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心灵鸡汤(中学版)
22606300000016

第16章 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3)

一天,梁启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时正在厅里与父亲谈着什么。梁启超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走进来,从茶几上提起茶壶斟了一大碗凉开水正想喝,却被客人叫住了。“启超,你过来。”客人说,“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字,我来考考你。”客人见茶几上铺着一张大纸,提笔便狂草了一个“龙”字:“你读给我听。”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客人哈哈大笑。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饮茶龙上水。”梁启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说:“写字狗耙田。”梁启超的讥讽让父亲尴尬,正要惩罚他,客人说:“令公子对答公整,才思敏捷,实在令人惊异。”

梁启超的故乡新会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云塔。梁启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启超时常和小朋友爬上凌云塔望风景。一天,梁启超写了一首诗给祖父看。诗是这样的:“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搔首独徘徊,此时终难得。”这就是梁启超11岁时写的《登塔》诗。

智慧箴言

梁启超虽然从小天子过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停滞不前。聪颖如他尚且不断学习,何况我们呢?

文学常识

鸡肋:鸡的肋骨,吃着没味,扔了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洛阳纸贵

适用作文主题

志向,勤奋,坚定,成功。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是清代诗人,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画上的一首诗。几杆翠竹,紧紧依傍着青山,牢牢扎根在山崖的石缝中,虽然雨打雷击,霜侵雪压,吃尽了千辛万苦,依旧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任凭四面八方的狂风袭击,也不会有丝毫的惧怕。具有“竹”这种精神的人和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古代西晋时期的左思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西晋时期,文坛成就最高的诗人左思,他创作的《三都赋》,就是用“赋”这种文体描写魏、蜀、吴三国都城的文章,名噪一时,至今仍被人传诵。

然而,左思小时候口齿迟钝,学习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过人之处。他稍大之后,决心写一篇赞颂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洛阳的文章《三都赋》。这个消息传出之后,一片哗然,他受到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嘲弄,当时的著名文学家陆机就不怀好意地讥讽他说:“你这样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老粗先生,还想作一篇《三都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等你写成了,也只配给我盖酒坛子罢了!”

左思听了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淡淡地一笑,可是在心里却暗暗下了决心:你说我写不成,我偏要写出来,并且写得让你们心里羡慕!左思有了这样的决心,就在别人的嘲笑中,读了很多书,走访了很多地方,大量收集有关三国都城繁荣昌盛的资料。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他便关上房门,深居简出,专心致志地构思创作。他简直有些痴迷入魔,在室内、院中,甚至茅厕内都放上了纸,不管在什么时间,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想到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便立即用笔记下来,从不放过任何一次灵感火花的闪现。就这样,他远离热闹、忍受着寂寞,专心著书,熬过了整整十个酷暑严冬,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三都赋》。

《三都赋》果然是绝美佳作,文笔流畅,精彩传神,让人读后叹为观止。当时京城洛阳传抄这篇文章的人非常多,以至于纸价大涨。成语“洛阳纸贵”就来源于这里。过去曾讥讽、嘲弄过左思的陆机读了《三都赋》后,既愧悔万分,又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智慧箴言

左思的成功在于他为了志向肯发奋努力,同时还说明:勤能补拙,勤奋出天才。只要发奋,只要勤奋,就能有所成就。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生活小常识

玫瑰是一种很美丽的花,最早产于我国。后来传到欧洲,现在被英国定为国花。玫瑰的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叶、花和芽的,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玫瑰长出十分锋利的硬刺,这样可以避免动物和鸟类把它们吃掉。

茅以升立志造桥

适用作文主题

立志,勤奋,坚持,矢志不移。

1937年,在浩浩荡荡的钱塘江上,一座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巍然屹立在江上。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不能造现代化大桥的神话彻底破灭了。

主持和设计修建这座钱塘江大桥的,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桥梁专家茅以升。

他是怎样走上造桥之路呢?这要从茅以升的童年时说起了。

1896年,茅以升出生于江苏镇江一个“寒士”家庭里,他从小在南京长大。父亲茅乃登当时在江南官书编译局任编辑,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当以升七八岁时就把他送进了新学堂——南京思益学堂念书。上新学堂,要比过去在私塾读《四书》有意思多了,茅以升如饥似渴地学习算术、国文、历史、地理等新课程,幻想着长大后当个数学家、工程师……

可是,童年时遇到的一件事,却使他与造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06年端午节的事了。每年端午节,在南京市的秦淮河上,总要举行热闹的划龙船比赛。这年端午节的前一天,茅以升就同小伙伴们约好,第二天去秦淮河看龙船比赛。不料端午节清晨,他胃病犯了,疼得额头直冒虚汗,妈妈说什么也不让他去。

茅以升只好呆在家里,可他的心早飞到秦淮河上去了。他盼望着小伙伴们早些回来向自己介绍赛龙船的盛况。

傍晚,一位小伙伴看完赛龙船,气喘吁吁地来到茅以升的床前:“不好了,秦淮河出事了!看赛龙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桥压塌了!”

茅以升细一打听,才知道这天在文德桥上,挤满了黑压压的观众,因为人太多,把桥挤塌了,不少人落下水去,思益学堂有个同学就差点淹死在那里。

“幸亏你没去,要是去了,说不定也掉到河里去了!”这位小伙伴庆幸地说。

这不幸的消息,在茅以升心里激起千层巨浪,他的眼前出现了文德桥下人们落水呼救的惨景。

10岁的茅以升两眼含满了泪花,激动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会造桥,为大家造最结实的桥,决不像文德桥这样!”

