忆录、书信等,都各有特点,但主要成就是小说。黑塞一生曾获多种奖金,重要的有:冯达诺奖金、歌德奖金、诺贝尔奖金等。
在文学史上,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兄弟,里昂·孚希特万格,以及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罗伯特·缪西尔等都和黑塞齐名,不同的情况是:黑塞的小说每隔一次战争便风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后,都曾出现黑塞热,迄至1977年共外出文译本四十多种,研究著作也很多,使黑塞成为当今世界文坛上被翻译、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这个奇怪现象其实也并不奇怪,生活在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的欧洲的黑塞,在作品中反映的却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和不满,崇尚人性、归真反朴,追求精神上的理想境界和希望人类有美好前景,这些内容正好符合当时西方读者的需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成为物的奴隶,和人类精神世界产生矛盾,而战争又使人们,尤其是和战争密切相关的青年人,产生怀疑、迷茫的感觉,因而便有许多人企图从物质世界返归自然,也有的人追求神秘主义或者从宗教寻求寄托,更有许多人崇尚极端个人主义不愿受任何约束。于是,各种唯心思潮和现代文艺流派便应运而生,读者又反过来从中寻求精神寄托,两者互为因果,循环不已。黑塞及其作品无疑也是资本主义文明长链中的一环。
本书编译者水平有限,所选作品未必能代表黑塞各个时期的创作特色,只是对我国读者尚较陌生的赫尔曼·黑塞作一初步介绍而已。
译者
198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