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幻想的我
22588500000005

第5章 青春驿站(3)

就在前两天上数学课时,有两个知识点我没怎么听懂,可我却依然不怎么在乎。但噩梦马上就降临了,第二节课老师居然搞了个突然袭击——考试。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的呀!试卷很快就分发下来了。做之前,我先大概地看了一遍,还好,大多数是我很熟悉的“老朋友”。可越往后看我越高兴不起来,因为最后三个题目刚好是自己上一节课没听懂的“新朋友”。就这样,我惴惴不安地开始了答题,边做边担心,做到最后三题时更是头脑一片空白……很快下课铃便响了,直到交卷时我还在不停地责怪自己:为什么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

第二天,上午第一节课老师就把昨日考的试卷放在讲台上,叫同学帮发到每个人的桌子上去。当看到分数的第一眼,数学一向很好的我就傻眼了——我从来没考过这么差的分数!这个上午,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回到家我也泣不成声,但这也怪不得别人——谁叫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呢?

虽然上好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它却是一条重要的路。要想上好高中,就必须先上好初中。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次,我虽然摔了一跤,摔得很重很惨,但我还是得感谢它,因为它提醒了我:学习没有终点,进步没有止境。只有认真学习,方能打好基础,才能在今后的长跑中跑得更快,更远!

雪球

文/袁义翔

“‘雪球’,来,快过来!”我低声喊着。“雪球”听到我熟悉的叫声,摇着尾巴用它粉色的舌头轻舔着我的手掌。

“快吃,‘雪球’!”我把狗粮放在“雪球”的小碗里。

“雪球”是一直纯白的娃娃狗。圆溜溜的身子像一团雪,所以我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名字——“雪球”。

说来“雪球”并不是我家的狗狗。它是我与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家街口的花店时看到的。“雪球”哼哼唧唧的叫声吸引了我。我在那儿驻足了好久。我一直很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小动物,可妈妈总觉得养这种小动物会把家里弄乱,妈妈是个特爱干净的人。

为了看“雪球”,我开始刻意地从这里经过,后来干脆攒下零花钱买了狗粮来喂它。

“雪球”是这家名为喜洋洋花店的主人养的。开花店的是个女老板,三四十岁的模样。每次看到我喂“雪球”,不说什么,总是笑笑。时间一长,我和“雪球”便有了深厚的感情。

每次“雪球”听到我喊,总会乖乖地跑过来舔着我的手指,或是用它黑黑的鼻头蹭我的裤脚。记得“雪球”第一次见到我,就像见到一个老朋友一样,不停地朝我摇着尾巴,显得既亲切又熟悉。

那天正当我埋头与“雪球”戏耍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

“我知道你常来,是妈妈告诉我的!”

我猛一抬头,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站在我的面前。说完,他弯下腰摸着“雪球”的毛发,“雪球”顺势也友好地舔着他的手。

“哦!这……是你家的狗狗?”

“是的!它一直在妈妈这里。”男孩很瘦弱,苍白的脸上,一双大大的黑葡萄般的眼睛像是会说话。一笑,还有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我叫澄明,你呢?”

“我叫云帆。”男孩嘿嘿地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你刚才叫它什么?”男孩云帆指了指狗狗。

“噢!是我给它取的名,叫‘雪球’。”

“‘雪球’!这个名字真好听!”男孩顿了顿,接着说:“明天,你……还来吗?”

“来!”我简短地回答。

“那我等你,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话一出口,连我自己都诧异与这个素不相识的男孩说出的这种约定。

第二日,我如约来到了这家花店门口。男孩云帆见我来了,热情地把我让进了屋。我从未走进这家名为喜洋洋的花店。里面布满鲜花,淡淡的香气扑入鼻中。云帆妈与我打着招呼,热情周到地为我端来了热水和糖果,就径自招呼客人去了。

我和云帆面对面地坐在小马扎上。刚开始总觉得有些生疏,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还是云帆先开了口,从谈话中我渐渐了解了云帆的家庭。

云帆从小一直跟奶奶住在乡下。乡下很穷,云帆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家里就只剩下他和妈妈,还有奶奶。云帆爸出事不久,云帆妈就只身一人来到了这座城市打工。她做过洗碗工,做过清洁工,还做过好多工种。后来,云帆妈用攒下的钱开了这家小小的花店,因这家花店不是开在很繁华的地方,所以房租相对便宜一些。

“那你和妈妈会一直待在这里吗?”

“不知道,妈妈说我该上学了,要挣更多的钱才行!”