父样在一旁听后,走过来称赞他说:“好啊,小小年纪就有不凡之志!”

从此,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跟大人外出,只要见到桥,总要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就剪贴起来。

有一天,爷爷茅谦给茅以升讲“神笔”的故事:古代有一位白发老人,他有一支神奇的笔。用它画鸟,鸟能在天上飞;用它画鱼,鱼会在水中游;用它画楼呢,高楼就平地而起;……

“用它画桥呢?”茅以升打断了爷爷的话,急切地问。

“桥就能飞架在江河上!”爷爷笑着回答。

“爷爷,上哪儿能找到这支神笔?”茅以升仰着小脸,睁大眼睛问。他想如果自己要有这支神笔,要造桥就不难了。

“哈哈,许多人都渴望得到这支神笔,可谁也没得到过它,因为不知道它的‘秘诀’!”爷爷说。

茅以升缠着爷爷,央求他公开神笔的“秘诀”。爷爷用毛笔在孙子的手心里写了“勤奋”二字,语重心长地说:“这就是神笔的‘秘诀’。掌握了它,什么样的高楼大厦,铁路桥梁,都会在你的笔下出现……”

这以后,“勤奋”二字深深地铭刻在茅以升幼小的心灵里,把它看作是自己渴望得到的神笔。

他下苦功背诵古诗、古文,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上千字的古文。一天,爷爷用毛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暗诵,等爷爷抄完后,他竟能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熟能生巧,巧能出快!”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3.14159……”能把π值小数点后面的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写下来,经久不忘。

11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还没毕业,就考进了南京“江南中等商业学堂”。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但是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5岁那年,茅以升从江南中等学堂毕业。为了实现造大桥的理想,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唐山路矿学堂,并选学了桥梁专业课。

1912年秋天,孙中山先生视察唐山路矿学堂,茅以升聆听了孙中山鼓舞人心的演说:中国要富强,离不开交通运输,仅交通开发一项就要修十万英里铁路,一百万英里公路。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筑路、造桥,承担起历史重任!从此茅以升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191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在唐山路矿学堂毕业了;不久又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考取了清华学堂留美官费研究生;为了实现童年时的理想,他远渡重洋,赴美学习。

茅以升童年时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建桥人才。

智慧箴言

茅以升从小就志存高远,并把这个志愿一直铭记于心,一直为之努力不已,直至最后实现他的童年理想。而我们不是没有过诸如此类的理想,只是我们往往转瞬就忘了,更别说为之勤奋努力了。

笑话碰碰车

医生深夜三点被电话铃闹醒。话筒里传来哀求的声音:“医生,我的失眠症又犯了,请问该怎么办?”

医生恼火地说:“抓紧话筒,听我给你唱一支催眠曲!”

写作专题 中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写作要略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常见的议论文有:读后感、随笔、演说、序言、书评等。

写议论文、阅读议论文,应该注意议论文的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我们的看法和主张。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主要的看法和主张,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有分论点。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离出来的,从属于中心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中心论点。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一般是用事实、道理、定律、公式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依据的事实、史实和数据,必须确凿无误,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此外,论据要充分,也要可信。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归谬论证,正反论证等。

论证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立论和驳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总是从正面阐述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式。驳论是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进行批驳,只要批驳成立就行了。

一、明确的针对性

议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阐述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明辨是非,议论的生命就在于此。如果对生活中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没有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就没有写议论文的必要,写了没有针对性的议论文,就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无事生非。好的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还应该积极倡导正确的看法、主张和观点。

如江苏省中考优秀作文《说“真”》一文,就是针对生活中人们的种种虚假表现进行批判。文章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我明白了求‘真’在一片黑暗的虚假中才更显可贵。”然后以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只有“真”才能让人生活坦荡。

二、观点正确

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一个错误的观点哪怕能够自圆其说,也是无法得到大家认可的,观点正确与否,要看其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和道德标准。有些说法,如“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初中生写议论文时应该小心避开的。

如《自己,站起来!》一文,首段就提出论点:只有从我做起,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是对青少年健康成才的正确表述。

三、内容具体不空洞

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往往搭了一个架子,看起来论点、论据、论证完整,可是只是一副架子而已,好比恐龙的骨架,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好的议论文,应该有具体的内容,而且是精心搭配,严密组织的。

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生活需要微笑》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用各种论据来进行论证:用海蒂的故事来说明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我们同样可以微笑;用艾青在文革中屡受打击仍清醒地微笑着来说明人类的微笑是一种力量;再有顾城、海子的自杀从反面论证微笑对人的重要意义。全文旁征博引、内容丰富,故论证充分,说服力强。

四、逻辑严密清晰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议论文尤其讲究。一段毫无逻辑的话,只能让人读了不知所云。逻辑的严密体现在论证上。话要严密,无懈可击。清晰表现在行文上,让人读了一目了然。

仍以《生活需要微笑》为例,首段对一句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提出异议,然后正面举例,说明只要为类保持微笑就能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再反面举例,论证失去了微笑就会失去整个世界。最后证明“生命与生活都是一万个微笑的堆积”,反驳了尼采对人类的蔑视。整篇文章一环扣一环,逻辑性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