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22588700000033

第33章 洗涤心灵

(学生)刘诗韵

◎资中一中高2012级(9)班

当你开始埋怨人世的喧嚣、人间的嘈杂时,请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掬一捧清泉,洗涤自己那有些尘沙的心灵吧。

心灵蒙上了尘,看什么东西,便也觉得脏了。纵然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我们也应保持着心灵的明净。

在这人潮拥挤的尘世,我们更应洗涤心灵,灿然微笑一生,享受岁月清静。

心灵是清明的,看人,看事不会被繁杂的表面蒙住了世事的真面目。女士嘲笑邻居家的衣服没有洗干净,实则是窗上的污点没擦去。说得更透彻一些,是这位女士心中的污点吧。

猛然忆起疑邻盗斧这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的斧子不见了,怀疑是被邻人所盗。他越看,便越觉得邻人像偷斧子的人。而后,斧子找到了,他再看邻人时,已不觉得邻人像偷斧子的人了。

屈原,当他纵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瞬,可曾想过自己是否死得值?不错,如今千万后世人歌颂着他的爱国情操,无数人赞颂着他的伟大气节,可我却不这样认为,他是有一腔爱国情操,可他,不应该死!是,楚怀王昏庸,朝中佞臣小人当道。他也曾慨叹着:“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可他,完全可以放下一切,远走高飞,流浪江湖,去过余生。屈原,也应让心灵清明,回归自然,为自己活一回。

与屈原相比,陶潜就不一样了。他厌弃官场的嘈杂、尘世的喧嚣,选择了洗涤心灵,让心灵归于明净。他回归自然,斟一壶清酒,在静好月色下,浅斟独饮。他如释重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对,当尘世会让我们心灵蒙尘时,我们便应找一处绿水青山,洗涤心灵。同陶潜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屈原、陶潜,两位历史的著名人物。屈原看不开,心灵被人世的尘包裹厚重,他选择了死,选择了站在汨罗江畔,纵向一跃。陶潜,深谙官场纷繁,退隐田园,洗涤心灵。他安然一生,潇洒一生。心灵的明净,竟是生与死的差别。

洗涤心灵,让心灵时时明净。便可笑看尘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