不知怎么,看到云帆那双大大的黑眼睛,我的心莫名地涌过一阵酸楚。

“来,我们看看‘雪球’吧!”云帆的这番话打断了我的思路。

自从认识了云帆,每次做完了功课,我总会往他家的花店里跑。妈妈也了解了云帆家的具体情况。善良的妈妈让我好好地对待人家。我给云帆带了一年级的课本和许多课外书。云帆妈见我拿来这么多东西,显得很不好意思,连声说着谢谢,不停地忙这忙那,还给我做她的拿手点心——“香酥绿豆糕”。甜甜的绿豆糕与云帆妈的热情一同融在了我的心里。

云帆很聪明,而且偏爱画画。他的画总是很贴近大自然。有金黄的田野,有湛蓝的天空,有村口的小河,还有在一旁玩耍的小伙伴。云帆经常这样介绍着:这是隔壁的妞妞,这是玩伴虎子,这是牛牛。我常常幻想着云帆乡下的世界,一个充满欢乐和自由的世界,对我来说,那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天空特别的瓦蓝,草木特别的碧绿。

就这样,我们一直沉浸在这种欢乐中。云帆教我画画,我教云帆读书写字。每当云帆妈看到我们高兴的样子,脸上的喜悦总是挥也挥不去。

时间在欢快中流淌着。

那天,我又来到云帆家花店的门口,却只看到“雪球”的影子。我诧异地走进花店,一进门看到云帆哭红了双眼,呆坐在角落。一旁的云帆妈不停地叹息着。云帆见到我,仰起小脸,嘴角还在不停地抽动,显然已哭了好久。

“怎么?云帆,你告诉我,是谁欺负你了吗?”

云帆“哇”地哭出了声。云帆妈走过来轻拍着儿子的头。

“来,云帆,到妈这儿来……澄明,你也坐下。”

大家坐定后,云帆妈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接到通知,这里要进行改建,周围的所有小店都要拆除,云帆家的花店也在划分范围之列。

“那……你们?”

“阿姨想过了,只能搬走,还是回乡下吧,云帆的奶奶上了年纪,也需要照顾,何况云帆也该上学了,就是……唉!就是云帆这小子心里总放不下你,这不哭了一天了。”

霎那间,眼泪在我的脸上无声地滑落……

几天后,我来与云帆告别。

那天云帆哭成了泪人,手里抱着个箱子。我的心猛地一紧,这个箱子我再熟悉不过了,是“雪球”的小屋。云帆要走了,他把“雪球”留给了我,要我好好照顾它,说不定哪天他会来看望我和“雪球”。我强忍着眼泪不让它流下来,可眼泪这家伙像不听使唤了一样,一味地往下淌。我把一套新的课外书送给了云帆。许久,云帆摸着崭新的书,说不出一句话。

尾声

半年过去了。“雪球”在我的精心照顾下长大了许多。妈妈也喜欢上了小家伙。

那天,我又去了那条小街,那里的房屋已拆除,换成了一排排崭新的商业房。我怀抱着“雪球”站在那里,目光扫视着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远远的,我好似看到了那双熟悉的黑眼睛,也好似闻到了久别的纯香的绿豆糕。

(本文原载《马小跳》2013年第10期)

谦虚永远是一种美德

摘编/陈亮

有人曾做过调查:“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被调查的人中有80%的人认为第一是宽容大度,第二是谦虚随和,具备以上两种美德者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谦虚”即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居功而不骄;对别人能知其所长,虚心好学。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京剧大师梅兰芳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学丹青,他从不因为自己是位名演员而自傲,而是经常以学生的身份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同到一位官员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跟其他宾朋的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相比,布衣布鞋的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不一会儿,梅兰芳到了,主人高兴地迎上来,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寒暄。

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今天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当他看到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时,忙挤出众人的包围,走到齐白石面前向齐白石致意问安,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众人见状都十分惊讶。

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除了拜画家为师,梅兰芳也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他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请教:“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说:“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

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从那以后,梅兰芳经常邀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演完之后再请老先生指正演出中的不足。

谦虚是指能从一个表面看起来不如自己的人身上看到他的优点,是一个人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的道德要求。谦虚的人对自己总是富于自我批评,对别人却能虚怀若谷。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却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经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十分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徐厚背后说吕岱的不足告诉吕岱。吕岱听后不但不怪罪徐厚,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他。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

谦虚永远是一种美德!从古代的圣人孔子、孟子到近现代的伟人毛泽东、周恩来,也无不以谦虚为修身之要。毛泽东曾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古到今,有关崇尚谦虚的名人名言更是浩若星汉,如:“满招损,谦受益”“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等等。

可很多人却不解其中之意,认为谦虚是懦弱或者无能的表现,因而总是不愿意从内心真正接受这种品质,处处表现出骄纵傲慢之态。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都没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明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有涯而知无涯,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就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必将很快被后人超过。

所以,谦虚不仅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做人原则,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也。在《易经》六十四卦里,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谦”卦六爻皆吉,这是为什么呢?《易传·谦·彖》对此有一个精妙的阐释:“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译成一句白话,那就是:谦虚,是不可战胜的。

为此,我们每个人应怀着一种“虚怀若谷”的品质,抱着一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用我们有限的生命时间去探求更多的知识空间!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摘编/肖世清

随和是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他人。

——编者

19世纪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度假时,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她们边看边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按照她们的意见把画一一修改过来。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碰见昨天批评他的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过了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真正有成就的人,也都是随和的人。随和是一种文化和素质,更是一种心态和心境,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个人修养。

心态随和的人,都是大度的人,不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与人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一时心里面的不痛快而处处与人针锋相对、挖苦讽刺甚至绵里藏针。因为他懂得,不值得为无关宏旨的事情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随和不是软弱,更不是稀里糊涂,而是一种宽容,是一种看淡了世事的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心态随和的人,能让所有与之接触交往的人都能感觉到一种放松的气氛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接物的态度。