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茂云、马骥聪:《生态法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曹明德:《生态法原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丁晖、秦卫华主编:《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及其案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郭忠玲、赵秀海:《保护生物学概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版。
6.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蒋志刚、谢宗强:《物种的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
9.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刘畅:《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11.林灿铃:《国际环境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李俊清、李景文:《保护生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
13.李树藩等主编:《最新世界各国概况》,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14.马克平主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硏究进展VI——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5年版。
15.马英杰、胡增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裴盛基,龙春林:《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版。
17.秦天宝:《遗产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苏贤贵、田松、刘兵、刘华杰:《敬畏自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史学瀛:《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童兆法主编:《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1.唐双娥:《环境法风险防范原则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2.田兴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明远:《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灿发、于文轩:《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解焱:《恢复中国的天然植被》,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27.谢国文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28.徐汝梅主编:《外来物种入侵数据集成、数量分析与预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徐海根、王建民、强胜、王长永主编:《〈生物多样性公约〉热点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遗传资源》,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徐汝梅、叶万辉主编:《外来物种入侵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薛达元主编:《转基因生物风险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薛达元:《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薛达元、崔国斌、蔡蕾、张丽荣:《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年版。
34.薛达元主编:《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薛达元主编:《民族地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案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薛达元主编:《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闫新甫主编:《转基因植物》,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周珂:《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张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版。
41.张恒庆:《保护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赵国青:《外国环境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编:《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英]达尔文:《物种起源》,谢蕴贞译,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
47.[美]爱德华.欧.威尔逊:《生命的多样性》,王芷、唐佳青、王周、杨培龙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凯斯·R.孙斯坦:《风险与理性——安全、法律及环境》,师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美]卡里佐萨:《生物多样性获取与惠益分享——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经验》,薛达元、秦天宝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印度]克里施纳默西:《生物多样性教程》,张正旺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常纪文:《我国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陈红军:《论我国湿地保护中的冲突及对策》,载于《消费导刊》2006年第11期。
3.崔国斌:《知情同意原则的专利法回应——生物材料使用者的揭示义务》,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5期。
4.崔国斌:《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与利益分享》,载《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第3期。
5.成文娟、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热点议题和应对建议》,载《环境保护》2009年第3期。
6.丁建清:《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入侵机制及其对生物安全的影响》,载《农业科技导报》2002年第4期。
7.董跃:《生物剽窃的法律问题初探》,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6期。
8.冯楚建、王仁武、闫云君等:《澳大利亚生物安全研究与法制化管理考察总结》,载《科技与法律》2003年第3期。
9.卢明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事先知情同意制度》,载《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4期。
10.刘红霞、温俊宝、骆有庆、王保德:《森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进展》,载《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1.刘标,薛达元:《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国际争执及其原因分析》,载《世界环境》2000年第1期。
12.刘春兴:《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潘灿君:《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冲突的协调》,载《知识产权》2007年第3期。
14.秦天宝:《论遗产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
15.苏谦谦:《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5年第5期。
16.沈宗灵:《论法律移植和比较法学》,载《外国法学译评》1995年第1期。
17.王灿发、于文轩:《生物安全的国际法原则》,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18.王灿发、于文轩:《转基因生物损害赔偿立法研究》,载薛达元主编:《2005年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向文,何琴:《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之法律传统背景分析》,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20.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的里程碑:〈名古屋ABS议定书〉》,载《环境保护》2010年第12期。
21.薛达元,蔡蕾:《〈生物多样性公约〉遗产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国际制度谈判进展》,载《环境保护》2007年第22期。
22.薛达元,蔡蕾:《〈生物多样性公约〉新热点:传统知识保护》,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24期。
23.薛达元:《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背景、进展与挑战》,载《生物多样性》2007年第5期。
24.薛达元:《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战略》,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5.薛达元:《论遗传资源保护的国家战略》,载《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第1期。
26.徐承远等:《外来物种入侵机制研究进展》,载于《生物多样性》2001年第9期。
27.杨源:《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载于《国土与资源研究》2003年第1期。
28.杨红菊:《实现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的法律途径》,载《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第2期。
29.杨红菊:《国际组织: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节拍》,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6月8日。
30.严励,何俐:《遗传资源提供者的专利法保护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1.于文轩:《论转基因生物安全应急处理制度》,载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于文轩:《生物安全法之正义价值探析——以罗尔斯正义理论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33.于文轩、王灿发:《国外生物安全立法及中国立法的思考》,载《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4期。
34.于文轩、孙雪峰、张风春:《中国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评估研究报告》, 2008年。
35.张清奎:《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及遗传资源保护模式初探》,载《知识产权》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