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杏的复仇
22588800000019

第19章 花影朦胧(3)

“再说吧。”钟涛说。

“你要注意……”

丁岚语气中透着对钟涛的担忧。

“我还有一件事办完,就了结啰。”

那蓝色的火焰总在眼前闪烁……那撕心裂肺的喊声!

“记住,你什么都不知道。”

钟涛盯着丁岚,一字一句地说。

丁岚点点头。

“可是……”她还想说什么。

“我们谈点别的吧。”钟涛打断她的话。

“有没有夏雨虹的消息?”丁岚问起钟涛。

钟涛摇头。

丁岚说:“我听一位出国回来的同学说,在美国宾州大学艺术节上曾看见过她,至今孑然一身。”

钟涛留意地听着,没有吭声。

“后来听说,她回过成都探亲,还问起过你。”

钟涛眼里似乎燃起一股希望之光。

“我们是有缘无分!”他感叹了一句。

“你姨妈还好吗?”丁岚问。

钟涛若有所思地说:“是该回家一趟了。”

4

红茶馆。离地豪大厦只有半条街,比较近便。

午休时间,聂风特地约冯雪英在这里见面。他想在离深返川前,尽可能再了解一些有关钟助理的情况。

聂风也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对钟涛产生这样强烈的兴趣,也许从一个记者的角度看,在钟涛的身上笼罩着某种神秘感和传奇色彩;而从案情的分析角度看,钟涛又是一个处在警方视界边缘的人物。聂风想搞清楚,他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

从小梅沙回来后,聂风觉得有必要面见一下两个人。一个是阿英(钟涛的同事),另一个是丁岚(钟涛的校友)。

阿英穿件亚麻色短袖衫、宽条纹长裤,披肩发,瓜子脸。一眼看去就是有气质的白领。

入座后,聂风要了杯茉莉花茶。阿英点的荔枝红茶。

寒暄过后,阿英优点好奇地问:

“聂记者还在采访呀?”

“就这两天,我就要回去了。”

“有收获吗?”

“时间太仓促了”,聂风有些无奈道,“胡国豪之死的后续报道,恐怕要待真相大白之后了……”

“我听说案情扑朔迷离,侦查陷入了困境。”

阿英对警方的破案进展似乎有些不满。

“听谁说的?”

“公司的人都在传,还说作案的人有可能是个女人。”

真是越传越离奇。

“钟助理最近忙吧?”聂风有意问起钟涛。

“他现在不做助理,升副总了。”阿英话中带刺。

“我听说了,这样对地豪也许有好处。”

“也许吧。”

“你知道钟涛是什么时候加盟地豪的?”

“去年夏天。”

阿英说起当时地豪招聘总裁助理的情况。聂风才获知钟涛当时来地豪应聘,以及如何被胡国豪器重的原因。

钟涛本来在深圳一家证券公司做事,高级操盘手,在南方股市上颇有点名气。阿英说他是去年8月到地豪置业来应聘的。当时多少有些突然,因为他是搞证券的,并没有经营房地产的经历。地豪当时招聘的职位是总裁助理兼行政总监,条件要求严格,待遇很好,年薪三十万元。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来应聘,竞争很激烈。钟涛那天来的时候,并不引人注目。他穿一件黑色翻领T恤,蓄着小络腮胡,有点不修边幅。其他人来都是西服革履,衣冠楚楚的。阿英觉得他有点面熟,后来想起在证券公司听过他的股票讲座。

胡国豪那天是直接接见钟涛的,没有经过总裁办。也许他事先与胡国豪联系好了的。

当时胡国豪见过面的,有好几位刚从国外回来发展的MBA,还有一家房地产集团的营运总监,条件都很优越。但胡国豪与钟涛见面后,当即就拍板聘用钟涛,颇为青睐。公司好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胡老板会选一个没有做过房地产的人来做自己的助手。

后来才知道,胡国豪看中的也许正是钟涛在证券金融方面的能力。据说钟涛上任不到两个月,就给地豪置业解决了一个多亿的融资。

“噢。”聂风点头。

聂风又问了一些钟涛的其他情况。

“也许他会重返证券业”,阿英说,“听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操盘手,证券公司当初就不愿意放人的。”

“也就是说,他当初到地豪应聘可能有特别的原因?”聂风试探道。

“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阿英喝着红茶。

“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当时胡总开的条件是年薪三十万,还有2%的股份,这确实有吸引力……但细想一下,一个顶尖的操盘手,年收入恐怕并不比这个数低。”

聂风暗想,阿英的分析确有道理。

那么是什么“特别的原因”促使钟涛跳槽到地豪呢?这个阿英就不可能知道了……据阿英说,钟涛到地豪后做人谨慎勤勉,做事成绩卓著,不仅深受胡国豪总裁信任,也获得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连周正兴副总也对他另眼相看。

听说公司里有不少白领佳丽青睐钟涛,但他都没有回应。四十多岁的男人本是一坛浓香的醇酒、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但是没有人品尝过那酒的味道,也没有人知道这部小说里的内容……他没有婚姻、家庭,没有爱人,从来也不接触女人。这一点是很特别的。

聂风觉察到阿英在谈到钟涛的为人时,情绪有微妙的变化。像是觉得他的怪癖不可理喻,或是流露出一种女性的赞赏,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

后来,话题转到胡国豪的追悼会。

聂风提到那个怪异的花圈。

“你分析一下,那个花圈可能是谁送的?”

“很可能是一个女人。”

阿英说得颇肯定。

“你怎么断定的?”聂风吃惊。

“我在现场看见了一个陌生女人……”

“是吗?”

女人的直觉真是不可小觑!

据阿英说,在向胡国豪遗体告别时,有个穿花衬衣的女人出现在后门口。这个女人以前没有见过,大家的目光当时都集中在遗体方向,没有人留意她。看见的人,也许以为她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但阿英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当时正好快到11点钟,看见她两次抬起手腕看表……

“花圈送进来时,所有的人都很惊诧,当时现场一片骚动。只有她看花圈的眼神有点特别,透出一种关注和赞赏,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登台表演一样……”

“这女人什么模样?”

“没有看清楚,她站得比较远,前后只待了几分钟。”

聂风暗想:花圈炮制者在现场出现——这也符合逻辑,或许她宁愿冒着风险,也希望亲眼看到现场的戏剧性轰动效果,才有痛快淋漓之感。

“能估计她年龄有多大吗?”聂风再问。

“中年女性。”

这似乎和礼仪公司提供的情况相吻合。

聂风同她分手出来,有一种兴奋感。阿英的发现应是又一重要线索,它表明了“定花圈的女客户”不是朱美凤,也不是阿英。而应该有第三个女人。

不过有一点是聂风没有料到的。阿英并没有告诉他,后来从办公室拍的现场照片中,意外发现了那女人的一个镜头。并且通过一家调查公司查到了她是谁。这是后话了。

和丁岚的会面,是在《女性》杂志编辑部里。

这家杂志在全国发行几十万册,编辑部办公的地方却相当拥挤。挂靠在出版社下面的杂志社大凡都是这样的,在外面名声很大,在内部却永远是不起眼的小字辈。不过由于社里实行报酬与创收挂钩,编辑部人员的效益倒是不菲。

丁岚的办公室不到十平方米,一张写字台、一个文件柜、外加两把椅子,就没有多余的空间了。她的桌子上摞满了稿子、邮件和信封一类杂件。墙上贴着女性杂志各期封面的招贴画,屋角堆着几大包待寄发的最新一期杂志。

聂风走进来时,感觉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

“不好意思,这里有点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